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异世录

第一百二十八章 甘泉寺

    罗凯得知大哥的顾虑之后是不以为然:“哥,您这才当了几天官就把自己烧糊涂了?咱们家是什么出身?咱爹就是个县吏,当初你能娶上我嫂子那么个七流世家的,我们一家都已经谢天谢地了,如今你倒嫌弃起人家李国贞是暴发户,您这真叫是忘本了,再说句难听的,您如今这个少府少监是怎么来的?还不是兄弟我凭军功给您赚来,人家还没嫌弃你,你倒嫌弃起人家来了。”

    罗玄被兄弟一顿抢白,当时是面红耳赤:“二虎,你也不用说的那么过分啊,我这么做还不是为了咱们罗家着想,想光大咱们的门楣嘛。”

    罗凯冷笑:“哥,这事就不用您操心了,光大门楣的事有我去办就足够了,这事你要不答应,我就去找小瑛子商量,人家只是想跟我攀亲戚,未必就非我们老罗家的人不可,只是到时候你别后悔!”

    罗凯说罢转身就要走,罗玄见状赶忙将其给拉住了:“二虎你别急啊,这事咱们再商量商量。”

    看着大哥那副患得患失的表情,罗凯不禁是苦笑着摇头,也叫对方是自己的亲哥哥,否则他是真不愿意为这种事操心,最终在罗凯的劝说之下罗玄还是同意了这门婚事。

    安抚住了关中诸藩,罗凯当时是率部挥师东下,不过他并没有直接增援襄国军,而是来了个围魏救赵,率部先行进攻冯奎章的剑东军,希望以此减轻襄国军的压力。

    果然冯奎章一看大本营遭袭,是立刻率军回援,连带也要求周围其他的藩镇增援,这一带的藩镇多数都是当初跟随陈宽讨伐耶轮军的旧部,彼此之间还比较团结,故此大多是发兵增援,一场大战是在所难免。

    最终双方在随水爆发了一场遭遇战,从兵力来论宁武系这边占据上风,故此罗凯一上来就集中优势兵力向对方发动了猛攻。

    金河以南的藩镇大多擅长水战,步兵素养也算拿得出手,但缺乏优秀的骑兵,面对经验丰富的宁武轻骑顿时便落入了下风。

    罗凯见有机可趁,当时便让麦家兄妹统率的南蛮营也投入战斗,金河以南诸藩镇长期以来跟南蛮人的关系一直不好,双方颇有仇怨,故此跟他们对敌,南蛮营的将士是斗志高昂。

    原本面对宁武系的骑兵,河南联军就已经有些难以应付,如今再加上这群生龙活虎的南蛮人,局面是可想而知,最终随水之战以宁武系的大胜而告终。

    之后宁武军顺势打到了剑东军的首府双兴,冯奎章眼看局面不利只得向宁武军请降,罗凯考虑到双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如果强行攻打己方势必要付出高昂的代价,于是罗凯便接受了冯奎章的投降。

    之后宁武军得以顺利开进双兴,罗凯进城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冯奎章将收留的陈宽交出来,此人若是一日逍遥在外,对罗凯和宁武系而言就始终是个威胁。

    “下官向千岁爷请罪。”没想到冯奎章听闻此事当即便给罗凯跪下了,这倒让后者为之一愣。

    “冯尚书你何罪之有啊?”冯奎章最高的官职是领兵部尚书衔,罗凯出于礼貌故而如此称呼。

    “下官未经请示千岁爷,就擅自放走了陈王,罪该万死,还请千岁爷治罪!”

    罗凯详细一询问才弄明白原来冯奎章顾念故旧之情,故此在开城投降之前悄悄放走了陈宽以及其的一众心腹家眷,如今这些人已经投奔宣宁军督护郭景而去。

    罗凯得知这件事起初有些生气,恼恨冯奎章怎么能够背着自己擅自做这种事,可后来转念一想自己惩治冯奎章不难,可如此一来刚刚得来的剑东军势必人心不稳,对于之后征服金河沿岸的藩镇也没有好处。

    想到这些罗凯最终强压住自己的怒气,将冯奎章从地上搀扶了起来。

    “冯尚书这么做也是不忘故主,有情有义,孤王又怎么会责罚于你?只是这种事下不为例哦。”

    冯奎章其实也料到罗凯多半不会惩罚自己,否则也不敢那么做,可如今对方真没有追究,他还是有些暗叫侥幸,对于罗凯也是打从心底里感激,当时是连称有罪,当时罗凯又安抚了一番,双方这才携手进城。

    罗凯原本打算将冯奎章和自己的义兄陈长平辖区互换,这么做也是为了避免藩镇们久在一地是盘根错节,到时不好驾驭,可在实际接触了冯奎章其人以及了解了剑东军的具体情况之后,罗凯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决定还是让冯奎章继续统领剑东军。

