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魔:逆天行

第二章 大难不死必有后祸

    杜家,是唐城中有名的大户人家,平日里广结善缘,乐善好施,在唐城百姓中有口皆碑。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像杜家这样的积善之家,竟突遭无妄之灾——杜家上下,竟在一夜间惨遭灭门!

    黎明将至,杜家那血流成河、尸骸四布的恐怖场面,还没能被清理干净。

    一名二十出头的捕快弯着腰扶着墙角,在角落里呕吐。

    他刚当捕快第一天,便遇上杜家灭门这等惨事。望着那一具具无头尸体和高挂于门上的头颅,嗅着那刺鼻浓烈的血腥味,无甚经验和胆识的他哪里受得了,当场恶心犯吐,恨不得晕倒过去。

    “你也算倒霉了,第一天就遇上这种事。不过这也没什么,你慢慢就习惯了。”一名大腹便便的捕快在一旁安慰道。

    他嘴上说得轻松,一副不以为然的模样,实则心惊胆寒,忍不住喃喃叹道:“这鬼部的手段,也太残忍了。”

    “是神皇太残忍!”说话的,是一名身高体宽,已过中年的男子。

    那大腹便便的捕快瞧见,当即上前恭敬道:“捕头,你怎么来了?”

    “怎么,难道我还不能来了?”被称作捕头的中年男子,一脸不悦道。

    “小的不是这意思。只是鬼部做事,我们衙门向来只有洗地的份。这种小事,就不用劳烦捕头您了。”那大腹便便的捕快满脸挤笑的道。

    中年男子看都不看他一眼,正色道:“算上丫鬟和杂役,杜家上下总共十六人。但我听同僚说,现场只有十五具尸体。”

    “嗯。”那捕快点了点头,神色凝重起来,凑到中年男子耳边,低声道:“杜家的三儿子杜明成了漏网之鱼,听说鬼部的人在追杀他。”

    中年男子听罢,转身离去。临行前,他望了望留在墙上,仿佛烙印般的深红血印,正是鬼部的印记。

    有此印记,便是鬼部所为,便是神皇的旨意,便意味着不容违抗。

    .....

    离开杜家,中年男子来到陋巷里。这里,停着一辆马车。车前乌黑透亮的骏马,似乎隐匿在未尽的夜色里。

    中年男子走上前去,动步间,一身绯红显赫的捕头官服化作轻烟随风飘散,一头秀发连同发髻也消失不见;原本高大挺拔的身姿转眼变得弯腰驼背,竟成了一秃头枯瘦的老人,步伐稳健的来到马车前,躬身道:“大小姐,您猜得没错,杜家少爷果然没死。”

    “真的?”车厢内传来一女声,声音中透着难掩的欢喜。

    “梁老,你帮我查出杜明的下落,一定要尽快找到他。”车厢内的女声接着道,语气中尽是恳请之意。

    “大小姐,此事既然与神皇有关,老夫劝你还是不要插手为好。”老人劝道。

    “他对我有救命之恩,我又怎能见死不救。”车厢内的女声激动道。

    “与神皇作对乃是死罪,还望大小姐三思啊。”老人再劝道。

    “我已经想得很清楚,你若是不愿我也不勉强,我梅傲雪从不强求于人。”车厢内的女声孤清道。

    老人抬头望了一眼将要天明的夜空,开口道:“大小姐一夜未眠,还是回去好好休息。只要有杜家少爷的消息,老夫一定传音告知,请大小姐安心。”

    “多谢!”车厢内的女子感激道。

    那几乎隐没在夜色中的马车,转眼消失不见。

    .....

    余善不知昏迷了多久,待醒过来时,竟看到几条大鱼在眼前游过,其中一条大鱼似乎还被自己吓了一跳,刚游过来又倏的游走,激起连串水泡。

    余善环顾四周,发现自己居然还沉在江里。此时天色未亮,江里更深黑如夜,伸手不见五指,但余善却目似生光,眼中所见皆清晰明了。更神奇的是,自己明明在水中,呼吸却顺畅自如,体内似乎有一道真气生生不息,源源不绝。即便身在江中,也不觉沉重难堪,反而身子灵活轻便。明明不会游泳的他,此刻却在水中畅游。所过之处,吓得鱼们避而远之,惊散四逃。

    余善从未有过如此神奇的体验,心中甚是欢喜,但喜悦过后,余善不由回想起自己遭受重创,落马沉江的经历,怀疑自己是不是仍在梦中,当即摸了摸受创的胸膛,发现胸膛完好无损,甚至好像比从前还要结实。而脖子上的玉符还在,散发着丝丝暖意,泌入心窝。

    “奇怪,怎么会.....”余善更觉不解,难道之前经历的一切都只是一场梦?可那摧心的剧痛,濒临死亡边缘的绝望明明如此真实。

    紧接着,余善脑海中忽的有无数文字浮现,似扑面而来——修炼一途,讲究魂体互炼,分炼魂和炼体,不但要锤炼肉身,在体内积存灵力,更要以灵力壮大灵魂,再以魂力蜕变肉身。如此,肉身和灵魂才能相辅相成,最终魂体合一,一同飞升。

