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1644年当皇帝

第二十六章 黄河布防

    牛勇不喜韩霖为人,也不在意什么三立书院双绝,直接说道:“中丞大人,千里黄河,贼军可以过河的地方太多。尤其现在还是枯水期,靠几千士卒想要扼守黄河防线是不可能的,而且……”

    牛勇顿了一下,接着道:“而且平阳府内的兵卒多是卫所兵,未经战事,战力孱弱,士气低落。最重要的是,他们缺衣少粮,很多连武器都没有。一旦贼军来攻,恐怕他们瞬间就会崩溃逃散。”

    蔡懋德点了点头,“牛守备所说的,本官岂会不知?所以本官这次来,带了三千两白银,还有四千士卒。”

    牛勇“呵”了一声,低声嘀咕道:“三千两白银?这是打发要饭的吗?”

    张璘皱了皱眉头,心中也倍感无奈,只是强忍着没有说话。

    韩霖此刻却不禁大怒道:“府库空虚,而晋王吝啬,一个个官员更是蠢如猪。他们不知道一旦平阳陷落,下一个就是太原。他们此刻舍不得银子,下一刻就等着闯贼拿着刀枪去亲自问他们要吧!”

    蔡懋德并没有责怪韩霖的无礼,只轻轻的叹了一口气道:“张知府、牛守备,已然如此,再抱怨也无济于事。”

    张璘满脸愁苦,“但大人,没有银子,如何招募士卒,如何抵御贼军啊!能否请大人再从太原调些兵卒来?或者所拨点一些银子也好,让我们可以在平阳当地招募兵卒。”

    韩霖叹声道:“张知府,我劝你就别妄想了。就这四千士卒,三千两银子,还是大人降下巡抚之尊向各处讨要来的。按他们的意思,守卫平阳是你的事,在太原城内安坐才是蔡大人该做的事。”

    张璘脸色微变,“这……”

    蔡懋德沉默了一会道:“本官的意思是用这三千两银子,再加上平阳府库里面的一千三百两银子,给将士们先发放一些饷银,振奋一下军中士气。平阳府境内有西河、交城两位郡王,家资都颇为丰厚。本官愿亲自前去拜会二王,说服他们带头劝缙绅士民捐饷。”

    张璘脸上的愁苦之色更浓,“这个可能会有点问题。”

    蔡懋德不解道:“什么问题?”

    韩霖冷哼一声,急不可耐的说道:“这还用问吗?能有什么问题?肯定又是两个抠门的王爷,想从他们身上拔毛,我劝大人还是尽早放弃为好。”

    蔡懋德望向韩霖,见后者默然的点了点头,知道真被韩霖这个乌鸦嘴猜中了。他不禁感觉头晕目眩,过了半晌,才长叹了一口气,“总要试试。张知府,你派人携我名刺去见二王,就说本官不日将会亲自到府拜见两位王爷。”

    张璘无奈,只得硬着头皮接过,“下官遵命。”

    蔡懋德转头向牛勇继续道:“牛守备,你是当地人,熟悉这里的情况。我带来士卒不多,但总能顶些用。如何布置他们,就由你来做主。”

    牛勇神情怪异,“大人,末将仅是一个小小的守备,还是平阳当地的驻将。恐怕指挥不动您手下的那些……”

    蔡懋德摆了摆手,制止牛勇继续说,转向身旁两将道:“王参将,朱游击,本官了解你们二人的秉性,也最信任你们,这才携你们二人前来平阳。当此朝廷危难之时,挡住闯贼才是最重要的,其他都是其次。你二人应好好配合牛守备,做好此事。待此战过后,本官为汝二人请功。”

    王永魁、朱孔训跪倒在地,抱拳施礼,“谨遵大人之令。”

    蔡懋德点了点头,转向牛勇道:“牛守备,还有其他问题吗?”

    牛勇脸色激动,跪下道:“大人抬举之恩,末将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蔡懋德起身下座,亲自扶起牛勇,“牛守备,快快请起,一切都拜托了。”蔡懋德弯身向牛勇深深一揖。

    接着蔡懋德看了一眼在场的众人,继续道:“本官已上书朝廷,向其求援。张知府,你负责把你收集到的情报做一个汇总。本官会再写一本奏折,和你所汇总的一起上报陛下,催促朝廷尽快派出援兵。”

    张璘站起来道:“下官遵命。”

    蔡懋德挺直身子,沉声道:“时局艰难,诸位努力。为大明尽忠,为朝廷效力。”

    文华殿内,崇祯皇帝正在召见侯恂,只见内侍太监王之俊急匆匆的跑来,“陛下,打人了,李明睿被打了。”

    朱由检怔在当场,“什么?”

    王之俊道:“李明睿上了一本奏折,是提议陛下南迁的,被其他大臣们看到了,因此爆发了冲突。慌乱中,李明睿不知道被谁打了一拳,鼻血流了一地。”

    这样激烈吗?还动起手了。

    朱由检睁大了眼睛,面露吃惊,“那本奏折呢!李明睿现在情况如何?”

    王之俊回道:“被李邦华这几个大臣护着,暂时没事。奏折,奴婢给您拿过来了。”说着,他双手高举,将奏折呈了上来。

    朱由检边打开边向王承恩说道:“王大伴,你去看看,带一个御医去,给李明睿医治。既然有大臣提出南迁了,就让他们也议一议,还是在武英殿。只不过人数上要增加,除了内阁诸臣外,再加上各部尚书、侍郎,御史等人。”

    王承恩面露不解,试探下的问道:“陛下,此事关系重大,您不亲自去听听吗?”

    朱由检没有抬头,“让他们先议,等有了结果后朕再去。”

    有了前世的记忆,朱由检知道依这些大臣的尿性,最后肯定议不出什么结果。既然如此,自己干吗要去听他们在那里相互瞎扯呢!

    待王承恩离开,侯恂忍不住问道:“陛下,您有意南迁吗?”

    朱由检抬了一下头,盯着他问道:“爱卿以为呢!朕应该南迁吗?”

    侯恂顿时一愣,恨不得打自己一个大嘴巴子,我怎么这么多嘴呢!“臣久在监牢之中,对外面之事,之事,不甚了解,不敢,不敢妄言。”

    看侯恂局促的样子,朱由检没有继续为难他,收回目光,淡淡道:“他们不是在议吗?让他们慢慢去议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