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异世录

第一百二十四章 祸福相倚

    袁世贵一声长叹道:“人心不足蛇吞象,生在这个乱世,有几个能不贪心呢?只怪我一时利令智昏...算了,事到如今说这些也为时已晚。”

    罗凯当时的神色也颇为黯然:“老袁,按说以你得罪过,如何惩处可大可小,但一旦开了这个先例,我怕今后再难掌控宁武军,只好借你的人头以儆效尤了,不过你放心,兄弟一场,你的家属我一定会加以善待,这点我可以对天起誓。”

    袁世贵闻听摇了摇头:“不必了,仲权你的为人我信得过,事到如今只怪我咎由自取啊。”

    罗凯当时也是颇为伤感,但最终还是狠心让人把袁世贵带了下去,不久就以贪赃枉法,勾结盗贼的名义将其就地处决,不过罗凯信守了承诺,没有牵连袁世贵的家人,连带他们家的财产也没有动。

    这件事在宁武系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袁世贵是宁武军的元老,跟罗凯私交又甚好,就因为飞扬跋扈,不听调遣就落了个如此下场,宁武系的那些骁将悍卒们一时也收敛了许多,不少人这才发现这位郡王千岁在平易近人之余,也有这样狠辣的一面。

    虽然袁世贵以及其多数心腹都受到了处分,但想将其在永禄军中的影响清楚干净自然没那么容易,罗凯一方面保举了申甫为永禄军留后,接替袁世贵的位置,另一方面特意派裴子昂为特使前往永禄军,名义上是查办贪腐,实际上就是肃清袁世贵的余党。

    裴子昂是个铁面无私的人,前往永禄军之后是雷厉风行,很快就查办了一批袁世贵的余党,连带一些平时所为不法的将佐官吏也被纠了出来,是一同处置,永禄军的风气是为之一清。

    而其他藩镇得知宁武系发生这样的变故自然不会轻易放过,由隆昌军为首,联合了好几个藩镇准备趁势向宁武系发动围攻,不过这回罗凯之前在外交上下的苦功终于收到了成效。

    北方的云中军,承恩军这回都站在了宁武系一边,并且在其跟隆昌军的边境集结了重兵,大有隆昌军要是胆敢南下,他们就要抄其后路的架势,这让李云奇最终没敢轻易出兵,其他藩镇一看隆昌军如此也大多不敢轻举妄动,最后只有广武与横海两军不信邪发动了进攻,结果横海军被镇守东线的田清给挡了回去,而广武军这边则被罗凯派袁权率军击退,最终这次围攻是雷声大雨点小。

    渐渐得宁武系从袁世贵事件的影响中走了出来,不过这次的事也给罗凯提了个醒,之前自己总觉得周围的这批心腹将佐是跟着自己一路艰难创业爬过来的,彼此肝胆相照,绝对值得信任,但事实上人是会变的,尤其是面对名利的诱惑时有几个真能保持昔日的初心?

    故此罗凯一方面给一批心腹将佐请功,是加官晋爵,以利益相拉拢,与此同时暗中扩充了“隐者”部队,开始监视自己人的一举一动,以防不测。

    与此同时罗凯也没忘记隆昌,广武等军这次搞的小动作,正巧宁武军主力经过将近一年的休整是兵强马壮,罗凯觉得是该收拾一下对手的时候了。

    眼看狄文惠临盆在即,罗凯也不愿轻易离开,故此这次出兵依旧只能派大将代劳,考虑到隆昌军实力太强,除非自己亲自出马否则只怕是难以应付,故此罗凯最终把目标选在了东边的横海军,之前几次对己方的围剿,这家都有参与,这让罗凯对于横海军是颇为记恨,之前一直没有腾出手来,这次正好新账旧账一起算。

    最终罗凯选定了袁权作为主将,田清作为他的副手,后者长期镇守东线,对于当地的情况比较了解,临出发前罗凯特意亲自送袁权一行到了阳河城外,并且特意叮嘱这次出征要小心在意,切莫坠了宁武军的威名,袁权等人自然是唯唯答应。

    送走了袁权一行罗凯还有些不放心,生怕重蹈上次北伐的覆辙,故此其特意又派周永带领五千人马随后支援,力争做到万无一失。

    不久之后狄文惠便为罗凯生下了一个男孩,对此罗凯是颇为高兴,当即便给这个孩子起名罗世杰,与此同时好事似乎是一件挨着一件,先是罗凯的侧室宋燕儿又有了身孕,紧接着是东路前线是捷报频传,袁权等人是连克州县,看来应该能够顺利拿下横海军。

    此时的罗凯可谓志得意满,觉得所有事似乎都那么得心应手,不过罗凯内心也隐隐有些担忧,居安思危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自己如今那么顺风顺水,是否前方正有暗藏的危机等待着自己?

