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座方寸山

第五十二章诵诗文山寺禅院(求追读)

    “小生不才,没有什么才气,搜肠刮肚拼凑出来的拙词劣句,还请各位不要见笑。”

    李颖聪站出来,拱手谦逊。

    其余众人也没有什么意见,宴会写诗本就是尽兴助酒的雅致,有个意思就行,也无需太好。

    李颖聪端着酒杯,在庭院中静思了几步。

    恍然看见,东方一轮大日冉冉升起,照耀在这深山古刹内,想起了一篇诗句,淡淡道。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此言一出,弥衡山神微微点头,暗暗赞叹。

    “这句诗文虽直白易懂,近乎于白描,却是对仗工整,颇有意境,看起来这位小友,还是太过谦虚了。”

    其余几人也是接连点头,对这句诗文表示了认可,越发期待起下文。

    李颖聪走在横枝影浅的石板上,看见远处小路幽幽,花草树木僻静深远,念起。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什么!”

    度厄真人刚要饮酒,忽闻见这句诗词,当即愣在原地,连酒杯洒溢到衣襟,都没有半点感觉,惊道。

    “近乎于白描的手法,却能刻画出如此景象,这份功底真是深厚。

    尤其最妙的是这‘通’、‘深’二字,好似道出了一丝禅意,可谓是‘写景近乎于画’,‘谈经莫过于道’。”

    “厉害!”

    弥衡山神赞叹一声,连带着那条通向禅房的幽深小路,以及那林子后的禅房,都别有一番景致。

    “这小道士是如何想的,竟能颂出如此绝句,此情此景,道尽了诗词三味,贫僧自愧不如,”

    金蝉子咂摸了两声,似要将这句诗咬尽嚼透,不时摇了摇脑袋,发出两声叹息。

    [白鹿认为你才华横溢,不过三四步的功夫,便能想出如此绝句,心中越发崇拜,想象力转化成功,修为+20、悟性+2。]

    [弥衡山神见此诗此句,感慨文思喻景,落笔生花,认为你天生文风诗骨,想象力转化成功,悟性+5、术法+50。]

    [度厄真人听闻此句,自感百年难逢,道尽景色……悟性+2、修为+20。]

    一连五六声响起,李颖聪翘起嘴角,眼中闪过两道精光。

    “这些笨蛋神仙,你们才念了几年书,能跟我数千年的积累相提并论?

    我身后可站着数百位诗词大家,想让我出糗,且等着去吧。”

    想完,李颖聪又向前一步,说道。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此句一出。

    高山林原万籁俱寂,皆沉浸在诗文内,久久无法自醒,好似天地都在这一刻定格,化作了亿万年的剪影。

    “山光亦可悦鸟性,潭影何曾空人心。这一句诗词倒是有意思,似乎有点化之效,倒是让我自愧不如了。”

    弥衡山神摇摇头,轻轻放下酒杯,大喝一道。

    “尔等众生,得此缘法,若不成形,更待何时?”

    这一声宛如晨钟暮鼓,响彻于山谷之中,又好似当头棒喝,让人不觉发自深省。

    山谷无声,只听得一阵风声吹过,好似冰河初开的清脆声响,又如春雷惊蛰(zhe)时万物复苏。

    最初只是轻微而断续,慢慢则密集和繁杂,最后整片山谷都响起了这种声音,整片大地都从沉睡中唤醒。

    忽地,李颖聪见林子内一株挺拔的松树,发出一阵沙沙的声音;

    紧接着那边的枫树,飘落无数流火般的叶子;

    然后寺外那颗两人合抱的柏树,抽发出嫩绿的枝条。

    只见,那声过后,这柏这枫这松,皆都化作人形,前来行礼。

    “弟子劲节子,因仙人诗歌所引,得道成形,特此前来拜谢。”

    “弟子孤直生……”

    “弟子赤身鬼……”

    一连几声响起,这三位刚化身的树精,都走到石桌前方,进行跪拜。

    “道贺请礼之事,日后再说不迟,还请小友补全此诗,了却心中一憾。”

    弥衡山神听闻前几句,心中似猴抓般痒痒,也顾不上什么礼数,捉急索问。

    “山神莫急,静听道来。”

    李颖聪微微抬手,指向远处山顶亭楼内,那座古朴沉重的铜钟,道出了最后一句。

    “万籁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咚!

    一声钟鸣!

    那亭楼的铜钟颤颤发响,飘远洪亮的钟声,飘荡在山林内,一连鸣了九声,回荡不绝,久久不散。

    自古便有黄钟大吕一词,形容言意深远、气象广大,虽唐律不害,为黄钟大吕。

    而今这首诗一出,便让大钟鸣响,仙音不绝,真乃是雨露苍生、泽被万方的无上妙音。

    此诗问世,这天地还有何人哉?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唯《题破山寺后禅院》而已。

    ……

    话说,那蛟魔王觉受人迫害,一怒之下,跑出了玉楣林,逃遁了数百里,任觉怒意难消,恼火非常。

    寻觅了一处山洞,刚要弥补伤势,又是杂念丛生,难以入定,忍不住生出两分火气。

    “好个玉楣林,好个恶妖精,这天地待我不善,我便待天地不公,他日若遂凌云志,血染满江红透!”

    想着,这蛟魔王盘坐在山洞内,按照北极玄冥法修炼,想要抚平这几日的心境。

    可还不过两个时辰,一口逆血顺着咽喉,喷洒在石壁上,蛟魔王脸色越发苍白,连身躯都一阵摇晃,暗道棘手。

    “不行,我本就身受重伤,又加上这番事端,心性难以通达。

    若是强行入定,恐怕适得其反,这一身伤苦,非但不能减轻,反倒要加重两分,得想个法子,快点弥补本源。”

    “弥衡山,先天乙木之气!”

    蛟魔王神色一动,想起了前日那鼹鼠精的话,越发感到心动。

    若是能得到那丝先天乙木清气,自身的伤苦沉疴,皆能痊愈不说,还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对于之后的龙门大开,也有几分把握。

    “就这样定了,前去弥衡山盗去真宝贝!”

    蛟魔王露出一丝阴森的笑容,流露出浓郁刺鼻的血腥味。

    走出山洞,趁着夜色,向上用了个遁法,化作了一条数百丈的黑白花斑蛟龙,在云雾之间,游向远处大山,若隐若现。

    ……

    待蛟魔王走后,这山洞内传出了几声窃窃私语。

    “这蛟魔王走了吗?”

    “应该是。”

    “那就让他先去弥衡山,若能功成,便无需管他;

    若是不成,再去那乱石山碧波潭,哪里有一颗龙族宝珠,也算个办法。”

    “这条恶蛟真是不济事,大圣花了这么大力气,还弄成了这幅模样,要不是看它还有些用处,早就打杀了吃肉。”

    “少说风凉话,等我再用蜃(shèn)气迷他一迷,让他失去心智,便只能如傀儡般,任由我们哥俩摆弄了。”

    “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待来年二月初二之日,黄河之上,龙门大开,百舸争流,便是我等出世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