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异世录

第九十六章 一喜一悲

    罗凯苦笑着点了点头:“喜欢,刻骨铭心地喜欢。”

    高懿闻听似乎明白了什么,不禁悠悠叹了口气:“天国那些政变中像蒋家兄妹这样被冤杀的人很多吧?”

    “你说呢?”罗凯反问道。

    高懿默然,低着头看着地面,是若有所思,此时窗外传来了打更声。

    “已经二更了,老娘应该睡着了,我走了。”罗凯闻听起身这就要离开,结果高懿忽然喊住了他。

    “等等。”

    “又怎么了?”罗凯问道。

    “老太太又不傻,明天一问自然知道你今晚留没留宿,到时候反而惹她老人家不高兴,干脆今晚你就...留下吧。”高懿当时红着脸说道,说到最后三个字时声音已经细若蚊鸣,罗凯好不容易才听清是怎么回事。

    “我留下,你放心?”罗凯笑道。

    高懿当时眼珠一阵乱转,不敢跟罗凯对视,最后才说道:“不放心的应该是你吧?”

    “我一个武将有什么可不放心的?你还能把我给吃了?”罗凯当时半开玩笑地便向床边的高懿靠近,后者多少显得有些紧张,但是并未躲闪。

    罗凯见状多少有些诧异:“你不躲?”

    高懿闻听摇了摇头:“这些日子我想了很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或许也是我的报应,毕竟我们家之前造了太多孽,伤害了太多人,我苦,那些人就不苦吗?再者一说老太太也罢,郡王妃也好,她们都对我很好,把我当做一家人看待,我也想报答她们。”

    罗凯闻听心中也不禁有些触动,感觉得出高懿这个人本身还是善良的,这点跟她父兄有着明显的区别,当时罗凯不禁拉住了高懿的手,后者身子不禁一阵颤抖,但并没有拒绝。

    “你想好了?我可不喜欢强人所难。”罗凯说道。

    或许是由于激动,高懿此时的眼眶微微有些发红,当时她点了点头:“这是我自己选的路,不会后悔。”

    罗凯当时看着高懿的模样,心中不禁升起一股热流,接着一把便将对方搂倒了怀里。

    “你放心,我会好好待你的。”罗凯当时在高懿耳边小声说道,后者闻听是默默闭上了眼睛。

    之后人们很快发现高懿的身上发生了微妙地变化,之前她跟罗凯相处时总会有一些尴尬,可如今却自然了许多,脸上也经常挂着笑容,似乎其已经完完全全融入了罗家的生活。

    没多久前线又传来捷报,袁世贵率部平定了整个镇江军,车霄兵败自刎,如今大队人马正准备班师回归,罗凯得知这些是颇为高兴,当即向朝廷报捷,没多久朝廷的旨意传下,任命罗凯兼领镇江军都护,他也成了唯一身兼两家都护的藩镇。

    这年秋末袁世贵领着大部队返回了宁武军,罗凯等人自然免不了一番热烈欢迎,之后袁世贵亲自向罗凯汇报了此次征讨的过程,听到惊险之处罗凯也是为之咋舌。

    接着袁世贵又向罗凯汇报了此行诸将的功过,其中战功第一的乃是袁权,对于这个新近崛起的将领,罗凯是颇为欣赏,当即便亲自接见了对方,是当面勉励,并表示之后一定要重奖袁权。

    “郡王千岁,末将别的奖励都不要,只是有一个不情之请,还望郡王能够成全。”

    闻听袁权这么说罗凯也不禁一愣,当即好奇道:“叔谋,你有什么请求?但讲无妨。”

    袁权此时脸微微一红,似乎有些不好意思,隔了一会儿这才说道:“车霄有个侧室崔氏,美艳绝伦,末将斗胆想请郡王将其赐给我,若能如此,末将是心满意足。”

    罗凯一听原来是这么回事,按说食色性也,袁权会有这种要求也是人之常情,不过他这么一说罗凯倒不禁有些好奇,不知道这个崔氏究竟有多漂亮,想到这里罗凯不禁说道:“叔谋啊,你这个要求孤可以答应,不过得等孤清点过车霄的家眷财产之后,你只好再等一等了。”

    袁权闻听赶忙行礼道:“多谢郡王成全,有您这句话末将就心安了。”

    之后罗凯又接见了其他有功将士,对大伙是加以勉励,紧接着罗凯又检阅了一众俘虏,其中就包括了车霄的家眷,看着站在自己面前密密麻麻地众人,罗凯忽然想起了袁权的要求,当即问道:“你们之中哪个是崔氏啊?”

