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少年样

第三十四章:明天和意外

    张克与吴晓晴的婚礼如期来临,在张克老家的婚礼要到农历新年前才举行,因此汪城与一众同学到了吴晓晴的老家。一对新人在大学人缘极好,婚礼前小型的同学聚会,除了带来的家属,就有二十多人参加,汪城大学室友只少了去美国读书的马常宇,都聚在了一起。

    两人是班上唯一从学校到社会再走进婚姻殿堂的一对,承载了同学们大学最美好初恋的记忆,由衷的送上了各自的祝福。伴郎团自然是由身为室友的四人组成,伴娘团除了杨文晶与詹长燕,还有两位吴晓晴的室友,这样的组合在接亲时大家也是没有顾虑的闹氛围。欢声笑语间两位主角正式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礼现场沙画活灵活现将两人一路走来的故事呈现给了所有人。

    汪城寝室几人与杨文晶詹长燕多待了几天,吴晓晴很是大方给张克放了一晚上的假,与杨文晶詹长燕带着其他三人的女友去游玩,让五个室友醉了一场。黎新阳与张朝巍依旧继续着学业,都已博士在读,刘启源在单位也是混的风生水起。毕业几年尽管几人都有着不小的变化,但此刻仿佛都回到了从前,尽情的享受这难得的相聚。成家立业成了大家奋斗的目标,每个人都有着自己清晰的规划,唯独汪城在感情上,还在漂泊着。

    当吴晓晴等人结束游玩回到酒店时,几人正喝的起劲,也没有去扫了大家的兴,加入了这友情浓厚的欢闹中。一群年轻男女回忆着往昔,畅想着未来,一如当年的少年,每个人都洋溢着青春与活力。

    公司的迅速发展,让汪城再次忙碌起来,以往黄洋兼顾着汪城助理的工作,现在也是成了专职助理,老姚不仅做着司机的工作,也兼职成了汪城的生活助理。三人在公司的时间极少,大多奔走在各个银行网点之间,或是在各种各样的酒局上。忙碌的工作让几人都没有回家过年,仅仅只是在年后老姚回了一趟老家,也只是待了短短的两天,陪了家人两天,而黄洋则是让父母带着女儿来深圳短暂住了几天。对此汪城心中多少有些愧疚,不容两人拒绝,以私人的名义给两人的家人买了不少礼物。汪城也不得不错过了张克在老家的婚礼,好在两口子对汪城的情况了如指掌,没有任何的怪罪。

    与汪城公司的迅猛发展不同,前公司的情况却是有些不妙,有不少原公司的员工私下联系了欧阳师姐以及最早来公司的徐新华等人。对此汪城抱着谨慎的态度,一方面他对这些人不了解,另一方面他不想背负落井下石的名声。交代众人暂时都不要答应前同事的要求,私下还是让欧阳师姐对这些人进行了分类,将做事踏实有原则的人列了一份名单。现在不适合,但说不准将来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这份名单很快就发挥了作用,刚刚进入四月份,前公司业务萎缩,大面积裁员的消息在业内流传开来。吴总的电话让汪城颇为感概,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兵败如山倒,不到半年,前公司收到了四家银行不再合作的通知,不得不撤销了汪城待过的分公司。吴总的电话即表示了对他的歉意,也希望汪城能够接纳这些失业的员工。对于吴总,汪城说不上有多大的好感,但在这件事上,汪城对吴总的确有了一些好的感官。能够在这种时候为员工谋出路,至少说明他是一个讲感情,愿意为员工去考虑的领导。汪城没有同意全部接受,但表示会做考察,合适的会安排,让吴总也是比较满意,他也清楚汪城的为人处事,有些员工只能另谋打算。

    拿着欧阳师姐整理的名单,在咨询了徐金华等人后,汪城与这些人最终确定的人一一做了沟通。本身员工不足的情况,有着前公司这批人的加入,短期内得到了改善,也是让人事部轻松了不少。汪城本着未雨绸缪的想法,依旧让人事部做着招聘,他心里有着更大的目标。

