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不渡我我自渡

第三十二章 因材施教

    时光荏苒,很快到了姐姐中考的时候。

    全家人都紧张兮兮的,周末放假回去也不用她去干活了,还能跟弟弟一样早上有煮鸡蛋吃,希望她补补营养,能考个重点高中,将来考个好大学出人头地。

    我就在一边默默的喝着白粥就着萝卜干,巴巴的看着他们剥蛋壳,希望能有一点蛋白沾蛋壳上。

    我没有鸡蛋是因为我从小不爱吃蛋黄,每次吃蛋黄的时候,就噎着喘不过气,心口会痛,还会打嗝,所以小的时候有一次我吃鸡蛋,把蛋黄丢在地上喂家里的大黄狗被家里人看到之后,打骂了一顿,说我浪费粮食,不吃蛋黄就都不要吃鸡蛋了,娇气,败家玩意。

    在那之后,水煮鸡蛋就没了我的份,即便是我养大的鸡下的蛋。

    ……

    所谓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几家欢喜几家愁,姐姐中考还是砸了,并没有考上那个重点高中,而且比平常模拟考还低了一个档次,只考了一个普通的高中。

    然后那个暑假,她终于跟我一样了,不能拿要写作业要复习来当偷懒的借口。

    每天跟我做同样的活,晒得跟我一样黑。这个时候我承认我是有点开心的,有个人陪我一起受苦。

    暑假结束,家里跟亲戚叔伯讨论后,觉得我姐还可以再拼一下,不能去普通的学校读书,按平常成绩来算,去普通学校太可惜。

    所以最后自费去了那个县城里的重点高中普通班,他们相信环境和氛围很重要,去了好学校能考得更好。

    初二,我们班级排名在全年级的吊车尾位置,被人戏谑为小狗班。

    初一时候十三个班,到初二开学,因为种种原因,学生流失等,最后校方决定分班整合,把班级收缩到了九个班,刚好保留到我们班。

    就这样原本六十七人的班上来了十几个插班生,变成了八十三人,两人坐起变成了三人排。

    老师也换了一茬,初一时候的那些老师们实习期满,有的留了下来,有的已经离开这个小镇了。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我开始把心放在学习上。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围栏外的妖魔鬼怪我也不去探究了。

    每天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无法自拔。

    然后我的成绩开始直线上升,之前都是勉强及格的学科飙升到八九十分,一度让人怀疑我是作弊的。

    一两次的高分确实让人容易误解,但是我持续提升的成绩堵了他们的嘴。

    特别明显的是座位也排在了前排!

    不过不止我一个人在进步,整个班好像都不一样了。

    之前总是吊车尾排在年级后面,被人说是垃圾班级。

    现在呢!

    除了两个重点班级外,我们就是普通班里的一哥。

    总成绩直逼重点班级,单科满分的也有不少人。

    初一没几个人能考及格的数学到现在是没几个人不及格,满分120分全班过半人考了一百以上。

    成绩下来后一片哗然!每次的月考,期中考,期末考都紧跟重点班的步伐,远远超越其他普通班级。

    降服了一些持怀疑态度的声音。

    除了校长在全校校会重重嘉奖之外,就是让每个人心里都产生了一个疑问,到底是学生的智商重要?还是一个老师的教育方法重要?

    为什么换了个老师教,那几个被认为是无药可救的班级却能起死回生,甚至跟提前选出来重点培养的班级一样优秀?

    为什么同一个学生,却会有这样的差异?明明之前像看天书,连及格都是靠选择题运气,也没有刻意补课,却突然像开窍了能看得懂这些符号?

    到底是学生的问题还是教师的问题困扰了学生和家长很长时间。

    最后的结论是,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因材施教,往往比填鸭式效果更好。

    所以这几个班的家长和学生开始联名要求校长就保持这样的师资构造直到中考结束,尝到学霸的甜头谁还想回去被人说是渣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