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异世录

第一百三十三章 蔡庄

    此时在场的其他人闻听是赶忙附和:“求千岁从轻发落!”

    罗凯此时看了看林豹,叹了口气:“阿豹,你让我怎么说你?虽说大伙都为你求情,但你毕竟打了败仗,不加惩处,难以严肃军纪,这样我如今将你本兼各职一概免去,白身在军中效力,若是你能立功赎罪,将来再做区处,若是你再犯军纪,我就罚你个二罪归一,你可明白!?”

    林豹闻听是又惊又喜,当时激动地眼泪都下来了,赶忙冲罗凯连连叩首:“多谢千岁不杀之恩...”

    罗凯当时亲自替林豹解开绑绳,将其给搀扶了起来,大伙看到这一幕内心也不禁颇为感慨。

    之后官军正式汇合,开始向毕,杜联军逼近,罗凯还是采取了先礼后兵的策略,给毕长发,杜明雅方面去信,劝说他们投降,毕长发对此其实是有一点动心的,毕竟他所追求的无非是天雄军督护的位置,并没有其他太多的奢望,可杜明雅方面则不同意,她们似乎是想将耶轮军未尽的事业贯彻到底,由于毕长发跟起义军如今算是盟友,也不便丢开对方擅自行动,故此他也只好对罗凯的劝降置若罔闻。

    眼看劝降不成,最终官军与联军只得在隋河以东的蔡庄爆发了一场遭遇战,罗凯当时在高地上远远望见联军的阵容,他一看毕长发的队伍是不足为奇,而杜明雅的队伍虽然装备显得不那么正规,但阵形基本还是保留了当初耶轮军的特点,这让罗凯的心情有些复杂,即亲切同时又有些忌惮。

    此战官军方面的部署大致是宁武军居中,隋东军居右,长胜,武胜二军居左,开战之后罗凯发现联军的战术与自己惊人的一致,也是中路拖住对方,然后利用左右两路抄袭对方的后路,由于战术安排一致,最终这就演变成了双方将士实力的较量。

    罗凯在高处看得很清楚,中路自己的宁武军是明显占据上风,压得联军是节节后退,这让罗凯是颇为满意,而官军左路这边则有些吃力,长胜,武胜二军的实力毕竟是不行,这也让罗凯有些担忧。

    而让罗凯等人感到有些惊艳地是右路的隋东军,三路之中数他们的表现最好,眼看就要将联军的左路给冲垮了,罗凯当时也是颇为感慨,看来主要也是限于兵力不足,否则凭杨泌跟隋东军的实力应该就足以对抗联军,未必需要自己以及宁武系帮忙。

    尤其是隋东军的步兵,其所展现出的战术素养,让经验丰富的罗凯都觉得眼前一亮。

    “原本孤以为咱们宁武军的步兵已经是东陆第一了,没想到今日一见隋东军的步兵比起我们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罗凯当时不禁由衷地赞叹道。

    此时一旁的高嘉闻听不禁上前小声说道:“千岁所言一点不差,对于杨仆射跟隋东军我们真的得另眼相看啊。”

    罗凯一听高嘉的语气,明显是话中有话,莫非这是在提醒自己隋东军其实也是将来宁武系称霸天下的潜在威胁,不得不防?当然罗凯跟杨泌的私交是不错,可在权力面前区区私交又能算什么?袁世贵不就是前车之鉴吗?想到这里罗凯对于这次东征不禁又有了些别的想法。

    此时战场上的局面是官军稍占上风,但还并不保险,此时罗凯大胆地做出决断,从中路抽出一部分人马支援左路,同时命令杨泌的右路是加紧进攻,事实证明这个改变是正确的,之后官军的中路以及左路得以稳住,而右路则一鼓作气获得了胜利,而杨泌也不是等闲之辈,取胜之后其立即率部横冲中路,支援右军。

    由于左路已经崩溃,中路又受到了夹击,联军方面一看局势不利,也果断地下令撤退,企图保存实力,官军方面当然不会轻易放过这个良机,是在后紧追不舍。

    此时联军方面也展现出了他们高人一筹的战术素养,虽然败了,但其部队撤退并没有慌乱,还是能够勉强保持住阵形,最终官军的追击并没有讨到太大的便宜,看到这一幕罗凯也不禁暗自感慨,联军之前能够击败隋东军和林豹,看来也并非幸致啊。

    蔡庄之战最终以官军获胜而告终,联军被迫撤退到了隋河以西,两军是隔河对峙,此时罗凯又采取了声东击西的策略,一边在隋河上游大张旗鼓,摆出一副准备渡河的架势,可暗中却让王敬恭率领一支偏师从下游渡河绕击联军的侧后方。