    随着前公司近六十人的加入,合作银行的网点大部分都有了销售人员入驻,在关内另外两个区成立营业部的方案也提上了日程。原本就忙的脚不沾地,这下更是忙碌起来,好在营销方面的工作有欧阳师姐负责,汪城放心的带着老姚与黄洋穿梭在各个写字楼间,寻找着合适的办公室地点。新增两个营业部,没有合适的人选负责,汪城也是有些头疼,最终在与欧阳师姐商量后,决定汪城坐镇总部,两个营业部欧阳师姐负责一家,另外一家看看吴总愿不愿意。让汪城没想到的是,吴总很爽快的答应下来,也是汪城电话打的巧,吴总拒绝了前公司的安排,离职休息到现在,也正是在找工作的时候。

    营业部人选定下来后,办公地点也很快在吴总与欧阳师姐的参与下确定下来,为了尽快办公都选择了带有装修的写字楼,倒是方便不少。几人兵分两路,马不停蹄的办理相关手续,采购办公用品,谁都不想浪费时间。

    正在与老姚帮着工人卸办公桌椅时,汪城手机铃声响了起来,顾不上接电话,将办公桌抬进公司后,汪城才掏出了手机。见是宁韶华打过来,汪城会心的笑了笑,回拨了过去,却是在通话中,等了两分钟打还是在通话中,老姚过来问怎么摆放,便放弃了继续拨打。还没将桌椅摆放好,宁韶华的电话再次打了过来,汪城向老姚交代了声,到一边接通了电话,哽咽的声音传来,顿时让汪城有着非常不好的预感。

    宁韶华挂断了电话,汪城脸色苍白,举着手机的手久久没有放下,眼中已是布满泪水。老姚连续叫了几声,见汪城都没有任何反应,有些不明所以的走了过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已经打湿了一片的桌面。等看到汪城没有任何血丝的脸,猩红的双眼,老姚连忙拉着汪城的胳膊问道怎么回事。堪堪回过神的汪城,哭着对老姚说道:“老师走了!”一连说了好几遍,随后有些站不稳的撑住桌面哭出了声。老姚也不知道说什么,只是缓缓的拍着汪城的肩,汪城的失态让他也有些难受。

    让老姚通知黄洋等人处理接下来的事情后,汪城给张克打去了电话,随后接到杨文晶与詹长燕的电话,都带着哭腔反复与汪城确认。在机场碰头的五人,订了最近的航班往省城赶。几人都是不停的看着时间,焦急的等待,从没有觉得时间过的如此之慢。宁教授对其他四人虽然比不上汪城,但在所有任课教授中,是最受尊敬最受喜爱的,几人都没有任何犹豫请了假去送最敬爱的老师最后一程。

    汪城等人下了飞机,马上给宁韶华去了电话,在得知老师的遗体还在医院后,几人打了车往医院赶。魂不守舍的师母与低声哭泣的师姐,让汪城心里的疼加重了几分,满腔的悲戚忍不住红了眼眶。一心往这里赶,等到了眼前,脚步却沉重起来,老师的突然离世,让我汪城依旧不敢相信。宋智楠见汪城等人到来,擦了擦眼泪低声告诉岳母与老婆后,起身迎接几人。汪城控制着悲伤的情绪,走到师母身边蹲下,握着师母的手无语凝噎。汪城几人的到来,让师母回过一些神,含着泪向着几人点头,看着悲伤如斯的师母,几人再也控制不住眼里的泪水。

    都不知道该怎么张嘴安慰,或小声抽泣,或无声的流着泪,倒是师母坚强起来,安慰着众人,告诉几人老师走的没有遗憾,感谢大家来送老师。在汪城与宋智楠办好手续,将老师的遗体送到殡仪馆后,几人才看了老师一眼,免不了又是一阵哭泣。此时再见到老师,师母的坚强再也坚持不下去,与宁韶华趴在老师遗体边肝肠尽断,没有人上前安慰,都在为老师的早逝哭泣着。

    学院成立了治丧小组,负责老师丧后有关事宜,将追悼会定在了两天后,以便各地老师的亲朋与学生赶来。汪城一起回到了老师家,师母的情绪稳定了一些,几人在老师生前待的最多的书房,也不知道彼此间说些什么。看着熟悉的书房,多年未变的书桌、书柜,连摆放的格局也没有任何的变化,老师在这里对他的谆谆教诲仿佛就在昨天。

