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窝囊废们的人生剧本

第5章 上山采药的小药农

    中午吃的这顿鱼喷香。

    那存花用了不少油,把小鱼儿炸的酥脆酥脆的,然后填上汤加上豆腐一直炖,炖到汤水变成奶白色。

    吃饭的时候,邻居家扒着院墙直埋怨:这大白天的吃这么好,也太馋人了。

    下午原本没什么事儿,两个小的一直缠着他教怎么吸引蜻蜓。

    可他山上还有只大老黑呢,时间长不去,别再跑了。

    估计是兆喜又出去吹牛了,惹得别人家小孩子嘴馋,还没等他休息好准备上山,刘玉良来了。

    “兆成搁家呢,叔-大哥过来找你有点事。兆喜说你今天抓的鱼不少,能不能匀给我点,该多少钱多少钱。”

    他一瞅,怪不得刘自强还没来家,忘了人家爹被抓了,小刘同学才变成“孤儿”的。

    “说啥钱不钱的,你也别费那个劲了,晚上一起来家吃一口,人多了也热闹。”虽说冷水鱼怎么做都好吃,但真要是不会做的,浪费油还一股土腥味。

    “那也行吧,晚上我让小强过来算了。对了,我看你昨天上镇里了,是去买啥东西么?”老宋头都跟他说过卖参的事儿了,但是这个人心细,说话老加着小心。

    “去问问价,这不想给自己起房子么,家里缺钱。寻思上山挖点药材,到时候多少能添吧点。”

    刘玉良一直倒腾山货,算是个买卖人。后面兆喜和刘自强做买卖,就是继承了他的事业。“你有【点儿】么,这附近的货可不多。”

    自己身带金手指,找货容易,但还真不知道哪里出东西。“刘哥,你这常年收的,能不能给指点指点,哪片山出宝贝?”

    也是听着顾兆成好说话,一张嘴就能邀请自己来家吃鱼,老刘也算是投桃报李。根据他以往收获的经验,指点了一下哪片山上产什么,大致的药材是什么品级。并且保证,只要是兆成的货,他一份利不取,免费帮他卖了。

    听完了介绍,心里算是有了底儿。

    搞钱盖房,完成那存花【让儿子成家立业】这个心愿,动物亲和技能至少不得升三级。到时候可能就可以直接和动物对话了。

    别的暂且不说,搞個养蜂基地总可以吧。

    一想到东北的槐花蜜和椴树蜜,顿时口舌生津。想到就得准备到,立马对老刘说,让他给留意哪儿卖“蜂箱”的。自己来年春天,想养几箱蜜蜂试试。

    “兆成,这个真可以。现在都是南方的养蜂人跑过来的,对咱这山里也不熟悉,蜜蜂都让他们养白瞎了。你要是养成了,到时候我给你卖,保证松江河第一高价。”

    “那行啊,我可等着了。下午我上山溜达溜达,往你说的大蓝甸子那走走。我听宋爷说,你冬天抓了不少蛤蟆,是不是在那片抓的”

    老刘警惕的扫了一眼屋外,“别出去说啊,现在不让抓了。你要是想吃了,我给你留点。”

    “嘿,要是想吃,我自己不就抓了。昨儿上镇里,我听说政策上,咱这里也可以人工养殖林蛙。我正打算劝我爸工龄买断呢,到时候开个林蛙厂,肯定比当伐木工强。”

    “净瞎说,咱923都指着伱爸呢。再说,新厂长对长山大哥挺好,说是他过度完了,厂长就是你爸的。”

    “到时候再说,你帮我留意点蜜蜂的事儿。还有一点,最近别收野味儿了,镇里正查呢,从省里下来的人,往死了盯。别到时候把自己折进去,犯不上。刘自强那么小,要是你出点啥事儿,身边连个照顾的人都没有。”

    刘玉良听了,也是不住的点头。

    “行,那我听你的,暂时不碰活儿物了。你就等信儿吧,两三天,肯定把卖家给你找到。”

    .................

    上山之前,他还得跟老宋头这上课。

    老头几十年来,把这周围三五十里都逛遍了,那才是真正的活地图。再有一点,他现在只认识人参,其他的药材,还得现学。

    老宋头也奇怪,今天孩子怎么连穿地龙和刺五加都不认识了,指着党参说是细辛。

    聊了半个多小时,总算心里有点谱了。随即穿上进山的装备,带上几个二踢脚(炮仗),又去923牵了大黄出来。

    ---上山采药去喽!

