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妖实录

第五十六章 何来码头

    唐洗砚听着自己老爹那得意洋洋的话,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又不是你做的,你得意个什么劲。

    还马马虎虎,连饭都不会做的人好意思评价我。

    “唐令师,这包子是你做的?”

    张泉惊讶极了,手里还捏着小半个没吃完的包子。

    杨落堂和葛方也不敢置信的看着长相清秀美眸妩媚的唐洗砚。

    县令的千金还会做包子,还能做到这么好吃?

    “对啊,难道还能是唐县令做的?”

    唐洗砚嘴里嚼着脆爽的黄瓜条,漫不经心的回道。

    “咳……那什么,多吃点,一会儿咱们还有事商量。”

    唐县令似乎是感受到了自家闺女的情绪,连忙打断了他们的对话。

    千万不能让洗砚把自己试着做饭的事情说出来,不然自己这张脸可就丢了。

    “哼。”

    唐洗砚轻哼了一声,也没有多说什么,安安静静的继续吃饭了。

    要是跟他们说老爹做饭把厨房烧了,估计晚上老爹就会为了证明自己再度钻到厨房里去。

    她可不想见到厨房再被烧一次了。

    吃完饭后。

    唐县令带着他们又去了正厅。

    昨天他紧急安排的询问常海县百姓梦境一事,暂时得到了初步的消息。

    在目前能够询问到的所有百姓中,全部都有做过有关海鸣的梦境,而且内容都和唐县令的梦境相同。

    但问题就在于,他们还没有找到谁的梦境有另外的异样和不同。

    “目前所得知的信息,就是这些了。”

    唐县令将今早自己得到的消息告诉了众人。

    在没有找到不同的梦境之前,他也不知道现在应该做些什么了。

    “照这个趋势看,那估计常海县所有人的梦境中都会出现神秘的海鸣。”

    葛方沉吟着,说出了自己的推测。

    “应该是这样没错……”

    杨落堂也皱着眉头,眼下的线索少得可怜,他没法从中找到什么关键。

    突然,他想起来今早通知他们来唐府的那个年轻人,他是要去码头巡视的,那里会不会有什么线索?

    “唐县令,码头那边有什么异常吗?”

    之前说过,有人曾看见一共五艘船只驶出了宁海县的码头,那常海县的码头会不会出现类似的事情呢?

    码头?

    唐县令一怔,他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询问道:

    “杨令师你说什么?码头?”

    唐洗砚向着杨落堂投来了疑惑的目光。

    “对啊,码头。”

    杨落堂有些奇怪,自己是说错什么了吗?

    张泉和葛方也觉得唐县令与唐洗砚的反应有些奇怪,方才那个年轻的吏员将他们带到唐府之后,就说要去巡视码头了,难道码头有什么机密不成?

    唐县令一脸古怪,摊了摊手,无奈说道:

    “常海县帮宁海县运货都是走陆路,四周不挨海不挨江河,哪里来的码头呢?”

    常海县没有码头?!

    如同一道闪电劈入脑海,杨落堂整个人打了个寒颤。

    对啊,宁海县临海,常海县是没有码头的!

    自己为什么会下意识的觉得常海县有码头呢?

    葛方和张泉两人也是一脸惊骇之色,在唐县令说出常海县没有码头之前,他们完全没有反应过来这件事的蹊跷。

    甚至,葛方是提前来到常海县的,还去过宁海县,他都没有意识到那年轻吏员所说的错漏之处。

    简直是令人毛骨悚然!

    唐洗砚见到这三人皆是一副天打雷劈后的震惊样子,十分好奇,问道:

    “你们这是……听到谁说常海县有码头了?”

    杨落堂顾不得自己一身鸡皮疙瘩,连忙问道:

    “唐县令,早上通知我们来唐府的那个年轻吏员叫什么名字?”

    “早上是……小何,何信。”

    唐县令回忆了一下,然后试探问道,“他跟你们说常海县有码头?”

    “他说他要去码头巡视。”

    葛方面色凝重。

    一个常海县的吏员,肯定比他们这些刚来不久的外地人更清楚这里有没有码头。

    “他往哪个方向走了?”

    唐洗砚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

    “往北。”

    张泉接过话头。

    “找人,尽快!”

    唐洗砚腾地起身,丢下一句话之后转身离开。

    “唐县令稍待片刻。”

    杨落堂随后起身,对着唐县令一拱手,便也急匆匆离去。

    葛方、张泉自然不会在这里多做盘桓,跟唐县令告辞之后,便一同离开了唐府。

    “路上如果遇上官府的人,记得多问问情况,估计不会这么容易找到人。”

    “另外此事蹊跷,不要单独行动,不管有没有消息,半个时辰后在这里汇合。”

    杨落堂在唐府外拉住了不顾一切就要往北边跑的唐洗砚,等到张泉和葛方也出来之后,对着众人嘱咐了一通。

    “知道了知道了。”

    唐洗砚不耐烦的嘟囔着,骑上马直奔北边去了。

    这家伙怎么跟自己师父一样唠叨。

    “那咱们就一人一边吧。”

    看着风风火火离去的火红身影,杨落堂也有些无奈。

    葛方翻身上马,“我去东边。”

    “那我就南边吧。”

    张泉拍了拍杨落堂的肩膀,“注意安全。”

    剩给他的,就只有西边了。

    “驾!”

    四个人分头行动,一路上遇到不少正在询问百姓梦境的吏员,还有在街面上巡视的捕快。

    一个人闷头找肯定是最笨的选择,但在他们询问寻找何信的下落之时,所有人都说不知道。

    从唐县令要求尽快统计全县百姓梦境开始,他们就一直在外面挨家挨户的上门走访记录,根本不知道其他同僚在哪里。

    而在杨落堂心里成为了莽夫的唐洗砚,路上遇到官府的人也不做停留,径直跑到了常海县最北边的城门处。

    她对着把守城门的守军问道:“可有看见一个年轻的吏员来过这里?”

    由于常海县封城,寻常街道上的热闹劲去了十之七八,因此守军对来过这边的人都记了个大概,更何况是个吏员呢。

    “见过,他一个人骑马经过这里。”

    果然来过这里。

    唐洗砚心里暗自得意自己的冰雪聪明,追问道:

    “他往哪里去了?”

    “顺着城墙往西走了。”

    “你有看出他身上有什么异样吗?”

    “……这确实不知。”

    唐洗砚骑在马上,看了一眼日头,眼下离半个时辰还早,不如自己先去西边看看情况。

    “有劳。”

    调转马头,复又朝着西边奔去。

    片刻后。

    来到城西的唐洗砚下意识勒住马缰,看向了前面。

    空荡的街道上,那个长相英朗的杨令师正坐在一个人身上,那人双手被反剪到背后,纵使不断挣扎,但还是让杨令师牢牢控制着。

    走近一看,这趴在地上的人正是何信。

    “啥情况?”

    唐洗砚疑惑了。

    半个时辰后。

    唐府门前。

    张泉、葛方两人站在门口,看着被捆得结结实实,还在地上如同离水的鱼一般挣扎的何信,忍不住向结伴而来的杨落堂与唐洗砚投去了目光。

    “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