    通过宋智楠的叙述,汪城才知道老师走的实在是突然,突然到所有人都措手不及,无法接受。老师是在下课后,回到办公室写着教案的时候,突发心肌梗塞,送到医院没有抢救过来。任谁也没有想到,一向身体不错的宁教授,在办公室就这么突然的走了。

    宁教授的追悼会来的人很多,一整天不断有前来瞻仰遗容,送最后一程的人,大多是生前的学生,从全国各地赶了回来。如马常宇一样人在国外一时赶不回来的,也是给师母打了电话。宁教授一生一心为学,对学生尽职尽责,教导过的学生数不胜数,而这些学生对宁教授也是充满了敬重,长长的送行队伍便是对宁教授最好的安慰!

    宁教授的丧事办完后,汪城让张克等人先回了深圳,在省城与宁韶华一起陪了师母几天,才在师母的再三催促下回了深圳,汪城此时觉得到异地他乡创业也不一定是好事。临回深圳前,汪城怅然若失的再次来到公寓,自言自语似乎是在向某人诉说着,自己最敬重的老师走了。不舍的看了又看,才关上了公寓的门,心里祝愿这那个人事事平安,一切安好。

    回到深圳,汪城调整了几天才进入了工作的节奏,悲痛也少了一些,忙碌的工作或许真的能让人麻痹吧。只有老姚与黄洋知道,汪城的悲伤持续了很久,只是没有在外人面前表现出来。生活终究是要继续往前走,人也终将是在一次次生离死别中变的坚强起来。

    两家营业部正式开始营业,国际金价也来到了历史高位,无论是国内交易所的产品,还是国外产品都在国内开始火爆起来。找上门要求合作的各色各样的平台越来越多,汪城一家都没有答应,在李行长刘主任的事曝光后,汪城对国外的平台做了详细了解。了解的越多,越是心惊胆颤,目前这个行业监管基本是空白,导致乱象丛生,人性的贪婪也暴露无遗。“利益”两个字让很多人铤而走险,而投资者也在这些人的花言巧语下,做起了一夜暴富的梦,却不知道一步步走向了深渊。

    随着市场越来越火热,涌进这个行业的人越来越多,汪城公司的业务开展的更为顺利。明白行业中有着太多的诱惑,汪城一遍一遍的告诫公司员工,好在公司的员工大多数都是前公司员工,对这个行业有着不少的了解,都保持着比较好的心态。有着市场火爆加持,大家业绩开发难度降低,甚至有银行开始将黄金TD开户作为考核标准之一,使得银行主动与公司进行合作。这样的合作在汪城深思熟虑后,确认不存在任何的利益输送后同意了下来。

    市场热度越来越高,公司业绩井喷,汪城加快了发展的步伐,几乎所有的银行汪城都谈了下来,开始更大的布局。经验不足,发展过快的弊端也开始显现出来。首先就是员工的良莠不齐,接到不少网点的投诉,工作形象以及专业度各方面的问题都有;其次是管理上的漏洞越来越多,汪城亲历亲为的工作方式明显已经不符合目前的状况;最为严重的还是小团体的出现,汪城保持着以人为本的宗旨,希望让员工们彼此建立良好的关系,促进了小团体的出现。

    欧阳与吴总坐在汪城对面,商讨着如何解决目前公司存在问题,也只有吴总有着大公司的管理经验,汪城与欧阳都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在听从吴总的建议后,几人开始行动起来,吴总与欧阳的职位都发生了变动,两人都回到总公司,吴总任副总,协助汪城统筹全局,欧阳任市场总监,负责总部与营业部的所有营销工作。第一时间向公司内部发出了两个营业部负责人的选拔通知,朱萧凡当天就找到汪城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对于朱萧凡的能力汪城从不怀疑,只是对他的原则性有一些担忧,但在用人之际也没有考虑太多,在与吴总欧阳商量后,将朱萧凡作为了重点考察对象之一。

