清灵记

第三十六章 朱灵儿庆生

    王浩随朱希言穿过西苑院门,来到西南角的一处小花园。王浩从未进过西苑,更不知道此处还有一个园子,见这园子虽小,却是精致优雅。

    园中有座凉亭,此时已近黄昏,王浩见一女子坐落亭中,心中疑惑。待近前一看,却是又惊又喜:原来此女不是别人,正是让他朝思暮想的朱灵儿!

    “原来是大小姐在此,王某冒犯了!”王浩赶忙行礼,内心止不住涌动起来。

    “王录事,赶紧坐呀!”朱希言笑着拉王浩便要落座。

    “哎!二公子使不得!”王浩赶忙推辞。

    “王录事,见了我姐有什么好怕的啊?”

    “这...”

    “王浩!本以为你是英雄丈夫,岂知也是这般庸人俗见,哼!”朱希言竟使起激将法来。

    “希言不得无礼,王录事莫要见外,今晚除我姐弟并无外人,还请录事放心入座。”朱灵儿起身还礼道。

    王浩见状忙道一声“那就恭敬不如从命”,随后在朱希言一侧坐了下来。

    此时天色已暗,明月初上,侍女上前点起纱灯。

    “王录事,你有所不知,今日是我姐生日,父亲大人向来公务繁忙,无暇顾及,往年都是母亲张罗府内女眷小聚,今年换个花样,我来给我姐祝寿,不请他人,单邀录事,录事莫要见外哦!”

    听罢朱希言这番话,王浩心中顿时澎湃起来:今日竟是朱灵儿生日?居然只邀我一人?这是何意?莫非大小姐对我...

    想到此,王浩心中喜悦之情难以言表,自高志远来署衙后带给他的压抑失落之感立时一扫而光。

    侍女陆续呈上酒菜,朱希言和王浩饮起酒来,朱灵儿饮茶。

    “上次多亏录事发现江州细作,替我报了淮南之仇,我敬录事一杯!”朱希言斟满酒一饮而尽。

    “二公子吉人自有天相,庐州那夜有惊无险,更兼此番引出署中细作,亦是大功一件!”王浩回敬道。

    “哼!只是那幕后元凶皇甫老贼未能伏诛,令我恨意难平,我早晚要报此仇!”朱希言恨恨道。

    “哎!二公子,此事非同小可,国事为重,还需从长计议!”王浩见他年少冲动,赶忙劝阻。

    “王录事,自放开茶禁后,清州茶农踊跃拓荒,更有许多百姓转作茶商,往来中原、北境者络绎不绝,民得其惠、商得其利,此皆录事之功也,小女子就以此茶代清州茶农敬录事一杯!”朱灵儿端起杯中茶向王浩柔声道。

    朱灵儿这番话令王浩温暖如春、倍感自豪,见朝思暮想的女神竟向自己敬茶,他忙举杯道:“大小姐过誉了!王某只是书生之见,此皆使君英明、魄力非凡,我清州百姓托使君洪福,实乃万民之幸!”说罢一饮而尽。

    三人随后聊了会儿当今时局,又聊到东安战事。忽然朱灵儿感慨道:“唉!战火不止,不知生灵涂炭到几时?”

    美人幽叹,令王浩又生伤感之情。

    他忽然想起自己远在千年后偏远山村的父母,他(她)们年岁已高还要操劳农事,自己经这荒唐离奇的遭遇,不知此生是否还有机会与他(她)们相见?

    还有清州大学图书馆的梅灵,虽只一面之缘却令他一见倾心。可喜的是,如今美人就在眼前,但二人相隔千年,谁真谁幻,令他如坠梦中。

    王浩忽又想到朱灵儿与他地位身份悬殊,于他而言犹如水中之月,或许到头来又是空欢喜一场!

