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魂穿崇祯

第十四章,一言增税恐,东林露底色

    左右仪杖开路,大小禁军傍行。

    一行五六十人,神色尽是肃穆,兵甲在身,亦是威严无比。

    因为他们护送的,乃是大明国的天子。

    尽管这位天子目前,真是坐立难安。

    “皇上,您要是再减少人,只怕群臣都要嘀咕了。您可是大明朝的天子啊,若是同凡夫俗子一般步行上朝,只怕有损天威!”

    龙撵旁,王承恩正极力劝阻诸葛亮接受这一前呼后拥的冗长队伍,以显示皇家威严。

    但对于诸葛亮来说,这就是把他架在火上烤。

    “这是什么话。若是皇家威严仅仅因为走路便没了,那还叫什么威严。下一次早朝说什么也不要弄出这么大的阵仗了。我步行即可,不必再议。”

    “皇上...”

    此时的诸葛亮已经脱下了龙袍,换上了自己更为喜欢的青衫长巾,其实也就是一件宽大的棉制长袍,很是舒适不说,造价也不算贵。

    这也是诸葛亮羡慕后世人的地方之一,遥想三国时代,那时候的人还没有这样好的棉衣穿着。

    寻常百姓家,要么是麻衣裹身,有的甚至连麻衣都没有,幼年里的冬日,常常能听闻十里八乡内,又有谁谁家冻死在半夜。

    如今时代变化,有这棉衣加持,想来大明百姓总该不似三国那般,随意冻死人了吧?

    正当他这般想着,皇极前殿已至。

    明明是这么短的路程,王承恩非得说什么维护皇家威严的话,偏要弄出如此大的阵仗来,诸葛亮执拗不过,只好答应。

    此刻殿内文武大臣具在,眼看新皇到来,齐齐下跪道。

    “恭迎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葛亮没答应这句话,只是上了龙台,落座侧位后,开口道。

    “诸位还请起身吧。”

    “谢皇上。”

    王承恩也按照顺序,适时开口道。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一时间群臣哈欠连连,竟无一人出列上报。

    不少人是头重脚轻,几欲昏倒。

    但他们不说话,诸葛亮却要说话了。

    “诸位。”

    他一开口,群臣精神一震,总算抬起了头望向了高台处。

    诸葛亮轻打着羽扇,故意掩去了自己的神情后,开口道。

    “如今辽东局势紧张,陕西干旱严重。内帑虽已开,却是治标不治本,想要根治,还得从我大明的税制上下功夫,是也不是?”

    随着这句话一出现,闷沉的朝堂上,大家总算愿意抬起头来,聆听圣训了。

    此时群臣队伍之中,出现了许多新面孔,也消失了许多面孔。

    这是因为随着魏忠贤的倒台,刑部已经收到了海量的检举信,大批臣属纷纷落马。

    诸葛亮这一月以来,除了检查税务以外,也在做人事任免的工作。

    其中魏忠贤的遗毒,五虎五彪十子孙等,自然一个不落,全部拿下。

    还包括数位与魏忠贤沆瀣一气的功勋之后,尽数着刑部审问。

    一时间刑部的大牢之中,竟然同菜市场一般热闹。

    而官位有人离开,自然就有人补充。

    诸葛亮遂遵从朱由检的记忆,以及黄立极等人的提议,拨乱反正,将一大部分东林党人恢复名誉,重新录用。

    其中包括,杨涟,黄宗羲,周顺昌,魏大中等一众被魏忠贤迫害至死的东林人士,他们的事迹哪怕放在汉朝,也是足以令人落泪的。

    爱屋及乌,诸葛亮遂暂时录用了同为东林党的,周延儒,钱谦益,温体仁等一众人等。

    他们的表现,倒也中规中矩,起码与先前的阉党人士相比,倒有几分正气。

    诸葛亮人生地不熟,朝堂之上几乎无人可信,想要挑选人才几乎只能从国子监中从头培养,眼下只能仰仗东林党人先维稳朝局。

    只是计划虽是如此,他却没打算全信东林人士的高风亮节,还是要考量这几人一番。

    而今日,就是考量的最好时间。

    说话间,周延儒便已经走出队列。

    此人外貌稍俊,面似公瑾,只是眉宇间多有谄媚之意,完全没有半点公瑾的英雄气概。

    果不其然,他重重施礼后,抑扬顿挫道。

    “皇上所言极是,如今国库空虚,朝廷面对兵祸与天灾,那是处处掣肘。若能有充盈的国税,定能上显皇上您无上恩德I,下泽黎明百姓,使得我大明...”

    这人话还没说完,诸葛亮便在心中默默给这人画上了一个叉。

    谄谀之人,留在朝局之中毫无作用,先下放地方,任其自生自灭吧。

    而在此时,一众东林党人看周延儒卖弄嘴皮子如此欢快,也纷纷加入其中,开始对新皇歌功颂德起来。

    诸葛亮心中不悦,表面上却并没表露出半点,依旧镇定自若的坐在侧位,笑而不语的望着所有人。

    待得歌颂声稍有平息,他便心如止水的说道。

    “那么...诸位可有何计策,扩充国税,卫国安民呢?”

    此言一出,全场鸦雀无声。

    那周延儒更是不小心对上了诸葛亮的眼神,瞬间焉了下来,嘟嘟楠楠道。

    “这个...”

    群臣一瞧,也是面露鄙夷之色。

    真是个嘴皮子功夫了得,肚子里实无半点墨水之人。

    诸葛亮也不责难,只挥一挥羽扇,让他退入了人群之中。

    他再望向群臣,询问道。

    “诸位,可有何良策?”

    群臣闻言,个个装作鹌鹑一般,无一人肯出头。

    正在此时,有一人大步跨出,眼神坚定的跪倒在了殿外。

    “皇上,臣户部主事钱谦益有本启奏。”

    诸葛亮闻言,当即望了过去。

    此人看起来倒也有几分骨气,行端坐直,即便是跪着,也是挺直了腰杆,仿佛把读书人的骨气都装在了心里。

    能在此等状况下出列开口,的确有几分胆识。

    只不过诸葛亮注意到,这人的后小腿,怎么还在微微发抖呢?

    莫不是强装的?

    他也先记住,按下不表,耐着性子问道。

    “进殿说话。”

    “谢皇上。”

    户部主事官职甚小,在以往的朝代,是没资格早朝的。

    但大明国开国皇帝朱元璋早有旨意,许在京内各级官员都可进宫早朝,诸葛亮将其恢复如初,也无人反对。

    所以这户部主事才有机会站在皇极殿外,聆听早朝。

    而在此时,钱谦益也已经开口,眼神颇为坚定道。

    “皇上,应当重启三饷,以振朝纲。此三饷一收,一来可以抚慰边疆将士...”

    这钱谦益亦是一番高论,说得是天花乱坠。

    只是诸葛亮一听,先前的一切好感顿时荡然无存,对于东林党的认知,更是上了一个新台阶。

    他们啊...不过尔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