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之千年赌局

第一百零九章:会面

    高阳笼罩,却依然从心头生出一种发毛感觉,更让人胆寒的是李由的表情,阴沉,极其阴沉。此时他正在站在图安王都的南城之上,外面是无主的战马与遍地的尸体,里面……一座空城而已。他气恼的是自己费了这么大的劲,接二连三上了本不该自己走进去的陷阱,得到的结果却是图安举国迁徙。若是早知道是这样的结果,他宁可不进攻,得到空城之后驻守几日便回师。五千弓箭手战死三千,剩下两千有四成都带着伤,刀斧兵战死一千余人,而三千手盾手在三千骑兵的冲击下完全被打残,只剩下三百不到,长戈兵战死的也有两千。想起半个时辰前结束的那一战,他的心就不禁愤怒。自己损失七千将士,而敌人却只有五千人。自己心中提防的图安援兵至战斗结束都没出现过。

    当时,从西南方向经过的第一团受到的阻力是最大的,死伤也是最多,当时图安士兵瞧见城门上的那一幕,几乎都丧失了理智,无论蒙毅与其他几个图安将领如何呼唤,手下的骑兵就是不听,中军第一团的三角锥形方阵竟然自己散开,各自为战,将骑兵的机动冲击优势完全屏弃。蒙毅他们陷入苦战之中,确切的说是三年前困龙谷一战的翻版,当年困龙谷一战,出了埋伏圈的千余匈奴骑兵,在后面的人马被伏击后,立刻慌乱起来,准备掉转马头杀回去,却被从长城而来的援兵不到一柱香的时间就绞杀干净。就是因为骑兵的在静止的时候根本就是不是长戈兵的对手。当时蒙二宝从北面杀出,两千骑兵依然是三角队形,从正在交战的秦兵屁股手直插而入,搅的秦兵混乱不堪,而那时,正在交战的三路骑兵已经损失过半,蒙毅所带领的中军更是只剩下不到两百人。

    血腥是最好的成长药剂,当那两百骑兵见到身边的袍泽一个接着一个倒在自己的跟前,终于清醒过来,可是已晚,被秦兵军包裹的严严实实,他们紧紧的将蒙毅围在中央死战。等待友军的救援。

    在蒙二宝冲入的时候,东西两路军,也按照事先的战术准备撤退,可是见到蒙毅被围,又从东西两个方向杀进去,最后蒙毅被蒙二宝抢了出来,可是那两百骑兵丧失待尽,可以说中军一千骑兵全军覆没,左右两路骑兵损失大约一千人,最后杀出蒙二宝带领的两个团损失四百多人。蒙毅被救出后,三千人不到的残兵,依靠着骑兵的机动能力迅速脱离战场,向西面奔去……

    这一战,图安以五千新兵迎战秦军六万,自损失两千五百人,歼敌七千,战果不可谓不大。后世突厥族的文治中对这一战的记载是这样的:“我们在天神的指示下离开了家园,天神的使者领着五千图安战士,自日时分与敌人接触,战至晌午…歼敌数万……大捷……”等等,虽然有些夸大,却不可不说,这的确是一场大捷之战。

    脱离战场的图安骑兵,向西行了三十里休息片刻后,又取道向北,防止秦兵追击北迁的图安部落。

    “用鹰鹫向咸阳禀报,就说我军已经扫平图安,休整七日即可回师……”城墙上的李由狠狠的下着命令。

    用一时间的咸阳。

    两个男子从南门进入,都骑着高头大马。左面那个男子身材极为魁梧,身高约有八尺,细眼一看,竟是项羽的叔父项梁,而身边那个男人的年纪与他相差不多,赫然就是项梁的好友范增。此人极不简单,乃是安邦定国的人才。

    两人来到咸阳后,就直接来到了张良的府邸。开门的依然是那个拿着埽把的老头子,接着几个蹲在俯外的汉子接到那个老头子使的眼,渐渐散去,半个时辰后,刘凌风,谢洋洋,武小东等人先后来到,最后是易小川……大事件又将来临,上一次六国相聚乃是盗取铜人,这一次,刺杀秦皇!

