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座方寸山

第一百二十章苍龙出水明王德

    在惊动半个昆仑山后,李颖聪骑着凤凰,狠狠出了一把风头。

    如果有人问他,骑凤凰的感觉的话,他绝对会回答两个字:“舒坦!”

    那七彩的羽毛辟开了所有风波,柔软的像是躺在棉花堆般,能燃尽万物的南明离火,却好似个暖炉,保持着恒定的温度。

    广袤的大地,在下方飞快闪过,湛蓝的天空近的伸手就能摸到,好似天下之大,尽在掌握之中。

    “难怪那么多大人物,都喜欢登高远眺,这种囊括乾坤的感觉,果真不错。”

    李颖聪趴在羽毛内,穿过了朵朵白云,见遥远的昆仑山巅上,漂浮着一座座宫殿,隐隐能看见仙光缭绕,而在青冥冥之中,矗立着一座广阔的天门,上方书写四个大字-云顶天宫。

    那七彩的凤凰飞过了天门,化作一个丰腴的少妇,披着罗裳,发髻高高挽起,隐约能看见几分青凤的相貌。

    “还请道友,随我一同前去拜会娘娘,将今日之事阐述清楚。”

    霓凰微微颔首,礼貌性的说道。

    李颖聪点点头,随着霓凰走进这处宽台,见天空漂浮的宫殿,好生惊奇感叹道。

    “此情此景,恐怕就是天庭也不过如此了。”

    等穿过前方亭楼,走进主殿的台阶,便见两个侍女款款走来,眉眼有止不住的喜色。

    “霓凰大人,你终于醒来了,娘娘高兴的紧,特召我们二人前来带路。”

    “知晓了,我不在的这段时间,昆仑可还安好?”霓凰微微点头,轻声说着。

    “一切都好,就是娘娘总因王爷的事情,时常暗自泣泪,也不知晓王爷何时归来。”

    前面的侍女轻叹了一声。

    “快了,应该快了。”

    霓凰心中说着,她是东王公的灵宠,于王爷心神相通。

    这次浴火重生,便隐隐察觉到了王爷的动向,貌似已经在人族闯出一番功绩,只差参悟胎中真迷,便能回归道果,重现真身了。

    “霓凰苏醒,乃是吾昆仑一大幸事,恰逢万仙大会,真是可喜可贺!”

    殿后传来话语,这声音清脆爽朗,好似大珠小珠落玉盘,又似金玉交错钟鼎鸣,令人浑身一麻。

    “见过娘娘!”

    听见这个声音,长廊两侧的侍女、护卫都齐刷刷跪倒在地,恭敬地低下头,齐声喊道。

    只有李颖聪孤零零站在原地,未曾行礼,见过长廊后走来的妇人相貌,心中感叹。

    “那山海经真是胡说乱造,西王母乃是先天生灵,怎会是豹头人身虎齿的丑陋相貌,这番仪表才符合辛金之象嘛。”

    西王母本是先天辛金化身的大能,按照阴阳五行理论:“金者,庚金为阳,辛金为阴。”

    辛金者如同珠宝金银,高贵艳丽,刚柔并济,最是好面子重衣着的性子。

    西王母也不例外,见那头上的金钗、凤冠,还有手腕的玉镯、金环,一身尽显珠光宝气,看上去就富贵不凡。

    就在李颖聪观察西王母时,殊不知对方特在观察他。

    “这小道士果真身负大气运,难怪青凤能借此弥补本源,就连霓凰也因他而提前出世,难道王爷的造化,就落在这道士身上?”

    西王母早就听过这一路的风波,对龙门险恶还心惊肉跳,知晓李颖聪在这场风波,还能安然无恙后,便认定他是大气运大造化的人物。

    自古凡是此等人物,不仅自身承蒙造化,能化险为夷、奇遇连连外,就连身边人,也能因此受益。

    可紧接着,西王母脸色微微一变,一张青色的画卷,从衣袍内飞射出来,在半空徐徐张开。

    那画卷的主体部分,画着一位浑身青衣,手执龙头拐杖的青冠道人,面对漫天阴云,面容严肃,而他的背后,则是白雪皑皑的昆仑山脉,隐约还能看见漂浮的云顶天宫。

    “怎么可能?”

