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就能变强?我不信

第268章 有效努力

    赵志正要离开。

    却被冉浩拦住了。

    冉浩无比认真地说:

    “先生!天赋是可以打破的!还请你不要因为天赋而放弃音乐!”

    赵志奇怪地点点头说:

    “我知道天赋可以打破。只需要训练出回路,就会有天赋。但每个人的回路天生就有差异。我只是嫌麻烦而已。所以我为何不去做自己更擅长的事情呢?”

    冉浩疑惑地挠挠头。

    他本来想激昂一把。

    打破对方天赋决定一切的念头。

    没想到对方早就知道。

    这就有些尴尬了。

    赵志露出笑容说:

    “而且我还知道。真正的艺术,天赋需求是非常低的。艺术是一段训练后形成的逻辑编码。核心从内向外流出。生成的结果就是艺术。如果艺术不分高低贵贱,正常说话这件事,就是艺术。”

    冉浩点头回应:

    “哦。”

    赵志皱眉说:

    “你这人怎么总是‘哦’?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很常见的故事。原本你的天赋也不高,甚至稀松平常。然后通过努力,才有了天赋。可你要搞清楚。你不是因为努力才有的天赋。你纯粹是因为投入与静心,才拥有了现在的天赋。大量能量从内向外的涌出,打通了一些你本来没有的环路。”

    冉浩皱眉说:

    “你的意思是我的努力没有用喽?”

    赵志摇头说:

    “对你来说,静心远比努力的帮助更大。你哪怕学习新技巧,也只需要有很浅的大致方向。其余的完全交给能量冲刷填充就好。所谓的努力是从外向内,而你是从内向外。实际上你也是天才的一种。只是不属于常规的天才。所以别用你的成功经验鼓励别人努力。成功的人说什么都是对的。然而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是有效的。”

    冉浩摇头说:

    “你这话说的。岂不是所有普通人都没有努力的必要了?”

    赵志又回到船的栏杆边,看向海水说:

    “努力,也是要讲方式方法的。科学方面的努力,在迷茫中不断寻找出路就可以。但如果是艺术方面。有形的照本宣科,只能增加对应的回路。然而艺术的诞生从来都不是眼前的外在表现。艺术都是从内向外的。最终结果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投射。艺术的努力,要先有核心。放空思绪,先做后想。艺术与科学不同。用科学的方式与套路学艺术,是没有创造性的,是死板的,是无趣的,是趋同的。要用宗教的视角,来学习与创造艺术。死记硬背,从来都不是艺术的评分标准。艺术的评分只有一个,那就是感染力。而这是很主观的一件事。现在这个流水线一样的时代,几乎培养不出有创造力的艺术家。除非是能自学的天才。”

    冉浩也靠在栏杆上说:

    “确实。现在的娱乐圈,都要烂透了。音乐榜单,快被怀旧金曲屠榜了。电影,电视剧,小说。好像所有的文化都在走向衰落。就像是文明的末日。每次看到这些,我都感到恐惧。好像这世界,没有了未来。”

    赵志笑着说:

    “这都是科学的副作用。可重复使用的,才叫科学。绝对的理性,分析成功经验。逐帧分析其中的意义,与成功的秘诀。找到逻辑,复制它。一开始确实有用。但这实在是太有用了。所有人除了这些套路,什么都不会了。都在同一个框架里,往里填充。能有趣就见鬼了。排列组合是有限的。当排列组合都使用光了。也就再也没得玩了。”

    冉浩小声说:

    “在这个时代,说科学不好,实在是大胆。”

    赵志摇头笑着说:

    “科学怎么啦?傲慢就是傲慢,很容易走进死胡同。哪怕是使用了科学思考模式的艺术,都变得无比傲慢。可见其中是被下了毒的。比如现在歌颂的,就是领域内专业专精。视角越来越小,如果不多跳出来看看更广的世界,切换成宏观视角。很容易就在一个小圈子里,自傲自满,逐渐成为神。任何人都不可以撼动神的权威。哪怕我作为真正的神,也不敢傲慢。但假神就不一样了。他会像山大王一样,消灭一切不服从他的存在。”

    冉浩古怪地说:

    “神,这个词才是最傲慢的吧?我看你才是最傲慢的那个。”

    赵志眯眼说:

    “神与人是不同的。人傲慢,还情有可原。但对于一个真正的神来说。傲慢,可是会死的。会逐步迷失,成为凡人的。神不是那么好做的。长久的神更难做。”

    冉浩耸耸肩说:

    “行吧。”

    否则还能说什么呢?

    反正冉浩是不知道。

    这天都被聊死了。

    赵志自言自语一般地说:

    “努力增加回路,努力增加命数,努力更加清净。这些算是能够掌控的有效努力。都是对自身的强化。分别对应脑、魂、识。爆肝傻学习,不增加回路,只是无效努力。追求苦行,不通德行,也是无效努力。苦修着空,如若尸体,也是无效努力。至于外在。努力打工刷盘子,肯定不算。维持人脉,会识人,能借别人命数。勉强算是有效努力。但如果期间不能提升自己,也只是无效努力。重点终究是自身的提升。其他都是虚的。别的努力,那都不叫努力,那叫等价交换。”

    至于吸引力法则?

