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异世录

第一百十二章 抉择

    之后罗凯立刻做出了部署,任命甘威为襄国军留守,暂时负责处理本地的军政事务,而罗凯本人则带领宁武军主力是挥师西向,以“勤王”的名义是进军关中。

    就在大军离开襄国军之后没多久,朝廷方面居然派来了使者,同时他还带来了朝廷的旨意,命令罗凯和宁武军是出兵勤王。

    罗凯得到这份旨意是如获至宝,如此一来自己的行动就具有了合法性,当时他是更加大张旗鼓,由于有了朝廷的旨意,沿途的各家藩镇也不便阻拦,故此宁武军是顺利进入了关中,此时他们面临的第一个对手就是地处前往帝都要路的镇国军。

    当初对抗北军时,宁武军跟镇国军曾经并肩作战过,故此罗凯等人对于后者的实力有所了解,一上来就发动了猛攻,果然镇国军是一触即溃,很快宁武军就打通了前往帝都的通道。

    此时三家藩镇也得知了宁武军进关的消息,一度是颇为惊慌,他们不确定凭借己方三家的实力能否阻止得了势头正旺的宁武军,最后三家中实力最强的李国贞还是决定跟宁武军正面碰一碰,其余两家当时也只得同意,就这样双方在帝都东北的固原遭遇了。

    这一战三家联军在兵力上其实占据优势,罗凯一时摸不透敌方的深浅,于是便采取了试探性的攻势,结果一番交手下来罗凯发现联军的战斗力其实也不过如此,于是逐渐放开了手脚,其先是利用轻骑兵将对方的主力吸引到左右两翼,然后就集中优势兵力猛攻对方的中路。

    联军中凤翔军的战斗力最强,面对宁武军的攻势勉强还能抵御,可惜定远,镇国两军的战斗力有些拉胯,面对宁武军的攻势几乎是一触即溃,他们这一败,凤翔军也是独力难治,很快联军的中路就被突破,李国贞见状不好只得下令撤退,这一仗宁武军是再次大获全胜,帝都之围总算是暂时被解了。

    之后罗凯跟宁武军是大张旗鼓地进入了帝都,朝廷方面也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相对于前几次来帝都,这回罗凯明显能感到这里有所萧条,军民的气色也不是太好,看来之前的围困确实让大伙吃了不少苦头。

    抵达皇城之后,大宁天子亲自接见了罗凯以及宁武军高层,罗凯以前见过大宁天子,不过那时对方还只是亲王,尚未登基,如今一看这位大宁天子外貌是变化不大,只是留起了胡子,看起来比昔日成熟了些,就连罗凯都不得不承认这位大宁天子比起他已故的哥哥永庆天子,无论外形气度都要好得多,往那里一坐还真颇有几分威严,只可惜前任给他留下了这么个烂摊子啊。

    大宁天子见到罗凯表现得也是颇为热情,当面勉励了一番,并且诉说了这段时日的经历,言语之间不禁是颇为懊恼,没想到自己筹备数年的计划最后居然闹成这番模样。

    罗凯听了也是暗自好笑,心说这位大宁天子确实胸怀大志,不过自小长在深宫,对于外面的时局缺乏了解,做事多少有些太过理想,但愿他能够吃一堑长一智,从这次的事里吸取教训。

    见过大宁天子之后罗凯又会见了朝廷的诸位重臣,令他感觉有些意外地是居然没见到太尉陈宽,后来一打听才知道三家联军围城的时候,为了让对方退兵,大宁天子把陈宽当成了替罪羊,罢免了其一应官爵,希望以此平息三家联军的怒火,至今陈宽还没有官复原职,因此是赋闲在家。

    罗凯闻听也不禁颇为感慨,平定耶轮天国之乱,推翻隆运伪朝,陈宽都是居高志伟,说他是当今朝廷的第一名臣都不为过,没想到如今居然落了个如此结果。

    罗凯本人对陈宽还颇为敬重,故此之后还特意带着礼物是登门拜访,罗凯一看几年不见陈宽也苍老了许多,看得出他为了朝廷可谓是殚精竭虑。

    对于罗凯的到访,陈宽显得也是颇为高兴,俩人聊了许多话,其中自然也不免谈及时局,陈宽当时不无感慨地说道:“当今天子聪明圣哲,只是做事未免有些操之过急,这次的事老夫也曾劝过他不可轻率,可惜天子不听,最后落了个如此局面,若非仲权你及时出兵,此事不知该如何收场啊。”

    罗凯闻听忙说道:“下官也只是尽为臣子的本分而已,今后这种事还是交给我们藩镇处置就好,朝廷举动牵一发而动全身,万万不可轻率啊。”

