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扶风歌

第二十三章 流民(求追读)

    日前确实有石勒与王浚激战的消息传至晋阳。

    当时便有人向刘琨提议,趁石勒主力受困于三渚,遣一上将,率精锐之师,东出太行,直接袭取石勒的老巢襄囯,收复广平郡。

    而后石勒军必会回援,届时,与王浚前后夹击,彻底覆灭石勒。

    但此计被刘琨否决了。

    缘由无他,刘琨不确实消息的真伪,害怕是石勒的阴谋,欲诱他大军出征,与之决战。

    而且匈奴人还占着上党郡,刘聪无时无刻不想着,挥师北上,灭亡并州。

    刘琨为此也不得不防着,不敢轻出大军。

    现在刘群又提出“石勒大军被困,迁民并州”的想法。

    令刘琨又犯难起来,有了上次匈奴偷袭晋阳的经历后,刘琨越来越谨慎。

    局面一时僵持住。这时,沉默已久的温峤出列建言道:“峤以为刘雁门之法可行!”

    “噢?”

    “太真有何见解,速速说来!”

    温峤略微停顿了一下后,便开口道:“峤以为迁民成功与否,在于使君之决心,在于人为!”

    “使君若真想西迁百姓,充实并州户口!”

    “不妨允刘雁门之请!”

    “天下自苦便无万全之策,纵留侯、武侯在世,亦是如此!”

    温峤的一番话使刘琨沉思许久。

    并州缺少人口的现实一直困扰着刘琨。

    没有足够的户口,便无法产出足够的兵马粮秣。

    兵马不足,粮草不丰则无法与刘聪,石勒等人抗衡。而现在天赐良机,迁徒而来的三魏流民则可充实并州户口。

    若是错过,不知道什么时候再有此良机。

    刘琨在权衡利弊后,最终答应了刘琨之请。

    于是以刘群为帅,温峤为副,率七千精锐,往魏郡迁民。

    数日后,刘群大军集结完毕,由晋阳出发,沿汾水支流洞涡水东行,行至乐平郡境内。

    在乐平太守韩据的接应下,短暂地于沽县休整数日。

    而后顺清漳河南下,出乐平郡,直入广平郡涉县。

    一入广平郡,刘群军便立即戒备起来,刘群也随及派出哨骑,侦查四周。

    所幸一路平安无事,并无石勒军的侵扰,连拦路的盗匪也没有。

    不过山岭之上,不断传来响声。刘群料想应该落草为寇的流民,于此地占山为王,打劫来往行人。

    只要其不主动招惹刘群军,刘群也不愿多与其纠缠。

    大军快离开广平郡时,温峤松了一口,然后对刘群笑着说道:“想是石勒与王浚于河北激战的消息为真啊!”

    “真乃天助我并州!”

    刘群也笑着回应,不过在心中自语道:“若不是因穿越而来,知此消息为真,自己也不会涉险迁民!”

    而且刘群等人所途经的涉县虽属石勒所辖,但地处广平郡西南,不受石勒重视。

    故基本上是遇不到石勒军的,若是石勒的治所襄囯,给刘群再多的兵马,也不敢贸然前去。

    襄国是当初石勒麾下第一谋士张宾为其所定的王霸之地。

    石勒于襄国,广收谷物,又从冀州各诸郡,掠民而来,充实户口,大兴襄囯。

    现今的襄国已是户口二十余万,粮草器械众多。石勒也是凭此与王浚抗衡,而不似之前如无根之萍一般,需要依附匈奴人。

    ……

    出广平郡不久,刘群军便已入魏郡境内,沿着漳河一路东行,很快便到了位于漳河南岸的邺城。

    刘群一路走来,越往东走,流民越多,至邺城时已是流民塞地,而邺城三台(铜雀、金凤、冰井三台)也已被流民占据。

    昔日的曹魏北都,京华之地,如今已是破败不堪,遍地饥民。

    刘群还来不及感叹邺城的破败,早已等候多时的刘演迎了过来。

    “公度,好久不见!”

    “弟于晋阳甚是想念堂兄!”

    “堂兄于魏郡坚守,甚是辛苦啊!”

    “为天子守土,何谈辛苦?!”

    刘演嘴上说着不辛苦,但心中早已叫苦许久,自其受刘琨之令,出镇邺城以来,一日都没有睡过好觉。

    既要担心石勒、刘聪的进攻,又要忙着恢复邺城的生产,分身乏术,压力巨大。

    巨大的压力之下,使刘演疲惫不堪,其也不过比刘群大几岁而已,但与刘群一比,其精神状态尽显疲态。

    两人寒嘘一阵后,刘演便于自己府内设宴款待刘群一行人。

    席间刘演向刘群介绍起魏郡流民的情况。

    现在全郡上下粗略估计户有十万,约二十万流民,大部分集中邺城和漳河一带,主要是冀州和司州逃难的百姓。

    现在刘演能控制住的,只有数万人,而剩下的十余万,刘演则根本控制不住,也无法周济他们,只能任其发展。

    西晋末年,战乱颇发,流民四起,北至雍凉,南极巴蜀,流民不断。

    若只是流民而已,刘演倒也不怕,不过是一些手无寸铁的可怜人罢了。

    但怕就怕在人数一旦多,聚集起来,恐怕会爆发大规模起义。

    而后将矛头指向官府,攻入城中,再度烧杀抢掠。

    若真如此,刘演好不容易重建起来的邺城又将毁于一旦。

    并且现在割据荆楚的杜弢便是活生生地例子。

    杜弢,蜀郡成都人,元康年间,雍凉百姓流离失所,纷纷涌入荆、益一带。

    杜弢于是趁机博得流民信任,树立威信,后于永嘉五年,成为流民首领。

    自命平难将军,梁、益二州牧,率流民军,攻略州郡,割据荆楚,成为晋廷大患。

    刘演就是怕万一流民中有如杜弢者,煽动流民造反,就算其没有武器,但那可是整整十万余人,也不是刘演手中数千人能挡得住的。

    现如今的中原大地,在天灾人祸之下,流民遍地。

    而这些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百姓充满对西晋朝廷的怨恨与不满,如同一个火药桶般,只需一个火星,便会立马爆炸。

    常言“庶民一怒,血贱五步,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但若是数十万,数百万的庶民共同愤怒,其比之天子一怒,有过之而无不及。

    听完刘演的介绍,刘群也不得不对其重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