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我寻剑

第四十九章:世上有趣无趣

    南周东部边境,毗邻大宋。

    边境城池,因地制宜,大都是就地取材,依山傍水,砌石为城。

    边境线上,每隔一段距离,便会有一座兵城伫立。兵城,实际上就是供军队长期驻扎的军营。

    南周西部边境,约有上百座兵城,每座兵城内,都有数千人!

    边境青山多尘土,翻飞可见白骨寒。

    兵城大都修建在边境普通城池附近。那些长期驻扎边境的异地士兵,如若耐不住寂寞,常常将家中妻儿安排在靠近兵城的城池乡镇居住。

    张兴柳来到边境毫城兵营,已是初秋时分。

    军营建于深山之中。张兴柳带着村长给的介绍信,问过亳城城主,才找到了军营。

    山中多落叶,张兴柳步伐飞速,待到了一处山头,才猛地停了下来!

    山头之上,房屋建筑,楼阁屋宇,连绵不断!

    在路边草丛蹭了蹭鞋底的泥,张兴柳满身激动,小跑向军营门口。

    只是还没走出十步,少年便哎呦一声栽倒在地,竟是被一根绳子给跘倒了!

    等到张兴柳一个鲤鱼打挺站起来,一点寒芒已然停在了少年喉结三寸处!

    十个身披盔甲,手持长矛的士兵围住张兴柳,表情荒诞!

    “他娘的,竟是个男崽子!”

    “管他是个啥,押回去再说!”

    张兴柳赶紧解释道,“我是来参军的!”

    说罢,正想掏出介绍信。

    谁知那一点寒芒进了一寸,硬生生吓得张兴柳不敢动弹。

    领队兵撅着嘴,瞪着眼睛打量着张兴柳,声音如雷,“掏来!”

    张兴柳死死盯着领队兵古铜色的脸,小心翼翼取下包袱,摸出一封信,递给领队兵。

    信上盖了章,领队兵看了两眼,收回矛,没了兴致,对一个年轻手下吩咐道,“带到军营登记处,登记入伍!”

    说罢,领队兵收了长矛,将信还给张兴柳,带着几人回军营。

    军营内大道纵横,因建在山上,多有坡度。各个房屋外,插着大周朱凤旗,秋风之中,猎猎作响。

    进了军营,领头兵带着手下继续守在自己岗位上,像是忘了张兴柳一般。

    张兴柳跟着那年轻士兵,一路上问这问那。年轻士兵和张兴柳一般年纪,也挺乐意与少年显摆。一路上,给张兴柳说了不少军中事。

    等到两人到了登记处门口,年轻士兵咧嘴笑道,“你快进去吧,新兵登记很快的,我得赶紧回岗位上。”

    张兴柳抱拳道,“多谢兄弟。”

    年轻士兵见张兴柳动作,笑眼弯弯,赶紧拱手道,“再会!”

    说罢,年轻士兵匆匆离去。

    等到张兴柳登记完,进了新兵营,已是黄昏时候了。

    到了休息时间,张兴柳上了床,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军中多乐舞,只是慰寂寥。

    张兴柳身上一直带着剑,结果到了军营,谁也没看他的剑一眼。

    ……

    东海蓬莱域归鱼岛,离福州岛两百里,中有云桥相连。

    林通久在福州岛破了境后,过了云桥,就悄悄来了这归鱼岛。

    归鱼岛,上有风料峭,下有鳜鱼绕。

    林通久本打算带齐整来这里的。

    归鱼岛一条街上,林通久一袭青衫,背着云游,腰间挂着红柄匕首和大青葫芦,俨然游侠模样。

    只是东海游侠一大把,本地人见了,除了那些大游侠,也不觉稀罕。

    林通久这类人,行走江湖,绝不像是行侠仗义的,倒像是历练寻宝的。

    归鱼岛地方不大,在蓬莱域名气倒挺大。只因此地鱼类极肥,品类极多。

    林通久进了一家客栈,订了房间,就在归鱼岛上转悠起来了。

    归鱼岛上人烟稠密,妙龄女子,风流公子,市井商贾,街上一大把。

    秋草何时黄,秋风已变老。林通久已是元神境武修。

    何谓元神?气府已开,元神初现,可断大江水,可拔高山根!目力可达十里。

    林通久此时眼界,心境,比起之前,又是一番变化。

    拣了一家热闹酒铺坐下,林通久笑呵呵叫来了小二,要了一壶美酒。

    将酒盖子打开,林通久就坐在长凳上,看着酒铺内众人饮酒。

    林通久不说话,酒铺内也就没人搭理他。坐到黄昏,林通久无趣,喝了酒,出了铺子。

    此时街上已是华盖灯火,璀璨如昼。林通久笑,还是晚上好,多热闹!

    街上有人吆喝算命,林通久听得出来,叫得很“欢”。

    林通久挤出人群,来到那算命先生摊位上,笑眯眯打量着算命先生。

    算命先生见有客了,笑嘻嘻请林通久在小凳儿上坐下。

    算命先生伸手示意林通久别说话,表情肃穆,眼神深沉,“让贫道猜猜,公子可是测姻缘?”

    林通久也不觉奇怪,看着算命先生故作高深的样子,笑,“如何测姻缘?”