    联军方面对于此举是猝不及防,最终其沿河防务是全线崩溃,罗凯率领官军主力顺利渡河,不久战线就被推进到了天雄军的境内。

    罗凯早年来过天雄军,知道这里交通便利,土地肥沃,颇为富庶,然而这次前来看到的却是满目疮痍的场面,许多地方甚至几十里都没有人烟,足见这几年东南地区混战所带来的破坏,罗凯当时也挺感慨,俗语“宁做太平犬,莫做乱世人”,这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从永庆年间开始的战乱带给大冀以及整个东陆人民的无疑是巨大的苦难,而自己以及宁武军又是否有能力结束这一切呢?其实连罗凯本人都不确定。

    然而无论如何至少眼下官军必须想办法平定东南的乱事,于是罗凯率领人马对联军发动了猛攻,经过蔡庄一战联军精锐损失惨重,士气大跌,故此如今面对官军的进攻是节节败退,很快就被官军夺回了两州之地,最终退守舒州。

    尽管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但此时官军方面还没有彻底击败联军的把握,换句话来说后者依旧具备着相当的实力,然而此时罗凯得到情报,联军的内部对于下一步的战略产生了分歧。

    按毕长发的意思是想凭借深沟高垒固守舒州,可杜明雅觉得这样是坐以待毙,她的意见是放弃舒州,往西或者往北发展,将战火烧向宁武军的腹地,为此双方是争执不下,进而暴露出联军内部人心不齐,缺乏统一指挥的问题。

    罗凯得知此事是颇为吃惊,其实他如今害怕地就是杜明雅的策略,一旦联军像早期的耶伦军那样四处流动作战,那将会是官军的噩梦,幸好这个情报及时被自己查知,于是罗凯立刻采取策略,自己率领官军主力摆出一副大张旗鼓要进攻舒州的架势,拖住联军主力,与此同时让杨泌,王敬恭一南一北绕往联军的后方,切断其退往西北的道路,换言之是对联军形成包围之势。

    果然因为毕长发一心想保存天雄军残存的地盘,故此没有听取杜明雅的建议,等后者下定决心抛下毕长发自己独自行动的时候却发现为时已晚,官军的包围圈已经形成了,这让杜明雅是后悔莫及,可事已至此一味懊悔也没用,起义军如今只得和毕长发所部一同固守舒州,期望能出现奇迹。

    实际上毕长发的固守战略也不是全无根据,舒州之前在夏衡的经营之下,守备工事就颇为完善,毕长发占据舒州之后又对其进行了增建,加上之前毕长发已经将天雄军境内能搜刮的粮食财物统统集中到了舒州,故此即便联军固守个一年半载,也不用为钱粮发愁,而到时候战局或许又会发生改变。

    而罗凯这边也确实不敢一味围困下去,因为有消息传来,北方的隆昌军又在蠢蠢欲动,准备挥师南下进攻宁武系,故此罗凯也希望东南的战事能够速战速决,故此其对舒州发动了猛攻。

    尽管官军的表现颇为英勇,但是战事的进展并不如罗凯预想得那么顺利,官军先推进一步几乎都得付出血的代价,这让一向爱兵的罗凯觉得有些舍不得,此时高嘉又提出了一个策略。

    “千岁,咱们这么硬攻也不是办法,依卑职看来咱们最好还是智取。”

    罗凯知道高嘉足智多谋,当即问道:“季慧有何高见?”

    “据卑职所知那个毕长发并无远志,其所图谋也不过是称霸东南而已,如今我们可以派使者许诺保举其为天雄军督护,毕长发必然动心,同时我们再把这个消息泄露给叛军,杜明雅她们必然起疑,到时两军自相猜忌,内乱必生,我们正好从中取利。”

    罗凯闻听点了点头:“此计可行,不过派谁作为使者呢?”

    高嘉说道:“如蒙千岁不弃,卑职愿意担当此任。”

    罗凯闻听不禁吃了一惊,赶忙摆手道:“不可...此事太过冒险,孤今后还要仰仗季慧你,如何能让你轻易涉险?”

    高嘉说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为了数万将士的性命,为了千岁的宏图大业,卑职愿意冒险。”

    罗凯当时内心也是颇为感慨,思虑再三,最终还是同意了高嘉的计划,为此他给毕长发写了一封亲笔信,交由高嘉带去,临别时罗凯特意拉着高嘉的手说道:“季慧,此去凶险非常,你凡事要见机而作,宁可此计不成,也一定要平安归来,今后孤还要重用于你。”

    高嘉闻听点了点头,说道:“千岁尽管放心,仰仗朝廷威灵,千岁洪福,想必卑职此去能够逢凶化吉,遇难呈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