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窝囊废们的人生剧本

第五十六章 谁还没个粉丝呢

    蔡晓光的到来,让场面更加尴尬了。

    周蓉爱诗人,蔡晓光爱周蓉,这女诗人又爱蔡晓光,如果不算这“方鸿渐”,简直循环了。

    幸好有管理系的小学妹过来解围,那对儿苦命鸳鸯也不好在这样的场合硬闹,多少还要给办会的主人们几分面子。

    秉昆冲蔡晓光点了一下头,说了声不胜酒力,转身就离开了。

    大家没有八卦可以看,又继续刚才各自的交际,场子转瞬恢复到此前热闹的模样。

    这次庆功会的主角之一,田向春主动出来打圆场,说了几句和气话。

    然后拉着蔡晓光说:“晓光,以后这种场子,还是不要叫外人来了。什么玩意儿啊,太爱钻营了,什么热闹都想凑一凑。”

    旁边几个哥们也附和,纷纷表示这种下层百姓还是少接触,粘上了甩不掉,也没有个分寸感。

    小学妹凑着听了半天,怎么感觉大家都在嫌弃周秉昆。

    这丫头本来就年纪小,家里又只有一个女儿,向来脾气有点火爆。听着哥哥姐姐们埋汰自己的偶像,忍不住替师兄辩驳几句。

    “人家周厂长一年时间把酱油厂做成了吉春的名片,怎么就投机取巧了?我们系主任都把酱油厂当做先进案例呢!”

    “丫头,你还小,不懂社会的真相。那是人家酱油厂本来就发展的好,一个急就章的大学生,你别被他忠厚的外表给骗了。”

    “对呀,这小子才是个初中毕业的,跟着马伯伯办夜大,后来才搞了個工农兵大学生的名额。”

    “你要实习,不如来工人日报,几个哥哥带着你,这次【百大评选】给你个当采访记者的机会,怎么样?”

    小学妹都开始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贸易政策问题了,哪还看得上他们这种过家家似的事情。一想到师兄平白无故被人泼脏水,自己也不想跟这帮人一起玩了。冲着边上的组局者,“晓光哥,你们就这点胸襟和志向啊?真看不起你们!”

    哥几个造了个没脸,看着小学妹离开的背影,耸耸肩表示遗憾,小姑娘还是太年轻了。

    大伙接着喝酒,有人换了唱片,节奏欢快起来。

    那个女诗人走到蔡晓光的面前,模仿着电影里淑女的礼仪,把白皙的右手递给他。

    “陪我跳支舞,这你总不能拒绝吧?”

    姑娘一脸的哀求,恨不得下一秒就要伤心的哭出来,多少有些楚楚可怜的样子。

    蔡晓光无奈,不管是谁邀请来的,今天他都是庆功会的主人,没有拒绝客人的道理。

    “方鸿渐”坐在角落里独自伤心,一杯接一杯的灌着酒。

    从食堂出来,秉昆找了个院里的石凳坐着醒酒。他倒是对这帮人的挤兑没啥大反应,从心理年龄上来讲,都是一帮弟弟。何况还是一群没咋见过世面的笼中鸟。等过几天小说发表了,到时候用无声的现实把他们的脸抽烂。

    不一会,为自己解围的小学妹也出来了。

    秉昆抬手看了看表,时间都八点半了,也不知道她家里派没派车,就顺嘴喊了一声。

    “师兄,他们太过分了!”

    “他们喝多了,不用在意。你就一个人走么,家里来不来车接你?”

    “喝多了也不行,就是在欺负人。我家离得不远,走着回去。”

    这里是市中心,路灯修理的比较勤,不像光字片,灯泡不是丢了就是坏了,一到晚上一抹黑。

    “那也不行啊,城里有不少下乡逃回来,再把你抢了!”

    “要不师兄你送我一段,没几步路,正好聊聊天。”

    秉昆起身,反正就当散酒气了,溜达溜达也好。俩人出了报社大院,小师妹在前头快着半步,他慢悠悠的跟着。

    “师兄,伱跟江师姐怎么样啦,怎么看你俩还是像普通朋友一样?”

    “小丫头,这么八卦干什么?渺渺都毕业了,为什么不回原单位上班呢?”

    “上什么班儿啊,佟主任收她当了关门弟子,以后直接做讲师多好。”

    “嗯?他们林场能愿意么,不是规定推荐生必须回原籍工作?”

    “林场?师兄,你被骗啦!师姐是林业系统的不假,但人家是省林业公司的,就是回原籍,那也在吉春啊!”

    秉昆脑子转不过来弯儿了,那丫头不说自己是龙江林场的么?如果家是吉春的,为啥还拿山货跟自己换下馆子呢?

    “真的?江小渺是吉春的?我被她骗惨了,那为啥她没来酱油厂实习呢?”

    “嘿嘿,她父亲是林业公司的三把手,你被骗啦,哈哈哈哈....”

    “你还没说,她为啥不来酱油厂呢?”

    “主任不让呗,万一被你骗走了,人家的衣钵传给谁啊。”

    真够挠头的,搞不懂这帮二代的逻辑,以后还是少接触吧,做正事比较要紧。

    “师兄,我到了!”

    小师妹住的地方就是一栋家属楼,三层结构的,南北向都有一人多高的围墙。

    “那好,上楼小心点走。我也醒酒了,该回去了。”

    “好的,师兄再见!”

    溜达回报社门口,取了车之后,以20迈的速度返回了家里。

    -----------------

    百大青年评选的热度与日俱增,不到两天,已经是街头巷尾舆论的焦点,俨然吉春即将开启的一场文化盛事。

    但凡跟人聊天,不出五句话,一定会转到这上面来。看样子,蔡晓光是真的把事情做成了。

    看此情景,最为焦急的不是其他版面的编辑,也不是等待被报道的候选青年,更不是嗷嗷待哺的读者。

    跟邵敬文一比,他们那简直算心如止水。

    邵敬文这个总编上头,还有着抓红线审查的社长,自从拿回来秉昆的稿子,一直到今天还没批。眼瞅着15号就要出街销售,现在制版都快来不及了。一冲动,他直接敲开了社长的房门。

    “今天儿怎么也得有个准信儿了吧,如果赶不上制版,这一期就刊不出来了。我求求您了,就这么一篇描述美好生活的小说,有什么好审的。”

    社长是个光复功臣,最早跟着杨将军,潜伏在城里做敌后情报工作。大概是出于对舆论战的谨慎小心,随着这几年来风气越加保守,卡稿子卡的邵敬文头发白的一绺一绺的。

    “敬文啊,你不要激动嘛。眼看着我就要退了,以后红齿轮就要靠你当家,凡事都要再小心谨慎一些。这个小说,从篇幅上来说,就不太符合标准。说短篇吧,他超了;说长篇吧,他又短了。按照常规印刷,一定会挤占其他版块的内容,如果出特刊,我看水平也没到那个标准。”

    “您就实话实说吧,这篇小说,到底哪里犯了你的忌讳?”

    “哎,那就跟你说了吧!几位搞宣传的领导看过了,大家觉得内容过于夸张,而且影射现在的政策方向,涉及到性质问题了....”

    邵敬文越听越恼火,这也不让写,那也不让发。周厂长这么好的小说,第一时间交给了自己,居然还被毙了,这不是让自己负人所托么?

    “社长,我拿自己的职位担保,出了事儿我来负责。要是不让我发,那我就不干了!”

    社长脾气倒是好,也没发火,只是如同一个长辈看孩子耍脾气的表情。

    “我说发不了,你上哪也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