    在安抚住剑东军的局面之后,罗凯率领宁武军主力开进了襄国军境内,这回他终于见到了老战友甘威,相见之下罗凯发现对方的外貌比印象里苍老了许多,足见这段时日替宁武系把守南大门有多么辛苦,罗凯当时激动地抱住了对方,此时他们不是主从,而依旧是昔日同生共死的战友。

    围攻襄国军的河南联军经过随水一败以及冯奎章的投降是士气大跌,此时听闻宁武军主力抵达,是纷纷解围而去,襄国军的危机是暂时解除,罗凯则让主力部队在襄国军境内稍作休整,同时思考下一步的具体战略。

    甘威如今作为襄国军留守当然要尽地主之谊,对罗凯等人是热情招待,见罗凯每天操心军政大事,作为老战友甘威也觉得有些心疼,这天就请罗凯到襄国军境内的甘泉山游览散心。

    罗凯一看甘威也是一片好心,而且这几个月自己连续作战也确实有些身心疲倦,借机放松一下也好,于是便答应了。

    这天罗凯带着心腹将佐在甘威等人的陪同下前往甘泉山游览,这里不禁在襄国军的辖区中,即便在整个金河沿岸都堪称名胜,大伙一边爬山一边聊天,倒也是轻松自在。

    甘泉山的山顶有一座甘泉寺,乃是颇有历史的古刹,罗凯等人因为当初都曾在耶轮军效力,对于禅教的僧人都颇为尊重,故此特意是登门拜访,庙方倒也是热情接待。

    甘泉寺的住持法号天海,年近七旬,满脸寿斑,留着一尺多长的胡须,看起来还真有几分仙风道骨,甘威特意给介绍天海乃是襄国军的名人,不仅修为高深,而且医卜星相,诸子百家是无不涉猎,罗凯闻听也不禁来了兴致。

    天海将罗凯让到了客室待茶,甘泉寺既以甘泉为名,自然有好水,水好泡出来的茶也自然不次,罗凯虽然算不上什么风雅之人,但毕竟贵为郡王,见识品味还是非同一般的,对于甘泉寺的茶也是颇为赞赏。

    之后俩人一边品茶一边聊起了襄国军本地的风土人情,天海和尚是有问必答,思路清晰,偶尔还开几句玩笑,逗得罗凯以及随员们笑得是前仰后合,罗凯很快也察觉出来这个天海和尚确实是有道高僧,当时就提议有意推举对方担任襄国军本地的功德使,总掌僧道等一众出家人。

    天海闻听是哈哈大笑:“贫僧年老,无力再主持外务,况且即为出家人,理当视功名权力为云烟,岂有七十老僧反再沾染红尘?”

    罗凯询问再三,天海都是拒绝,罗凯这才确信这位真是有道高僧,视功名如粪土,相比之下反倒是自己俗气了,当下也是颇为感慨。

    此时一旁的甘威说道:“天海师父精通相术,料人吉凶无不灵验,不如让其为千岁您相上一相。”

    罗凯出身军旅,对于这种吉凶祸福向来瞧得甚淡,但今天一时也不禁起了好奇之心,当即笑道:“就不知天海师父肯否赏脸了?”

    天海看了看罗凯,捋须微笑道:“罗王千岁位极人臣,富贵已极,还有什么可相的呢?至于将来的事,则取决于千岁您自己,您若是多行善政,让天下太平,万民乐业,这自然是功德无量,福泽无穷,若是相反,只怕即便是求神拜佛也未必有益,此正所谓修行靠个人啊。”

    罗凯闻听是若无所悟,当即点了点头:“天海师父金玉良言,罗某必定铭记于心。”

    之后众人又聊了些别,直到下午罗凯一行人才起身告辞,天海亲自带着僧众送到庙门口,临别时罗凯又布施了不少钱财,天海倒也没有拒绝,只是瞧了瞧罗凯,似乎想起了什么,说道:“难得千岁今日大驾光临,用我们佛门的话来说这也是缘法,老僧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罗凯闻听忙说道:“高僧但讲无妨。”

    天海说道:“贪嗔痴爱,于我佛门称为“四毒”,凡俗之人之痛苦愁怨莫不由此而起,千岁位极人臣,富贵已足,但愿莫再心生妄想,否则只怕求荣反辱,是悔之无及。”

    罗凯闻听微微一愣,看了看天海,感觉老和尚并非是无的放矢,但一时又不便询问对方此言的真实含义,当即只得含糊道:“高僧教诲,罗某一定铭记于心。”

    天海此时又接着说道:“另外听闻千岁子女已多,父母怜爱子女,本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然而爱欲不明,反而易生祸患,还望千岁多多慎重,以免遗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