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异世录

第九十二章 西讨

    然而宦官集团这回的态度颇为坚决,长年来他们虽然在暗中左右着朝政,但在明面上依旧受着朝臣集团的牵制,而这次事件让他们看到了一劳永逸解决问题的期望,故此宦官集团最终利用手中所掌握的兵权发动兵变,强行控制了朝廷,推举永庆皇帝的侄子,年仅十岁的永王即位,年号隆运。

    兵变成功之后,新朝廷先是向全国发出诏书,说明新天子取代永庆皇帝的“正当性”,同时尊永庆皇帝为太上皇,等于是把其架空了,与此同时新朝廷又给各地藩镇是加官晋爵,送去礼物,希望得到藩镇们的承认。

    而罗凯等南军诸将很快也收到了赏赐,而新朝廷甚至还特意派了使者前来安抚游说罗凯等人,而来的使者正是罗凯的老熟人--蒋长平。

    蒋长平是大宦官殷无忌的义子,由于罗凯拜了后者为舅父,故此私下称呼蒋长平为“七哥”,众人见面之后先是一番寒暄,等来到帅帐分宾主入座之后罗凯这才问道:“七哥,帝都的情况究竟如何了?”

    蒋长平为人风趣幽默,闻听当即笑道:“仲权你们应该也都听说了,义父他们拥立了永王千岁为皇帝,如今朝廷也算是焕然一新,不过这个新朝廷根基有些不稳,所以想得到你们这些藩镇的支持,故此特意派我前来问问仲权你们的意思。”

    罗凯闻听是微微有些吃惊:“怎么,舅父他老人家也牵扯其中了?”

    蒋长平笑道:“何止是牵扯,他老人家就是这件事的主谋之一,仲权啊,义父他待你可不薄,这些年你有什么事,他老人家是有求必应,这回义父需要你捧场了,你总不会拆台吧?”

    罗凯闻听忙说道:“舅父对我天高地厚之恩,他老人家有所差遣,我是万死不辞,不过如今事关南军那么多弟兄,许多事也不是我一句话说的算了。”

    蒋长平闻听一边摸着胡子一边斜眼看着罗凯:“仲权你这摆明是想推脱啊,谁不知道如今南军这些人马都是唯你马首是瞻,只要你一句话,是谁敢反对?”

    罗凯一笑:“七哥您也是领兵的,应该清楚数万人马,心怎么可能那么齐?更何况这次的事实在太大,军中对此也是议论纷纷,您也得容我们一些时日不是?”

    蒋长平冷笑:“仲权,咱们明人不说暗话,这次只要你们三家藩镇愿意支持隆运天子,义父说了,今后你们就是朝廷柱石,大伙休戚与共,说白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可你们要是不答应,等新朝廷立足一稳恐怕你们三家都要吃不了兜着走。”

    罗凯听出来蒋长平是语带威胁,不过他如今经历的风浪多了,当时也是不动声色,说道:“七哥你放心,舅父待我不薄,我自然不会忘恩负义,只是事关重大,您总得容我们准备准备。”

    蒋长平似乎也觉得不能逼人太甚,当时点了点头:“也罢,那我就在你们这里多留几天,不过事关重大,你们可得尽快给我答复哦。”

    罗凯等人闻听是连连称是,接着才让人带蒋长平下去休息,等后者一走罗凯等人立刻召集南军高层开会商议对策,薛翔此时率先说道:“郡王,此事断不可依。”

    罗凯当时扭头问道:“子翼何出此言?”

    薛翔侃侃而谈道:“这几年虽说天下大乱,但人心依旧归属大冀,耶轮天国的覆灭就是明证,如今这群宦官德不足以服众,力不足以压人,擅行废立,实可谓冒天下之大不韪,依卑职看来,天下藩镇多半都不会承认他们,到时势必群起而攻之,我们南军若是归顺他们,到时势必玉石俱焚,是得不偿失,为今之计不如扣下蒋长平,兵发帝都,讨伐叛逆,如能成事,几位都护就是朝廷第一等的功臣啊。”

    薛翔此言一出在场众人不禁是议论纷纷,罗凯内心其实早已有了主意,只是他还想确认一下其他人的看法,当时他扭头问李国义:“凤翔的诸位对这事怎么看?”

    李国义和将佐们嘀咕了一番,冲罗凯一抱拳:“我们凤翔军听凭郡王和韩都护差遣,你们两军怎么做,我们在后追随便是。”

    罗凯闻听点了点头,接着问韩成:“韩老弟你怎么看?”