    那东西是不准的。

    居然有不少人用这种完全唯心的理论来努力。

    简直可笑。

    那完全是个概率问题与注意力问题。

    都什么年代了,还在玩这种简单的把戏?

    最大的问题是,居然还能骗到人。

    吸引力法则就是说:

    人多接触什么样的人,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人总是想什么事情,就会发生什么事情。

    成功了,是吸引力的功劳。

    失败了,是心还不够虔诚。

    从概率上来讲。

    任何合理范围内的事情,都有发生的概率。

    只要一直注意着一个点,总有发生的可能性。

    就像你注意好的事情,坏的事情会被你忽略。

    那么发生的,就全部都是好的事情。

    就像某些预言。

    哪年哪年有大灾难。

    但是不说具体是什么,具体在哪里。

    那么那一年内的所有灾难都会被注意到。

    好事都会被忽略掉。

    看起来这个预言真是太准了。

    可这就只是注意力与概率的作用而已。

    这纯粹是自我催眠。

    生活没有任何实质上的改变。

    而且吸引力法则连失败的理由都提前找好了。

    失败了只能证明自己的内心从来都没有真正转变过。

    是自己不够好。

    只要自我怀疑就够了。

    人怎么可能一丁点都不想坏的事情?

    人类又不是机器。

    有些想法是控制不住的。

    如果真的经历过深渊就知道。

    那玩意一点屁用都没有。

    那东西只会让你在自我催眠与自我怀疑中不断挣扎。

    真正的深渊会让你的任何挣扎都毫无意义。

    也不怕把自己玩成精神分裂。

    还不如直接躺平来得舒服。

    不过嘛。

    也不能说完全没有用。

    不能完全唯心。

    但也不能完全唯物。

    咱这是唯识论。

    识即是物质,也是心。

    是宇宙本身,还是物理规律。

    正反两边全占了,无敌了。

    人的意识是有作用力的。

    但最起码,也要讲个能量守恒。

    首先意识能对自身健康有调理作用。

    比如安慰剂效应。

    毕竟识对自身的影响是最大最明显的。

    至于对外界。

    首先凡人的识没有那么大的作用力。

    最多起到一个指引方向的作用。

    比如命数里本来就有很大财运的人。

    他注意某个行业,进入某个行业。

    不管创新不创新,都能在该行业发财。

    所谓的风口到了,猪都能起飞。

    可这是吸引力的功劳吗?

    不是,这完全是等价交换。

    有那个能量。

    才能有那个结果。

    成功的人说什么都是对的。

    没那个能量。

    再怎么往一个方向使劲。

    也是特么的白瞎。

    就算整天跟成功人士混在一起。

    只知道吃喝玩乐也是扯蛋。

    最典型的眼高手低,超前消费。

    浪费太多命数,只会让生活变得更糟。

    如果整天接触成功人士就能变好。

    那么大饭店的服务员,早就全都飞黄腾达了。

    天天接触自己的老板,老板只会把你使唤得更顺手。

    那时所有的命运,全部交给了别人的心情。

    没人会听失败者的经验。

    所以相信吸引力法则的都成功了。

    你说吸引力法则没用。

    人家就说你还是没转变过来。

    堪称迷信的自我催眠罢了。

    若说命数是不是迷信?

    完全可以不去信。

    一切以科学验证来说话。

    未经科学反复实验,一切都可以不信。

    这只是一部小说而已。

    一切都是设定。

    这么想就对了。

    冉浩犹豫了一下。

    回了一声:“哦。”

    赵志看向冉浩说:

    “卧槽。你小子好像很敷衍我啊。”

    冉浩后退一步说:

    “没有。”

    赵志叹了口气。

    继续看向大海问:

    “对了。还有几天到岛国啊?我都待烦了。前几天还能晕船完。现在不晕船,忽然就无聊起来了。”

    冉浩呆滞地重复刚刚自己听到的话:

    “晕船,玩?”

    赵志笑着说:

    “是啊,多有意思啊。增加了新的回路,学会了新的技能。虽然没什么用。但很有趣不是吗?我需要更多全新的回路,才能让我提起那么一丝的兴趣。”

    冉浩奇怪地说:

    “那你为什么不学音乐。”

    赵志奇怪地说:

    “因为我学会了啊。”

    “啊?”

    “学会皮毛就差不多了。你就说我是不是完整地演奏过一首曲子?”

    赵志高兴地昂起头。

    冉浩点头说:

    “确实。不过,那也太皮毛了吧?”

    赵志不以为然地说:

    “我的日子还长着呢。如果我把什么都学得很精深。那我还有什么乐趣可言?人生啊。浅尝辄止,保留期待,保存未知。细水长流,一切才会更美好。如果我自己就是大师,就没办法听别人乱七八糟的音乐了吧?因为那时的我,会对音乐有自己的理解。我会高高在上的,对别人的音乐挑三拣四,评价好坏。这样还怎么纯粹地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