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风华

第一八三三章 勤王

    莫兴德骁勇无比,率众与柔玄军厮杀。

    他出自武川镇,武川和柔玄有着积怨,是以出手异常凶狠。

    那支民兵在京都军冲上来之前,已经折损了十之二三,甚至有不少人缩在两军之间,不敢杀到敌阵,上万民兵中,真正杀到柔玄军阵的也不过半数,仅有五六千人。

    但京都军冲锋之时,迟滞不前的民兵没有了选择,而且因为京都军的总攻,也让这些民兵士气为之一振。

    两万多人排山倒海般呼啸着冲向了正在屠杀民兵的柔玄军,而本来一面倒被屠杀的民兵们听到了京都军冲锋的号角,生出了绝境逢生之感,更是竭力拼杀。

    京都军从一开始就知道,如果两军列阵厮杀,柔玄军战斗经验丰富,配合默契,肯定是占便宜。

    只有双方陷入混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此京都军才能凭借着兵力上的优势,以多打少取得优势。

    所以民兵冲阵,乱了柔玄军的阵型,京都军再趁机冲上去,双方陷入混战。

    城外广袤的战场上,杀声震天,这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自然也是传到了都城之内,东城的许多百姓也是听见,却也是心惊胆战。

    皎洁的月光洒射在大地之上,却照出血腥的修罗场景。

    远在深宫御书房内的圣人其实听不到城外的厮杀声,但却是连续不断的接到战报。

    朝中的一些忠臣此刻也都是在御书房内伺候。

    这是关乎天下大势的一场大决战。

    若是取胜,京都就有可能扭转败局,重新获得诸多州郡的支持,对麝月形成战略优势。

    可是一旦失利,京都主力尽失,圣人也就再无回天之术。

    是以诸臣黄昏时分被召入宫内,得知今晚将会进行一场大决战,便都一直伺候在御书房内,就连晚饭也是在御书房陪着圣人一起吃过。

    “报!”一名太监直接从敞开的御书房外进来,跪倒在地:“莫将军已经放出火箭信号,已经下令全军出击!”也不多言,报过之后,转身就迅速退了下去。

    御书房内十几名大臣互相看了看。

    按理来说,臣子入宫觐见圣人,自然是站着伺候,不过眼下十多名重臣却都是坐在圆凳上,毕竟这中间有半数年纪都在五十岁以上,肯定无法一直站下去。

    圣人倒也体贴,让诸臣却都坐着与自己一同等候战报。

    “圣人,火箭信号是什么意思?”刑部尚书朱东山忍不住小心翼翼问道。

    圣人含笑道:“先前诸位爱卿只知今晚会有一场大决战,也都晓得兵部组织了大批民兵冲乱敌阵,好为最后的决战做准备。但有件事情,朕没有和你们说明,现在也到了时候。”顿了一下,才道:“火箭信号是发给援军。京都城头放出火箭,夜空之下,援军的探子会看得一清二楚。只要看到火箭,援军便知道京都守军准备全线出击,他们也将配合守军前后夹击,全歼叛军!”

    在场众臣都是惊诧,便连兵部尚书苏伦也是一脸错愕。

    援军?

    哪里来的援军?

    没有兵部的调令,州营不可擅动,如果真的有援兵,兵部肯定应该清楚。

    “朕知道你们都奇怪。”圣人缓缓道:“朕之前在朝会上说过,只要坚守京都,必然会有援军抵达。朕知道满朝文武没有几个相信,都以为朕是在白日做梦。”目光扫过群臣,众臣都是低着头,不敢与她目光接触。

    苏伦小心翼翼道:“圣人,却不知援军是从何而来?”

    “西川!”

    此言一出,群臣更是震惊。

    在场众臣当然知道,西川刺史乃是安西侯夏侯元术,而此人正是当今圣人的次兄。

    圣人出自夏侯氏嫡系,兄妹三人,圣人上面有两位兄长,一位是国相夏侯元稹,一位便是安西侯夏侯元术。

    其实在圣人登基之前,先帝还在的时候,夏侯元术就被安排到西川为官。

    西川便是益州,下辖四十一郡,大唐立国收复西川之后,将西川一分为二,设川东和川西两处治所,分别治理,各自设有州营,目的也就是为了不让西川任何势力一家独大,形成制衡。

    天府之国,物产丰饶,那也是帝国的重要赋税之地。

    不过相较而言,川东更好治理,而川西部族众多,群山密林,大唐立国之后,川西也是发生过许多次叛乱,虽然朝廷每一次都出兵征讨,但因为地理缘故,每一次平定都会耗资巨大,花费的时间也很长。

    所以朝廷为稳住川西,自武宗朝之后,对川西实施安抚政策,轻徭薄赋,而且会令川西各部头人将自家子嗣送入京都为官,这些人没有实权,就是在京都享受荣华富贵,乃是一群被朝廷养着的人质。