    大老黑还没归群,仍然守在小木屋这片林子,见到人狗组合,立马从枝头“嘎嘎嘎嘎”的飞过来。

    根据老宋头的描述,顺着采伐队开辟的道路,走了不到两个小时,果然就看见了一个大沟塘子。沟塘子里地势平缓,两侧的山水冲下来,在中间形成了湿地。一墩墩乌拉草长得老高,虫鸣鸟叫不绝于耳。

    为啥叫“蓝甸子”,大概是这里被一种开小兰花的草霸占了,甸子当然指的就是林间的湿地。

    药材可不会长在沟塘子里,两边的山都是缓坡,树林子也不是那种密不透风的原始森林。药材,那都正在山上。

    他今天来,也不一定就要捡着宝才回家,主要是想再试试新升级的技能,看看有啥新的作用没有。

    溜达到对面山的背阴坡,他拿出细辛给大黄闻味儿,试着让大黄去找药材。

    至于他自己,除了书上的蘑菇,那就啥也不认识了。当然地上也会有蘑菇,可是他不敢采,怕地上的有毒。书上的榆黄蘑和猴头,那肯定是没问题的。

    一人一狗分工合作,大老黑在树枝间跳来跳去,不时的“噶”一声,表示“现在很安全”。

    转了十来分钟,从一片柞树林,转进了松树林,这大树长得不知道有多高了,站在地上看不见树尖儿。赶紧退出来,万一“迷趟子了”那可就丢人了。

    换了一个方向,在一块倒地腐烂的柞树上,找见了一小堆好像“羊肚蘑”的东西。这蘑菇还算好认,蘑菇头像个去了皮的核桃,伞柄里略微有点空心,跟海绵似的结构。

    总算有点收获,没有空军。

    往山顶走,那是一片桦树林。桦树是一种非常毒的树,跟桉树有的一拼,但凡是它长成片儿的地方,别的树根本活不了。

    所以好处就是,桦树林子里非常干净,没有太多的灌木,连蒿草也不是特别茂盛。

    桦树底下会因为伤口分泌汁液,结晶以后被叫做桦树茸,虽然不太贵,但价钱也算可以。

    溜达了半个小时,还真找到了七八斤。

    大黄终于不耐烦了,宁可无功而返,也绝不自己一狗在昏暗的林子里逛游,顺着味儿跑过来找他。

    “大黄啊,白瞎我给你买的大骨头了,都在家给你炖好了,你干活居然不出力!”

    大黄气的直哼哼,仿佛在说自己是条看护犬,又不是寻踪犬,主人这有点欺负狗了。

    大老黑好像也能懂主人的意思,嘎嘎叫冲着大黄嘲讽,气的黄狗直汪汪。

    他眼睛盯着大老黑,顺便就看到了桦树上好像长了个“蘑菇”。走近一看,这玩意儿多少有点像那个叫“灵芝”的。

    也不知道现在是不是采灵芝的时候,或者这个灵芝是不是已经散了孢子,搞到手再说。

    用镰刀砍了一颗又长又直的小桦树,做成一个“手竿”。从包里翻出来专门从树上“喇”蘑菇的“烟刀”,把刀头给手竿装上。

    这么会功夫,大老黑好像懂了主人的意思,接连又发现了好几处,正在冲大黄得意的挑衅。

    -----------------

    晚上回家的时候,桦树茸只挑了几块好的留着,剩下的都扔了。

    收获是一斤多有价无市的羊肚菌;三块大猴头菇,一堆小猴头;不知道昂不昂贵的桦树灵芝满满一兜子,有个四五斤。

    如果全部卖掉,依照之前打听的价格,少说也能卖个大几百块。

    说多,那绝对不多,顾长山一个月能赚两千多呢。说少,那也绝对不少,谁家一个人一天能搞来几百块钱。

    到家之后,东西都拿到了老宋头屋里。

    “宋爷,你给瞧瞧,这灵芝能卖上钱不?”

    “我知道采货,但没怎么卖过货啊。你去看刘玉良在家没,把他招呼过来。”

    老刘还以为兆成是来找他吃饭的呢,本打算推迟着不想去,一听还有看货的事儿,马上就穿鞋下地了。

    进屋往桌子上一瞅,“兄弟,你发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