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座方寸山

第三章大殿上巧起姓名

    易道?

    搞什么鬼?

    李颖聪听完旁白音,一时不明所以,仔细思索一番,这才恍悟。

    “原来师傅认为自己,能知晓石猴身份,是凭借易道,这样就说得通了。”

    也不怪菩提祖师如此想,这易道本就博大精深,属于三千大道中极其上乘的一路。

    昔日,便有人族三皇中的伏羲大帝,凭借河图洛书,自创八卦易数,能知天文地理,晓斗转星移。

    后又有西伯侯姬昌,再创周易一术,能够知天命,懂人事,任用如太颠、闳夭、散宜生等人,更在朝歌朝贡之时,便知晓了自身的牢狱之灾。

    如今自己凭借易术,能知晓这石猴的来历也是正常。

    不过…师傅您老人家的脑补能力,未免太强了点吧!

    李颖聪暗自感叹,果然地位越高的人,想得也越多,只是从这一点蛛丝马迹,联想到这些事情,避免了自己一次血光之灾。

    这算什么?

    自己攻略了我自己?

    李颖聪有种想笑的冲动,又碍于不是时候,强忍着憋住了。

    菩提祖师正盘问猴头身世,知晓了它是从东胜神州远渡而来,对这猴头的诚心颇为满意,动了收徒的念想。

    却又望见李颖聪憋笑的模样,声音一下冷了几分,问道。

    “颖聪,这石猴天生地养,自幼便没了父母,也无姓名,这有甚么好笑的?”

    怎么又找我身上了?

    师傅,你就不能少点名嘛。

    会吓死宝贝徒弟的。

    李颖聪吓得一颤,忙回道:“弟子本不欲发笑,只是听得这猴孙说出身世,联想到了个极好的名字,这才心下得意,孟浪了些。”

    “哦?”

    菩提祖师拉了个长音,又问道:“是甚么名字,能让你不顾礼数,冒然失笑,速速答来,否则便闭关十载,养心明性去。”

    我就知道。

    点完名就要提问了。

    老师都是这个套路,就不能换一换。

    李颖聪望着四周的师兄弟,一个个都眼含笑意,正想要看自己闹笑话,索性把心一横,站出来答道。

    “回祖师话,我观这人身形鄙陋,却像是个食松果的猢狲,便可取个姓氏,将兽字旁去掉,便是个孙字。

    子者便是儿男也,系者便是婴细也,刚好暗合生即良善的本意,就斗胆给这猴狲起了个姓,便姓‘孙’字吧。”

    说罢,菩提祖师面容缓和两分,暗道这徒儿颇合我意,这孙字取得妙,却没有直说,只是问向猴子,

    “你意下如何呢?”

    “好!好!太好了!”

    猴子听说,满心欢喜,忙趴在蒲团上叩首,道:“这位师兄说得甚妙,我游历四方已有多载,却从不曾有过姓氏,今日方得知也。

    但既然有姓,便应有名,还望祖师大发慈悲,乞赐我个名字,也好平日里呼唤方便。”

    祖师闻言笑道:“一事不托二主,既然是颖聪引你上山,又机缘巧合予了姓氏,那名字便也一并给了便是。”

    说完,祖师又转头道:“颖聪,你自幼聪慧,就是性子跳脱了些。

    若是你还能起了个好名字,那十年闭关便免去了;

    但倘若这名字不好,就且先去磨砺心性,也省得往后栓不住心猿意马,走了不归之路。”

    好嘛,又来。

    今儿也不知道是倒了什么霉运,竟惹来这些是非。

    猴子啊猴子,以后你的名字就是我起的了,你吃蟠桃盗仙丹的时候,可别忘了师兄的好处啊。

    李颖聪望向满脸讨好的猴子,沉吟了片刻,向前走了几步,接连开口。

    “师尊门下共有十二个字,分别是‘广、大、智、慧、如、性、颖、悟、圆、觉’。

    到了我这已是第九代,应了一个颖字,这位师弟便应是悟字。

    佛家又有言:‘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万般不去,唯业随身’。

    这世上若得万全法,便应悟一个空字,索性便名悟空,也好往后少惹因果,徒增业障。”

    “孙悟空!孙悟空!”

    猴子在原地默默念叨了几遍,忽地狂笑不止:“从今以后,我便不再是无名无姓之人,我姓孙,名悟空,我就叫孙悟空!我叫孙!悟!空!”

    “好!好!”

    菩提祖师连赞几声,抚着长须笑道:“正所谓鸿蒙初辟本无姓,打破顽冥须悟空,这个名字起得甚妙,闭关之事便不用了,改为抄经三百遍吧。”

    这一刻,李颖聪心中好似有一万匹野马掠过,但也只能含泪回道。

    “谨遵师尊吩咐,弟子一定时时修心,刻刻养性,争取早日拴心猿定意马,将心性达到圆满境地。”

    “那便退下吧。”

    菩提祖师挥了挥衣袖,只留下了个玩味的眼神。

    小样的!

    还想跟我斗,回去再修炼几元会吧。

    ……

    [张性明师哥认为你悟性非凡,竟能参悟到师傅心思,赢得满堂喝彩,想象力转化成功,修为+20,根骨+1]

    [王慧敏师姐觉得你话中有理,旁征博引,字字珠玑,想象力转化成功,悟性+1]

    [万如法师哥认为你天生聪颖,能参悟道法玄妙,自叹不如,想象力转化成功,术法+35]

    [李性稳师兄认为你临危不乱,步步稳健,做事谋划九成有八,想象力转化成功,传授你稳字经三字真言。]

    …

    房间内,李颖聪整理了下凌乱的思绪,透过这个红玉核桃,看见了一行行蝇头小字。

    这悟性、根骨什么的,还都好说,无非是决定了修练道法的进度,对日后的修行大有裨益。

    可这个稳字经是什么鬼东西?

    李颖聪回想起这位叫李性稳的师兄,竟发现自己入山七年,却对此人没有太多印象,只知道此人整日闭关修炼,所行所闻都靠纸人传递。

    据还在山上的几位师兄所说,此人癔症成魔,觉得天下处处暗藏危机,自当稳字争先,不修攻伐之术,却对遁法、化身、毒道极其精通。

    苟!

    无比的苟!

    这普天之下,竟然还有如此奇葩!

    李颖聪生出几分好奇,仔细寻来,便念起了这三字稳道真言。

    “来匆匆,莫管闲,道已固,争前难。

    遇不平,思自力,遭难事,莫自闭。

    朋若多,事无躲,友若寡,少横祸……”

    “为什么我竟觉得还有几分道理,不!肯定是我魔怔了,肯定是……”

    看完了这篇真言,李颖聪觉得自己的三观都颠覆了,满脑子不停萦绕着‘稳健’二字,仔细想来又觉得有些道理。

    像这句‘寻靠山,傍大腿’,便说尽了其中三昧,想要在这片天地立足,没有靠山是不行滴。

    熟不见,西游一路上九九八十一难,有靠山的妖怪都被收服了,没靠山的都被打死了。

    像菩提祖师便是个中好手,早就预料到了孙猴子是个惹事精,不仅让他不能外传自己的名号,还连夜把洞府都搬空了。

    什么叫事了挥衣去,深藏功与名?

    这就是。

    可像祖师这般稳健的人,又为何让自己抄经三百遍呢?

    难道说,这里面有什么深刻用意?

    李颖聪又生出几分困惑,又联想到大殿上祖师提点自己,要约束心性的几句话,顿时恍然大悟。

    “师尊,你的良苦用心,徒儿明白了。你让我修身养性,原来是告诫我,行事应该思考周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