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之演义

第一百五十四章 心腹遭猜忌 引狼入室

    元将军一听这话,扑通就跪倒了。

    “陛下已经替臣了却了心愿,浩荡皇恩沫齿难忘,臣沙场征战多年,遍体鳞伤,身体每况愈下,已是外强中干,难以担挡重任,自皇上登基以来,战战兢兢,诚惶诚恐,唯恐误了国事,故儿臣恳请皇上恩准,解甲归田,感激涕零之至。”

    元将军这一举措,皇上是怎么也没想到的,皇上身边的大红人,手握数万御林军,统管西至侯马东至荥阳之军务,可谓如日中天,刚刚还在为皇上出谋划策,却突然提出辞职还乡。

    “这,这……”

    皇上一时语塞。说实在的,这么一个庞然大物在这么一个年轻的皇上身边,那就是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将皇上一脚揣开,取而代之,张淮继怎么弄死老子登上皇帝宝座,他自己还不知道吗,再说了,这纷纷乱乱的时代,你争我夺,你上我下的一出出,一幕幕,皇上多少还是知道一些的。

    既然这个元将军这会儿主动提出来了,那皇上还不敢紧顺坡下驴,错过了,再想找合适的机会,那可就难了。

    这个皇上干正事,差点儿,可这时候脑子转的还是比较快的。

    “元爱卿金戈铁马,驰骋沙场数载,可谓劳苦而功高,居功而至伟,联登机以来,更是事必躬亲,夙兴夜寐,非常辛苦,既然如此,联也就不勉为其难,就封你于侯马为候,不上朝,不为官,养老修身,如何?”

    “既然养老,就什么都不需要了,皇上就让臣做个乡野草民吧!”

    元将军跪地不起,要拿,就拿个干干净净,要做,就做个清清静静。

    如此,岂不显得联刻薄寡恩,卸磨杀驴?

    “那,那就准了吧。”

    皇上还是答应了。

    “谢主隆恩!”

    元将军再次叩拜。

    “不过,这回信的事儿?……”

    元将军起身,要退出,又给皇上叫住了,是啊,对策是想好了,可还没实施呢。

    “皇上,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咱大周朝,人才济济,而皇上您慧眼识英才,此等小事,自有担当之人,也许还有比这更好的办法,草民告退。”

    元将军头也不回,毅然走出了皇宫,走出了紫禁城。

    剧情的转换可以说非常突然,但对元将军来说并不意外,这一天的到来是早晚的事儿,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更何况他元将军已经一手遮天了。

    没有丢了性命,已经是万幸。

    再说了,听命于一个贪恋女色,不学无术,杀父弑君的狗皇帝,于一身正气的元将军已经是一种侮辱,而当今之时局,不是权臣乱政,就是党同伐异,不是你争我夺,就是结党营私,一个个朝,一个个王,走马灯式的你唱摆我登场,又有什么可眷恋的,元将军料定,他走之后,定又是一场血雨腥风。

    元将军说的没错,他刚一走,皇上就开始忙活了,这么一个人不管他是官,还是民,对他这个皇上都是一个威胁,务必铲除后患,他的身边更不能没有人保护。皇上想到了荥阳节度使冉将军,这个人是他老子带出的一员大将,武艺高强,但脑子似乎不是特别好用,没有太多的心眼,一直表现的忠心耿耿,如果给他加官晋爵,调他入京,那他一定是感激涕零了。

    这样皇上可以让冉将军引兵入京,拱卫汴梁,同时让他派人将这个元将军悄悄给收拾了,岂不是两全其美。

    元将军计谋里的那封回信,就变成了皇上的推恩令,封荥阳的冉将军为博望侯,引精兵入京。

    皇上告诉冉将军,殿前检点司元将军辜负了皇上的信任,图谋不轨,事情败露,匆忙辞官拂袖而去,要冉将军务必派可靠之人着便衣,将其追杀,而又不被怀疑。

    其实,谁不知道元将军是皇上身边的大红人啊,元将军蒸蒸日上之时突然辞官而去,绝对是一件大事,消息很快就传开了,冉将军又岂能不知呢?

    年老昏聩,遍体鳞伤,纯粹是胡扯,对元将军,一起共事多年的将领,冉将军还是了解的,一身正气,为人低调,一身的好功夫,说他图谋不轨,冉将军断然不信。

    皇上对他已经不放心了,已经视他为威胁了,要不怎么要追杀呢。让他引兵入京,更意味着一场大清洗。这让他想起东汉末年朝虚臣重的乱象。

    要说上京侯当皇上,冉将军还有几分敬畏,还算服气,可这个有名的花花公子当皇上,简直就是一个笑话,要不是元将军在,汴梁还不知会乱成什么样子。这也正是各方节度使割据一方,又互相挞伐的原因所在。

    既是如此,皇上又看中了他,高官厚禄的引诱他,正好,恭请不如从命,咱就来个勤王清君。

    冉将军现在的博望侯,大大方方地调兵入京,他告诉皇上,元将军之所以肆无忌惮,必是有同党与其沆瀣一气,故儿,一个是要将元将军秘密追杀,同时要揪出其同党,铲除余孽,还京城一个清静,皇上才能睡的安稳,京城的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言之有理,言之有理,那就赶快给我查,查个水落石出,不管是谁,严惩不怠。“

    多亏这个博望侯提醒,真是没选出人。

    有了上方宝剑,博望侯就开始大开杀戒,查什么查,这人选他在回京的路上就琢磨的差不多了,仆射,侍郎,尚书,宰相,已经在天牢的秦王,更有大内总管裘总管,养心殿的德妃,什么德妃,就是先帝的皇后,等等,与其说是元将军的同党,还不如说是皇上的心腹,再就是博望侯看着不顺眼的人,或者说是混淆视听的,统统抓起来。

    “不对呀,冉爱卿,让你抓姓元的同谋,你怎么把联身边的人都给抓了?”

    博望侯直接带人闯进宫抓人,根本没把皇上放在眼里。这个皇上傻了,一个臣子堂而皇之入宫,就在皇上的眼皮底下,说抓就抓,反了这不是?

    这那是什么救兵啊,简直是要命。

    “哈哈哈,哈哈哈,元将军,裘总管,德妃,合谋,才使得你杀父拭君,成了皇上,不是同党,不是同谋,又是什么,给我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