    经过半个多月的考核,以及公司民意调查,最终确立了朱萧凡与徐新华两人为营业部负责人。黄洋正式担任总助一职,蒋文娟调往行政部接替黄洋任行政经理,本想让老姚负责公司的后勤部,不再做汪城的司机,但老姚坚持司机还是由他做,汪城也没有过多的坚持,在薪资上给予了不小的涨幅。鲁飞飞与付得超两人的职位倒是没有变动,总部与两个营业部一些列的人员调动后,由总部牵头,各个部门以及营业部推荐,开始了第一次管理储备的培训。与此同时也进行了人员专业素养的培训。

    人员调动,针对性的培训忙碌了近两个月,基本解决了公司发展过快带来的弊端。业内对于汪城以及公司的认可多了起来,各种应酬也是接踵而至,汪城与公司也正式在深圳在这个行业中立足。

    在接到万师兄的电话后,汪城没有带任何人,自己开车到了万师兄下榻的酒店。两人尽管只见过两次面,但因为老师的缘故,对彼此也是极为认可,关系比一般的朋友好上很多。两人的小酌在经过对老师的追忆后,进入了汪城公司发展的话题上,对于汪城现在的发展,以及公司的原则,万千辉非常认同。行业的乱象一时难以改变,他不希望老师极为看重的师弟被利益蒙蔽了双眼,老师走了,他这个师兄该肩负起监督汪城的责任。

    一向不接受私下宴请的万千辉,在工作结束回广州前,带着汪城参加了一个私密的聚会。参与人数不多,加上万千辉与汪城也才七人,在推杯换盏间,汪城才得知五人的身份,对万千辉无比感激。在结束这次私密聚餐后,两人找了茶社醒酒,万千辉对汪城再三交代,宁可少赚也不要去碰触法律的底线。在师兄的再三叮嘱中,汪城似乎看到了老师的影子,心里不免有些难过起来,对万千辉也更为亲近。

    在万千辉离开深圳后,业内很多大佬跟汪城联系了起来,尽管有的仅仅只是一个电话,但汪城明显感受到了这些人的善意。对于这样的现象,汪城有些担忧,在给万千辉去了电话后,才放下心来。这些人与私密聚会上的人多少有着联系,万千辉能够带去的人,自然会引起这些人的重视。

    公司稳定健康且快速的发展,让每一个人都充满了动力,年末的年会,汪城选择了高调进行。在邀请的众多嘉宾到来后,正式开始了这一场盛宴。年会请了专业的公司安排,举办的极为成功,也离不开汪城的下血本,有些时候该高调的还是需要高调一些。举办这样的年会,汪城也是在与公司管理层商量后决定,为下一步公司的发展做铺垫。

    在汪城致辞中,大多数人看到的是公司从成立之初到现在的发展,只有极少数人看到汪城以及公司的野心。仅仅只是一句带过的,公司年后将会迈出关键性的一步,让有心人猜测汪城将要走出深圳,去开疆辟土!

    不得不说高瞻远瞩的人还真不少,在年会后,就有业内大佬找到了汪城,希望一起到广州合作。对于找上门的大佬提出想法后,汪城极为惊讶,一度以为自己公司的管理层中出现了泄密者。在得知竟然是在年会上,汪城的一句话中猜测出来的,让汪城后悔不已,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聪明人,看来自己还是大意了。没有立刻答应来人的提议,打着哈哈转移话题,来人也没在这件事上再过多纠缠,在商场前辈面前,汪城压力也是极大。

    再次告诉知道年后公司有大动作的几个高管保密后,汪城先一步到了广州与万千辉碰面得到支持后开始考察。这个年依旧没有回老家,父母也是很能理解,他们不关心汪城能赚多少钱,只要他平平安安就好。汪城对父母愈发愧疚起来,可父母不愿来深圳,汪城也是无奈,只得告诫自己有空多回去看看。这个年汪城过的也不轻松,深圳广州两地跑,需要登门拜年的太多,强烈要求老姚与黄洋回家过年后,汪城一人马不停蹄来回奔波。对未来的憧憬,让汪城并没有累的感觉,只是在夜深人静时候对家人以及那人的思恋格外浓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