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你们别来求我出山了

第二十八章监理的活

    他等到杨胜利出来,才进去跟乔康聊了一下他们公司几个人参与地灾项目的报酬问题。

    乔康给吴则一个承诺,等到大旭县国土局支付了项目费用,给他们公司五千元,以对他在项目中的出色表现予以奖励。

    在此之前,参与项目的每个人,还是按照老规矩进行野外补贴的报账。

    这次出去做项目,前后总共十五天,签字领钱,每人正好600元。

    除此之外,有了上次的经验,又额外给每人多发了200元。

    熊大勇领到这800元,笑得合不拢嘴。

    接下来几天,他们就都来到了地质六队,帮忙整理资料。

    直到有一天,彭景学突然造访。

    他带来了一面锦旗,上书:困难之时伸援手,救民水火千秋颂。

    乔康收到锦旗,脑子一瞬间短路了。

    什么路数?

    不过还是跟彭景学一起抓着锦旗,拍照留念。

    等到杨胜利、吴则等人到来,又一起抓着锦旗拍合照。

    “乔队长,各位,今天我登门拜访,主要是感谢地质六队,以及杨胜利、胡涵育,以及天则公司的吴则、熊大勇、杨晓芳,给予我们大旭县国土局的帮助。”

    彭景学面对大家,穿着皮鞋西裤白衬衫,郑重的表达感谢,“我作为小树屯的村民,也代表小树屯向各位表示感谢,救命之恩永远铭记在心!”

    说完,郑重鞠了一躬。

    乔康以及地质队的其他人瞧见这一幕,都有些呆愣,然后木讷的拍手鼓掌。

    彭景学这次过来,除了表示口头上的感谢,其实还有更实际的东西。

    闲聊之后,他就直入主题:“地灾调查项目原先说好费用是三万五,那么我们国土局为了表示感谢,从我们单位账户上额外拿出一万给予项目组的奖励!”

    给钱,那就是高兴的事情。

    乔康这下是真心实意的鼓掌了。

    一万元不多,但白来的钱,是额外的惊喜。

    “客气客气,以后常合作。”

    “不用以后了,我希望我们国土局能够跟你们地质六队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从现在开始。”

    彭景学说着,便拿出一份红头文件递给了乔康,“我们大旭县财政出资,开展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期望在今年内能够增加两百亩水稻、三百亩耕地。你们地质队兵多将广技术精良,如果你们有意愿的话,我希望你们来做这个项目。”

    “增减挂钩……”

    乔康顿时有些犯难。

    他是知道这个东西的。

    土地增减挂钩属于“大地质”范围内,但这种类型的项目,今天在省内才开始推行,具体怎么个实施办法,有什么操作规范,还真没有太深入细致的了解过。

    “我们没做过这种项目啊。”他挠了挠头。

    总工刘开齐一看这种项目,也犯愁。

    一点经验没有啊,无从下手。

    “我们人手不够啊,今年恐怕是腾不出手来做这个事情。”

    “各地方都才开始做这种项目,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彭景学倒是没有强求,只是把信息带过来,做不做的决定权在地质六队手里。

    能赚钱的项目,不缺人去干。

    第一时间拿过来跟地质六队商量,足以展现他的诚意。

    “我们得好好研究,然后才能做决定。”乔康给出了模棱两可的答复。

    彭景学点点头,又拿出了一份资料,“小树屯的滑坡治理工程项目,你们得帮我们做才行。这个事情,没人比你们更专业了!”

    “治理工程的设计我们可以做,但施工的话……”

    乔康又犯难了。

    项目送上门,他不是不想赚钱,但县里的项目金额一般不高。

    一个地灾治理工程项目一百多万,但设计部分的费用,也就十来万,更多钱肯定是用于施工。

    他们地质队说实在的,还是更愿意干勘探找矿项目,一个项目几百万,干好一个项目足以让单位一整年吃香喝辣了。

    “施工这块,我们来找人!”彭景学当即给出了办法。

    他现在真是相信地质六队的技术水平,所以特别希望地质六队来做这个治理工程项目。

    在他看来,地质六队出手,才能确保小树屯的滑坡治理彻底,让人放心。

    谈妥之后,彭景学居然把吴则叫到了一边单独谈话。

    吴则挺纳闷,瞥了一眼彭景学搭在自己肩膀上的有些白胖的手,颇有些受宠若惊道:“彭局,有什么吩咐?”

    “在小树屯滑坡预警过程中,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彭景学拍了拍吴则的肩膀,“别的话不多说,我知道你自己开了一家技术公司。我就想问你一下,看你能不能帮我个忙。”

    “彭局客气,有什么吩咐尽管说,我绝对是上刀山下油锅,也得帮彭局办好!”吴则当即给出自己的态度。

    地质六队现在每年可以轻轻松松的从地勘基金拿到找矿项目,不缺钱,唯独缺人,可以把彭景学的项目推开。

    但吴则不一样,他的天则矿产技术公司名不见经传,更没有资质,根本无处拿项目。

    要是能够搭上彭景学这条线,还真有可能打开一条生路。

    “是这样的,我们局这边有个高标准农田项目,主要是修了一条田间道,还有一些水渠、阶梯道路。之前请了个监理单位,做的不太好,被我们给请走了。”

    彭景学还是搭着吴则的肩膀,语气非常客气:“我是这么想的,如果你能做,那么这个监理的活,就拿给你做。”

    “能做,必须能做!”吴则当即表态。

    “你先听我说说项目的情况。”

    彭景学露出了微笑,“项目已经完工了,所有工程已经建好。你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整理一下资料,把完成的工程量统计一下,然后给个监理报告就行。不用你去盯着项目实施,快的话几天就能完成。”

    “好啊,那就承蒙彭局照顾了。”

    “咱们自己人,我也不跟你搞些虚头巴脑的。监理费三万元,做一个报告就行!”

    “保证完成任务!”

    “那你近期抽个时间,到大旭县给我打电话,我带你去跟我们土地管理中心主任赵晗邦见面,让赵晗邦带你去现场实地了解情况。”

    彭景学愉快地笑了起来。

    吴则也非常愉快。

    当天晚上,自然是免不了一场酒桌厮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