    事实证明罗凯的预感是准确的,首先就是次子罗世杰,自从出生之后身体就一直不好,为此罗凯跟狄文惠夫妇是颇为担忧,遍请名医,可惜最终还是没有保住这个孩子,不到半岁罗世杰就不幸夭折。

    为此罗家上下都颇为伤心,新生命的诞生原本应该带来的希望,可如今留给众人的却是遗憾与伤感,尤其是狄文惠伤心得也跟着大病了一场,吓得罗凯是衣不解带地亲自照顾,最后幸亏孙侠等人全力医治,总算是好转了过来,可罗世杰的夭折带给罗家的阴霾短期内还是无法消除。

    与此同时外界的变化也丝毫不让罗凯省心,首先是西南,当初因为当地打成了一锅粥,加上罗凯的那位所谓“舅父”殷无忌等隆运伪党的人躲到了那里,朝廷特意派陈宽作为西南安抚大使前往当地全权处理相关事宜。

    原本罗凯以为这事是个烫手的山芋,够陈宽收拾一阵的,可没想到这位的手腕也真高明,居然将原先混乱不堪的西南各藩镇统合在了一起,就连罗凯的那位“舅父”殷无忌,也被其义子王懿出卖给了陈宽,落了个被送往帝都,当众处死的结局。

    如今的陈宽已经成为了事实上的“西南王”,这位可不是那种只想着偏安一隅的类型,实际上如今他联合了凤翔军等关中藩镇,借口朝见天子,正准备率领大军前往帝都,真要如此一来,宁武系就有可能丧失对于帝都以及朝廷的控制权。

    为此罗凯一边暗中调集兵力以防不测,同时积极通过各种外交手段劝阻陈宽等人暂时不要进京,可这些手段能起多大作用连罗凯自己都没有把握。

    与此同时东南一带也发生了变化,天雄军都护夏衡,这些年迷恋长生不老之术,将军政大权都下放给了部属,以前有杨泌这样忠心耿耿又富有才干的人替其维持着,故此问题还不大,可后来杨泌成了隋东军都护,离开了夏衡手下,局面就渐渐开始失控。

    由于夏衡的心腹们横征暴敛,为非作歹,加上天雄军境内接连遭遇水旱灾情,百姓们是民不聊生,终于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而起义的首领居然就是当初耶轮军的女将杜明雅,对于这件事大冀朝廷上下都是颇为惊讶,原本以为这个杜明雅早就死于战场,怎么事隔多年又突然冒了出来?对此各界一时是众说纷纭。

    有说杜明雅当年战败之后乔装改扮是侥幸逃脱了追捕,之后一直躲在民间,召集耶轮军的残部是积蓄力量,这次正好赶上天雄军大乱,于是他们便乘势崛起。

    也有人说这个杜明雅其实是冒名顶替的,为的就是借用其的号召力,无论怎样朝廷对于此事是颇为重视,严令天雄军对起义加以镇压,然而如今的夏衡已经被彻底架空了,大权落在了他的心腹吕剑卿与白禄等人手中,他们当时命令部将毕长发率军镇压起义军,结果被后者击败。

    毕长发率领残部原本想退回舒州,可结果中途听说吕,白等人要治自己的战败之罪,结果这位一不做二不休,以清理吕,白奸党为名对舒州发动了进攻,结果整个天雄军闹成了一团乱。

    朝廷方面对此也是无可奈何,最后只好任命罗凯为东南安抚大使,全权处理相关事宜,罗凯如今自己面临的难题还有一大堆,哪有空管东南的事?于是他向朝廷举荐杨泌为安抚副使,让其暂时代替自己处理东南事务,这原本只是一个折衷的方案,可没想到却给罗凯和宁武军留下了后患。

    当然这段时间罗凯收到的也不全是坏消息,袁权跟田清顺利吞并了横海军,是凯旋回师,罗凯得知此事是颇为欣慰,他如今最害怕的就是陷入多线作战,如今既然拿下了横海军,自己就可以集中精力对付西南的陈宽。

    尽管罗凯使用了种种外交手段,可陈宽还是坚持要带领西南诸侯朝见天子,罗凯明白围绕着朝廷的控制权一场大战是在所难免,而这次自己非亲自出马不可。

    于是大宁六年的年底罗凯不得不再次告别妻儿老小,率领宁武军主力是开往关中,准备与陈宽一决雌雄。

    由于狄文惠大病初愈,又还没走出丧子之痛,而宋燕儿又有孕在身,罗凯希望麦香君能够留下照看家中的情况,可后者却不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