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三生录

第72章 新科状元

    “柳将军不必如此,在我看来,内部矛盾倒是其次,重要的是柳将军真正的意愿!”

    楚言非合上书本,牵动着柳絮的视线。

    “此话怎讲?”柳絮追问。

    “首先,巫启和巫保明显是站在一起,巫启所谓的向上面请示分工,一定对柳将军不利。”

    “如何请示,向谁请示,请示内容都不得而知,加之有人夜袭,明显是希望柳将军放弃此地。”

    楚言非没有把钥匙的事直接说出来。

    “向来一城的执法院,只能有一个主将做主,分工一事我觉得是无稽之谈。”

    “最大的可能,就是柳将军在此,一直耗着,在跟巫启和巫保等人争权的同时,还要应付随时袭击的贼人,迟早疲惫不堪。”

    柳絮听闻,也点点头,处境的确不算好,做最坏的的打算总没错。

    楚言非继续:“之所以说取决于柳将军的意愿,那就看你自己对于主将这个位置的执念。是不太在乎,还是必须要夺取。”

    “若是不太在乎,我劝将军立刻放弃,去做自己真正在乎的事,莫要执着于一些勉为其难、吃力不讨好的事,这是对自己的伤害,也会伤害到这座城池。”

    “若是执意夺取主将之位,我认为直接铲除阻碍是最好的办法。巫保死了,就不会有人妨碍将军!”

    楚言非语速很快,每一个字却都缓慢的刻在耳朵里。

    “这…”柳絮没能回答,一直到后半夜,灯火照着她独自一人,来回翻动手中的诗集。

    楚言非的话相当直白,简单明了,而且是个二选一的答案,难题只有,柳絮能否认清自己的心意。

    清早,铁牛没有再来门前等候,楚言非也不是青山小吏。

    柳絮等人告别了。

    临走前她问了楚言非一个问题。

    “先生乃是智者,智者都说不可以卵击石,先生认为如何?”

    楚言非看出了柳絮的决意,轻笑:“以卵击石的确不可取,若是能将弱卵孵化,哪怕是只公鸡,也可以吃了那小石子。做不到强化自身,依赖更强者也未尝不可。”

    柳絮躬身一拜:“受教!此行若有所结论,定要再来拜访先生!”

    三人离去,街尾依旧安静,烟火气照常升起。

    蒙学的孩童偶尔会来炫耀认得的字,会写的字。

    大一点的孩子反而变得怯生,对读书失去了兴致。

    时间很快就到了举人考试。

    这是一宗的大事,青山宗有五个大区域,每个区域第一名都会是举人,当然,弹丸之地类似三角域就不会设置举人考试,因为秀才实在不算多。

    山城考点,人满为患。

    青山域的城池无数,山城仅是其中一个,可见秀才之多。

    新生的秀才挑战自我,往届的秀才,尤其花甲之龄的秀才屡试屡败,第一名只能有一个。

    楚言非与考官打了个招呼,找了个角落坐下,等待考试开始。

    考场外的喧闹逐渐变得安静,送考的亲属都被要远离此地。

    乾坤通史。

    青山宗史。

    执政理念与执政措施。

    文章。

    ……

    题目大都是记忆的类型,这些对楚言非小菜一碟。

    拉开差距的题型就是执政理念,题目给出麻烦与矛盾,要求想出对策解决。

    楚言非每题都会给出两种办法。

    第一种办法,永远是创造机会让执法院介入。

    这表达了楚言非的执政理念,武治大于文统。

    在乾坤大陆,尤其是上位者的眼中,武,文,商,工,农,是有阶级次序的。

    崇尚武治,一定会得到统治者的认可。

    至于阅卷打分的文官,是不是也如此认同不得而知,但绝不可能打低分。

    为了避免心中有抱负的文官对第一种办法的不屑,楚言非还写了第二种办法。

    多是从利益角度分析,权衡所有百姓的利益,寻找到最优的答案。

    每一个办法,楚言非引经据典,信手拈来。

    他的脑海中,通读了所有历史,拥有成千上万个典故,写文章也是小菜一碟。

    楚言非起身,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有考生依旧埋头,头上汗水直流。

    也有考生很是从容,深思熟虑。

    有考生望向楚言非,惊奇的表情挂在脸上。

    也有考生,干脆学着他站了起来。

    楚言非交卷,考官也多看了他几眼。

    考卷上布满密密麻麻的字迹,胸有成竹的气势都让人印象深刻。

    作为第一个走出考场之人,最外面等候的人发出惊呼,自觉让出一条道,看看是哪一家的考生。

    楚言非独自一人,没有家属。

    “奇怪,那人是谁,今天这么重要的日子,也没亲属相伴。”

    “谁知道呢,这么早出来,说不定是提前放弃了。”

    亲属们一边议论,一边为还在考试的人着急。

    先是逛了书斋,买了几本书,这一次没有遇到小偷。

    回到木屋的楚言非,把书架最上面的书都取了下来,轻轻一吹,灰尘就凭空消失。

    执法院的主将依旧是巫保,执政院的主官依旧是巫迪文。

    巫家…

    楚言非调查过,山城巫家并非大家族,而且好几个巫家,巫保和巫迪文也出身不同的巫家。

    但从山城的历史来看,巫家就是山城的土皇帝。

    “举人一定中了!若是我没中举,一定是考官的问题!”

    巫家也有才子十分张扬,叫嚣自己十拿九稳。

    直到青山域十大秀才出炉,才盖棺定论。

    榜首,楚言非,晋为举人。

    巫家才子连前十都没进去。

    “不可能,不可能的,考官是谁,不是文贡士吗?换成谁了,有眼无珠!”

    谩骂满天飞,楚言非顺着榜单看去,那里标署了一行主审官的名字。

    李有才。

    楚言非诧异,虽说世间同名同姓之人不在少数,他的感觉在告诉他,这李有才就是他认识的那位。

    不去打探不知,原来李有才,竟是今年新科状元。

    难怪有资格成为主审官,他一个状元,来青山宗改卷,都是大材小用了。

    两年时间,李有才从秀才成为状元,简直难以想象,因为文试,都要求从秀才考取举人,从举人考取贡士,贡士再考取进士。

    这就意味着,李有才第一年的上半年通过举人考试,下半年又通过贡士考试,第二年考取进士,并获第一名,成为新科状元。

    这在仕途之路,一定名留史册。

    青山五域,诞生五个举人。

    楚言非参考地青山域山城,故而便是青山域举人。

    那一天马车白银,镶金书卷,出现在冷清的街尾。

    左邻右舍都震惊不已。

    “楚官中举了!”

    “恭喜楚官,贺喜楚官!”张哥知道这个消息时,总是在他面前晃悠,时而自夸他的老房子是福地,有书生情缘。

    老铁匠也拉着铁牛,说一定要请楚官到家里吃饭。

    楚言非不认得马车上的人,对方的态度却很殷勤。

    临走时交给他一封信。

    那字迹,与李有才交给他的那几封推荐信,一模一样。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李兄你总说羡慕我之天分,看来状元之才,状元之志,都非你莫属。”

    楚言非向远方天空眺望。

    巫迪文作为山城主官,青山域的举人从他山城走出,按理说他应该前来拜会,说不定哪一天就成了他顶头上司。

    可巫家人迟迟没有出现。

    直到很多天后,巫迪文很不情愿的来到街尾,引起轰动。

    “你们去请楚官出来!”

    他指挥几个手下。

    手下动作很快,去而复返,脸色不太好,身后也没跟着人。

    “报大人,楚官已经几日前已经离开山城。”

    巫迪文大怒,觉得楚言非丝毫没有把他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