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就能变强?我不信

第327章 不同的世界状态

    赵志看了看周围的树林。

    按照比例来说,比自己大了些。

    但也并没有大太多。

    金秋感慨着说:

    “紫色的天空,这是白天的象征。傍晚时天空是黄色的。晚上是红色的。”

    简净奇怪地说:

    “这边也有黑天白天?”

    “当然有啦。以最近最亮的木星为准。这里的自转也会不断偏转,甚至还有四季。我们现在并不是标准尺寸,修改一下吧。”

    金秋说着。

    把自己的身高拔到了四到五米左右。

    金秋看了看四周,点头说:

    “嗯,大概就是这个高度。感觉这环境充满了熟悉感。走,去看看我曾经的洞府怎么样了。”

    一家人跟着她同比例变化。

    大概变大了二点五倍,所以地表面积大概等同于原本地球的四百八十倍。

    赵志奇怪地问:

    “洞府?你住在山洞里?环境那么差?”

    金秋摇摇手指:

    “谁说洞府就是环境差了?那可远比地球上的建筑先进太多了。”

    她说话的同时。

    已经操控着飞碟把一家人带上,飞出去很远。

    他们飞过山河湖海,树林村落。还有大片露天的发光晶矿无人开采。

    赵志惊叹:

    “这地方的奇景比地球多太多了。很多东西都在发光呢。水池都金灿灿的。大地上黄金比土更多。”

    简净摇头说:

    “只是单纯的逆熵高而已。原本不稳定的元素,都变得稳定了。那些东西本来都应该是高浓度能量才对。如今变成物体,发光不是很正常吗?”

    赵志想了想说:

    “地球上的水晶与玻璃,本质上都具备水的特征。放在高温高压的环境,那些都是液体。大地也可以是液体。如今这个级别的逆熵环境,更是超越了气体。各种世界的元素,能够呈现出什么特制,完全得看逆熵系数的状态。”

    唐豆皱眉说:

    “不对啊。逆熵不是收拢嘛?怎么逆熵高了,水晶还变成水了?可以喝的水晶是什么味啊?”

    没等赵志回答。

    金秋就先解释道:

    “阴阳内外,总是颠倒。会出现各种复杂的变化。外在逆熵系数高,小范围内离散的物体会凝聚。但到达一定临界值,也会压迫微观的小逆熵收缩。小逆熵收缩,就会被熵增带着走,逐渐出现熵增的特征。如果聚集的物体之间失去联系,从固体变成气体也很正常。但与此同时,如果遇到逆熵能量聚集的地方。小逆熵也更容易被大逆熵束缚住,所以容易产生结晶。原本应该是能量的,可能会变成固体。原本的黄金会降级,或许会变得更柔软,可以当做布匹来用。一切物质的状态都发生了偏转,所有的物理性质都会改变,就像是挪动了色轴。但世界整体的变化,终究是变得更加清澈与秩序。”

    赵志想了想说:

    “这不就是硅基生命需要的环境吗?足够高的逆熵,配上太阳足够高的熵增。缺一不可啊。”

    唐豆奇怪地问:

    “那高熵增环境呢?也更容易产生结晶?”

    金秋摇头说:

    “熵增高的环境确实会让物体更容易离散。但到达临界值,物质也会更黏稠,彼此更容易吸附。因为小逆熵的影响范围会越来越大,会变得比高逆熵环境更放肆。形成的物质更接近混沌的角质,而不是透明的晶体。那时候原本的水,或许会变成不透明的普通石头。就像是,所有的水完全变成了烧水时的水垢。那时候空气或许会变成液体。其他能够蒸发的物质,大概会变成大气。这或许就是阴阳平衡吧。”

    唐豆一拍巴掌说:

    “啊!你这么一说我就知道了。那种环境我很熟啊,或许是我上辈子生存的环境。”

    赵志看了眼天空说:

    “听起来,像是远离太阳的气态行星提高逆熵环境时的状态。那些气态行星,在特定的频率中也可以有大地啊。”

    简净想了想说:

    “所以高逆熵环境,大逆熵更强,小逆熵更小。更容易出现单一元素的透明秩序结晶体。低逆熵环境,大逆熵更弱,小逆熵更大。更容易出现混杂元素的混沌物质凝结体。”

    唐豆忽然瞪大双眼说:

    “等下。这不就是各种游戏中常见的设定?神族就是人形、秩序、黄金、水晶、光剑、闪电、蓝光作为基本元素。魔族就是巨大、混沌、角质、铠甲、尖刺、火焰、红光作为基本元素。这难道不是刻板印象吗?”

    赵志低声冷笑着说:

    “呵,刻板印象?看来是信息的接收。完全是不同逆熵环境下的世界状态。人类的想象力有几分是完全凭空冒出来的?”

