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宋:从捡三个皇帝开始

第九十五章 天仙局

    此刻距离内皇城开,门还有一个多时辰。

    两人出不去,又不敢四处乱走,生怕被当作刺客射杀了,只好站在大明殿旁的空旷处赏月。

    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那些被从被窝里叫醒的大臣们,急匆匆地往大明殿赶。这些大臣中,大部分都是元人,偶尔有几个汉臣,赶得额头冒汗,神态比元人积极。

    草儿冷冷地瞅着那些汉臣,又看看身边的郭守敬,轻声道:“我原以为这些降了元的宋臣,都是汉奸走狗,没想到还能出了你这样的异类。”

    “老师,我原是金人,不是宋人。”郭守敬淡淡地道,“不过有一句话,老师说的对。在元人眼里,你我都是汉人,没有区别。”

    草儿轻笑一声,点了点头:“你这老师叫得还挺顺口的哈?这附近又没旁人,不用装了。”

    “何为装?老师能设计出天星石和王道图这样匪夷所思的天仙局来,就值得守敬拜师。”郭守敬淡淡地道。

    草儿有些得意地挺了挺小身板,又有些后怕:“这局确实费了我老大的劲了,说天仙局也不为过。只是没想到居然能被你看出来。”

    “老师放心,除了守敬,没人能看出来。”郭守敬冷笑道,“那忽必烈不过一个蛮族,再给他十个脑袋,你也想不透这其中的奥秘。”

    草儿想起大明殿中,那个心思深沉的忽必烈。心里却没有郭守敬这么肯定。

    天星石和王道图固然唬住了忽必烈,但是对于自己这个跳出来献图的人,忽必烈必然心有疑虑。

    忽必烈之所以没有追根究底而是顺水推舟,不过是因为他自己的野心作祟。他也想踏平天下,让全天下都做他的牧场。而这天星石和王道图就是他最好的借口。

    汉人常说,兵出无名,事故不成。忽必烈和汉人待得久了,也懂得这个道理。

    草儿献上的这王道图,就是送给了忽必烈一个伐兵天下,师出有名的理由。他朝廷中所有的反对声音,都会因为那神秘的天星石和王道图而消失。元兵的士气也会因为这王道图而大涨。

    所以纵然忽必烈再有怀疑,他也只会当那图是真的。不仅如此,他大概还会帮草儿将所有没做完善的痕迹擦除,确保这王道图和天星石的信念深入人心。

    这一局原本设计得天衣无缝。只是草儿没料到的是,元人的朝廷里,居然还真有一人能看破这天仙局。这人就是集天文,水利,数学于一身的郭守敬。

    幸好,这郭守敬,是站在她这一侧的。

    “郭守敬,你原本是打算今天借着禀告星陨如雨一事,刺杀忽必烈吗?”草儿想了想问道。

    郭守敬微微冷笑:“那匕首我在身上藏了些日子了,就是一直找不到机会罢了。原想等着哪天忽必烈失去了防备,我再一击得手。没想到,今天差点......”

    郭守敬说到这里,瞟了一眼草儿。

    草儿讪笑了一下。今天要不是那天星石引发算盘上的铁珠震动,郭守敬也不会被忽必烈怀疑。

    如果当时搜查郭守敬袖子的不是草儿,而是怯薛侍卫,郭守敬的匕首早就被搜出来了,他哪还有命站在这里。

    虽然草儿口口声声,说是救了郭守敬一命,但其实如果不是因为她设的那个局,郭守敬也不会身处险境。

    草儿心里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但她天生就是无理也能讲出三分理的性子,让她承认自己的过错,那是不可能的。

    “可不是嘛,还好我机灵,将你的匕首藏进了我的袖中,救了你一命。”

    至于郭守敬替她遮掩,后来还帮她说话,直接促成忽必烈下决心出兵高丽的事。草儿只字不提。

    郭守敬默默地点了点头。

    草儿心喜,还是技术人员好打交道。此番虽然惊险,但是目标达成,开心。

    想到这里,草儿背起手,舒心地望着繁星点点的夜空:“果然天时地利人和,真是缺一样都不行啊。”

    郭守敬顺着草儿的目光也看向那启明星,叹道:“老师能算准今日启明星骤亮,将一切安排得严丝合缝,环环相扣,守敬不得不佩服啊!”

    草儿:......这可真不是我安排的。只不过启明星有亮度周期,观察了这么多天,寻思着也差不多该最亮的时候了。

    于是难得谦虚地道:“哪里哪里,郭郎中说笑,只是运气好罢了。”

    郭守敬却正色道:“老师,您受了守敬的拜师礼,该不会是想反悔吧?”

    草儿:......你认真的?你是郭守敬啊!天文水利数学的全才,月亮上现在还有个月坑被命名郭守敬环形山呢!

    “而且老师受了礼,还没给学生信物呢?”郭守敬越说越认真。

    草儿眨了眨眼,一派天真:“啥信物?”

    郭守敬走至草儿对面站定,躬身,伸出双手,掌心向上,举在额前。

    草儿:......不是,你还真要啊?

    “咱们堂堂上古观星术传人,信物还用实物,太俗了吧?”草儿讪笑。

    郭守敬抬头道:“如此,恳请老师赐教。”

    赐教啥?我也就一高中生。

    草儿忧愁地揪了揪头发,努力回忆科普读物上的东西。

    “那个,你修历法了吗?”

    郭守敬脸色郑重:“守敬确实一直有这个打算,但此事......”

    草儿轻舒口气:“徒弟,你听好了。一年的岁长是三百六十五天,岁余二四二五。”

    郭守敬大惊:“老师如何得出,如此精确数字?但祖冲之......”

    草儿抬手止住了郭守敬:“等你修订历法时,自己演算吧。这个数字比祖冲之的更准确一点。”

    郭守敬惊异不已,片刻后深深施礼:“历法观测演算如此繁杂,老师必定是耗费了无数心血才得出此数,居然就这样告知了守敬......”

    郭守敬说到最后,语带哽咽。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老师,今后若有用到守敬的地方。守敬万死不辞。”

    草儿:.......真就不至于,这数字本就是你后来修订历法时,自己算出来的。而且超级准确,与后世所用历法几乎无甚差别。

    不过说到万死不辞......

    “说起来,你知道我是什么人?想要做什么?”

    “守敬能猜到几分。老师想让元人去打高丽和东瀛。”

    “那我为何要这么做?”

    “守敬猜,老师这是想,祸水东引,解南宋之围?”

    “哎,郭守敬,我觉得你搞理工真的太屈才了。对了,你可有家眷?”

    “有。”

    “你看我帮你把她们都搬到开封去好不好?那儿现在是新城,山清水秀,规划得特别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