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就能变强?我不信

第272章 观测逆熵频率

    赵志叹了口气说:

    “哎。所以这东西的结构,应该怎么设计一下呢?想要调整的频率足够大,拍摄到完全不同的异世界。最前面就需要通电,呈桶形。让里面的电磁场可以完全填充满。而且需要足够稳定,不能破坏光在其中的完整性。相机也需要特制。由于底片在最前面,要尽可能地减少光的路径。所以旧的相机原理是不能用了。但如果没有焦距,一个面又怎么承载一片光呢?”

    唐豆吃着爆米花说:

    “昆虫,复眼。”

    赵志用拳头一锤手掌说:

    “对啊。只要像素点足够多,一样可以还原出大致的场景。平面镜头可以就像液晶显示器一样,由无数的单元格组成。内部有插片。挪动插片,让所有的单元格同时曝光。后面的卤化银受到瞬间的熵增冲击后定型。一张异世界照片就出现了。”

    简净摇头说:

    “不对不对。左眼、右眼看见的角度都不一样。你怎么确定一个平面上,每个点接收到的光一定是正前方的呢?物体上每个点的光源,都是球形扩散辐射的啊。所以每个单元格,都能接收到全部的能量才对。”

    赵志嘴角抽搐说:

    “那就只能把镜头做成球形了。真的就像昆虫的眼睛一样,通过颜色位差分辨光强。那画面得烂成什么样?完全近视啊。”

    唐豆嚼着爆米花说:

    “就不能往光经过的路径上,倒满清澈的碱性液体吗?大不了拍摄几次,就更换一次液体。那东西也不贵。”

    赵志惊讶地看向唐豆说:

    “你好聪明啊。那可以直接用摄像机了。甚至直接用手机摄像头不香吗?光的路径更近。只需要有个添水口就可以了。”

    简净摇头说:

    “高碱性液体?不会腐蚀电子元件吗?等下。都被你们给绕进去了。碱性液体能够施加逆熵吗?施加逆熵的同时,也会把熵增吸收掉吧?比如洗洁精、漂白剂。用这种方式拍出来。液体偏碱性,照片应该会偏白,甚至一片空白。液体偏酸性,照片应该会出现多余的图案,甚至是一片花。所以只能是使用中性的纯水。”

    金秋摇头说:

    “我觉得,与其想着怎么才能保留光的逆熵。还不如想着怎么增加光的速度,降低模糊的程度。空气介质中的光,比真空中的更慢。所以只要把光经过的路径抽成真空,图像就能更清晰。玻璃还要尽可能的薄,玻璃中的光比空气更慢。”

    唐豆说:

    “那得多高的技术?也很容易爆炸吧?有没有一种可能。可以直接在外面降低镜头的温度啊?这不也是增加逆熵的手段?虽然效果有限,但也能变得更清晰一点。”

    金秋摊手说:

    “要我说,还不如直接弄个池子。直接调节里面的电磁场就完事了。在外面拍摄多省事啊?”

    简净摇头说:

    “贴着地面能看见什么啊?”

    金秋说:

    “你没看过那种高楼上的透明泳池吗?在池塘外面建上一圈电磁调节装置。池塘里,应该是只需要放中性的纯水就可以吧?不对不对。我记忆中那个池塘,不是特别亮。是发乌的,低头才能看清里面。光芒也是内敛柔和的。应该,还是用的碱性水。还得是强碱水。”

    简净点头说:

    “摄像机的水,只起到中转作用。你这里用碱性水,相当于起到滞留作用。是成像用的。”

    金秋继续说:

    “或许是吧。感觉现有的液体,逆熵不太够吧?还是低温强碱水吧。这个过程,水大概会逐渐变成酸性。最好是做成缓慢流动的循环水,用中转设备维持水的碱性纯度和温度。然后从上向下看。如果景色出现了变化,就是异世界了。简单一点,也可以是鱼缸。横着增加调节装置。可以放在车上四处看。”

    赵志一拍头说:

    “说起来。我们现在的电磁波调节技术,能够到达看见其他频率的程度吗?别看到一堆中间频率。各种物体都半拉胡片的。不知道还以为是世界末日了呢。再把他们给吓死。”

    简净说:

    “那也是有用的。最起码不用开刀就能直接看见内脏了。古中医有很多类似的手段。只是现代人不相信。”

    唐豆看着大荧幕说:

    “真是麻烦啊。还不如在精神病医院里寻找真正打开天眼的人。或者直接培养一批练气人才不就完事了?反正早晚都是要有的。基因编程也是必须的。不能留下短板。”

    赵志耸肩说:

    “精神病医院里有天眼的那些。就算能看见,也不一定都在看同一个频率。两个人说的,有可能都不一样。把大量这样的人聚起来,对他们进行同频率分组还差不多。而且万一是真神经病混进来怎么办?总要有能够验证的手段吧?”

