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行三界之降魔护道

第一章 瘟神小道士

    (三)道观修行

    很多好奇心重的人,比如说窦大官人,也曾打听过这个小孩子的来历,邱道长告诉他们,不该问的事,就不要问。

    就这样,本来只有一个老道长的道观里,就多了一个小男孩,他一天天地成长,慢慢地,就学走路、学说话了。

    等到小男孩子会说话了,邱道长告诉小男孩,他叫姬无弃。邱道长让姬无弃称自己为“爷爷”。

    姬无弃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自己从哪里来。他就跟着这位邱老道爷,住在这个道观中。

    邱道长是又当爹、又当妈,一把屎、一把尿,把姬无弃拉扯起来。

    他稍稍长大一些,曾经几次问过邱道爷,为什么别的孩子都有爹妈,而自己没有。邱道长告诉他:“以后你就知道了。”

    姬无弃就跟着邱道长,在这个道观里生活,修行。

    为道观义务劳动的一些善信,也就经常看到这一老一小,像模像样地念经、打坐。

    老道长有些古板,每天逼着姬无弃写字、念经、打坐。偏偏姬无弃极具运动天赋,身体异于常人,因为他本来就不是常人。他喜动不喜静,一刻都静不下来。

    他觉得,邱道长教的这些,一点都不好玩。

    老道长也教姬无弃打拳、练剑什么的,对这些,姬无弃倒是挺感兴趣。

    邱老道长是全真派,吃全素,每天饭菜清汤寡水,粗茶淡饭,吃得姬无弃快要寡淡死了。

    话说中国传统的道教,分两大宗派:正一派和全真派。

    正一派。祖天师张道陵,在东汉时最初创立的道教教团组织,传承为正一派。道士一般是居家修行,可以结婚生子,也可以喝酒吃肉。

    但是有“四不吃”:黑鱼,据说这种鱼至孝;大雁,据说这种鸟至贞;狗,忠于主人,为人看家护院;牛,是人类生产劳动的重要助手,一辈子干活,任劳任怨。

    所以,正一派认为,人可以吃肉,但不应该吃这几种动物;

    全真派。金朝末年(也相当于南宋末年),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文武双料进士——陕西人王喆,也写作嚞,号重阳子,所以又称为王重阳,主张道、儒、释三教合一,他到山东去传道,收了七个弟子,创立了全真派。规定:全真道士要出家住观修行,严格持戒,不能饮酒,不可吃荤腥,不能结婚。

    全真派在前些年热播的《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里面有很重要的戏分,所以大家知道的多一些。

    说到荤腥,在这里多说几句:荤是荤,腥是腥,一定要搞清楚。

    现在很多人把“荤”,当成是肉类,那就大错而特错了。《本草纲目》说:“五荤即五辛,为其辛臭昏神伐性也。道家以薤、蒜、韭、葱、胡荽(香菜)为五荤;佛家以葱、蒜、韭、薤、兴渠为五荤。”所以,荤,是植物,不是肉类。

    现在经常看见卖包子的,说“素馅包子,韭菜馅的”,韭菜是标准的五荤之一,不是素馅。

    腥,才是指肉类、动物类。

    书归正传。正一、全真,虽然修行方式略有不同,但是终极信仰是一致的,那就是“道”。

    他们都尊奉黄帝为中华道*教的始祖;老子为道祖;祖天师张道陵为教祖,这就是“道*教三祖”。

    道*教采用的历法,是道历,今年是公元2022年,中国农历壬寅虎年,是道历4719年。

    道历,是以黄帝登基的那一年,为道历元年,上推4719年,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六十花甲纪年法的第一个甲子年。

    道教公认《老子道德经》,为最重要的经典。《庄子》,在道教又被称为《南华经》,为重要经典,庄子被尊为“南华真人”。

    其他一些道教经典,比如《三官宝经》、《北斗真经》等等等等,都是正一、全真两派共同尊奉的。

    邱道长是全真,吃全素,所以常清观中不见荤腥。

    如果仅仅就是吃得清淡,姬无弃也还能忍受,关键是姬无弃体质异于常人,他天生精力特别充沛,是个多动症,每天闲不住。一闲不住,就总干坏事。一干坏事,轻则邱道爷罚他跪香;重则还要戒尺板子打屁股。

