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妖实录

第四十四章 迷雾异象

    宁海县在前朝大夏时便已经存在了,而且还是一座较为繁华的县城,城中大多居民都是以渔业为生,经常出海捕捞,可以说家家户户都离不了海。

    而常海县,则是大周立国之后,当年第一任潮州权特意给宁海县设立的一个陪衬,帮助其转运海货,同时还开有官营盐场,其实城中大部分人都是靠着宁海县吃饭的。

    大周周成帝废止宵禁,鼓励商贸,除去常海县的陆路运输之外,还可以直接用商船沿着海岸线一路向北,将货物运往北境。

    这使得宁海县愈发繁盛起来。

    可就在两天前,许多与宁海县有往来的商家发现,以往准时押到的货物竟然迟迟未到。

    由常海县出发前往宁海县的几批东南商会的商队,明明可以在两日内往返一次,却也失了音信。

    而汪州权也接到了来自东南商会会长沈文赋的一封求援信,也就是如今大周东南侯,沈家家主沈文斌的弟弟。

    附在信最后的,还有一些单干的行商侥幸窥见宁海县情形的讲述。

    “宁海县笼罩在诡异的森白浓雾之中,那雾气有时会如云海翻腾,有时又静谧如纱……大雾,似从海上来……”

    “不闻犬吠,不见人影,偶尔可听得呕哑嘲哳之响动……”

    “雾中灯火零星,并非一成不变……”

    “远望如鬼蜮,无半分生气,教人胆寒……”

    汪州权看着这封信,死死皱着眉头。

    沈会长的信无比简单,大意就是说宁海县应该是出现了棘手的妖邪,造成了骇人听闻的异象,请州权大人想办法尽快解决,不然那些跟宁海县有商贸往来的主顾们察觉到不对,一定会搞清楚宁海县发生了什么。

    到时候宁海县的异常被发现,那些人一定会上报的,到时候一级一级往上传,朝廷或许就知道了。

    这对东南商会的声誉来讲,是个不小的损失。

    谁还敢跟一个被妖邪入侵过的县做生意呢?

    宁海县多年的发展就全都毁于一旦了。

    这些道理汪州权自然懂得,可后面那些记录着目睹宁海县异常的字眼,让他浑身不爽利,这么热的天气竟然让他觉出一丝丝寒意来。

    宁海一县常住者十余万,这要是出了问题,那他恐怕就是大周的罪人了。

    “这些该死的妖邪!”

    汪州权烦躁的丢下信,拿起茶盏一饮而尽,可这点茶水并不能缓解他的焦虑。

    自从大周立国之后,那些只能在民间传闻和志怪话本中才能听到的妖邪就好像突然被解开了限制一般,不断的出现在世间。

    作为一州之尊的他,平时操心的都是民生、政务,至于那些鬼祟的妖邪都是由隶属于妖司的令师去处理的,一方面是因为妖邪现世不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这些官员并没有对妖邪产生多么大的警惕。

    科举也不考这些,妖司那群人去管就够了。

    而且,妖邪出现的时间点,好说不好听。

    汪州权自认明白皇帝们的想法,这事说出去显得大周遭老天厌弃一样,到时候平白给了人把柄。

    因此,大周从来都不会真正给天下百姓讲明白,这妖邪究竟是什么时候出现在世间的,而且这几十年下来,也没有乱到满大街都是妖邪的情况。

    在南境各大州中,许多百姓都是从来没有见过妖邪的,自北境流传而来的小道消息也大都被当做是说书先生的故事听了。

    茶楼里,酒楼里,把难辨真假的妖邪之事当做谋生手段的说书先生也多了去了。

    你要说他们真的信世上有妖邪吗?

    恐怕他们也得认真想上一想,再神神叨叨回答你一句“信则有不信则无”。

    可这封信摆在他眼前,实实在在的说明,在宁海县就有妖邪作祟,而且还是个极为诡异的存在。

    “来人!”

    汪州权背着手在堂内走了两圈,沉声喝道。

    “大人。”

    “请向州令来一趟,要快!”

    “是!”

    随后。

    汪州权就跟匆匆赶来的向州令聊了许久。

    两人商议,最好是能请剑南酒徒帮忙,若实在不行,就先抽调潮州各县令师前去打探。

    别的江湖人士他们不敢用,谁知道他们会不会一个从心就跑了呢?

    然后还四处嚷嚷,走漏消息,那麻烦可就大了。

    而剑南酒徒虽然性格古怪,在读书人里的口碑不好,但人家是大周勋贵,对百姓很上心。

    大周唯一的那座佛门寺庙方丈还曾说过:“越施主有一颗赤诚之心。”

    妖司最大的势力在朝廷,各州内也有隶属妖司的人。

    比如最小一级,便是各县的令师,但与其说他们隶属妖司不如说隶属县衙,毕竟离得太远,也没有归属感。

    再往上一级,就是管辖多个县的府,各府城之内设有令君,专司妖邪事,他们的能力都会比寻常的令师更为全面,经验更加老道。

    但需要府君调令才能支使他们,现在汪州权要做的是尽量不声张,在知情人越少越好的情况下了结此事。

    再往上,就是妖司直辖的几支神秘捉妖队,他们直接听从妖司司主的命令,活动在妖邪现世之地。

    这些捉妖队实力强绝,没有司主的命令,就算是丞相也不能调用。

    最高一级的,就是设立在京城的妖司了。

    妖司知道了,就等于元平帝知道了。

    所以,这最小的令师,才算是州权手里能够动用的最靠谱的力量。

    此刻,正买了酒菜回家的杨落堂正一脸轻松。

    他还不知道,如果剑南酒徒没有被他们找到的话,自己就要出发前去那个笼罩在迷雾之内的宁海县了。

    “我回来了!”

    径直迈入院中,一手提着一坛足斤足两的东阳酒,一手拎着沉甸甸的食盒,杨落堂嚷嚷着,“并蒂!来接一下!”

    “来了来了!”

    话音刚落,并蒂踩着一阵风就从房里冲了出来,直奔杨落堂手里的食盒,“今天买了什么?”

    “叫花……只因。”

    杨落堂笑着说道。

    “?”并蒂扭着小脸,一副看傻子的表情。

    自讨了个没趣。

    叹了口气,杨落堂绷着脸,一手按住正在扒拉食盒的并蒂,命令道:“去洗手吃饭。”

    再不阻止,并蒂就要把手伸进去抓肉了。

    “哦。”

    并蒂不情不愿的起身,转身洗手去了。

    又从厨房里弄了两碗浓稠的米粥,就着之前买来的咸菜,两个人坐在一起,边吃边喝起来。

    饭桌上闲来无事,杨落堂顺带着就把今天甘县尉跟他说的事情讲了出来,还傻呵呵的吐槽道:

    “你说那剑南酒徒多少年没有来过了,今年怎么就能来呢?要解决宁海县的事情,不如早点张榜,请那些江湖人士去看看。”

    伸手掰下一个泛着清香的鸡腿,递到并蒂的手里,“或者从府城的令君手里借点人,也比找那个剑南酒徒靠谱。”

    “宁海县?”

    并蒂嘴里含着筷子,若有所思,但很快她的思绪就被鸡腿的滑嫩打断了,嘟囔着说道,“没事,你不去就行……麻烦事让他们处理就可以了……”

    “嗯,有理。”

    杨落堂颇为赞同的点了点头,语气轻快,“多吃点。”

    “要鸡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