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持法托玄举尘身 乘风踏云入天门 开得玉波映星汉 恒光一道照大千
主殿外
陈守稷正于一方青石坐下,入定调息,为韩笠衣护法。
方才他给韩笠衣的三件水属奇物,除却那玄清浑水外,其余两件其实都是荀氏宣玉真人赠于他的。
玄蛟膏虽为水属,但却最为适合那等以人身修妖身的功法,韩笠衣所习玄功路数纯正,对此物未曾有反应也是预料之事。
而玄清浑水则为阴阳之属,按理来讲应是最为适合用来开脉的一道奇物,可韩笠衣却反而对玄鸿真水的感应最为强烈。
此水与星精相合,内蕴星宿之力,若是仔细论起来的话,其实是比玄清浑水要差上半筹的,只不过功法不同,所走的路数自然也是不同,难以全部用同样的眼光来衡量。
这三件奇物虽是赠与韩笠衣开脉的,可他未尝没有试探其所修功法路数的意味在里面。
现在来看的话,韩家所修的功法相较于五行阴阳,似乎更为偏向星属,不过总体而言倒是与他先前所猜测的想法不大。
待韩笠衣开脉之后,再观其所开脉象,想来定会有所收获。
主殿之内,大玉台上
韩笠衣闭上双目,已然进入深长入定之中。
在上回将元真打磨圆满之后,他往上行去之路已然没有任何阻碍了,剩下不过是只差一道合适的天地奇物罢了。
如今随着此物为他所得,这上行而去的最后一道阻碍也是散去,不过他并没有去急着运功破关,而是先调理气机,任凭自身精气自然而然呈兴发之势,向上节节攀登而去。
就像是一个水池,由着一滴滴水往里滴落,终有一日会自然满溢出来,更何况他早已将水池蓄满了。
随着他的呼吸吐纳,自面前摆放着的瓷瓶中自行透散而出的七彩霞光伴随着气息出入,似乎化作了一道长虹,在玉台周围滚荡来回。
如此不过片刻后,韩笠衣只觉浑身元真精气好似浪潮一般,在诸窍百穴之中来回奔涌,令四肢百骸的血气骤然一缩,一股热气直冲顶门,同时又分出一股寒气,自胸至腹,一路下行,涌至两脚足心。
两股气机一热一寒,一升一降,正合清浊升降之理,分而占据身体上下两端,而位于中间脐门处的神阙穴则是倏忽一颤,一道玄渺难测,杳杳无形的先天玄气由其内生出。
开脉之法,在以玉液化池时的古早时日,尚还有着几分固有的路数可寻。
而随着道法演化至今,因各自所修功法路数不同,所用来开脉的奇物不同等诸多因素,这开脉之法自然也是变得无迹可寻起来,不同之人,哪怕修持的是同一门功法,所遇到的情况也是截然不同的,只能依靠自身的见识感受来摸索上进之法。
待这道玄气出现后,韩笠衣立时明白,此气乃是他一身元真之精所化,诞于先天窍穴之中,想要开结脉象,便要设法将此气壮大起来。
他当即毫不犹豫的运转心法,用元真之气裹住这道玄气,不断蕴养此气。
可不久之后,他就发现若是这般下去的话,便是元真耗尽,恐怕也不见得能够将这道玄气蕴养出来。
这并非是他功行上的问题,而是需要外物相助,那玄鸿真水便是用于此刻!
韩笠衣立马运功一引,藏于瓷瓶之内的那道玄鸿真水霎时飞腾而出,他再张口一吞,便已是将其吞入腹中,在一身磅礴元真的牵引下,与那道玄气融汇在了一起。
二者方一相合,那道玄气立马有了变化,由无形化有形,成了一道清玉玄水,裹挟周围元真,须臾间便已是游遍四肢百骸,诸窍百脉,最后再猛的一跃,自头顶卤门出透发而出!
此水甫一出现,便化散成一团氤氲气雾,往周围缓缓弥布扩张而去,同时阵阵异香自韩笠衣身上焕发出来,此时他只觉自己的心脏像打鼓一样擂动起来,浑身澎湃的血液哗啦啦在耳边如潮而响,每处窍穴都在勃勃而动,底下好似有一股勃然生气要从皮肤下面冲出来,如同一把玉锤在不停敲打着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连骨节和筋膜也一起颤动了起来。
韩笠衣自玄泽上洞宝妙真功中观读过,此是玄气始发,脉象初开,浑身皮肉筋骨逐渐脱离凡身,洗涤污秽,与仙灵之气相合。
他只管守住心神,默默运转玄功,不做理会。
如此持续了小半柱香后,那团玄气所化的氤氲气雾已是壮大至丈许高宽,内里不时有着道道星芒闪过,好似流星坠地,一闪即逝。
同时韩笠衣感觉随着最后一丝元真自躯壳中往头顶汇聚,沉落在气雾之中后,他陡然觉得四周一静,好似回到天地初开,鸿蒙未分之时,令他不自觉的沉浸其中。
不过未过多久,他的耳畔又再度听得一声响,好似撞破了什么关隘,令他神智为之一清,浑身一松,骤然醒转过来。
韩笠衣顿时升起一阵感悟,此是自身正式蜕去凡俗之身,返还先天的过程。
到了这一步,自己已是站在上境关门面前,他面上微笑一下,喝了一声,鼓足浑身气机往那关门推动而去。
霎时间,头顶气雾之中立有隆隆潮水之声传出,而后但见一道璀璨星光自里间亮起,将笼盖在外的氤氲气雾照散,一道玉江玄水自里间显露出来,玉波翻腾,白沫如雪,在韩笠衣头顶三寸高处来回奔涌,翻翻滚滚,奔腾不止。
其内里好似藏有亿万星辰,璀璨闪耀,与天光呼应,由远望去,如同一挂灿烂星河一般。
韩笠衣看有片刻,再是一仰脖,那一挂星河玄水倏然下来,眨眼被他吞入腹中,与此同时,他浑身气机一涨,赫然已是成功开得脉象,推开上行之门。
他笑了一笑,自玉台之上站了起来,口中朗声言道:“持法托玄举尘身,乘风踏云入天门,开得玉波映星汉,恒光一道照大千!”
语毕,殿中诸物尽皆震颤不休,好似为其欢腾鼓舞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