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灵记

第四十六章 刺杀皇甫涛

    沈老头住在城西天桥下一带,这里是贩夫走卒杂居之所,江州最有名的戏班玉山班就居住在此,老班主与沈老头是多年好友。恰好第二日老班主来访沈老头,见朱希言面皮白净、长相俊朗,十分喜欢。当了解到朱希言的遭遇后,便道:“这位小哥生得好生标致,莫非与我玉山班有缘?前日阿六刚走,说回家成亲侍奉老娘去了,眼下正缺一人,不知小哥有无兴趣来班里试试?”

    朱希言心道:真是笑话!我一个堂堂清州刺史的公子,岂能入你低贱的戏班?倘若被父亲大人知道,岂不要打断我的腿?!

    朱希言正待找借口推脱,沈老头却热心道:“刘公子,你有所不知,他这戏班在江州可是大大的有名哇!经常出入署衙,皇甫刺史就喜欢听他们的戏,打赏起来大方得很呢!你且去试几日,如果不喜欢,就当攒点盘缠,好去北梁投亲嘛!”

    朱希言听说这戏班能够进署衙,顿时心中大喜,此时老班主顺着沈老头的话道:“小哥,沈阿伯所言非虚哇,皇甫刺史每月都要听一次我们玉山班的戏,后日正是本月入衙的日子,你若入了戏班,便有机会见到皇甫刺史啦!”

    听到这,朱希言立刻扑通一声跪倒:“多谢老班主抬举,刘某愿入玉山班学徒。”

    老班主大喜,当晚就将朱希言带回班中。第三日,老班主说话算话,让朱希言随戏班一起进署衙见见世面,因他尚未学艺,不能登台,就叫他负责挑行头。朱希言临行前,悄悄将短刀藏于鞋中。

    入署衙大门时,因是每月都来的戏班,自然熟得很,守门的军士未加详查。朱希言穿着戏服,挑着担子,随戏班众人十分顺利的进去了。

    “哈哈!天助我也!”朱希言心中欣喜若狂。

    当晚,朱希言一边帮忙搭戏台、打下手,一边暗中察看署衙的环境。他见后院是个花园,并无多少守卫,便趁着夜色悄悄摸到后院查看一番。这个花园直通署衙北门,门口处只有一个老军看守,朱希言不禁暗自窃喜。

    很快,皇甫涛在一众属下和护卫的簇拥下来到戏台前。皇甫涛竟是一个腿有微疾的矮胖老头,不过看上去目光犀利、精神十分旺盛。

    戏班的表演开始了,老班主及众人紧张的忙碌起来,朱希言却成了闲人。皇甫涛照旧听得如痴如醉,看来这人果真是个大戏迷。一众属下和护卫也趁机过过戏瘾,个个全神贯注,没有人注意朱希言。此刻他正守在戏台侧面的偏房里,眼睛紧盯着台下听戏的皇甫涛,等待行刺的机会。

    小半个时辰后,皇甫涛起身向后院走去。众人都知皇甫刺史这是去如厕,因皇甫涛如厕时不喜人跟随,因此无人在意。

    朱希言见皇甫涛肥胖的身影慢腾腾的拐进后院,随即从偏房闪身而出,悄无声息的跟在后面。

    后院拐角果然有个茅厕,茅厕前挂着一盏灯笼,灯光昏黄。朱希言俯身从鞋底拔出短刀,蹑手蹑脚摸进茅厕,对着正在断断续续小解的皇甫涛身后就是一刀,皇甫涛大叫一声,朱希言吓得赶忙抽刀转身就跑。

    朱希言撒开腿向北门跑去,皇甫涛的一声大叫却并未引起戏台附近护卫的注意。他挣扎着走出茅厕,又大叫一声,这才将众护卫引来。

    很快身后传来护卫的追喊声,朱希言慌乱不已,磕磕绊绊跑到北门。那守门老军见他手持刀刃,又胆敢只身来州署行刺,以为是武艺高强之辈,顿时心生怯意,假意抽刀上前抵挡一下便“啊哟”一声闪到一旁。

    朱希言忙抽开门闩,刚踏出数步,后面的追兵已至,幸得王浩和清州军士及时上前挡住,又有周通接应,总算逃得性命。

    周通接到朱希言,心中大喜,恰好另一名清州军士驾车赶到,三人火速赶到南门附近。由于清州多年来从未主动攻击过江州,因此南门的防守较为松懈。三人用白日准备好的钩索攀爬出城,城外另一名军士早已备马接应,一行人策马狂奔连夜离开江州。

    王浩和林升二人当夜躲开江州署衙护卫的追捕。第二日清晨,二人来到西门,见城门处军士众多,对出城人员严加盘查,料想其它城门也是如此,遂不敢上前。二人在城内西北角寻到一座破庙,就在庙中隐藏起来。

    “贤弟,不如我们去店里买来钩索,趁夜翻出城去。”林升向王浩建议。

    “林兄不可!现今城内出了这样的大事,官府必会严令商家禁卖此类物件,我们去买定会暴露行迹;再说如今城墙上巡逻必然加紧,再想越城而过恐非易事啊。”

    “那如今之计该如何?”

    王浩思索片刻后道:“再等数日。”

    “贤弟等什么?”林升不免有些急躁。

    “林兄,那日与苏兄告别时,我特意问他们的行程,估摸着就这几日就能回程,恐怕此番出城还要着落在他们身上。”

    林升想了想道:“也罢,那就再等数日。”

    于是白天二人轮流去北门处守候。王浩见那城门处盘查得果然厉害,稍有嫌疑的人便被军士带走,不免倒吸一口冷气,暗自发愁起来。到第三日,王浩果然见苏泽一行人的车队出现在北门,不禁心中大喜。

    苏泽是常过此处的,又上下打点,与守城的自然相识,见盘查如此严密,便问:“军爷?这是何故?怎的这般严了?”

    “掌柜的有所不知。”一旁的军士小声道,“近日城中发生了一件大事,上头不让声张,只要严加盘查,你们外地人不要久留,无事早点出城。”

    苏泽心中一动,便猜出几分,口中道:“这个自然。”

    王浩等苏泽一行入了城,悄悄在后尾随,待他们进了客栈,便跟了上去。

    “哟!苏掌柜!”王浩故作偶遇状。

    苏泽一见王浩在此心中一惊,不过面上却一脸惊喜:“原来是王老弟!上次在北梁相遇已有月余,不期今日在此相见。”

    “嗨!别提啦,我在江州遭了贼,目下身无分文,正发愁呐!”

    “贤弟莫急,详情请到房内一叙。”说罢苏泽将王浩带到客房,王浩将分别后的情况详细告知,苏泽将城门处了解的情况也说了。王浩并不清楚江州署衙内发生的具体状况,朱希言有没有刺中皇甫涛也不得而知,不过既然守门军士说出了大事,估计皇甫涛即使没被刺中,至少也受了惊吓。

    “眼下情况紧急,恐怕出城一事还要拜托苏兄!”

    “王录事放心!明日我留下两个兄弟在此多住些时日,下次贩茶来此再带上他们,你和林校尉换上我们的衣服,明早在客栈外巷子里等候。”

    “如此甚好!”

    王浩带上衣服返回庙中,将详情说与林升,林升十分高兴。二人一早换上衣服,将短刀藏于庙内,来到客栈外与苏泽一行汇合。

    众人向南门出发。至南门时,由于上次入城王浩、林升便在队伍中,守门军士略有印象,简单搜查了一番,便不加怀疑的放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