    王浩不经意抬头,见明月从东方升起,皎洁的月色洒满大地,心中无限怅然,忍不住脱口而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两句诗一出口王浩立时清醒了,赶忙止住。朱灵儿姐弟却双眸一亮,尤其是朱灵儿,脸上流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朱希言一把抓住王浩道:“好诗!王录事真是神来之作!快接着吟下去!”

    王浩心中尴尬无比,他无意占古人便宜,只得大笑道:“醉啦,醉啦!哈哈哈哈!”

    当晚回到住处,回想起方才和朱灵儿共处的时光,王浩仍觉得不可思议,一时激动,取出长剑在院中挥舞起来。

    他心中快意无比,剑意大开,不经意间竟领悟出“七星剑法”的诸多奥妙。林升在一旁观看,也忍不住喝起彩来。

    这以后,王浩忙于公务更加起劲了。

    长史朱希广忙碌之余偶尔会来录事房转转。每次过来,众录事反应不一,有的紧张拘谨,有的刻意巴结,只有王浩十分淡定,只是略一招呼便忙于手头公事。

    高志远则显得格外热情,主动汇报差事、建言献策,甚至有几次还邀请朱希广散衙后出去宴饮,但都被朱希广以公务繁忙为由婉拒了。

    这日朱希广来到录事房,宣称不日将组织众录事来一场新颖的运动比赛,就是最近从清州书院流传开来的叫着“篮球”的运动。对于这项运动众录事大都有所耳闻——这是数月前在清州书院里流行的,有人甚至知道这正是当时书院的王助教——如今的王录事发明的。

    据说“篮球”从书院流传出来后,颇受一些年轻男子的欢迎,甚至连指挥使司的军士们空闲时都在玩。署衙因是军政重地,规矩极大,尚未有人敢将这项运动带进来。

    朱希广身为使君嫡长子,又兼着清州长史,眼下在署衙内说话自然分量很重。他是年轻人,相较于朱刺史要开明得多,众录事听他一说,都十分雀跃,署衙内弥漫多年的威严气息似乎在朱希广身上减淡了些许。

    周通按照朱希广的吩咐,在西苑练兵的小校场上竖起两个篮框。朱希广也听说了这项运动是“王助教”在书院时所创,便要王浩每晚散衙后组织众录事先练习一段时日。

    王浩将录事们组织起来,先将简化后的规则告知众人,再挨个教他们练习拍球、运球和投篮的动作要领。

    这事很快被朱希言知晓,他立刻跑到校场来,强行加入练习队伍。

    朱希广偶尔也参加练习,球场上的气氛因他的到来而热烈起来,众人都想在大公子面前表现自己,训练得十分卖力。署衙里人人皆知不日大公子和二公子将亲自参加一项新颖的比赛,因此很多人散衙后自发来到球场观训。

    这日训练结束后,天色已暗。二公子朱希言与王浩等人告别后刚要离开校场,忽然身后有人叫道:“二公子请留步!”

    朱希言转身,见是高志远,立刻脸色冷淡下来:“原来是高录事,不知找本公子有何事啊?”

    原来自上次夏阅后,朱灵儿就告诫过他:高彦父子狼子野心,须小心提防。朱希言虽不甚明白,但也感觉到高彦正逐步侵犯他父亲的威严,因此便主动疏远起高志远来。

    “嘿嘿…”高志远一脸媚笑的上前行礼,“二公子,高某一向对您忠心耿耿、礼敬有加啊…”

    “高志远,有屁快放!”朱希言不耐烦道。

    “既如此,高某为二公子计,有一逆耳忠言就不吐不快了!”高志远见其他人已走远,凑上前小声道,“二公子可知否?如今大公子仓促回清州任长史,依高某之见,这可是使君欲让大公子接班的前奏啊!”

    “高志远!这是我父亲的决定,与你何干?”

    “不知二公子有没有想过,倘若他日大公子成了清州之主,您可就危险喽!”

    “高志远你好大胆!”朱希言大声喝斥道,“竟敢挑拨我兄弟二人,到底是何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