    炼魂十重——定神、内视、外探、念达、驱物、离魂、神游、奔雷、入圣、通天。

    炼体十重——气血、铁骨、百川、铸体、洞天、铜皮、乘风、脱胎、化身、成仙。

    一连串晦涩莫名,闻所未闻的古怪词汇,似要挤破余善的脑袋。还不等余善消化理解,一道令人生畏的声音突然响起,仿佛自远方而来,又仿佛近在耳边——“我神魂被邪火所烧,注定灰飞烟灭。但你还有一线生机。我的魂力会保你不死,你一定要好好活下去,用我传授给你的毕生修为,取神皇狗命,替我报仇雪恨!记住,你的命是我给的!”

    听着这震耳惊心,直击心灵的字句,余善哪里还能冷静。

    “难道,是他救了我?”余善心中诧异,既不知对方何方神圣,更不知对方提到的邪火、魂力是为何物。但如此一来,却正好可以解开了余善心中的疑惑——为何自己明明身受重创却偏偏毫发无伤。

    可是,对方纠结是谁?为何会出手相救?为何如此重创,居然在一夜间便彻底痊愈,连一点痕迹都看不到?

    疑惑间,余善隐隐听到岸上有声音传来,心中正觉好奇,脑海中忽的有连串画面涌现——水上行驶的船只、打渔的渔夫,还有一艘巨舟,横渡在江面上。渔船在其面前,如蝼蚁遇大象。

    “是神兵卫!”一些眼尖的渔夫,看到巨舟上招摇显赫的金丝大红旗,知道来者是令人闻风丧胆的神兵卫,纷纷撑船避让。

    原来,余善落马沉江后,鬼部与神兵卫分头行动,鬼部在岸上一带搜捕,神兵卫则潜入江中搜寻。

    “彻查江底,就算把江水抽干,也要找到玉符!”一道低沉如雷的声音响起,随着这一声令下,数十道人影身穿水靠,从官船上一跃而下,深入江中。

    连串画面一闪即逝,却无比清晰,而且过目难忘。仿佛只是在出现的一瞬间,便深深烙印在余善的脑海里。甚至,还伴随着各种声音,纷纷攘攘的涌入余善耳中,在其耳边回响,明明很杂乱,却又清晰可闻,仿佛就在余善眼前,就在余善耳边。

    听到“玉符”二字,余善低头望了胸前荧光流动的玉佩,想到自己正是目标,当即如鱼般游走,只想逃之夭夭。

    怎料,此刻江里敌人遍布,余善再如何周旋躲避,终究还是被发现。惊动之下,四面八方的敌人,已纷纷向余善游去。

    “糟了!这回逃不掉了。”面对四面八方游来的神兵卫,余善心中无比绝望,原以为得救后大难不死,结果却还是难逃一死。

    一名神兵卫水下功夫不俗,已来至余善身旁,余善为求脱险,伸手将对方推开。谁想双手一推,掌心落在对方身上,竟爆发出一声沉重的撞击声和清脆的碎裂声。

    紧接着,便见对方口吐鲜血,身子无力倒飞,随江流远去,消失在弥漫的血雾中。

    余善大惊,一脸惊愕的望着双手,仿佛眼前的双手并不属于自己。

    而就在此时,数名神兵卫游来,似被余善方才的掌力所震慑,都不敢贸然靠近,远远的围住余善,各人掐动法诀,灵光闪动的掌心,正对着余善。

    【五行驭水术】,乃五行玄意门的神通,术如其名,有驭水之能。

    余善脑海里忽的浮现出海量的信息,仿佛他对这门神通早已了若指掌。可他之前,分明从未接触过这些,对神通法门等修仙之事一无所知。

    余善正觉疑惑,周遭的水流骤急,只围绕着余善流转,竟如一个圆罩一般,将余善裹在其中。

    眼看水流越来越急,圆罩更似不断收缩,本应在水中身子轻盈的余善,渐觉重压加身,本能的发起反抗,双手握拳一同砸向圆罩。

    波!

    伴随着一阵剧震,困住余善的圆罩骤碎,急流破散,那数名施展【五行驭水术】的神兵卫身受牵连,被爆散的急流冲走,不知所踪。

    余善既惊又奇,他哪里想到,自己一拳之下竟爆发出如此威力,再想到之前双掌一推,更是令对方口吐鲜血,简直不敢相信:“我难道成高手了?”

    抱着这种连他自己都不信的大胆想法,余善深吸一口气,故作深沉严肃的一掌打出,滂湃掌力如排山倒海般碾去,将汹涌而来的敌人尽数击退。

    夜色下,江水在余善那一掌的余威下翻腾不安,浮起大片死鱼,有的甚至已成肉碎。血水之中,零星可见一些身着水靠者浮沉,生死不明。

    “去吧。”那低沉如雷的声音再度响起,一条水蛇从官船上抛落入江,越沉越深,越来越大。那纤细的蛇身,竟在短短片刻间粗若巨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