    夏侯元术当初就是被安排到川西担任川西刺史。

    这一度让许多人都是诧异,毕竟川西刺史常年与各部打交道,其实是个苦差事。

    如果是要捞油水,川西肯定不是好地方,大唐能捞油水的地方多的是,甚至川东也远胜过川西。

    许多人倒是觉得这是国相要历练兄弟。

    但几年过后,川西竟然被治理的井井有条,要紧的是夏侯元术竟然与各部头人建立了极其良好的关系,夏侯家也凭此在川西扎下了根。

    有些知道内情的人清楚,夏侯元术前往川西为官,国相在他身边安排了不少人才,这些人在背后为他出谋划策,遵循安抚政策,自然是将川西打理得很好。而且源源不断的金银珍宝输送到川西,夏侯元术以这些珍宝财帛结交各部头人,吃喝玩乐,自然是将这些头人拉拢到自己身边,形成了根基。

    待得当今圣人登基之后,夏侯元术便担任了川东刺史,而川西刺史也同样是夏侯家的人,虽然西川依然是两处治所,但川西刺史自然是对夏侯元术唯命是从,实际上整个西川也就成了夏侯元术的庭院。

    夏侯元术本身并没有什么大才干,与国相的能耐相比,那是相去甚远。

    但夏侯家却是将西川当做了自己的根基之地,国相在西川安排了许多才干出众之人,协助夏侯元术控制西川。

    早年圣人需要娘家人的扶持,却也是对夏侯家掌控西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到夏侯家在西川彻底扎下根基,已经尾大不掉,好在夏侯家对圣人倒也是忠心耿耿,圣人也就任由西川在夏侯家手中掌控。

    此时众臣听得是西川援军勤王,自然是诧异。

    他们倒不是诧异西川会出兵。

    如果说天下还有人铁了心要支持当今圣人,那肯定是夏侯家控制的西川军。

    西川军拥戴圣人不奇怪,奇怪的是西川离京都天高路远,谁能想到他们竟能跋山涉水来到京都勤王?

    “两万西川精兵日夜兼程进京勤王。”圣人道:“朕与国相一直在互通密信,这两万精兵,就是国相亲自率领前来增援。”

    国相?

    众臣更是惊诧。

    国相领兵攻打皇城,却落入圈套,最终被兵不血刃击败,党羽被澹台悬夜大肆清除,那一阵子京都官员们风声鹤唳,多少人头落地。

    而国相也是被一道旨意直接押送前往苏州囚禁。

    大多数官员一直以为国相一直被软禁在苏州天池山,也有极少数消息灵通的官员得到消息,国相似乎早就不在天池山,消失的无影无踪,是生是死下落如何一直是无人知晓。

    此时才赫然得知,国相竟然是去了西川。

    想想其实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以国相的性情,当然不可能待在天池山任人宰割,必然会想尽办法逃离天池山。

    国相的党羽不少,也豢养了不少门客死士,澹台悬夜不可能将这些人全都挖出来清除,而这些人的前途也是指望着国相能东山再起,所以从天池山救走国相并非难事。

    逃离天池山,对国相来说,只有两个地方可去,一个是南方军团,一个便是西川。

    南方军团大将军裴孝恭受国相之恩,没有国相,已经衰落的裴家根本不可能东山再起,而西川更是夏侯家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处当然是国相的落脚处。

    相比起南方军团,西川肯定是更加安全。

    所以此时听圣人亲口说国相从西川领兵前来勤王,也是合乎情理。

    按照大唐军制,西川肯定不可能有两万兵马的编制,但非常之时,国相漠视军制,在西川征募兵勇,那也是理所当然。

    虽然吃惊于国相竟真的带着两万西川军抵达京都,但在这种生死存亡的关头,两万西川兵对京都实在是太重要,完全是雪中送炭。

    京都守军与西川军联手,加起来不下四万兵马,形成前后夹击之势,全线攻击一万多名疲惫不堪的柔玄军,这十几名重臣虽然没有几个精通军事,却也觉得大局已定,不少人都是长出一口气,寻思着此战肯定是必胜无疑,京都的险情很快就会解除。

    但刑部尚书朱东山却是低着头,身体有些哆嗦。

    他可没有忘记,当初清理国相党羽,澹台悬夜就是利用刑部冲在前面。

    那时候卢俊忠尚未被诛杀,由他主持掀起腥风血雨,但朱东山当时可是刑部的二号人物,若说他与那场腥风血雨没有关系,鬼都不信。

    他现在却已经感觉到,这场大战过后,恐怕就是自己的死期。

    清理国相党羽的时候,卢俊忠和刑部为了讨好澹台悬夜,那可是下手凶狠至极。

    如今澹台悬夜已死,国相领兵进京勤王,此战取胜之后,国相肯定会重新掌握权柄,那时候国相当然会秋后算账,自己和刑部的许多人肯定是要大祸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