    韩成舔了舔嘴唇,考虑了一会儿这才说道:“依小弟看来,隆运朝廷名不正言不顺,只怕是难以立足,我等受天子洪恩,方今危难,理当出力报效,不过究竟何去何从,我们镇国军也愿意听从罗王兄调遣。”

    罗凯一听韩成话说的虽然客气,不过立场也已经很明显了,当时不禁叹了口气道:“按理说报效朝廷责无旁贷,那些宦官胆敢如此胡为,理当讨伐,只是殷无忌毕竟是我舅父,对我有关照之恩,如今孤这么做未免有忘恩负义之嫌啊。”

    薛翔此时上前说道:“郡王此言差矣,殷无忌等人擅行废立,不忠在前,郡王此举乃是大义灭亲,天下但凡有识之士都不会觉得您此举有何不妥,万一有别的藩镇率先动手,迎回天子,到时郡王您以及镇国,凤翔两军又该如何自处呢?”

    罗凯其实心中早打定了主意,只是有些话他自己不便开口,如今薛翔代替他说了,罗凯是自然高兴,当时故作下定决心地模样是一拍大腿:“子翼言之有理,为了忠义大道,一些小恩小惠也顾及不得了,传我的命令,扣下蒋长平,发兵直指帝都讨逆!”

    此言一出大帐中顿时是一片激动,多数人其实都不太认同这个新朝廷,罗凯的决定正中大伙的下怀,众人立刻行动了起来,当时罗凯派林豹领人前去扣留蒋长平,可结果很快林豹便回来汇报蒋长平不知何时已经溜了。

    众人闻听大多表现得有些惊讶,唯独罗凯显得不以为意,笑道:“我这个七哥狡猾得紧,他看我们之前迟迟不愿表态,只怕已经猜到了我们的心思,故此干脆先行脱逃,也罢,好歹也算兄弟一场,就饶他去吧,大伙按原计划举兵西向!”

    众人一听罗凯既然都都这么说了,当时也就不再纠结于蒋长平,是发兵西向,直指帝都,与此同时罗凯也深知舆论的重要,当即让崔永康等人连夜写了一篇檄文,说明己方三藩镇的立场,以及讨伐隆运朝廷的原因,并且号召各地藩镇军民是共同携手讨逆。

    这篇檄文发出之后还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各地街谈巷议都在讨论这件事,然而多数藩镇的态度都是模棱两可,很明显大伙还是在乎自身利益更多一些,在局面尚不明朗时不愿轻易表态,这些到也在罗凯的预料之中,实际上只要多数藩镇不站到隆运朝廷一边对己方就是有利的,而事实也证明多数人对于这个新朝廷都不太支持,只有极少数几家藩镇明确表态效忠隆运皇帝。

    如此一来南军的行动可谓势如破竹,没多久就打到了距离帝都不足百里的麒麟原,而在这里他们遭到了隆运军的顽强阻击,而对方的主帅正是殷无忌的义子,罗凯称呼为“大哥”的殷松。

    这位骁勇善战,精于用兵,而且其手下指挥的正是隆运军的主力--负责保卫帝都的所谓六军十二卫,这些部队原本都是天子禁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虽然其中一部分跟随永庆皇帝撤往了承天,但即便是剩下这些人战斗力也依旧相当的可观,南军和对方几次交锋是难分胜败,战局就此陷入了僵持。

    罗凯一看正面难以突破,就动起了迂回包抄的念头,于是他便让韩成率领一部分人马从南路包抄,打算偷袭帝都,原本罗凯觉得己方此举是神不知鬼不觉,可不料没几天韩成便带着败军灰溜溜地回来了,一问才知道对方遭遇了蒋长平率部伏击,吃了个大亏,假如不是撤退及时,弄不好就得全军覆没。

    罗凯闻听不禁也颇感头疼,自己这位“七哥”蒋长平鬼点子太多了,几乎每次自己有什么举动他都猜到,有他在再加上骁勇善战的殷松,只怕帝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拿下。

    而此时后方又有不好的消息传来,镇江军都护车霄是少数明确承认隆运朝廷的藩镇之一,而其辖区正好和宁武军接壤,如今其趁着罗凯率领主力在外的机会对宁武军的地盘发动了进攻,尽管袁世贵,裴子昂等人暂时还能支撑,但时候一长事情就难料了,到时罗凯和宁武军弄不好就要无家可归,进退两难,为此罗凯急于在正面战场打开局面。

    罗凯一分析凭常规手段想迅速击败隆运军并不现实,忽然他想起了正成以及他手下那批“隐者”,这些人自从归降之后罗凯一直待遇甚厚,如今就到了这些人出力报效的时候,于是罗凯便派这些“隐者”潜入敌军打探消息,如果可以就进而行刺,最好能除掉殷松或者蒋长平。

    没多久反馈传来,殷松和蒋长平周围警戒森严,正成他们找不到行刺的机会,然而这次他们也没有白去,打听到了一些有用的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