    算命先生翘起嘴角,将摊位上的签筒放在正中,用枯竹手指轻敲桌面,“需要两人的画像,才能测。”

    林通久闻言,愣了愣,咧开嘴,眼神游离,有些尴尬,“我没有嘞。”

    算命先生哈哈大笑。林通久身后站着几个看热闹的年轻男女,闻言,皆是弯起了眼。

    这公子,好生有趣!

    “凡事有变通。”,算命先生边说边取出一张红宣纸,推到林通久身前,“你将那姑娘画出来!我就可以测。”

    林通久看着红纸发愣,“非要画出来?”

    算命先生郑重点头,“占卜卦象一道,实乃推衍变化。贫道收人钱财,诚心占卜,岂会含糊?!”

    这算命先生一身道袍,坐得笔直,不像开玩笑。

    林通久只得拿起案上毛笔,在红宣纸上画了出来。

    算命先生歪着头,看着林通久作画,啧啧称奇。

    林通久身边那些年轻男女瞪着林通久女子,皆是瞪着眼,看得脸红心跳。

    等到林通久画完,算命先生接过画,看了画中女子半天,才将宣纸画放下。

    取出签筒内的竹签,算命先生开始在摊位上摆道道。

    林通久数着竹签。等到算命先生摆了八十九根竹签,又开始一根一根往回收。

    最后,将竹签放签筒里,算命先生擦了把汗,看向林通久笑道,“算好了!”

    “怎么个说法?”

    “姑娘是个好姑娘。”

    林通久闻言,一脸黑线。

    算命先生赶紧道,“只是你命里犯火,这些年与那姑娘呆不久。过个多少年,就能好些。”

    林通久皱眉。

    算命先生见这公子还不满意,又补充道,“这世上情爱,始于陪伴,起于吸引,长于奉献,坚于信任,永于白头。这些都不难,难就难在,隐藏在其中的,‘相互’二字。”

    算命先生看着林通久,咧开嘴,“贫道一算,公子与这姑娘缘分颇深,故而只要彼此诚心相待,必是有好结果的。”

    林通久取下大青葫芦灌了口酒,将案上红宣纸放在自己袖里,起身欲走。

    算命先生大惊,站起身,对林通久喊道,“公子,赏钱还没给呢!”

    林通久咧嘴,“放桌上嘞!”

    算命先生猛地看向桌案,一把将桌案上三颗紫花钱揽入袖中。

    看见摊位上还有不少站着想要算命的年轻男女,算命先生笑嘻嘻,赶紧摆手吆喝,“相逢即是有缘人,走过路过,来贫道这里坐一坐呦!天上天下事,不过卦中事。”

    ……

    福州岛。

    苗小坐在福州岛渡口边的长亭内,看着海,生着闷气。自己这死鬼师父,说走真就丢下她走了!连个屁都不放!

    有个公子上前搭讪,彬彬有礼道,“姑娘一个人看海?”

    苗小装没听见,没理会这厮。

    那公子相貌清秀,谈吐清风,不介意一笑,站在苗小身边,指着东海柔声道,“在下钱瑜。见姑娘不像本地人,怕姑娘遇到麻烦,故而一路叨扰,还请姑娘见谅。”

    苗小冷冷道,“我没杀了你,就已是见谅了!”

    那钱瑜一惊,瞥了眼姑娘背上的紫柄长刀。沉默片刻,钱瑜指着东海,故作可惜,笑道,“姑娘倒是来早了。姑娘喜欢看海,该在春,冬两季来才对。金秋时节,适合驱车,不适和看海。”

    那钱瑜还想说,谁知一道霜刃瞬间横在他的脖子上!

    刀光刺得钱瑜眯起眼。苗小未回头,冷冷道,“滚!”

    那钱瑜早被吓出一声冷汗,直言吃这口饭不易,赶紧溜之大吉。

    长亭内还有些游客,见此,笑而不语。

    这些浪荡年轻人,为了攀上那些千金名贵,也是不顾脸面了。

    等到苗小出了长亭,天已黑,仰头向西而望,明月半悬,旁边缀着一颗长庚星。

    不知为何,苗小有些烦躁,看着渡口人山人海,握紧了已挂在腰间的长刀。

    不远处有人群围拢,人群内有人卖唱。

    苗小挤了进去,定睛一看,是一男一女。

    女的拨弄着丝弦,男的高歌清唱,“仙人好,不愁行,两袖乾坤,钱财自来;仙人好,不愁吃,朝晖夕露,惬意自足;仙人好,不愁住,天上天下,皆可安眠。仙人好,不愁穿,仙风道骨,自有风范;仙人好,虽好,哪有良缘妙!”

    一个“妙”字唱完,那男子右手一抬,手上响板儿一拍,全场声音就戛然而止。

    紧接着,就见那女子换了曲调,开始讲那风流野史,桃李情债来!

    苗小身边站着一对夫妇,夫妇拉着一个孩子。那妇人和丈夫叹气,“孩子气,除了天真,就是懒了。大人们,就绝不敢天真,绝不敢懒的。”

    那孩子听不懂,也没听那男女讲故事,而是仰头拉着苗小的衣角笑。

    苗小低下头看了眼小孩,忍不住摸了摸小孩的头。

    那妇人察觉,下意识拉了拉孩子,看了眼苗小。见苗小腰间长刀,妇人眼神明显有些嫌弃。

    苗小没理会那妇人,听了半天,弹了一颗碧花钱,就走了。

    姑娘心想,这世上,有趣的人,很少啊!

    莫名想起自己在广灵山时遇见的那个少年,苗小咧嘴笑,“不知道那林通久现在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