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三生录

第67章 青山小吏

    青山域,山城。

    公子执扇,过喧嚣的酒楼,过吵闹的赌场,马车在人群密集的道路策驰,行人不得不避让。

    扬起的灰尘被折扇挡下。

    华贵的马车中还传来谩骂,加快速度驶向街头。

    公子习以为常,走向街尾。

    街头越是吵闹,街尾越是安静。

    长长的街道两端,仿佛不同的世界。

    街尾热闹的商铺很少,仅有的几家商铺都是些手艺活。

    平常的争执也是大多来自于街尾的木匠和铁匠,这已经是街尾最有人气的商铺了。

    公子身旁,小小书童堪堪及腰,单薄而瘦小。

    木匠铺的旁边,有间全木制的房子,大汉修葺漏水的屋檐,爬下来后正巧看到公子归来。

    “哟,楚官人上朝回来了,这房檐长了蛀虫,上回我看有滴水,虽然不明显,但雨季快来了,是必须修整的。别处我也都看过一遍了…”

    他指了指房檐,手中还抓着木板和铁锤。

    “张叔,上回阿爹总说找不到小铁锤,赖我贪玩弄丢了,原来是在你手上,你可得还给我!”

    书童上前抓住铁锤,赖着不放手。

    “给你给你,还没给楚官人修完屋子呢,你也不想楚官人睡觉时被雨水惊醒吧!”

    大汉也拽着铁锤不放手,身前小人儿委屈的放了手:“修完了你要还给我!”

    楚言非觉得好笑,街尾的破落和贫穷,往往就会为了柴米油盐,鸡毛蒜皮起争执。

    小孩子赖在大人后面不松手,都算不上争执。

    “张老哥有心了,修葺用的费用都先记我头上。”公子收起扇子,推开木门,发出嘎嘎声响。

    身后大汉追了上来:“不用不用,楚官人不嫌弃这老房子那是它的福气,我至少可以保证它不漏水,不被风刮走。”

    楚言非跟木匠买下这间木房子,又是邻居,售后有所保障。

    木头的气味儿很明显,地面有些潮湿,加深了木头的颜色,古朴的气质倒是与执扇公子相得映彰。

    楚言非拍了拍这个约莫8岁的书童的脑袋:“回家去吧,明天一早再随我上朝,别赖床哦!”

    书童应了一声,跑回家时,还不时回头望那个他弄丢的铁锤。

    “张老哥儿有话要说?”

    楚言非问了声,大汉挠头,有些窘迫。

    “但说无妨!”

    大汉有点不好意思:“婆娘一定要给我说,让林儿也跟着官人见见世面,可娃娃没到6岁,都尚未蒙学,这不是给官人添乱嘛!”

    楚言非不意外,铁匠铺的儿子做了书童,木匠铺的孩子也不能落后,底层的百姓也需要争一口气,否则生活就太过憋屈。

    “林儿是个好孩子,教他读书写字并不难,木匠铺也还要薪火传承,只要张哥想,我倒是有几本蒙学的书可以送给孩子。”

    楚言非走进木屋的主厅,这里只有一个大大的方形木桌,和一个高高的靠背椅子。

    贴着三面墙的,都是书柜,从地面,到天花板,都摆满了书籍。

    他搬了椅子,踩了上去,从最上面的一层柜子里,摸出了两本儿童读物。

    他重重的拍走了上面的灰尘,将之递给张哥,书籍变得很新。

    “蒙学后,有机会倒是可以带他走走!”

    楚言非没扫了别人的兴致。

    他看得出来,张哥是要给家中婆娘一个交代,其实更希望孩子继承自己的手艺,否则就不会给孩子取名张林。

    林,双木,可见张哥对手艺传承的期待。

    “楚官人慷慨,这蒙学读物虽不稀罕,却也不便宜。这样,我定期给官人修整房子,官人去上朝我就喷点防虫药剂,雨季快来了,虫子活动很频繁,权当报答官人。”

    底层百姓虽不富裕,过得拮据,往来之中却又显得大方,没有想着占便宜。

    这是楚言非愿意住在街尾的原因。

    一是安静,二是纯朴。

    来此已经三月有余,三面墙的书籍都已经烂透在脑子里。

    空气中弥漫的味道,也不知是木头受潮的气味,还是书籍本身的墨香。

    下月的考试,就会选出青山域的举人。

    山城仅是青山域的一个城池,山城秀才多如牛毛,青山域的秀才更甚。

    众多秀才的第一名,称举人。

    他拿起一本看了一半的书籍,随意翻了几页,又放下。

    书籍名为《万通读书有感》,作者万通,书中没有介绍万通来自何方,官位何职。

    “乾坤大陆,尚武而得以存续,尚文而得以传承,通商而得以繁华,巧工得以安居,务农得以饱腹。”

    行业是有高下之分,存在鄙视链。

    武,文,商,工,农。

    各个阶级间差距很大。

    此地街头从商,街尾重工,繁华与破旧,一眼就能看出高下。

    即使是青山小吏,在这破旧的老房子里小憩一宿,多半都会被同僚看不起。

    穷酸秀才落魄到那样的境地,就应该好好反思。

    书中提到一点,阶级的固化令人与人之间产生隔阂,不消灭阶级差异,世间绝不可能平等。

    读书人是不可能与匠人讲道理,匠人却还要讨好读书人。

    “从万通的读书感悟来看,此人似乎在探寻一个平等的世界。”

    楚言非摇了摇头,若是平等,那么资源该如何分配?

