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烟射天狼

第二十九章 夜昆婆婆

    少妇身边的小姑娘长的古灵精怪,呼扇着两个大眼睛盯着张信和乌木。

    乌木被小姑娘这样看着,竟然脸红了起来,身子不由自主的往张信身后躲。

    小姑娘看着乌木害羞的样子,哈哈笑了起来。

    “蕊儿,不要调皮。”那少妇虽然三十多岁了,五官却非常标致,年青时肯定和这个叫蕊儿的小姑娘一样漂亮。

    “姑姑,你看他,比女孩子还害羞。”被叫蕊儿的小姑娘不理姑姑的话,继续指着乌木笑道。

    “我这侄女不懂礼数,勿怪。”少妇给张信和乌木道歉。

    “不敢,不敢。”

    “你们哪位中了蛇花毒?让我瞧瞧。”少妇问道。

    “中毒的是一我们的同伴,现在在夜昆婆婆房门前等候,我领你们去找他。”张信答道。

    张信领着妇人往夜昆婆婆的房屋走去,蕊儿蹦蹦跳跳围着乌木打转,乌木虽然跟着张信他们出来不短的时间了,却很少跟女孩子打过交道,不免局促万分。

    张信边走边问身旁的少妇,“不知夜昆婆婆何时能回来?”

    蕊儿一听,哈哈笑道:“夜昆婆婆不就在你身边嘛。”

    “啊?”张信和乌木听完惊呆了,张信指着少妇问道:“你就是夜昆婆婆?怎么如此年轻?大个丹听声音有四十岁了,你怎么会是他的师父?”

    夜昆婆婆只是笑笑也不解释。

    反倒是蕊儿姑娘反驳道:“谁说年轻就不能做大个丹的师父了?夜昆婆婆是我们精绝人对大法师的尊称,只有药术最高的人,才能称做夜昆婆婆。我姑姑虽然年轻,却是上一任夜昆婆婆最得意的弟子,我们这只看师徒辈分,不论年龄的。”

    “原来如此,恕我眼拙,失敬失敬。”张信忙停下脚步,对着夜昆婆婆深鞠一躬。

    “没事的,你们外来人,当然不懂我们精绝的规矩。”夜昆婆婆也不生气,仍是微笑着回答。

    “别看我年纪小,我可是姑姑最得意的弟子,将来我也能做精绝的夜昆婆婆。”

    这个村落不大,没说两句话,众人就来到夜昆婆婆的房屋前,鞍力还领着尼扎站在那等候。

    张信忙上前告知他夜昆婆婆来了。

    鞍力一看也很惊讶,都以为夜昆婆婆会是个老太太,哪知道才三十多岁。

    鞍力还没来得及打招呼,就见夜昆婆婆盯着众人马匹的方向愣住了。

    夜昆婆婆拉住张信问道:“东哥来了吗?是不是东哥也跟着你们来了?”

    张信感觉莫名其妙,不知道夜昆婆婆口中所谓的东哥是何人。

    只见夜昆婆婆松开张信,快步来到拴马的石墩旁,费劲的提起张信的长戟,“这是东哥的长戟啊,东哥人呢?”

    来的路上,张信一直将长戟背负在身上,下马后,背着长戟不方便,张信便把它卸下斜靠在拴马的石墩旁。

    见夜昆婆婆拿着长戟焦急的模样,张信忙解释说:“这长戟是我在婼羌买的,我们并不认识婆婆所说的东哥啊。”

    夜昆婆婆听张信这么说,开始解戟杆上缠绕的牛皮条,解开后,发现纯铁打造的长戟杆上,赫然刻着三个字,上面连着两个字“期门”,下面一个单字“东”。

    就连张信也不知道,这戟杆上刻的有字,看来夜昆婆婆应该是认得这杆长戟之前的主人。

    “你说这是你买的,那卖你长戟的人呢?”夜昆婆婆显然对长戟之前的主人非常关心。

    张信不敢隐瞒,只得如实相告。

    得知数年前,长戟主人已病逝在婼羌后,夜昆婆婆反而惨笑了两声,“我真是糊涂了,怎么还幻想着东哥会活着,我早该想到他已不在人世了。”

    蕊儿也不在调皮了,忙劝慰夜昆婆婆,“姑姑,你不要再伤心了,就算姑父活着,也不会愿意看到你整天这么难过的。”

    夜昆婆婆摆了摆手,“至少东哥回来找我了,师父是错的,我要去神木林拜祭师父,告诉他东哥不是无信之人,他回来找我了。”

    说完,也不理众人,费力的提着长戟就朝密林方向走去。

    张信见状想帮她拿着长戟,刚要伸手,就被蕊儿拦下,“神木林是精绝禁地,所有人都不得随便进入的,就让姑姑自己去吧。”

    张信不再上前,就问蕊儿,“这把长戟的原主人,既是你的姑父,为何又病逝在婼羌呢?这么久夜昆婆婆都不知道吗?”

    “我对姑父也是所知甚少,只知道他是东边很远的地方来的汉人,来的时候我还很小,大概六年前他忽然辞别了姑姑,要回东边说有重要的事情要办,自那以后就再也没回来。”

    “那这么多年,夜昆婆婆就没有提及过你姑父的事?”

    “没有,姑姑从不在外人面前提及姑父,只会在无人的时候,因为思念姑父而偷偷落泪,我也是在其他大人口中听说,说我姑父是负心汉,欺骗了姑姑,肯定不会回来了。”

    鞍力听到此时,插口问道:“蕊儿姑娘,你姑父是不是大约十年前逃难来的此地?”

    “怎么来的我不知晓,但时间上应该差不多,因为他没在精绝待几年,走的时候,姑姑的师父,上一任夜昆婆婆还健在,就是她不许姑姑跟着一起走的。”

    张信问鞍力,“大哥为何这么问?难道你认识她姑父?”

    鞍力说:“我也是猜测,张骞大人曾说过,十年前出使的时候,随行的有三百多人,当时皇帝对出使很重视,还派了不少禁军期门郎随行,我看戟杆上刻着“期门”二字,才想到这一点。”

    张信听完也点头道:“有道理,说不定长戟原来的主人,还是张骞大人当年出使的同伴,遭匈奴人袭击,逃到这边来的。”

    “咱们就别猜测了,只有夜昆婆婆才知道真相,只是不知她是否愿意告诉我们。”

    余下的数人,也都不再言语,默默的等待夜昆婆婆回来。

    大约一个时辰的功夫,夜昆婆婆从村外回来了。她走到张信身前,将长戟递还给了张信,还微笑着说:“谢谢你,给我带来我夫君的消息,这把长戟还给你。”

    虽然夜昆婆婆在微笑,张信还是从她泛红的眼圈看的出,刚才她一定非常难过,忙推辞道:“这是婆婆夫君的遗物,还是留给婆婆吧。”

    “你能让我知道夫君的下落,我已很感激了,看到此物只会让人徒增伤感,你还是带走吧,你那中毒的朋友呢?让我瞧瞧。”

    众人才想起,还有正事要办,忙把尼扎推到夜昆婆婆面前。

    张信把尼扎如何中毒的过程叙述了一边。

    只见夜昆婆婆皱着眉头说:“谁这么狠心,怎么舍得对孩子下毒手,看来以后对药库要严加管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