    易小川今天穿着黑铠,头戴红羽,刚下了朝还还来得及换身随服就被通知“六国会谈”。老头儿引他进了内堂中的密实。众人早已经到齐,易小川见到项梁又惊又喜,急忙叩礼,项梁连的扶起,毕竟现在易小川的势力乃是最大的,六国所有的兵马加在一起还没有他的一半多。项梁笑道:“小川啊,如今你已不是当年的你了”

    易小川打着哈哈:“师傅,你就别取笑小川了”

    主持六方会谈的依然是张良,三年前在阴差阳错之下,听到到了蒙毅睡梦中的梦呓,知道了一丝鲜为人知的事情,这些事情只有他与那个看门的老头儿两人知道,三年了,至今还保存在他的心里。他见到易小川以道。就开口:“想必大家已经知道了,我们六国的事情已经暴露,西域、图安相继被秦军讨伐,我们的外援只是北边的匈奴与南疆各部,主要还是靠我们自己。四个铜人经过两年多的溶解,现在已经打造了能同时装备三十万大军的兵器…铠甲…”

    “好……好……没有他们我们照样能灭了大秦……”六国后人都是喜形于色,他们现在缺的就是兵器。只等待兵器铠甲一到,六国振臂一挥,分了大秦。

    张良咳嗽一声,打断了躁乱的讨论:“根据我们六国的商定,已经通过李斯之口,让陛下东游。小川,具体怎么样你说说”

    易小川毫不作假的站起身,从身上掏出一张牛皮地图铺在矮座子上道:“十日后,秦皇的船队从渭南下三日,之后取道横水,向东航行,经燕地进入滦河,接着向南…沿着淮河南下……到得沪口,你们是想在去的路上动手还是回来的的时候动手?”

    “当然是越快越好”范增淡淡的道。:“既然已经知道行军路线,我们就在楚地的一线峡动手,那里我与项兄勘察过,两侧峻陵耸立,河岸狭窄,只能容下双诡单船直下,我们就埋伏在两侧……定能一举杀了秦皇……”

    范增一点一点的将自己的计划说出来出来,众人大呼叫好,似乎已经瞧见秦始皇的尸体就漂浮在水面之上。易小川心中则是冷笑不已,他知道秦皇是死在这次东游上,要不然也不会答应六国参与此事,正如与高要一样,他可是知道秦皇是病死,而不是被袭击而死。难道刺杀秦皇真的有那么的简单?

    光是随行大船就多达三十艘,还有几百小船,沿途提前三日清理,在一些停靠的码头上准备好粮食食物之类。而且还有千夫拉船,十万水军开航护佑。刺杀?是自杀才对。显然,易小川对这群干刺杀明显上瘾的六国后人的这次行动并没有多大的期望。

    众人又谈论了半个时辰才渐渐散去,定下了如何行动,出动多少人马,甚至连刺杀得手后该如何起兵、响应、等等之类的都讨论了一遍。

    日头将落,易小川策马回到蒙府,远远就瞧见韩信在堂中等待自己,似乎表情还很急切。随手将头顶红羽拿下,笑道:“韩信,你有什么事?”

    韩信见到易小川回来,急忙走上前去,见四下无人低声道:“小川,我听刘邦说你与六国后人一起行动,准备将陛下……留在东游的途中?”

    易小川左右看了一眼,低声道:“进里屋”

    里屋,也就是易小川办公的地方。四周的架子上堆满了竹卷。墙上还挂着弩箭之类的。

    “小川,难道这是真的?”韩信一进来就迫不及待的问道/。

    易小川看了韩信一眼不温不火的道:“是真的又如何?”

    韩信脸色一白,显然是真的:“小川。你现在的权利还不够大?你的事我知道,你现在就是蒙毅,蒙恬以老。陛下重病,定过不了几个春秋。现在你就相当于大秦的皇帝。手握四十五万大军的土皇帝。你为什么还要与六国联合,做这种天地不仁的反叛行为。在说大公子年轻有为,又广施仁义,你辅佐与他,不消十年,你就会取代李斯的位置,甚至可以像老王侯王剪一样封的世袭侯王。”

    易小川微微点着头,韩信分析的极有道理。但他在乎的不是这身官职。淡淡的道:“那又如何?大秦气数已尽,现在有陛下在,天下才没有乱起来,只要陛下一去,龙威一散,六国就会同时起兵,民心所向才是大道。大公子?他若做得君王确是一位明君,可惜……”

    他可是知道扶苏是怎么死的,完全是窝囊死的。受着所谓君上天听,诏达必行的思想。当一份假诏书放在他的面前,让他自杀,他真的自杀而死,这样的人易小川实在看不起。

    不过韩信却是脸色骤变,:“小川…你……你大逆不道……”此时的韩信还不是历史上那个造反名人。自小跟着诸葛青天学习兵法儒学,就是有朝一日能披甲挂帅统帅大军,而能给他这样地位的在他心中一直是大秦王朝。

    易小川也不恼怒,好笑的看向这个后世历史中跟着刘邦造反的韩信。摇头道:“你知道我与蒙毅之间的事情,可你不知道我的来历。你要是我,你也会这样做的。”