    唐豆看向下面的陆地说:

    “所以太阳的表面能量。因为逆熵太强,被凝聚成了固体。所有行星却全都只剩下干巴巴的地核释放能量。一切都是因为逆熵的相对变化。唔,总觉得心情很复杂。”

    赵志指着天上那几颗最亮的太阳说:

    “所以那几颗气态行星。只是在人类的频率里不是宜居带。逆熵环境稍微调整一下,他们全都可以变成能够诞生生命的宜居行星。但如果他们变成类地行星,地球也就变成没有大气的岩石星球了。如果水星变成宜居星球,地球会和土星一样,也变成气态星球或冰冻星球。所以太阳系内的宜居带,是随着逆熵频率变化而改变的。不管是往高调整,还是往低调整,都可以。所以那些星球,才会全都拥有地底生命。”

    简净摇头说:

    “或许对地底种族来说,不管哪个频率都可以是宜居星球吧。他们诞生只需要一个刚刚好的位置,以及能够循环下去的环境。完全是看运气。”

    赵志想了想说:

    “如果那些星球不是在不同的频率中存在宜居带。那么在其他恶劣环境下,也不会有灵魂意外过去凝聚物质。地底种族也就不会诞生了。地底种族是后于常规生命诞生的。”

    唐豆看着地面上一些眼熟的动植物说:

    “所以生命灵魂的进化。为什么会是这几个形状呢?居然和地球上差不多。还有那些树也是。”

    赵志摇头说:

    “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大爆发找不到中间的过程。完全是因为那些灵魂已经在其他频率试错过无数次了,它们知道自己要变成什么形状。每一个大致形状,都是能够成功的一种可能性。就像是超级计算机的高速试错一样。最初的灵魂都诞生在高熵增的环境中,所以都奇形怪状的。如同地底种族的诞生一样,高逆熵环境的生命,也是后出现的。所以不同状态的灵魂,用什么形状才是最优解,早就已经得出来了。然后再根据当前不同的物质结构与能量环境,进行现场修正、适应、进化与淘汰。灵魂经受新一轮的计算,得到新的最优解。所以哪怕物质结构不同,能量环境不同。只要是灵魂配比差不多的动植物,大致形状也都会很接近。因为底层代码在相同环境计算得出的最优解,往往都是趋同的。不然也就不会叫做最优解了。但最后筛选出来的,当前环境的最优解,肯定是不一样的。”

    可以看作有这样一条轴。

    如果以现在人类的世界为基准。

    微微挪动一点,就是各种频率与频道。

    挪动大一些,就是所谓的魔界、天界,上下两界。

    挪动再大一些,地球就会变成岩石星球或者气态星球。

    或者没能成型,变成一片碎石。

    偏转到这种程度,太阳系的宜居带就会偏转。

    但两个宜居带频率中间,还有很大的空白区域。

    那时整个太阳系看起来是没有宜居带的。

    当宜居带临近其他星球。

    会经历与地球完全一样的变化。

    当逆熵轴不断拉大,到太阳系的极限。

    太阳的逆熵也会如同粒子一样。

    会因为外在环境的变化而压缩。

    当外在逆熵足够高的时候,太阳释放的逆熵逐步收敛。

    所有行星的逆熵反而因此变低了。

    外壳变成气态,最后变成等离子态。

    如果大的逆熵系数不够高,或许有些星球会无法成型而崩解。

    但由于外在逆熵系数太高,所以原本会崩解的星球也乖乖成型了。

    偏偏太阳的逆熵辐射不到那么远,微妙的动态平衡。

    此时太阳也会经历同样的变化。

    先是变成气态星球。

    之后变成所谓的‘魔界’。

    自然形成的灵魂与生命。

    优先诞生在这里试错。

    逐步向上升级进化。

    然后变成宜居星球,所谓的‘类地星球’。

    最后变成所谓的‘神界’。

    十个原本应该有行星的地方。

    反而会变成太阳。

    如果再继续拉这条轴,加大这个数值。

    太阳会变成纯岩石的死星。

    再继续。

    太阳会短暂的再次变回太阳。

    其他行星会全部崩解。

    如果再继续。

    太阳系就没了,看不见了。

    太阳系的逆熵区间覆盖不了那么远。

    如果是相反方向的极限。

    太阳系外围柯伊伯带附近。

    还有更远的星球。

    原本没能成型的行星,那时都会成型。

    尽管太阳作为陆地的那个频率里,是看不见那些星球的。

    相反那时候地球可能也就消失了,连岩石星球都做不了。

    木星也可以变成一颗岩石星球。

    太阳系偶尔也会变成两颗太阳的双星系统。

    太阳的体积也会变得更大。

    再强行拉这条轴,太阳系又没了。

    十分简单粗暴地描述。

    具体情况肯定比这更复杂。

    各种星的位置和轨道都会发生一些变化。

    也会有一些如同奇迹的巧合出现。

    但要表达的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太阳系、星球、物质、生命的存在。

    大概都有这么一个区间。

    就像人类看见七彩的光芒一样。

    太阳系在逆熵频率里也是一样。

    就是彩虹那么宽的色轴区间。

    超过这个可见光区间,就是一片空白。

    根本就不存在。

    那时的太阳系。

    也会是其他星系眼中的暗物质。

    他们也会疑惑,为什么这里明明没有任何物质。

    但从星系整体的运动与质量计算来看。

    这里明明应该是有东西的才对。

    我们,也会是他们眼中未知的神秘。

    其他星系如果诞生生命。

    他们观测我们太阳系的时候。

    如果运气不好。

    很可能会对我们太阳系。

    做出这样的判断。

    宜居带内,没有能够形成生命的星球。

    这是一个没有生命的死亡星系。

    或者是,一片气态星云。

    没有诞生生命的可能性。

    所以我们看见的其他星系。

    很有可能也只是他们星系的边角料。

    逆熵频率太宽广了,让我们没能交错在一起。

    不是因为各种巧合,所以生命是个奇迹。

    而是因为各种巧合,形成了刚刚好的环境,才会有生命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