    西王母微微吃惊,这画卷上寄托着东王公的一缕本源,怎会无端的发生异动,难道是受了什么刺激?

    是因为霓凰出世吗?还是因为这个小道士呢?

    西王母浮想联翩,透过画卷的山水云雨,见了一缕手指粗细的青色木龙,正隔着画卷,望着外界的一切。

    而顺着它所看的方向,便能看见同样目瞪口呆的李颖聪。

    “这画卷上的……”

    李颖聪见到这画卷也深吸一口气,那手执龙头拐杖,倚仗昆仑,斗法妖庭的青冠道士长相,与指挥万军的周穆王何其相像,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出来的。

    “东王公轮回转世,欲仿伏羲大神之法,以人族气运,重修道果,而伏羲大神转世成为天皇,东王公也应是某位王室,也就是周穆王!”

    李颖聪鼻翼微张,深吸了一口气,回想自己出手相救周穆王,还曾请他吃过饭的事情,就感到一阵无厘头。

    我好些真有某种特殊的体质,走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大事。

    难道这就是主角光环吗?

    ……

    阳春三月。

    田地间阡陌相通,许多农夫顶着毒辣的太阳,在田地上插下秧子,祈祷秋天的丰收。

    在远处的驰道上,一条长长的车马队伍,正在林中穿过,那绣着周字的旗帜,在车马上飘扬吹动。

    造父骑在马车前,挥动缰绳,催动车前的骏马,使得车轮滚滚向前,溅起许多微小的石子,滚落下山崖。

    “造父,还要多久才能到达泰山?”

    车后掀开了帘子,穆王穿着青色长袍,手执竹简,探出头说道。

    “快了,大王的八骏是天底下一等一的好马,若不是顾及行伍,就是日行万里也不在话下,再有十日,必能前往泰山封禅。”造父驱动马车,在前方说着。

    “如此甚好!”

    周穆王放下了帘子,刚要拿起桌子上的瓜果,骤然听见一声巨响,紧接着便听见阵阵嘶鸣。

    “发生什么事了?”穆王急掀开帘子,问道。

    高奔戎快马加鞭,穿过了长长的队伍,从马背翻身而下,跪在地上,说道。

    “回天子话,前处大河内出现一条真龙,衔着玉简,横在路上,不肯退让,貌似欲求见天子?”

    “哦?”周穆王疑惑不解,却想起古时伏羲氏创立八卦时,有大龟龙马背负河图洛书而出,难道自己也得到了如此祥瑞之兆?

    想到这里,周穆王有些迫不及待,下令让造父驱马,来到了队伍前段。

    果真,见到了一条浑身碧青的真龙,趴在沙滩上,龙尾还在水中摇晃,见到穆天子前来,仰头发出阵阵吼叫。

    “天子莫慌,有高奔戎在此!”

    高奔戎顷刻拔出宝剑,想要策马前去护驾,却见周穆王骑在赤骥上,不慌不忙,出言制止。

    “不急,这乃真龙呼唤本王,并非恶意。”

    周穆王说着,从赤骥宝驹翻身下来,辞退了身边侍卫,徒步走向了金沙滩,见那龙头飘动的龙须,对视那双威严的瞳子,呼喊道。

    “上古天皇伏羲氏,以龙为图腾,颛顼帝更曾乘龙下海,游遍四海,而今早苍龙出于山东大水,是何来意?”

    那苍龙不曾回答,只是张开大嘴,吐出个四四方方的玉玺,飞往了穆天子的手中。

    “这是…”

    周穆王接过这龙钮青玉四方玺,见印面呈凹形,由十字格划分区域,书写着四个表义文字,乃是‘穆天子玺’,玉玺四面又刻画着不同形象,分别是‘龙、鹿、虎、鹰’,仿佛预示着什么景象。

    “‘苍龙出水,赠玺明德’,此乃祥瑞之兆,上苍也认可本王的功绩吗?”

    周穆王激动的微微发颤,刚想要再问些事情,可一抬头,那条苍龙却消失的无影无踪,只剩下浩浩汤汤的大河,映照着夕阳晚霞,还有远处的井田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