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异世录

第九十章 刘荣

    “二哥,你就是再讨厌他,也得看在我跟大牛的份上吧?你总不希望看到我们娘俩也跟着他抬不起头吧?”

    罗凯闻听犹豫了一下,说道:“小妹,我真是看在你跟大牛的份上,否则他冯七就是饿死了我也懒得管!不过他这人除了会木工活之外也别无所长啊,这让我怎么安排?”

    “二哥你想想办法,你宁武军这么大个摊子,想安排个人还怕没位置吗?”

    罗凯眼珠转了转了,说道:“那这样吧,先让他去工兵营当个校尉,要是称职将来再行升迁,我这可都是看在小妹的份上,告诉冯七可千万别不知足。”

    罗瑛闻听不禁大喜,当即说道:“二哥你放心,我保证不让他给你丢人。”

    罗凯见状不禁摇头苦笑,看来小妹还是真在乎这个冯七,这或许就是世人常说的“孽缘”吧。

    要说冯七这回也算争气,到任之后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完全没有因为自己是罗凯的亲戚,就以势压人,各方面对其的评价都不错,罗凯得知这些也多少放心了些,他也希望冯七真能从此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新年很快就过去了,此时宁武军方面得到了一个消息,宁河军都护王君荣因为抵挡不住凤翔,镇国两军的进攻,而向隆昌军李云奇求援,后者对于之前朝廷在其跟宁武军的矛盾之中和稀泥的态度原本就颇为不满,这次正好找到了由头,于是就以调解三军矛盾的名义是发兵南下。

    而朝廷方面对此也颇为紧张,生怕事态失控,故此连下旨意命令李云奇所部退回辖区,不准南下,但李云奇这回对于朝廷的旨意是置若罔闻。

    面对李云奇这样的态度,朝廷高层分为了两派,一派是由郑铎为首,主张采取和平手段解决此事,而另一派以陈宽为首,主要以武力镇压隆昌,宁河两军,双方一时是争执不下,不过据传闻主战派正在逐渐占据上风。

    果不其然没多久朝廷的旨意就来了,说隆昌军不听节度,擅自行动,理当加以惩戒,任命罗凯为北面都招讨,指挥宁武,凤翔,镇国三军共同讨伐李云奇,王君荣。

    接到这个旨意之后罗凯连夜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将文武高层都召集了过来,商讨该如何应对此事,多数人都主张出兵,毕竟一来这是朝廷的旨意,其次宁武军跟隆昌军因为上次行刺的事已经结下了梁子,正好趁此机会是公报私仇。

    “郡王,此事不妥。”正在此时忽然只听有人高声说道,罗凯扭头一看只见从文官队伍里站出一人,大约三十岁上下,生得颇为英武,就是一对眼睛有点小,不仔细看仿佛就是两条缝。

    “是允光啊,你对此有何高见?”罗凯一眼认出说话的正是手下的衙推,名叫刘荣,字允光,说起这位的经历也颇为传奇,他自幼家境贫寒,在其十岁的时候因为家中难以为继,无奈之下将其送到了寺庙出家,庙里的生活虽然清苦,但好歹还能吃饱,关键刘荣天性聪明,在庙里渐渐学会了书算。

    假如按照正常的发展刘荣或许就会在庙里待一辈子,然而此时命运又和其开了个玩笑,因为这几年天下大乱,连带刘荣的家乡也受到了影响,他们所在的寺庙被盗贼所焚毁,而刘荣因为读书认字,故此被盗贼们裹挟为了同伙。

    起初刘荣也觉得很无奈,但后来他一看如今天下大乱,想置身于纷争之外也并不容易,既然如此倒不如做一番事业,尤其是耶轮皇帝昙宗的事迹给了其极大的鼓励,对方也是僧人出身,既然他能做那么大一番事业自己为何不行?于是刘荣又还了俗,一心想着建功立业。

    之后他所在的这部分盗贼被徐行简收编,并且参与了后者发动的叛乱,可惜事情以失败告终,徐行简被擒时,刘荣正好率领着一部分人马把守一座县城,他审时度势,知道徐行简大势已去,于是主动率部向官军投降,后来就隶属在罗凯的麾下当了一名衙推。

    此时只听刘荣说道:“郡王,这次乃是朝廷与隆昌,宁河两军的矛盾,和我们宁武军无关,我们大可以坐山观虎斗,甚至等到双方两败俱伤,再从中得利,而且隆昌军兵强马壮,我方并没有必胜的把握,如有闪失只怕会有损郡王以及宁武军的威望啊,故此还望郡王三思。”