    最关键的,是姬无弃总干坏事,不仅仅是屡教不改,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娄子也越捅越大。

    现在,他捅了大娄子,邱道长那里虽然没意思,他也不敢回去了,他彻底成了一个逃亡者、流浪者。

    他开始“阿巴拉古”,到处流浪。但是,为防止让邱道长,或是邱道长的徒弟们找到,他又不敢在一个近的地方流浪,他要一直跑向远方,什么时候是个头,他也不知道。

    (四)性善?性恶?

    姬无弃之所以捅下大娄子,要去浪迹天涯,还要从他小时候说起。

    《三字经》曰:人之初,性本善。

    要说一开始,姬无弃也不是个顽劣的小孩。开始,他本是个乖巧听话的好宝宝,人又长得眉清目秀、唇红齿白,粉雕玉琢般的一个小男孩,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月亮见他也点点头。

    他跟着邱老道长在道观里学习、生活,本来是挺好的一件事。

    邱道长道行很深,时不时会有人来向他求医问卜、请他去降妖捉怪。对于前来求医的穷人,邱道长是从来不收钱的,经常还要倒搭给他们一些物品。

    城里的几个大户人家,平时家里人有个病有个灾、撞个邪什么的,都来请邱道长处理。

    所以,每逢初一、十五,有许多人来道观许愿、还愿,捐些香油钱。

    姬无弃到了常清观以后,这些香客来道观,见观里多了这么一个可爱的小道童,就喜欢逗逗他,有人给他买糖吃,有人给他买些点心吃,还有些人用语言逗逗他。

    本城富豪第二名的郗大财主,每次来见了姬无弃,都说:“来,让我摸摸小牛牛(东北大部分地区把***称为‘小牛子’)。下次给你买糖吃。”有的时候,下次来的時候,郗大财主想着给买糖了,但大多数时候就忘买了。后来,姬无弃知道,这人说话不算数,不是好孩子。于是,见了糖,才让郗大财主摸***,见不着糖就不让摸。稍大以后,姬无弃知道,这就是做生意“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贱卖不赊”的道理;

    一位董大善人,见了姬无弃,上来就挤脸蛋,拧鼻子,扭耳朵,还跟姬无弃说:“邱道长好不好?你说他不好,我给你买糖葫芦吃。”董大善人在姬无弃脸上一顿“磋磨”,只到把姬无弃鼻子捏得通红,耳朵揪得通红,弄得“哇哇”大哭,董大善人见此情景,方才哈哈大笑着罢手。他也是,有时想着了,就给姬无弃买糖葫芦,多数时间,就忘了;

    再就是那位窦大官人。他是本城首富,家财万贯,哦,不是万贯,是百万贯。但有个美中不足,他年近四旬,还没个孩子,所以他特别喜欢小孩子。他经常对姬无弃说:“在这儿修道有什么好,你跟我去我家,天天有肉肉吃,我再找几个小姐姐陪你玩儿,等你长大了,我再给你娶个媳妇。”

    姬无弃没吃过肉,但是见过集市上的熟食铺,离着大老远的就香气扑鼻,所以他觉得,肉肉应该很好吃;他也没跟小姐姐一起玩过,但是他想,小姐姐应该很好玩。这时候的姬无弃,语言系统还没发育成熟,他本来想说,我要和小姐姐一起玩,但他说出来,就成了:“我要玩,小姐姐。”

    窦大官人的话当然也不能兑现,一来二去,这些地主老财就把个天真无邪,心地纯洁的姬无弃给逗皮了。

    姬无弃心中,也埋下了对他们憎恶的种子,他琢磨着,有机会一定要让他们好看,为他们的“恶行”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