    罗凯话音刚落,从俘虏中迈步走出一个美貌少妇,冲罗凯略一行礼:“郡王千岁,犯妇就是崔氏。”

    这位嗓音甜美,宛若黄莺出谷,听得罗凯当时就觉得精神一振,抬眼仔细观瞧,只见崔氏大约二十来岁,生的是美艳非常,尤其是一双眼睛,仿佛会说话一样,令人是心生怜爱。

    罗凯生平美貌女子也见过不少,但能跟这个崔氏相比的可谓是寥寥无几,罗凯当时不禁有些后悔,早知道就不答应袁权了,这么美貌的女子自己留下不好吗?不过自己既然答应了袁权,也不能轻易反悔,当时罗凯随口询问了崔氏几句,便让其回到了俘虏的队伍中。

    之后罗凯又检阅了一下其他的俘虏,想看看是否还有崔氏这样的遗珠,不过是并无所获,看着车霄的这些家眷,罗凯也不禁颇为感慨,原本这些人也是高高在上,养尊处优,只因为车霄一步踏错,如今落得是颠沛流离,任人宰割,人生的际遇变化实在是难以捉摸。

    或许是有些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罗凯对于这些人多少还有些同情,当即叮嘱有司对他们不要苛待,除了崔氏被赐给了袁权之外,其他人一律押往帝都,听凭朝廷发落,袁权抱得美人归是自然高兴,从此对于罗凯是更加地忠心耿耿。

    这年的年底,罗凯的生活迎来了一喜一悲,喜地是妻子狄文惠又怀孕了,罗凯对此是高兴非常,每天一忙完公务就回去陪着妻子,是关怀备至,罗家上下因此也洋溢着一股喜庆的气氛。

    然而就在这之后不久,噩耗传来,永庆皇帝驾崩了,终年只有三十六岁,得知这个消息罗凯是震惊非常,尽管上次他离开帝都时永庆皇帝的情况就不怎么好,可罗凯怎么都没想到对方居然走的那么快。

    对于永庆皇帝,罗凯的感情是复杂的,客观地说对方并不是一个好皇帝,国家陷入如今这样的乱世,跟其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另一方面他又是罗凯的贵人,如果没有对方的赏识重用,罗凯绝不会有今时今日的地位,故此罗凯对他又心存感激。

    无论怎样永庆皇帝还是死了,即便贵为天子,依旧逃不出生老病死的循环,这或许是这个残酷世界为数不多相对公平的事,罗凯当时忙下令军中举行盛大的悼念仪式,会上罗凯还真落下了几点伤心眼泪,他这倒并非做戏,一来是感慨失去了一个器重自己的人,其次罗凯也隐隐担忧,皇帝这一换,国家的前途又会走向何种方向呢?

    永庆皇帝的子女其实并不少,但基本都还年幼,如今这样的局面将天下交给一个孩子,恐怕没几个人会放心,于是以陈宽为首的朝臣在永庆皇帝临终前终于说服其,将自己的弟弟祁王立为了继承人,如今永庆皇帝一死,祁王是紧接着继位,转过年来正式改元为大宁。

    对于这位前祁王,罗凯印象并不深,只是在朝会时见过几位,是个长相俊朗,气质儒雅的年轻人,在朝臣中其口碑还不错,精通经史,尤其写的一手好字,其书法即便在内行之中也是评价颇高,只是这样一个人能否经营好大冀天下,如今还是个未知数。

    原本罗凯是打算进京恭贺新君继位,可就在这期间宁河军附近是又起波澜,东都留守张万春紧急向朝廷与宁武军求援,希望两边能够派军援助。

    原来这个张万春和如今的永禄军都护李彬都是当初北方的“乞生军”,这是一支跟耶轮天国,“迦楼罗贼”类似的起义军,主要活动在耀江沿岸,一度人员也不下十万,可后来跟其他各路起义军一样被镇压了下来,张万春跟李彬当时都是“乞生军”中的高级将领,他们见大势已去,于是便纷纷向朝廷投降,之后积功一个当上了永禄军都护,一个成为了东都留守,也算是风光一时。

    由于俩人都是“乞生军”出身,辖区又临近,于是俩人便私下结为了异姓兄弟,约定双方攻守一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实际上头几年双方也确实是那么做的。

    李彬生性粗莽好战,经常与周边的势力发生争斗,而其又不善于经营内政,相反张万春出身县吏,有一定的行政才能,东都经历连年战乱,原本是颇为破败,结果经历了张万春几年的苦心经营,如今民生是有所恢复,于是李彬就经常向张万春索要钱粮,后者顾念结义之情,是全力供给。

    然而李彬似乎觉得张万春做这一切都是应该的,非但不感激,反而是变本加厉,到后期永禄军的后勤几乎完全仰赖于张万春,这让后者是倍感压力,而且李彬对于张万春的态度也颇为傲慢,经常当面笑称其为“老农”,年积月累,张万春表面没说什么,心中却埋下了仇恨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