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六百三十九章 火药消息

    五天后,李邺回到了襄阳,他当即召见了仇玄,进行职务调整后,王昌龄主管更适合他的监察和刑狱,对外情报体系交给了仇玄。

    仇玄年约五十岁,他曾经是李林甫最得力的三大幕僚之一,跟随李林甫十五年,一直忠心耿耿,他擅长阴谋,像韦坚案和杜有邻案都是他一手策划。

    李林甫也知道他的几个幕僚仇人太多,所以临终前把三个幕僚交给了孙子李邺。

    李邺也没有亏待他们,先把他们带去了碎叶,四年后又将他们带到襄阳,继续重用。

    能成为李邺手下的情报头子,仇玄当然是李邺的心腹,只是仇玄很低调,非常低调,话也不多,大家往往会把他忽略,但并不代表李邺忽略他,相反,李邺一直很重视他,李邺很多重要文书都是他负责处理,对朝廷的述职报告也是由他草拟,其实就是对他的信任。

    而另一个幕僚杨韶华同样很低调,他出任副司马兼屯田铸造使,负责后勤,军队的制造、屯田、养殖都是他的事情,他在碎叶就负责这一块,在襄阳拾起本行,很是得心应手。

    仇玄匆匆来到李邺官房,躬身行礼,“参见殿下!”

    李邺正站着沙盘前,笑着点头道:“仇参事请过来!”

    仇玄走到沙盘前,李邺沉吟一下道:“接下来我打算对东南方向动兵,时间大概要两个月左右,但我要保证襄阳的安全,燕军会不会在我南下期间再次进攻襄阳,襄阳的局势和洛阳的局势息息相关,而洛阳的局势又和关中局势紧密相连,整个天下都是一盘棋,所以各地的情报太重要了,汇总各地的情报,我就知道了安禄山的战略企图,也就知道安庆绪的下一步动向。”

    仇玄点点头道:“卑职明白殿下对情报网的重视,卑职上任后也在迅速铺开,卑职也很清楚洛阳燕军一定会再度攻打荆襄,据卑职得到的可靠消息,燕军在黄河训练水鬼,打造新式浮桥,具体什么样浮桥卑职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两个月内,他们不可能完成,另外,卑职还得到一个消息,安禄山在和吐蕃谈判会盟。”

    这个消息让李邺吃了一惊,历史上,安禄山可没有和吐蕃会盟,只有唐军引入了回纥军队,如果一旦吐蕃军介入唐燕之战,那就可能会改变历史了。

    李邺急问道:“消息可确切?”

    “消息就是李瑜带来的,他父亲李岫官任太常卿,和吐蕃结盟之事就是一直由李岫主导。”

    李瑜是在李邺视察汉阳的时候逃到襄阳,仇玄曾经是李瑜的师父,李邺不在,便是把他李瑜安置下来。

    李邺前两天刚回来,还没有来得及接见李瑜,现在有个问题,李瑜背负了一个弑父的名声,李邺如果现在公开用他,确实有损名声,等以后清算朝廷叛逆时才能给他平反。

    李邺沉吟片刻道:“安禄山和吐蕃结盟之事要深入调查,需要多少钱都可以,要不惜代价搞到确切情报,还有安庆绪造浮桥之事也要深入调查,他们浮桥造好之时,就是攻打荆襄的时候,要把这个时间点盯好。”

    “卑职明白!”

    停一下李邺又道:“李瑜就留在参谋室出任掌书记,你多照顾一下他,让他暂时低调一点,再想办法把他妻女接到襄阳。”

    仇玄点点头,“卑职一定照办!”

    仇玄行一礼告辞走了,这时,记室参军黄再行在门口道:“殿下,杨司马和胡参军先后派人来汇报,他们已经准备好了。”

    黄再行是天宝十二年进士,之前出任襄州司功,学识过人,精明能干,李泌把他推荐给李邺做记室参军,记室参军就是机要秘书,这个职务相当重要,掌握机密。黄再行同时也是荆襄第一名门黄氏家族的嫡孙,李邺重用他,也是为了笼络荆襄黄氏,其实最好的笼络方式就是联姻,只不过李邺还没有这方面的觉悟。

    李邺想到今天确实要去铠曹司,他便点了点头,“准备马车,我现在就去,顺便叫上李长史!”

    节度府下面有很多负责具体事务的部门,叫做诸曹,比如功、兵、法、仓、士、户六曹,另外根据需要又增加了铠曹、牧曹、屯曹等等。

    铠曹就是军器司,研发打造兵器的部门,主官为铠曹参军事,汉江节度府的铠曹参军事叫胡九龄,曾任洛阳军器监弩坊署署令,洛阳失陷,他带着妻儿老母逃往襄阳避难,正好遇到李邺颁布招贤令,他便毛遂自荐,江汉军最缺这种懂技术、懂管理的专业人才,李邺当即任命他为铠曹参军事。

    胡九龄的妻儿老母已经安顿好了,胡九龄便全身心投入到铠曹司的筹建之中。

    胡九龄顶头上司是副司马杨韶华,杨韶华就负责铠牧屯三曹。

    目前铠曹司的位于城南,是一座占地五十亩的大院子,是山南东道官方铸铁所,这里设施齐全,各种官衙房间也有。

    铠曹司的布局很有趣,高空看像一朵梅花,中间是官衙,周围一圈分布着五座大院,分别是弩院、铠院、刀院、机关院、火器院,其实还有一座船院,不在这里,在汉水河畔。

    杨韶华和胡九龄已经在官衙前等候鲁王殿下了,李邺和长史李泌从马车里出来。

    杨韶华和胡九龄连忙上前行礼,“参见殿下,参见长史!”

    李邺微微笑道:“已经完成了吗?”

    杨韶华点点头:“已经做过一次试验,达到燕国火药的燃烧度了,请殿下一观!”

    铠曹司今天要展示的正是火药,唐朝的火药很难制造,飞龙用了十年时间才造出四百斤火药,主要就是就是原料硝石矿的获得太难,飞龙专门派人去厕所和马厩收集硝土,直到后来,烈凤才得知在剑南道绵州老君山一带出产天然硝土,但产量也很低。

    安禄山的火器监之所以只造出一百枚钧天雷,原因就是飞龙的火药被他们用完了,而他们自己的火药还没有造出来,同样原因,硝石太少。

    燕国找不到专门的硝石产地,只能去盐土地上刮硝,过了一个冬天,盐碱地上就会生出一层黄色的东西,这就是硝土,必须在春雨之前扫刮干净,然后熬硝,产硝量太少了。

    历史上,火器发展缓慢,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火药产量不高,直到印度和智利的硝酸盐矿大量供应后,火药的品质和烈度才得以迅速提高。

    李邺的火药事业也同样很艰难,他派人去绵州购买硝土,用了半年的时间才买到三千斤硝土,但这只是硝土,反复熬制提纯后,百斤硝土只能产五六斤纯硝。

    李邺跟随胡九龄来到了火器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