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追着月儿走

第三十六章

    何欣蕾回了一次家,当然进家之前,也是拿着喷壶除了脸都喷了一遍,和以往一样,父亲在厨房烧饭,闻着香味,她也知道,今晚有清蒸扇贝。退休后的父亲真的就像一个暖男,学着做饭,学会了开车,甚至学会了磨咖啡豆打咖啡,周围亲朋好友都说,母亲的状态,比退休前好了太多,或许,真的不用太操心了吧,当然了,父亲对母亲,对两个女儿,也是一直很好,好几次欣媛与自己聊天,都说,如果以后自己要结婚,对方一定是像老爸这样的。母亲则是在看新闻,这段时间,基本上都是救治一线的新闻,母亲不会在自己面前表露太多担心,只是,每次打开电视,都要看看玉兰卫视的专题报道,其实也就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看看能不能在电视中看到自己的小女儿。

    谈不上是家中的稀客,不过二老也是感觉这些年,欣蕾也是越来越忙。他们这一代人,也是信奉工作为重,自然不会对子女在这方面有什么意见,只是说不心疼,也是假的。其实两个女儿小时候身体也都不是很好,算是后来父母一直在大城市工作,工作之外父母也是尽可能细致照顾,两女儿也是没受什么大病袭扰,只是好不容易看着女儿们学业有成,立业了,也是一个比一个忙,之前欣蕾在NC、AS一线,父母也是挂念牵挂不少,当然也会有些“庆幸”小女儿选了一个体面风险不算大的职业(其实每次看到医患之间的负面新闻也是会担心),然后这次,小女儿直接上了高风险救治一线……最近这几周,母亲也是时不时感叹,可能这辈子,就是操心的命,然后,父亲则是半开玩笑地来一句,我们现在还会操心,说明我们还没有患阿尔兹海默症……当然这些,都不会让两个女儿知道。

    吃完饭洗碗,父母则是坐在客厅看会儿书,音响里播着音乐,除了传统音乐,父母也是喜欢八十年代的流行音乐,《月亮代表我的心》《甜蜜蜜》《万水千山总是情》《明天会更好》,母亲也是喜欢听这些歌曲的纯音乐版本,以前使用磁带加收录机,后来有了VCD/DVD加光盘,年轻人喜欢用随身听,现在,似乎都是手机加上音乐APP。摘下橡胶手套洗洗手,脱下围裙,回到客厅,发现老父亲也是一如既往的轻握着母亲的手,而母亲,也是习惯性地靠着父亲的肩膀。说不羡慕,是假的,有的时候,她也会想,自己到了这个年纪,是一个人在养老院,还是有个人陪自己唠嗑……

    庄大运家,儿子最近一直高强度备勤,老庄也是一个不字也说不出,毕竟当年一身浪花白的时候,也是让他们娘俩守着家,年纪大了,也是研发出了新的爱好,隔三差五买点新模型,且不说前文提到的136、137、138、139以及150、151、152、153,老庄的购物车也是进了不少好货,什么消防救援局涂装的斯堪尼亚云梯车、曼恩抢险救援车、06式UNFPU涂装装甲车、05式突击车、星海PF的冲锋车装甲车,当然也有最新的101与017。每一件模型,在老庄心里都是宝贝,每隔一段时间,总要用酒精棉球擦一擦。妻子是不是“嘲讽”他“玩物丧志”,不过也是很清楚,退休之前的那些年,他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和许多老年人一样,喜欢看报纸,喜欢看电视,二零一九年,原CCTV7调整为新的CCTV7与CCTV17,老庄也是中午十二点准时看CCTV7晚上七点准时看CCTV01,看着这些年,自己的老部门有了新的171、172,看着抢滩队扩编,看着蓝色涂装的直升机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越来越漂亮,作为一名资深浪花白,有时真的感慨,甚至会落泪,只有同部门的同事,才最清楚,那些年,经历了怎么样不易。

    妻子退休以后,除了喜欢看看自己的专业书,了解一下,这个专业的最新进展,也是喜欢上了养些花花草草。每天早上起来,老庄做早饭,自己则到阳台大理这些绿植,看着小苗苗一点点伸展,真的还有种说不出的成就感,最近不建议出门,尤其是老年人,不过二老也不寂寞,看着阳台上的绿色,真的有种轻松。

    隔三差五和儿子打个电话,有时视频有时语音,当儿子所在部门协助相关部门进行医疗支援勤务时,他们也会担心,只是不会刻意去说,默默地看着公众号上的信息。总是提醒儿子多喝水,尽量多休息,做好防护,也要多体贴队里的同事。挂断电话,看着两人刚来屿霖拍的老年婚纱照,其实也是会想儿子的婚姻,他们知道儿子大学期间谈过一场恋爱,这些年,也是陆陆续续知道了为什么会谈崩,父母没有说太多话,不过每一句话,都字字千金,父亲“随意”说过一句——这丫头,够有韧劲的,而母亲,其实也是只提了一句“这姑娘,也是挺能扛事儿的。”当然,老两口也是很清楚,这种事儿,还是得看年轻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