    简净摊手说:

    “一时半会,也想不出别的方法了。”

    赵志想了想说:

    “那就整理一下现有的方案吧。电磁复眼球形胶卷照相机。电磁纯水电子摄像机。低温强碱循环水缸电磁投影器。我用第七识搜索一下,与我们类似的科技文明用的是什么吧。”

    赵志闭眼搜索了一番,睁眼说:

    “首先‘电磁复眼球形胶卷照相机’。就不用想了,太过笨重。是其他文明探索初期时的实验产物。但也是用了十几年才成为淘汰货的。”

    唐豆笑了一声说:

    “我觉得也是不太行。”

    赵志继续说:

    “然后是‘电磁纯水电子摄像机’。我看到有个人在野外郊游,手里拿着一个有长镜头的相机。长镜头没有镜片,最外面有着一圈蓝光。那特么居然是一个小型的聚变反应环。他这个能直接看异世界,需要的能量高,也可以理解。如果调节频率,外面的光圈也会变化。后面是一台电子相机。内部光的路径上,他们用的是别的液体。我不认识那是什么,应该是合成的化学品。与我们这儿的物质结构一样不一样都是两说。可以拍照,也可以录像。是很实用的家用电器。”

    简净皱眉说:

    “那还能用什么液体?”

    赵志耸耸肩说:

    “谁知道呢。至于‘低温强碱循环水缸电磁投影器’。我在一个人家里看到了摆件,就像鱼缸一样。用来观赏解闷。至于其他场合,都是更高级的设备。现有基础无法实现。比如我看到他们医院,随手拉过一个空芯无影灯一样的东西,非常轻便。检查的时候顺便看看,内脏内部什么的,都能看见。对他们来说只是常规检查。”

    金秋点头说:

    “那还挺好的。”

    简净摊手说:

    “可我们现在什么都做不到啊。”

    金秋笑着说:

    “最起码,能用类似的原理拍鬼了。”

    赵志点头说:

    “是啊。命数光轮也只在很靠近的频率。用不了多久,就也能看到了。只要能看见那东西,就够人类忙得喽。到时候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反正想不善良都不行了。谁也别想玩阴的。”

    唐豆兴奋地说:

    “那么要告诉他们吗?好像很有趣的样子。”

    赵志不屑一笑说:

    “太麻烦了。只是受累不讨好的事情罢了。算了吧。大不了下次我再带他们过去就是。”

    各种技术问题先放在一边。

    初期如果搞不定,可以降低电磁量。

    并配合逆熵检测钥匙扣一同使用。

    对着空处拍,当然不可能凭空变出鬼来。

    也不一定非要加水。

    模糊点就模糊点,重在验证。

    验证完之后,再考虑清晰度问题。

    所以需要准备一个能够环绕电流的金属筒。

    并配备滑动变阻器。

    套在照相机或录像机的镜头外面。

    不能用那带拐弯镜子反射的摄像头。

    比如手机上的那种。

    如果是特殊镜子,怕吸收了那点可怜的逆熵。

    要用直拍、直摄的。

    相机内部光的移动距离,最好能短些。

    用逆熵检测钥匙扣定位。

    然后再拍照或录像。

    看不见就调节滑动变阻器。

    就像老式收音机一样,慢慢调整。

    现在这些,就是老式收音机。

    初期都这样,以后就好了。

    把常用的几个频率记录上。

    应该就能一键调节了。

    或许会有人灵光一闪。

    觉得直接弄个电磁望远镜,用肉眼看行不行?

    不行。

    没有束缚的纯熵增直接进入眼睛,对眼睛非常不好。

    眼睛会早衰,甚至瞎掉。

    有没有听说过用肉眼看天使,人眼会瞎掉的传说?

