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义正年少

第四章取名余平民

    来到村长家门口,房门大开,村长和一些村子里的一些老人在院里一树下聊天喝茶,享受这难得得时光清闲。

    余子光进院便道:各位叔早啊

    村长见是余子光,便道:子光你怎么来了,来来来坐下说话。

    余子光坐下后与村里老人唠唠嗑,聊聊家常理短。

    一头发雪白的老人坐靠在椅子上唉声叹气道:老伙计们知道吗?前几日在隔壁的县城的村子,发生了几起土匪入村抢劫。还有人因此丧命。

    众人听后都大感害怕,一人问道:官府难道就没有派兵围剿。

    老人回答道:我有个侄子在县衙里当差,听说那群土匪来无影去无踪,有时早晨犯案,有时夜晚犯案,个个身手不凡。普通的官府衙役怎么能围剿土匪,更何况土匪的贼窝都知道在何处。

    余子光仔细听后道:叔.是不是最近土匪才有犯案的。

    是啊,最近三个月附近几个县各村发生了好几起。老人答道。

    村长叹了口气道:这世道也要开始不太平了吗?。

    坐在中间一老人道:听说又要打仗了,来年开春又要征兵征粮了啊!

    几位老人你一言我一语说出了一些耳闻或道听途说的传闻。

    余子光摇头表示无奈,心中思绪越想心里越是心烦。好在门口迎来一位威严不露的老人,身后跟着一体型微胖的中年人,踏入院门便大声道:老爷子,学堂的钱老先生来了。

    几位老人起身相迎,以示尊敬,余子光也在人群末尾行礼。

    村长满脸兴奋道:打扰老先生,我家虎子喜得两子,村里又以老先生学识渊博为主,特意请来先生来为我两孙子起个名字。

    名为钱老先生的拱礼道:村长严重了,学以致用方能不枉苦读圣贤书。

    村长对着身旁的虎子道:虎子快去给钱先生泡一杯好茶。虎子点头应是。

    随后村长对钱老先生道:老先生快快请坐。

    钱老先生坐下后眼神看了眼余子光说道:半年前在村里听说何秀才去县城回来的时候,捡到一孩子,后来带回村里给余子光家中了不知道是也不是。

    余子光从小虽然比较调皮捣蛋不爱念书,但是心里是对那些一身有学问的先生充满了尊敬,听见钱老先生的问话,抱着孩子起身道:钱老先生说的是,我抱着的就是。

    钱老先生起身几步来到余子光身前,看着余子光抱着的孩子,孩子睁着两只大眼睛左右打望,小手指放在嘴里吸吮。钱老先生抬头问道:是男是女。

    余子光说:是男孩,望先生今日也为这孩子取个名字。

    钱老先生点头道:取名简单,姓这一字确难,说完两眼深深的看了余子光一下。

    村长走上前来言道:子光何不让这孩子入你余家族谱,你养育他长大成人,这孩子自然也是你余家的子孙后代。也好让这孩子有个根。

    余子光想了想笑道:这半年多年,日夜照顾这孩子。村长叔你别说我还真拿他当我余子光的儿子,我余家的人。那就麻烦钱老先生和村长叔为这孩子的事烦心了。

    这时村长的儿子虎子双手端着一壶茶杯放在钱老先生坐位边上的茶座上道:钱老先生来喝口热茶解解渴吧。

    村长道:钱老先生请。

    钱老先生喝了半杯茶水后,一手抚摸白白的胡须看着村长大有深意的道:我有两句话,村长你可。

    选一句。为两子起名。

    众人都一头雾水,村长也不知个所以然只好请教道:敢问钱老先生是那两句。

    钱老先生起身微微抬头向天空望去随后大声道,一为习武学文,二为荣华富贵。

    老夫还是不太清楚明白,还请老先生解,答村长道:

    钱老先生回头道:习武意在保家卫国,锄强扶弱。学文志在定国安邦,教书育人。此为习武学文。至于那荣华富贵村长你就当做县里的地主这般想就是了。

    村长和众人这下倒听得清楚明白了,虎子开口道:爹县里的地主家粮食多得很,房子也很大,还有很多仆人伺候,衣服更是穿的干干净净。爹还是取名荣华富贵好。

    村长大声怒到:你知道个屁,钱老先生说的习武学文才是光宗耀祖。

    余子光听得不由回忆起了那早亡的老爹,小时候家里穷,省吃俭用下来的钱粮送去村里的教书先生,可自己对那些墨文书保一向没有兴趣,只爱舞刀弄枪。可自从军营回村之后,对保境安民,驱除外敌比在场之人多了些经历。

    钱老先生没有在意村长父子两的意见坐下喝了口茶道:若是选习武学文为名,就以文武二字为两子之名,或是选荣华富贵就以荣华富贵取名便可。

    村长两父子连忙点头表示感谢。

    余子光见钱老先生取得文武两字取得非常好,也上前行礼道:劳烦先生了,为这孩子也取得一名。

    钱老先生点头,心里想了一番道:余子光你在军营里呆过一番,最后才回到村里。那你是想这孩子将来是有一番作为还是在村里做个默默无闻但却平平安安的人。

    余子光听见这话后心绪不由陷入了思考,是啊!自己那几年时常在地狱中徘徊,命朝不保惜虽然自己在军营里历练过,早已把生死看淡,可这孩子……

    钱老先生见余子光低头看着孩子也不说话便问道:怎么很难抉择吗?

    余子光摇头轻声道:若是我自己的孩子倒也可以,可这孩子不知是哪家父母的,我怎么可以决定他的将来,更何况取个名就能如愿以偿吗?我只希望他将来若有学问本事,自然会有一番作为,但我更希望他能做个平民百姓,一生抚须一笑道:余子光刚才说希望这孩子将来做个平民百姓,平民;两字取得甚好,真是甚好,你我诸人不都是平民百姓吗。

    村长余子光和在场众人听得钱老先生一番解释后才茅塞顿开。虽然平民两字很是平凡,但平凡中也不平凡。

    余子光低声喃喃自语:平民……平民。

    钱老笑着看着余子光说:如何?

    余子光抱着孩子行礼言道:多谢先生为孩子赐名,以后这还孩子就叫做余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