    陈宽闻听当时笑着敷衍了几句,其实他跟罗凯都明白利用后者对付藩镇无异于饮鸩止渴,不过这种话当着罗凯的面总不便说。

    俩人一直聊了一个时辰,罗凯这才起身告辞,陈宽亲自将对方一行送出府门,临别时罗凯叮嘱道:“陈公还要保重身体,如今危机已解,想必不久之后天子又得重新起用于您,到时国家大事还要多多仰仗于您。”

    陈宽闻听叹了口气:“老夫宦海沉浮多年,对于名利二字早已看得淡了,可假如国家还有用得着我之处,终究得尽一份心力,到时还望仲权你是多多协助。”

    罗凯答应了几句便起身告辞,回去的路上刘荣策马来到罗凯身边小声说道:“千岁,您对陈太尉临别的那番话怎么看?”

    罗凯一听就知道刘荣意有所指,于是便笑道:“允光你有什么事不妨直说。”

    刘荣接着说道:“那就要看千岁您的意思了。”

    “我的意思?”

    “您要是公忠体国,一心匡扶社稷,那太尉乃是当今忠臣理当重用,可那样一来我们这些藩镇难免就要束手束脚,千岁您要是想举动自由,依卑职看最好别让太尉官复原职。”

    罗凯闻听不禁微微一愣,这件事他其实也隐约意识到,只是想的没有刘荣那么深,这件事其实也决定了罗凯今后对于朝廷的态度,他究竟是想当个力挽狂澜的名臣,还是大权独揽的枭雄,罗凯的内心不禁陷入了抉择。

    “这事容孤三思,不过允光你切记不可声张。”罗凯当时是特意叮嘱道。

    刘荣闻听是当即答应,这之后回驻地的一路上罗凯都在琢磨这件事,虽然他对于朝廷不能说是绝对忠诚,但至少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不臣之心,故此是否该让朝廷重新起用陈宽呢?罗凯权衡了很久,最终还是觉得有些事必须防患于未然,最终罗凯向朝廷建议,西南一带局势混乱,包括殷无忌在内不少隆运逆案中的要犯也一直躲在当地,此事一直拖着也不是办法,最好让一员德高望重的大臣作为钦差前来查办,与此同时罗凯动用自己在朝廷中的人脉,故意推举陈宽担任此职。

    其实大宁天子跟朝廷也看出罗凯此举是想将陈宽踢出权力中枢,方便其把持朝政,可无奈如今关中局势未稳,朝廷需要借助罗凯和宁武军的力量,加上陈宽执政有年,也难免树立了一些政敌,故此在几方的共同运作下,陈宽被任命为西南安抚大使,查办当地。

    陈宽得知这个任命也是吃惊非小,对于个人的得失他倒不是十分在意,关键此举显露出一个危险的信号,罗凯有意把持朝纲,而后者的威胁只怕不在犯阙的三藩镇之下,然而这项任命毕竟是朝廷的决意,陈宽也不便抗旨不遵,相反他觉得若是能借此机会统合西南,今后或许还能对罗凯形成一种制衡,于是陈宽最终还是接受任命,不久便带着自己的一套班底前往西南。

    去掉了陈宽,罗凯开始按照自己的规划整顿朝廷,除了大量提拔安插自己的心腹之外,罗凯觉得自己还需要在朝廷中有一个自己的代言人,这个人必须很有声望,同时又不是自己的嫡系,这可让罗凯着实费了一番心机。

    这天崔永康找到了罗凯,向他推荐了一个人选,前任的吏部尚书,兼中书门下平章事柳浩,这位出身名门,混迹官场几十年是颇有名望,之前大宁天子决意征讨三藩镇,宰相之中只有他一个人反对,结果被大宁天子找了个借口将其免官,如今暂时赋闲在家。

    罗凯以前也听过柳浩的名头,觉得这位各方面的条件都合适,不过罗凯还有自己的顾虑。

    “长年,你觉得这个人信得过还是信不过?”

    崔永康闻听一笑:“可以说信得过,也可以说信不过。”

    罗凯当时为之一愣:“此话怎讲?”

    崔永康这才解释道:“这个柳浩为人奸险,从这点上来说此人信不过,不过与此同时此人贪图名利,正好可以为我们所利用,从这上来说他又最信得过。”

    罗凯听到这里顿时明白了崔永康的意思,自己如今需要的是一个在朝廷中的代言人,这样的人必须易于掌控,从这个角度而言一个贪婪奸险的人也许比一个公正廉直的人要更合适,想到这里罗凯点了点头:“那我见他一面吧。”

    不久之后柳浩便亲自到罗凯的驻地是登门拜访,应该说对方给罗凯的第一印象还不错,只见柳浩此人长得五官端正,举手投足也显得颇有教养,咋看起来怎么都和崔永康对他的评价联系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