    “你……你是六国的斥候?”韩信猛的向后退了几步,眼中尽是骇然。

    易小川摇头,觉得现在还不是告诉他的时间,既然崔文子没有告诉他,他也懒的将自己这惊世骇俗的身份向他告知。:“不是,我不他们的斥候,韩信,我知道你心中有极为抱负,跟我一起,你的成就绝不是我蒙家军一个千户。而是三军。就像现在的我,甚至比我现在的地位还要高上许多,你难道忘记了你手中还有王禅老祖赠与你的十面埋伏大阵吗?也许有朝一日,你能掌控百万雄师布下这中华第一军法大阵。”

    韩信摇头,缓缓的向后退去。:“我早就该看出来,喻思睿是你的亲信,允文允武,定了王禅老让他来辅佐你的,你想取代陛下…可笑的是崔文子还说你与蒙毅之间将有一场博弈,我想该走了……”

    易小川一愣,没想到如此热衷权利的韩信竟然会急流涌退。“韩兄,你这是何意?大秦不出三年就会灭亡,跟我在一起,跟刘邦在一起,你定能一展心中抱负。”

    韩信眉头一皱:“小川,你为什么总是说大秦会亡。好。三年!如果三年内大秦灭亡,我定来投奔与你……我走前提醒你一句,蒙家世代忠与大秦。而历代王者都是当年武王的血脉。没有一个旁系血脉会坐上王位。你好自为之……”

    说完。韩信真的转身离开。易小川这下并没有挽留。心中苦笑着韩信会错了意。竟然以为自己想当皇帝,之所以没有挽留,乃是因为在历史上韩信是在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退守关中才来投奔的,这不正是三年秦灭之后??

    王子殿下们学习的地方,很多人都能叫出他们的名字,那就是国子监。而在大秦国子监这个名字还不存在,有的只是苑殿。秦始皇有多少儿女,也是一个谜。不过史记中记载:“幼者亥也,居与十八”,但也有很多歧义,不过大家都肯定一点,秦皇有一十八个儿女,最小的是胡亥。

    此时的苑殿中只有胡亥一个王子,不要以为他是多么的好学。而是大公子扶苏被贬后,加之秦皇陛下日日窝着病床之上,这些王子们没了人管教,将那些先生尊师闹的鸡飞狗跳。久而久之,那些王子公主们索性就不来上课,做起了翘课的坏学生。而胡亥之所以在这里,原因有很多,其一是他还年幼,尚居偏宫,不像其他王子都成了家室,只等老爹一升天,他们就能得到王爵。其二乃是赵高这斯让胡亥最近几日一定要在苑殿,因为陛下出游按照规矩要定国储,以防不测,没准老天一打盹,陛下将胡亥当成了扶苏也说不定……

    “定国储,当帝王……”胡亥一边绻在角落斗着蛐蛐,嘴中一边嘀咕着,玩之不疲也。忽然他猛然抬起头诧异道:“何是定国储,当帝王?”

    旁边服侍他的小太监对这个白痴小王子的白痴问题见怪不怪,应声道:“这是我们大秦祖上传下的规矩,当帝王离开国都三百里就要暗子定下储君,以防帝王在外面有什么不测。不过这都是秘密中进行的,陛下定了谁为国储,只有他自己知道,一般都是帝王回国都后,在秘密取消这份秘诏”

    胡亥歪着头,似乎听的私懂非懂,:“罢了,这国储与我又有什么相干。天色有不早了,父皇应该不会来苑殿,我们回吧”

    太监宫女十几人,正准备起驾。却听到苑殿外的守门小太监尖细的叫声:“陛下驾到!”

    胡亥顿时慌乱起来,急忙指挥众手下:“快将我的大将军藏起来。还有挂子上的鹦鹉……”

    秦皇半依在软塌之上,十八个太监抬着,前面三名宫女,三名太监持圣开道,后面圣驾数十人。赵高正不慢不紧的伴在圣驾右侧。秦皇陛下的脸色虽然有些苍白,可是精神却是不错,他就是被赵高鼓动着来的。他也好久没有来到苑殿监督自己的孩子习学,便在即将出游之际来了一趟。

    “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秦皇一进苑殿就听到朗诵之声,心中自然一喜,那些教导王子们的先生老是上折子说那些王子是多么的顽皮胡闹,现在看来也不尽然。心情很好的秦皇当即道:“赵高,抬朕进去看看”

    赵高急忙应诺,心中一边赞叹胡亥没准不是傻子,一边指挥太监将陛下扶下软塌,上了一顶小抬。

    殿内,胡亥捧这一本竹卷在“聚精会神”的朗读着,两边的太监宫女都躬着身体,不敢张望。胡亥朗读的是《战国策》第三卷中的一个故事,讲的是连横之说。秦皇自然不陌生,这是灭六国统一天下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跨过殿门,秦皇表情一黑。因为只有一个儿子在这里。

    而这时候,胡亥也在身边太监的“提醒”下,将心神从书海中拔出,拜倒山呼:“儿臣拜见父皇,一时读的起兴,不知父皇驾到……”

    “无妨……”秦皇摆了摆手,:“你的那些哥哥呢?还没有日落,他们都哪里去了?”

