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诡神

第二六七章 一种徒劳(地球)

    一部电影的气质是件很玄妙的东西。

    它有时会脱离导演的掌控,出现超越原本拍摄意图的观看感受。

    它有时是纯天然的,但也可以通过成熟的电影工业将之表达出来。

    比如,我们可以从《海上钢琴师》中看到孤独,可以从《肖申克的救赎》中看到希望,可以从《绿皮书》中看到宽容,也能从《闻香识女人》看到浪漫。

    但国内电影圈里那些成熟导演能够拍出气质者少之又少,国内导演也许正在经历一个被商业浸染又未完全爬出来的阶段上。

    这导致一旦某个导演被圈内认知,被商业吹捧,就会落入一个可以被称为大染缸般的环境中,灵感与天赋不是不存在了,只是被扭曲了。

    所以令世界惊艳的往往只是某些新人导演,比如《大象席地而坐》,又比如那部在戛纳获奖的《大地》,又或者是眼前的《浪潮》。

    “……国内不缺天才,只是缺乏能够容纳天才成长的成熟工业体系。”

    这位澎湃新闻的记者在笔记本上写着。

    同一时间,三上夏花轻抚着栗山绪莉的肩膀,这位1998年出生的小姑娘平常就是易感体质,在观看《浪潮》时则完全体会到了片中传达而出的孤独之感,小姑娘喃喃说着“残念ですね”,在感伤剧中男女主角的无法接近的孤独之感。

    “我们也能拍这样的片子么?”一个女优轻声问三上夏花。

    三上夏花邀请女优们,就是因为楚门想要与她们合作,如果没有三上夏花的诚恳邀约,这些女优们也不会万里迢迢飞抵威尼斯电影节,况且从身份上,她们与不该来的,电影节这种东西,与女优有什么关系呢?

    “是的,楚门说过,可以的。”三上夏花轻声说。

    身在播放厅,不能过多交流,会打扰到别人,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却仍然觉得不可思议,她们望着大屏幕上展示的光与影,那汇聚成了能被整个世界所欣赏的影片,如果能拍这种电影,那该多好呀~

    这时电影中的情节已经进展到最后一个场景,男女主角坐在摩天轮上,他们各坐在一边的座位上,看着高雄这座城市的人间灯火,最开始,他们是坐在一起窃窃私语的,随着摩天轮逐渐升高,两人都沉默了,不知道什么时候,两人也分开了。

    等摩天轮升起到最高点的时候,女主角做了一个奇怪的举动,她站起来,把头抵住玻璃,似乎如果没有那重玻璃,她就会跳下去,而男主角则从后面紧紧地拥住了她,就这样一动不动的,两人又回到原点。

    似乎象征着两人对于这个世界的无能为力,从摩天轮走出后,两人便相视一笑,没人再说什么,两人各自走向相反的方向。

    有人说爱情超越一切,心灵契合便是此生圆满,这一对异国情侣之间是完全的灵魂伴侣,但依然必须分开,影片中没有交代他们为什么分手,只展示了他们如何相爱。

    很显然这只是他们人生的一个片段,不久之后他们都会有新的爱人,或者不会是如此的灵魂相伴,但终究也会快乐生活下去。

    也许这是一场结局,男主角或女主角马上会遭遇横祸,剩下那个人会终身祭奠他们之间的爱情,但那爱情也只处于殿堂之上,无法成为现实。

    短短40分钟的影片,给人的感觉除了‘孤独’之外,便是另外一种‘徒劳’之感。

    相爱是徒劳,分开是徒劳,灵魂相伴是徒劳,所有努力都是徒劳,包括女主角想要从摩天轮上跳下来的举动,也是徒劳——摩天轮被死死锁住,除非抵达地面,否则无法打开,即便想要为爱情献祭自己,也是徒劳,生活的徒劳困住了所有一切可能性。

    黑一雄坐在最前排,他只觉得从灵魂中发出的战栗之感,因为这部电影给他的观感太像《雪之国》了,川端康成就擅长用短而美的文字去描述一种无可奈何的情感,黑一雄同样精通中国文学,李清照的‘一种相思、两种闲愁’同样是这种小而美的杰出演绎。

    《浪潮》非常符合日本人的审美,日本人就喜欢这样小而美的文学创作或电影创作,可惜的是,黑一雄已经决定不会把自己的票投给《浪潮》,也会阻止《浪潮》获奖。

    不为别的,就为他不可能让AV女优的名字出现在威尼斯电影节的获奖名单上,那将是对日本电影文化领域的最大侮辱!

    ……

    电影放映结束。

    陆琳琅期待地望着场内。

    她听说看到优秀的电影时,观众会起立鼓掌,那属于楚门的掌声呢?

    没有。

    观众们在交头接耳,或者收拾东西准备离开,还有记者匆匆在笔记本上记录着,这冷淡场面让陆琳琅失望。

    楚门的粉丝们也在安静等待,沈依宁很清楚,一场放映决定不了《浪潮》是否能获奖,至少能够决定奖项属的评委们,只有一位在这个观看厅内,粉丝们表现得再热烈,也无法影响到其他六位。

    如果想要帮助楚门拿到他的荣誉,应该先看一下观众们对《浪潮》的反应。

    这反应也让粉丝们咬紧嘴唇,看来这次想要拿奖难度很大。

    啪啪啪!

    这时掌声响起,是兴束文在鼓掌,尔后包括陈韦勋等香江记者,以及其他来自中国的记者,都开始鼓掌,这让将要离开放映厅的其他观众驻足了一下,还有记者拿起相机拍了照片。

    ……

    “琳琅姐,华语场刊综合评分4.6,ISC场刊是3.3,意大利场刊是3.8,国际场刊是4.0。”亭君拿出她收集的场刊跟陆琳琅汇报。

    “华语场刊不用看,其他场刊最高分的是谁?”陆琳琅问。

    “目前其他短片单元的最高分是《愤怒的午后》和《比利时之王》,三位场刊评分都在4.3以上。”亭君说。

    《愤怒的午后》是西班牙导演劳尔·阿雷瓦德的作品,《比利时之王》比利时导演彼德·布洛森的作品,二位在大陆都没什么名气,是国际二三线导演,近两年威尼斯电影节乐于发现这种只在国境内有名气的导演。

    “希望不大了。”陆琳琅看向楚门。

    “《小丑》的导演托德也来威尼斯电影节了。”楚门却说起另外一个话题。

    “对,他也是评委会成员之一。”陆琳琅说,“为什么提及他?”

    “我很欣赏他。”楚门说。

    陆琳琅瞥了楚门一眼,啥叫你很欣赏他,你有啥资格欣赏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