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之演义

第二百一十七章 朝堂上对簿 险中求胜

    “树大而招风,功高而震主,这样一个战无不胜所向披靡又手握重兵之人,早已让人寝食难安,封于偏远之幽州,本就是激将之法,埋下伏笔,实为逼其造反,一来良将变贼臣,成众矢之的,二来就是让我父子相残,两败俱伤,下我于牢狱,完全是演给各位的障眼法……”

    原来是这样,一石二鸟,好歹毒啊!

    “大儿子德伦死了,就轮到我的二儿子德培了,麾下猛将如云,文武兼备,岂不是更大的威胁,德培激流勇退,以避闲言碎语,可有人穷追猛打,炮制百年不遇之火灾,又嫁祸于人,同时又制造谣言,说我嫉贤妒能,说我包藏祸心,说我为人之父却痛心杀手,以除后患,这何等之荒唐,谁知苍天有眼,我儿死而复生,死而复生……”

    宰相大人越说越沉稳,越说越有模样,越说越有底气。他转身面前高高在上的皇上。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做成封赏的文章,于我儿大封特封,于各位之功绩视而不见,于我之忠贞充而不闻,制造嫌隙,再次挑拨离间,我辅佐先帝,又受托骨之恩,已是风烛残年,功过荣辱,也就罢了,可众位,如此之朝,何以为臣哪?”

    “到底是哪个居心叵测之狡诈小人,如此祸乱朝廷,残害忠良,揪出来,千刀万剐!”

    “对,千刀万剐,碎尸万段!”

    大臣们纷纷高呼,为宰相鸣不平,为自己叫清白。

    宰相又转向众大臣。

    “这个人编造谎言,杜撰耸人之情节,怂恿工部侍郎柳大人,户部侍郎贾大人,还有礼部罗大人,欲联名上奏折,弹劾朝之重臣,不想遭到断然拒绝,罗大人随遭杀身之祸,而不是什么盗贼所为,这个人不是别人,而是皇上身边的红人,当今朝廷的新星,兵部侍郎,赵普。”

    此言一出,大殿哗然,一个个瞪目结舌,面面相觑。

    再环顾左右,刚开始还在的赵普,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消失。

    白虎将军显得极为错愕。而洛阳节度使,荥阳节度使,泽州节度使,殿前检点司,长安节度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竟不约而同地采取了面无表情的沉默。

    而衢州节度使,德州节度使,泽州节度使,发声了。

    “除奸臣,清君侧,请圣上下旨,即刻捉拿害群之马,凌迟处之。”

    工部侍郎,户部侍郎,跟着喊。

    “奸臣不除,臣等不臣,国亦不国!”

    汹涌波涛,直指皇上。

    此起彼伏之后,是可怕的寂静,甚至连急促的呼吸都听得见。

    “哈哈哈,哈哈哈!……”

    足足有半刻工夫,皇上慢慢地站起来,走下王座,一边走,一边哈哈大笑。

    “宰相大人,平日里谦逊有加,如今锋芒毕露啊,把自己的居心叵测说成是他人的包藏祸心,把自己的步步为营说成是他人的紧追不舍,把自己的以退为进说成是他人嫁祸于人,把自己的结党营私说成是他人挑拨离间,真可谓是费尽心机,不愧我朝之重臣,能臣……”

    别看那些做臣的,刚刚唇舌鼓噪,可皇上走到跟前,也得乖乖的往后退,低眉俯首。

    “这样一个能臣,重臣,位居首辅,日机万里,鞠躬尽瘁,大义灭亲,功勋卓著,刚才有人为宰相抱不平,埋怨联不封不赏,可如此卓绝,联又何以为赏呢,什么样的封才能配得上我们的宰相大人呢?“

    皇上将目光转向胸有成竹的宰相大人。

    “护驾勤王,平定叛乱,救国家于危难,封王都不为过。“

    有人以发议论的形式发表自己的看法,更像是宰相大人安排的托儿。

    “王,济王,齐王,豫王,可宰相大人要的不是王,而是天下,是大周,是联之皇位!“

    皇上说这话的时候,声调特别的高,担心有人听不到,听不清,足以振聋发聩。

    “要不是上京侯抢先一步,迫不及待地起兵夺天下,宰相大人恐怕早已将联取而代之,要不是武威将军声名远播,被视为又一个臣大的威胁,联恐怕已经灰飞烟灭,而狡兔死走狗烹的恐怕就是列位臣工了。“

    “陛下此言差矣,臣追随先帝,赴汤蹈火,我张家父子三人,对朝廷忠心耿耿,一心为国,历经劫难,舍生忘死,苍天可鉴,众臣可见,我与众臣同心协力,修法度,理朝纲,顺民心,呕心沥血,陛下却说臣结党营私,图谋不轨,这无异于血口喷人,如此天子,谁敢为臣,颠倒黑白,何以正江山?”

    “指鹿为马,昏庸无道。”

    “还是宰相大人知道我等之疾苦,朝廷之混沌。”

    户部侍郎,工部侍郎最是积极,呼延烁紧随其后。白虎将军的身上开始冒汗,余光急切地观察殿前点检司,荥阳节度使,洛阳节度使,还有德州节度使,衢州节度使等人。

    而皇上对这一切似乎早有准备,从容应对。

    “张爱卿终于说实话了,联今天要庆功封赏,而你张大人磨刀霍霍,要压夺联之皇位,要天下改名换姓,虽是如此,却仍是道貌岸然,在众臣面前表现的谦谦如君子,为众臣着想的贤者,图谋篡位硬扮作众望如归,将掠夺硬演成了推举,龙袍,皇冠,龙椅,想必都早早地置办妥当了,来呀,将宰相府起获的证物抬上来,让列位臣工开开眼!”

    皇上手臂一挥,一道旨意,如一块巨石重重地砸在宰相张宝昌的身上,更让大殿上的气氛风向大变,激烈变成紧张,热情变成了惶恐,坚定变成了动摇,一个个先看看宰相,再伸长了脖子,朝着不远处的一百九十九级台阶。

    凯旋宫大门洞开,一群人黑压压的,鱼贯而入,很吃力地抬着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的箱子,这些人都是家仆的打扮,谁都看的出来,这身打分为宰相府特有,两边,前后都有御林军押送。

    一级又一级的台阶,走的艰难,时间好漫长,心里揪的不能再揪了。

    噼噼啪啪,箱子打开,整个大殿一下子金碧辉煌,耀眼夺目,简直让人睁不开眼。

    一个个臣子,无不瞠目结舌,连皇上都呆若木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