    还没等罗凯开口,一旁的崔永康不禁说道:“允光此言差矣,如今朝廷已经下了任命,难道我们要学隆昌军抗旨不遵?真要那样到时朝廷的矛头就会转而指向我们,同时也给了我们仇家以口实。”

    甘猛此时也说道:“不错,再说我看隆昌军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论兵强马壮我们未必输他,这次正好借此树立我们在藩镇之中的威信。”

    这俩人一带头不少人是纷纷附和,罗凯内心对于隆昌军其实也有些不服,故此当即说道:“永年等人所言甚是,既然朝廷已经有明旨,我们总不能抗命不遵,这件事就这么决定了。”

    刘荣闻听还有些不甘心,说道:“郡王,请您三思啊。”

    罗凯摆了摆手:“孤意已决,大伙下去筹备吧。”

    众文武闻听是当即领命,刘荣一看大局已定当时也就闭口不言。

    就这样罗凯做了番安排,宁武军依旧交给袁世贵等人负责,他自己则带领精锐赶往前线,没多久就与早在当地的凤翔,镇国两军汇合了。

    凤翔军都护李国贞没有亲赴前线,领兵的乃是其兄弟李国义,得知罗凯率领大军抵达的消息,其和镇国军都护韩成一起率领众将前往拜会。

    李国义是个小个子,长得黑黑瘦瘦,其貌不扬,韩成则是个大高个,身材魁梧,罗凯知道这个韩成与自己一样出身低微,家中几代都是种地的农民,只因赶上了这个乱世,韩成被强征入伍,凭着骁勇善战居然也平步青云,如今成为了一方藩镇。

    或许因为相似的出身,罗凯跟韩成颇为谈得来,这个人给罗凯的印象很质朴,话不多,但往往都切中要害,双方见面之后先是一番礼节性的寒暄,接着罗凯便询问起了战场上的情况。

    “隆昌军到了吗?”

    李国义忙说道:“昨天就到了。”

    罗凯闻听眉头微微一动:“来的那么快,看来李伯龙这次挺起劲啊,知不知道来了多少人马?”

    韩成说道:“号称三万,不过我们估计实际上也就一半。”

    罗凯点了点头:“要真只来了这点人马,凭我们三家联手是足以应付。”

    李国义当即说道:“家兄之前已经来信了,叮嘱我一切听凭都招讨差遣。”

    韩成也说道:“小弟的镇国军也愿意听凭调度。”

    罗凯点了点头:“如此最好,只要我们齐心协力,隆昌军是何足道哉?”

    当时联军这边是一派乐观的气氛,只有少数人嗅到了些许不详的气息。

    联军汇合的第二天,隆昌,宁河两军也开始有所动作,罗凯一看时机成熟了,于是就发动了耀江之战。

    当时联军部署在耀江的南岸,而隆昌,宁河二军则在耀江的北岸,北军率先开始渡江发动进攻,罗凯一看有机可乘,当即就想组织兵力击敌于半渡,然而此时刘荣又一次站了出来。

    “郡王此事恐怕不妥啊。”

    罗凯闻听不禁扭头问道:“有何不妥?”

    刘荣侃侃而谈道:“李云奇宿将知兵,不可能没有预防到我军击其半渡,恐怕对此早有准备,我军不如放他们过河,趁他们刚刚登陆,阵形未稳再发动进攻未迟。”

    罗凯闻听是不以为然道:“何必如此?允光你尽管放心,孤王熟读兵法,自有办法应付这个李伯龙,你就静观我破敌吧!”

    刘荣一听罗凯的语气颇为骄傲,知道这会儿泼冷水罗凯也听不进去,当即退到一旁是不再言语。

    其实罗凯也确实有骄傲的本钱,他的宁武军训练有素,很快就对渡江中的北军形成了威胁,然而正如刘荣所预料地那样,北军对此早就有所准备,由李从云统率的北军先锋迅速回援,接应渡河的部队。

    这个李从云别看平时为人沉默寡言,打起仗来可是雷厉风行,宁武军虽强,面对北军的配合也有些力不能支,最后李云奇率领的北军主力是强行渡河,并对南军的阵地发动了冲击。

    此时宁武军的主力都分散在江岸一线,南岸的防务主要由凤翔,镇国两军负责,罗凯原以为这两军加在一起也有数万人马,即便不是北军的对手,至少也能维持一阵,自己也好有时间做出战术调整,然而事实证明他想错了。

    凤翔,镇国两军面对北军主力的冲击,几乎是不堪一击,尤其是镇国军,战局稍一不利,他们立刻开始溃退,就连都护韩成都制止不住,他们一后退,压力顿时就全到了凤翔军一边,李国义等人的表现相对还好些,至少扛住了北军的第一轮冲击,然而等李云成率领的陀陀精骑渡江加入战斗之后,局面是急转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