    胡亥一愣,要不是赵高千叮万嘱的让他来,他也不会来,:“父皇……”

    “陛下!”赵高急忙上前,挡在胡亥的身前道:“微臣已经听说那些殿下任性胡闹,本来还不相信,现在看来却有其事。还好有胡亥公子知事明理”

    赵高知道陛下极其喜爱胡亥,曾经还说过,等他百年之后,拥大公子为滴,秘斩十六子,幼子流放为侯,不得掌兵……可见胡亥在秦皇心中的地位有多高。

    秦皇面色难看,怒道:“下诏,未至苑殿习学的王子闭门三个月悔过”

    转眼又看了看低着脑袋不知在想些什么的幼子胡亥,:“胡亥,朕以为你年幼喜闹,现在看来,你真的长大了,这次你就随着朕一起东游天下吧”

    胡亥闻得能游戏天下,自然大喜急忙叩首。赵高去是心中更喜,虽然秦皇没有下诏定国储,可是将胡亥带在身边,比之这不可能的莫须有更是有用。心中突然泛起一个念头,要是陛下这次留在途中,而国玺又是自己保管的,那么诏书……

    远在数千里之外的西征大军,已攻破十余城。扶苏应了蒙虎的建议,不管对方城门上的免战牌,兵分三路,从东南,正东,东北方联合向西面谷地孔雀河进军,这样一来行军速度大大提前,当第一日攻破了精绝国都土木城,第二天而就拿下了精绝国位于腹地的两个城池,现在他们已经占领了7个国家十三座城池,战果极大。

    “大将军,营帐外有两人求见……”传令护卫,走进大帐,对着正在与蒙虎商讨军情的扶苏说道。

    扶苏心中惊疑,难道有小国前来投降,打了这么多天,他可知道西域诸国可是顽抗到底的,不可能投降的。望了望蒙虎,见他面无表情,于是道:“让他们进来……”

    来人自然就是诸葛流星与徐芸。当日徐芸得知,自己的生母死与圣子之手,心中怒极,于是决定与诸葛流星投奔扶苏,帮助他灭了楼兰。为母亲报仇!

    扶苏所在的是中路军,有一万五千精锐士兵,领军的是蒙虎,而他则是监军。两个秦兵引着诸葛流星与徐芸到了营帐外十步,:“军营重地,不得持着兵刃”

    诸葛流星早年就在蒙家军待过,那时候还是伍长,自然知道这个规矩,可手中的勾越剑乃是蒙毅亲手赐与,他怎肯放下,:“剑在人在。”

    两个士兵顿时警戒抽刃,准备强行下了诸葛流星手中的长剑。扶苏听见外面的动静,掀开营布,顿时脸色一变,低声道:“勾越宝剑!!”。立刻招手:“让他们进来”

    两个小兵闻言,以为他们与大公子乃是旧识,便放了警惕。

    营帐内,八目相对。扶苏对着诸葛流星行了一个儒礼:“敢问兄台高姓大名,手中持的可是失传多年的勾越剑”

    此话一出,蒙虎表情一惊。他可是知道上古五柄宝剑勾越剑位与甲列,是欧冶子最得意的宝剑。而诸葛流星与徐芸更是心中骇然,当年诸葛流星还是在将剑拔出鞘时才认出此剑,而眼前这的年轻人却是一眼便看了出来。

    诸葛流星微微抱拳道:“这位定是扶苏公子,果然好眼力,这柄正是勾越剑!”

    扶苏先是一阵失神,接着微微笑了一下:”宝剑配英雄,多年未出世的宝剑既然在兄台手中,兄台定也不凡,当年越国别灭,此剑传言被一位醒汤的世外高人所得,不知道你与那位高人……”

    “哈哈……”诸葛流星郎笑几声道:“我与那位高人没有任何关系……恩,也有一些关系。严格说来我应叫他一声师兄。这剑乃是蒙毅赐与我的,在下复姓诸葛,名曰流星,乃是诸葛青天之子……”

    诸葛青天!他的大名可是非同小可,当年楚国将灭,楚怀王数次躬身亲请,当时隐居在会稽的诸葛青天出手相助,却被诸葛青天以阵法没有推演十面,出手也是枉然相拒。这都是不主要的,最主要的乃是诸葛青天,乃是诸葛阵的儿子……那么,眼前这名为诸葛流星的就是诸葛阵的孙子!诸葛阵可是万中无一的奇才,人脉甚广,遍部七国。可以说,现在要是诸葛阵的嫡系后人振臂一挥,响应的豪杰绝不下与十万,而这个人就是眼前的诸葛流星……

    徐芸看着两个男人,心中一叹。至于为何,谁也无从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