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大孙别努力了,咱皇位给你

第三十二章 朝会

    午朝门,文武百官大臣们早早的就在此处集合,午朝门,正式名称为午门,是应天的正南门,因此门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

    一众大臣们刚准备上殿,便见到两个太监领着两个身穿亲王服装的人走了过来。

    左边朱允熥,右边朱允熥。

    刘三吾和傅友文等人对视一眼。

    皇上为了培养皇储,从太子死以后将朱允炆封为淮王始,一旦有大事发生,便开始让淮王跟着上朝。

    而今,竟然让朱允熥殿下也跟着了。

    要将朱允熥封为吴王的事情,只有少数人知晓,后面的臣子们议论纷纷。

    他们对朱允熥的印象还保留在当初顽劣的样子,毕竟朱允熥在大学堂仅仅只是勤奋了那几天,后面就开始在平安府中跟着平安习武。

    而今朱允熥殿下竟然来了,这让他们十分不解,难道说是,皇帝经过嫡孙朱雄英死和太子朱标死以后,长了记性,开始做两手准备?要培养两个储君?

    可这样的话,日后若是两者相争...

    众人对视一眼,眼下老皇帝还活着,估计也是想趁自己还在挑选出来合适的人。

    “时间到,上朝!”

    太监扯着嗓子喊了声。

    朱允熥和朱允炆两人对视一眼,皆是有火花碰撞。

    不知道为什么,朱允炆总感觉朱允熥现在变得高大了不少。

    他摇了摇头,这才过去多久,一定是错觉。

    只不过,皇爷爷,竟然让朱允熥也跟着上殿了。

    一想到这里,朱允炆的牙齿便被咬的咯吱作响。

    文武百官依次入太和殿内。

    朱元璋早早的端坐在龙椅上看着走在前面的两个孙子,他的眼中满是慈爱,早日的忧虑已经完全消失不见。

    “今日这早朝,咱的事儿也不多,首先,就是让你们看看,咱老朱家,新订下的家规。”

    朱元璋说话十分随意,虽然不像是汉高祖刚刚称帝的时候,朝中大臣乃至于刘邦都是四仰八叉的样子。

    但言语之间也没有那么多讲究。

    刘三吾一副早有预料的样子。

    朱允炆后槽牙都快被咬烂了,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皇爷爷,要给朱允熥造势。

    看着台上的龙椅,朱允熥心情激荡,龙椅啊,那可是龙椅。

    万人之上,掌握着一个诺大的国家。

    说什么我要坐上去为了天下那都是假的,朱允熥而今只是我了自己,为了改变自己被囚禁致死的下场!

    其他的大臣皆是左右环顾,相互交谈,“家规,谁定的啊。”

    “肯定是刘大人啊。”

    “应该是了。”

    若问谁最有才华,毫无疑问便是刘三吾了,这是朝臣们公认的,虽然说,文人相轻,但是,谁让人家刘大人的官职在那里摆着呢。

    “安静,给诸位大臣们看看,”朱元璋摆了摆手。

    朝堂上顿时安静下来,王奴儿端着一叠叠烫金的折子,大臣们依次拿了一份。

    看着这华丽的折子,他们心中顿时大为惊异,皇上平日节省的很,为何这折子做工这么精致。

    朱允熥也拿了一份在手中,他伸出手抚摸着这折子的质感,顿时感受到了皇爷爷对这朱家子训的重视,准确的来说,是对他的重视。

    一众大臣纷纷将手中刻着‘朱家子训’四个字的奏折打开。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大臣们读着,本来就是抱着这是‘刘大人’写的念头去读的,他们自然一开始就抱着学习的态度。

    随着大臣们往后读,他们脸上的赞叹之意更甚,“啧啧,厉害,厉害。”

    “不愧是刘大人啊,竟然能写出来这样的文章。”

    他们小声念叨着,刘三吾虽然年已七十,但是耳不聋眼不花的,自然听到了这些嘀咕声,他顿时老脸一红,心中有些愠怒,这些人,说话之前不过脑子。

    这夸奖的话语,有几分真,几分假。

    朱元璋略微将眼睛合上,他的手指在膝盖上敲着,下面的赞叹声自然逃不过他的耳朵,“结党,历朝历代大臣似乎都难以逃过这个怪圈,和咱的大明一样。”

    这些人的赞叹都是冲着刘三吾去的。

    “嘿,这样才好,才好看。”

    朱元璋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刚好被抬头的朱允熥捕捉到,他顿时心中有些哑然失笑,皇爷爷还真像是准备和其他老头子分享自己大孙多厉害多厉害的老爷子啊。

    “怎么样。”

    朱元璋开口问道。

    太子兼太保礼部尚书詹微连忙拱手说道:“陛下,臣一观《朱家子训》顿时心明治家修身之道,这说是家规,更像是浑然天成的文章。”

    “臣以为,此《朱家子训》不仅仅适用于帝王家,朝中大臣阁老,天下百姓众生,皆可以沿用,届时,天下万民都将称颂,这是能够流芳百世家规啊。”

    其他臣子闻言顿时附和。

    刘三吾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他对于这朱家子训的来路清楚,虽然当初并不相信这是朱允熥所作,但是后来多方打听朱允熥这段时间的表现,他也亲自考察了一番,发现,这位殿下,便是方孝孺说的那句。

    潜龙勿用。

    他惊叹和震惊于这位小殿下的心机之深沉,老皇帝征战一生,在强敌环伺的情况下,消灭各方诸侯,打出了一个诺大的大明,他让的敌人胆寒,在当了皇帝以后,他更是让跟着他的大臣武将们胆寒。

    便是老皇帝那如海一般深沉的心。

    “对比于淮王的宽厚,这位殿下,才更像是老皇帝啊,”刘三吾心中暗道,他倒是不怕,他面对储君,看的唯有才能二字。

    至于这些大臣,可以预见,若是淮王上位,他们定然兴高采烈,但若是这位未来的吴王殿下上位,若是让他们知晓这件事,恐怕要惶惶不可终日。

    “说的不错,咱也是这样想的,”朱元璋道了声,脸上虽然没有任何表情,但是语气轻快。

    这让殿内的臣子们顿时惊异,皇帝看来对这份《朱家子训》很看重啊,否则也不会这么高兴。

    詹微心中一喜,顿时趁热打铁的问道:“陛下,臣斗胆一问,这篇《家规》是出自谁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