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铁甲兄弟

第二十六回 游历江湖之长江三峡

    出川一般有两条路径,一条是出秦岭至西安出川,另一条是走水路从长江三峡至湖北出川。为增加游历,虚云道长选择走水路。虚云道长与令狐明月一路饱揽奇美风光,直呼大开眼界。

    长江三峡从西起巴州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YC市南津关,沿途两岸崇山峻岭,山峰奇峰陡立、峭壁对峙,悬崖绝壁、风光奇绝,自西向东依次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沿途有白帝城,诗仙李白曾在些写下“朝辞白不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得山”的千古名句。

    奉节夔门位于长江三峡瞿塘峡之口,为三峡西大门,南白盐山,北赤甲山,拔地而起,双峰欲合,如门半开,故称夔门,素有“夔门天下雄”之称。与“剑门天下险、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并称巴渝名胜。

    奉节瞿塘峡,位于奉节县境内,长八公里,虽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峡,但却是最雄伟险峻的一个峡。入口处,两岸断崖壁立,相距不足一百米,形如门户,名夔门,也称瞿塘峡关,山岩上有“夔门天下雄”五个大字。左边的名赤甲山,相传古代巴国的赤甲将军曾在此屯营,尖尖的山嘴活像一个大蟠桃,右边的名白盐山,不论天气如何,总是迂出一层层或明或暗的银辉。瞿塘峡虽短,却能“镇渝川之水,扼巴鄂咽喉”,有“西控巴渝收万壑,东连荆楚压摹山”的雄伟气势。古人形容瞿塘峡说,“案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

    巫山巫峡,位于巫山县和湖北巴东县两县境内,西起巫山县城东面的大宁河口,东至巴东县官渡口,绵延四十五公里,包括金蓝银甲峡和铁棺峡,峡谷特别幽深曲折,是长江横切巫山主脉背斜而形成的。巫峡又名大峡,以幽深秀丽著称。整个峡区奇峰突兀,怪石嶙峋,峭壁屏列,绵延不断,是三峡中最可观的一段,宛如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充满诗情书意,可以说处处有景,景景相连。

    巫峡路段有以十二峰最为惊艳。巫山十二峰被称为“景中景,奇中奇。由西向东依次为登龙、圣泉、朝云、神女、松峦、集仙六峰。南岸也有六峰,但江中能见到的依次为飞凤、翠屏、聚鹤三峰,其余净坛、起云、上升三峰并不临江。

    十二峰中以神女峰最著名,峰上有一挺秀的石柱,形似亭亭玉立的少女。相传西王母幼女瑶姬携狂章、虞余诸神出游东海,过巫山,见洪水肆虐,于是“助禹斩石、疏波、决塞、导厄,以循其流”。水患既平,瑶姬为助民永祈丰年,行船平安,立山头日久天长,便化为神女峰。

    秭归西陵峡位于湖北YC市秭归县境内,西起香溪口,东至南津关,约长66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以滩多水急闻名的山峡。]

    整个峡区由高山峡谷和险滩礁石组成,峡中有峡,大峡套小峡;滩中有滩,大滩含小滩。自西向东依次是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崆岭峡、灯影峡四个峡区,以及青滩、泄滩、崆岭滩、腰叉河等险滩。

    兵书宝剑峡:长江北岸,有一叠层次分明的岩石,看似一堆厚书,还有一上粗下尖的石柱,竖直指向江中,酷似一把宝剑,故得名。传说是诸葛亮存放兵书和宝剑的地方。

    牛肝马肺峡:两岸峰峦崔嵬,江面狭窄,江流湍急,北岸两团重叠而悬的钟乳石最为有趣。它们一团形似牛肝,一团形似马肺,牛肝马肺峡因此而得名。“马肺”上,长有一株古松,船在远处即可看到,俨如峡中的卫士,是天然的航标。

    崆岭峡:内有崆峪滩,是长江三峡中“险滩之冠”。滩中礁石密布,枯水时露出江面如石林,水涨时则隐没水中成暗礁,加上航道弯曲狭窄,船只要稍微不小心即会触礁沉没。 

    灯影峡:又名明月峡,河谷狭窄,岸壁陡峭,峰顶奇石腾空,岩间瀑布飞泉。南岸马牙山上,有四块岩石屹立,形似《西游记》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

    一路山,无数风光是险峰,虚云道长游遍国内外名山大川,自是见多识广、波澜不惊。令狐明月却直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前在书本上读到长江三峡,没有这么多的感受,亲身体验感觉大不相同,真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事路;想来李白的诗篇与他游猎甚广应该有直接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