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寂晴空繁星满

第四十四章 冤鼓

    城中这一片地,宽阔而少人。清幽得很。在经过一个府院时,妙空听到后院有女子嘻嘻哈哈的笑声,心下好奇,忙飞身一跃,跳到了墙头上。

    原来是四五个女眷,妙空也看不真切。她们不知在前方凉亭上说着什么,嘻嘻的笑着。

    他又跳了下来,往前走。先前因为害怕,他走了太远了。

    他走着,走着,眼见马府后院已在眼前,忽然,他身旁的庭院内传来古筝曲,声幽寂深情,把他心神都吸引了过去。曲罢,妙空意犹未尽。最后,声音又响起,他叹了口气。想来也当是女眷了吧!走了。

    到了马府后院,妙空翻身上了高墙,就见一人惊呼!四五个人匆匆从旁边赶来。都带着刀。

    去告诉员外!一人喝道。

    妙空运起无情神功,人已到他们身后,在他们还没反应过来之际,妙空身法飘动,六人都被他打晕过去。

    他看着他的手,笑了起来。他向着被打晕的众人,行了一礼,就往内院走去。

    内院此际无人。左旁竹林边有一小屋,门洞开着,一股血腥味扑鼻而来。先前妙空在马员外家时闻过不少,自然知晓那是什么东西。

    他大跨步上前,入门,突然,他只觉脑海中轰的一声,他定住了。他见到了什么,我们并不知晓。只是此时他双目中瞬间落下泪来。

    他盘腿而坐,面门对着室内,双手合十,诵起往生咒。

    天上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天蓝得透彻。新燕不时翻飞,啼鸟偶尔也叫他两声。只有鸣蝉,在知了知了的叫个不停。

    妙空诵得三遍往生咒,已过去一个时辰。内院静得可怕。他倚在门槛上,双手抱胸,低着头。

    卯时了。他突然站了起来,往后院走去,见一众人还未醒,他看着他们,定住了脚,他神色中几经变换,不知想着什么。

    突然,他运起无情神功的功法,身影闪到墙边,一拳就把墙弄塌了,一个丈来宽的缺口豁然出现。他回身望了一眼,踩着碎瓦砾,身影消失了。

    妙空弄出的大洞把前院的人都引来了。他们听得噔!的一声,接着是闷哼,立马跑了过来。

    先前那个背弓的汉子也在,他们来的时候见六家丁倒在地上,又见一大洞出现在墙上。灰尘还未散完。

    去告诉员外,那个背弓的汉子道:顺便告诉员外,我先去衙门打点,让他快来。说完,运起轻功,闪身急射到街上。

    家丁往前院跑去,很快,马员外就出现在了后院。备轿!只听得这一声,就见一轿子快速的往衙门跑去。

    再说妙空,人此时还在街上走着,他也正往衙门走去。他一步一步目光直射前方。

    他只认识城东衙门,而那背弓汉子去了城西,马员外去了城主府。几乎瞬间,这两个地方都派出快马,持急令,快马飞于闹市。期间不知撞飞多少事物了。

    一匹快马于妙空身前穿过,妙空丝毫不避,那马上官吏噌着妙空的衣袖飞奔了过去。

    待妙空到城东衙门,已见快马停在门口栓马柱上。嚼着草料。衙门口两座大石狮像,张牙舞爪,气势逼人。门上一黑匾金字,上写道:渝州衙门。匾下两扇洞开的黑漆木门,并排有三纵三横大门钉。门口两个站差捕快,佩刀,目不斜视。

    而左右两边石狮后,分别有两个大皮鼓。左边皮鼓面上写有大写的红字冤,右边皮面上有大写的红字邢!

    妙空直奔左边的大鼓而去。一个站差把他拦住。妙空不待他说话,径直把站差推开。站差怒,妙空已拿起鼓下的木锤,狠狠的敲了起来。

    嘭!声极大,把街上行人都吸引住了。

    嘭!又是一声!人群炸开锅了。那站差上前去,想把妙空手上的木锤夺下来,却又被妙空推开。嘭!又是一声巨响。

    冤鼓!街上人群热闹起来了,要知道,大虞王朝上衙门敲鼓只有两种性质。就是鼓面上的邢和冤。其中,邢为除却蒙受不平等审判或含有重大隐情的审判外一切邢狱诉讼。而冤就是上面这两个标准。大虞王朝对冤鼓的限制极严,如确含有冤情,轻者审判双方一方一旦落败便人头落地,重则诛移九族。以故,不管因何者,都决计不肯轻敲冤鼓,若实情不对,则必凌迟处死,展于市。

    渝州已经有三十多年未闻冤鼓之声,故今行人闻冤鼓敲,皆聚于衙门前观望。这消息瞬间就传遍了渝州小巷。街上人们陆续来衙门前,以致人群过于密集,而街道拥堵。

    这下,妙空的行为炸翻天了,衙门内冲出十几个衙役,站到衙门前。行人虽拥挤,却也没有敢往衙门处前进半步。

    何人鸣冤!一个头戴青金圆帽,衣着大红袍,黑腰带,脚踩白底黒靴,面目威严的老者从衙门内踱步出来,看着妙空厉声喝道。

    妙空停下了敲鼓,嘭嘭声也顿消。

    妙空回身对那老者行了一礼,面无表情,冷声道:小子鸣鼓沉冤!

    哼!那老者冷声冷气道:你可知依大虞律,无事而鸣冤鼓者,凌迟!

    妙空不知何故,一股恶气直往心上飘。他冷冷看着那老者,一拳直接把那冤鼓打爆。

    哇!人群一片哗然。

    老者怒道:好好好!来人,升堂!

    众官差鱼贯而入。摆好架势,分两边,边各六人。

    老者端居堂上,头上一红匾金字,上写到:正大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