    可以用水果做腐烂速度差别实验。

    所以中间必须要有逆熵作为过滤。

    但也不用担心相机会对身体不好。

    那些光逸散在空气中。

    用不了几厘米就会消散。

    如果是能吸收逆熵的特殊镜子。

    或许可以试着给它加个能调节电流的镜框。

    这样就能直接看了。

    不过只怕电磁场无法覆盖整个镜子。

    所以可以把这种镜子直接安装在手机那种拐弯摄像头里。

    那么光的移动距离就更短了。

    直接把电磁线圈安装在手机摄像头里。

    让光的所有路径都在电磁场的笼罩内。或许也行,连水都不用加了。

    然后用软件调节电流。

    常用频率还能存储在软件里。

    人类就能随时随地拿出手机。

    看看周围有没有鬼了。

    卧槽。那场景,想想都觉得魔幻。

    这里主要是说。

    这个中转的过程一定不能省下。

    这是必要的。

    不过刚刚说的那种异世界医院用的仪器。

    确实是能用肉眼直接看。

    但他们中间也是有逆熵波进行中和的。

    调节逆熵频率与施加现有频率逆熵波同时进行了。

    全都安装在了一个圈里。

    所以他们能够只用一个塑料圈看内脏。

    现有的技术,与能量输出。

    肯定是做不到的。

    什么时候能造出‘真气发生机’。

    差不多也就能做出来了。

    一切,总要有个过程。

    不过有了那玩意。

    就可以研究怎么制造廉价的‘反物质’了。

    逆熵系数大的环境,就能更大概率的自然生成反物质。

    因此可以得出:

    对撞机+真气发生机=反物质生产机。

    有了反物质,就能释放出更多的物质能量。

    能源就更不是问题了。

    或许也可以抓几只鬼扔进去试试?

    事先声明,鬼大概率会死。

    缺德自负,跟我可没关系。

    至于其中的原理。

    正电荷为巽卦。

    熵增带着逆熵走。逆熵外显。

    通过丝绸摩擦玻璃棒获得,丝绸逆熵大于玻璃。

    负电荷为震卦。

    逆熵带着熵增走。熵增外显。

    通过皮毛摩擦金属棒获得,金属逆熵大于皮毛。

    高熵增环境下,巽卦成惰性。

    比如绝缘材料之中的正电荷。就像乱流中的风,龙卷风的风眼。

    所以正电荷会停留在原地,吸引负电荷主动过来。

    如果外在环境系数反转,这个现象也会反过来。

    或许可以抓只鬼过来实验一下?

    也不知道逆熵够不够用。

    只怕效果不是很明显。

    事先声明,缺德跟我可没关系。

    高逆熵环境下,震卦成惰性。

    比如球形闪电。

    好吧,暂时还没有。但除此之外暂时想不出别的例子了。

    球形闪电可是大杀器。

    或许也可以找只鬼用闪电劈一下?

    鬼表示,我特么谢谢你。

    再次声明,缺德跟我可没关系。

    再比如,常见的自然反物质,都诞生在生物与植物之上。都是高逆熵环境。

    那么轨道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翼卦束缚在原地成惰性的同时。

    卦象上熵增带着逆熵走的规则并没有停止。

    导致它释放出了向外推的逆熵。

    但它本身同时又具备引力。

    两个力叠加在一起,就形成了特定的轨道。

    星球的轨道也与原子类似。

    它们的向心力,同样需要一些驱动力。

    没有对应能量的远距离轨道驱动力。

    就只会受到引力的相互作用力。

    恒星轨迹为翼卦,只会跟着熵增走。

    而黑洞是向外释放自旋熵增,本身又具备逆熵。

    就属于标准的负电荷轨道状态。

    只有逆熵更高的外在环境,才有更大概率形成相反的轨迹。

    至于反物质的内部结构,就只能完全看运气了。

    质子中子电子,三合一成一卦。

    夸克有两种,三合一又成一卦。

    电荷也有两种,还能自成一卦。

    层层叠叠没完没了。

    这种复杂结构实在是太麻烦了。

    还是底层逻辑最简单。

    所以这只是提高了概率而已。

    之前那是没水没土,硬种花。

    这样最起码有生存空间了。

    哪怕不是太稳定的,也不会一瞬间消散了。

    但之后保存,也是个大问题。

    或许可以专门找一些人观测纸扎品,然后把纸烧了。

    能制造出一些薄弱的观测逆熵。

    这些人还能通过修行强化观测力度。成为更强的职业选手。

    这种逆熵虽然弱,但贵在可以转移。可以用在高危险实验里。

    同时可以培养一些炼气人才,当做电池来用。

    这样的真气更浓更稳。可以用在安全的实验里。

    就算不去打打杀杀,真气也是能够有用处的。

    没有逆熵,很多事真的做不了。

    科技树锁死。

    普通人也算是多了两项手艺活。

    勉强给修行、修炼之人,找了两门能养活自己的营生。

    如果造出真气发生器,生意或许会受到一些影响。

    不过那东西也是需要能源驱动的。

    只要不涉及到能够与第八识产生关联。

    物理世界的能量守恒,就是不会变的。

    但本质上依旧是守恒的。

    只是消耗的能源无法进行观测而已。

    所以使用地下的能源,或许比人工更贵。

    那时大概也会找到能够储存逆熵的材料。

    材料没能源了,不还是得找有真气的人补充?

    若问那时候修行的怎么办?

    这还不简单?修行者去修炼,堪称降维打击。

    到时候炼气的也不得不去修行。

    这是好事。

    卷。这个可以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