    最终结果还是武力强的人掌控和支配资源,尚武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并非人类族群的选择。

    三个黑袍面具人悄无声息出现,安静的现在楚言非身后,等他合上书本,才向前走来。

    正是楚言非那三个第二卦的傀儡,他分别取名“二一”“二二”“二三”。

    二一抓着一只断了的手臂,递给楚言非,其上还流出鲜红的血液。

    楚言非叹了一声,傀儡终究没有什么思考能力,下的指令往往会有偏差。

    断臂的手掌紧握着,五指抓着一个储物袋,储物袋上镶有一个小小的“非”字,是楚言非之物。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他虽想可怜不长眼的小偷,但一想到自己差点在书童面前丢了脸,就觉得可恨。

    青书斋是山城最大的书籍交易场所,在这里能买到绝大部分的读物,有模板印刷的,也有文人誊抄的,新的旧的,应有尽有。

    下朝后,楚言非先是带着书童去了一趟青书斋。

    他本想找《万通读书有感》的第二卷,奈何没有找到,就随意的购置了几本新鲜读物。

    付款时,却发现自己的储物袋消失了。

    好在同样刚下朝的同僚正好也在买书,见楚言非窘迫的没钱付,索性都买了下来,慷慨相赠。

    那小偷的确手段高明,在现场继续作案了几次,才被楚言非发现了。

    他命令傀儡在不惊动他人的情况下夺回储物袋,毕竟他所有的灵石和金条都在这里面。

    没料到的是,一起夺回来的,还有一只手臂。

    第二天,楚言非出门,门前的书童已经在等候,清晨的风有些凉爽,小孩子单薄的身子偶尔颤抖。

    他牵住书童的手,孩子一下子就不感觉冷了,楚言非的大手温度很高,像个火炉。

    山城文人都喜欢带着书童,上朝时的杂事都会交给书童来做,包括笔墨纸砚的准备,书籍案卷的分类摆放。

    如此,既彰显文人的魅力,又让孩童得到锻炼,还免雇佣多余的杂工,书童可不能领工钱。

    上朝前,楚言非听到有人在议论自己,说自己作为秀才,买书都极为窘迫,只能求助于路过的同僚…

    朝堂之上,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书童名叫铁牛,他听到流言,脸色铁青,咬着牙显得很憋屈,手上不自觉用了力。

    “这孩子反应真大,看来即使是书童之间,也会在乎面子。”楚言非心想,不就借了点钱,搞的沸沸扬扬人尽皆知。

    孩子的心总是脆弱的,阶级的差距本就使得铁牛有点自卑,与别的书童一起整理书籍案卷时,定会受排挤和冷落。

    “你跟他们去那边吧!”楚言非指向那群书童,等待今天的朝会开始。

    他早已发展,昨日帮他付钱的那位青山小吏,不时看向自己,观察反应。

    主官听闻此事,觉得事情虽小,但是不能借钱不还,竟然当众要求楚言非还钱。

    众人本想看好戏,哪料楚言非掏出一块金条,欲要甩给对方:“额,这是我最小的金条了,你可以先去钱庄兑换,记得把找零的钱还给我!”

    不仅是别的小吏吃惊,主官也吃惊,盯着金条神色不悦。

    “这,楚官不必着急还,等你去钱庄兑换好零钱再还也不急,谁都可能忘记带钱包,我举手之劳罢了,不用急着还…”

    那位同僚没有接过金条,反而更大声的重申他帮助了楚言非付钱一事。

    “那就不用还了,这点小钱,权当感谢你的慷慨…”楚言非这样的青山小吏,竟如此有钱,同僚们此时不再起哄,反而赞叹起楚言非下朝就读书的精神品质。

    书童那边,竟也有人主动跟铁牛攀谈起来,一时间铁牛都不知所措。

    朝会一如既往的无聊,无非是听主官讲每日发生的大事,如若没有,主官就会随意讲讲。

    哈欠连天,多是常态。

    朝会结束,青山小吏们就各自处理分到手头的事,处理完就下朝,每天都是如此。

    同僚们得知楚言非来自三角域,多是看不上那样弹丸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