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四百余年

第叁部:妖孽宫廷 第28章 王政君的侄儿:王莽

    俗话说:头发长、见识短。

    王政君已经嫁了人了,但总想法设法的给娘家捞点好处,这是农村妇女都会有的情怀。

    这种女人的目光,总是汲汲于一点蝇头小利,看能不能给娘家多拿一尺布,多抓一把米。

    至于丈夫的事业、夫家的安危,她们的大脑真的理解不了这么多东西。

    所以,直到最后,自己的侄儿王莽篡位了,她才突然发现:自己的思想完全错了!

    中国汗青上的窝囊废天子不少,但是窝囊成刘骜这个样子的,还真是少之又少—他痛爱赵飞燕姐妹,对赵氏姐妹百依百顺,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绝对五好丈夫。

    赵氏姐妹不克不及生养,刘骜与另外女人偷吃禁果生的孩子,都被赵氏姐妹逐一害去世。

    刘骜不敢惹赵氏姐妹,最得当出头具名救孩子的,应该是孩子的奶奶王政君。

    可稀罕的是,儿子的后宫乱成一锅粥,王政君也不闻不问,约莫从来不知道有几个被抹杀在摇篮里的孙子。

    王政君对外家人始终没忘记提升,在她的密切眷注下,她的侄子、外甥不停封侯,王家一门五将十侯,成为西汉汗青上除刘氏皇族以外,拥有侯爵最多的家属。

    王氏子弟竞相奢侈,家中亭台楼阁,壮观巍峨,舞女歌儿,成百上千。

    王氏子弟斗鸡走狗,无所不为。

    某年炎天,王政君的弟弟王商病了,成帝去探病,只见王商府中一泓净水,水上一只装饰华丽的船,挂着美丽帷幕,王商正躺在船上纳凉。

    成帝稀罕水是从那边来的,一探询探望,原来是王商凿穿长安城的城墙,从城外引进来的。

    成帝有些末路怒,但对方是他娘舅,辈分比他高,而他又脆弱,总以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气了一阵子,也没有追究。

    绥和二年的某天早上,44岁的成帝刘骜一头栽倒在赵合德的床上,断气身亡。

    王政君这次是未亡人去世了儿—没指望了。

    刘骜早知道本身不大概有儿子,一年前,在娘舅王根保举下,他立定陶王刘康之子刘欣为皇太子。

    刘骜驾崩,刘欣欣欣然承继了皇位,他便是汉哀帝。

    追随刘欣进入长安的,另有他的母亲丁姬和祖母定陶太后。

    定陶太后不是别人,便是当年的元帝宠妃傅昭仪。

    傅昭仪“为人有材略,善事人”,是小我私家精。

    汉元帝刘奭病重时,王政君和太子都见不上天子一壁,只有她守在天子病榻前,要是不是刘奭去世得早,她很大概把王政君由皇后位上挤下去了。

    刘奭去世后,傅昭仪随着儿子刘康脱离国都,到定陶王府居住。

    刘康早亡,傅昭仪就把孙子刘欣牢牢控制住。

    刘欣可以大概被指定为皇位承继人,一半缘故原由是他智慧聪明,成帝稽核评定为头等;另一半缘故原由便是他祖母用款项铺路,给他买通了两个要害人物—王根和赵昭仪。

    可以说,没有傅昭仪,就没有刘欣的帝位。

    刘欣是著名的同性恋天子兼昏君。

    刚开始他并不昏,相反,还很智慧,成帝观察他诗书,他对答如流。

    他继位时18岁,年轻气盛,很想有所作为,但他很快发明,不是他想有所作为就能有所作为。

    皇宫里除了他这个天子,另有四个太后,打麻将能凑一桌。

    王政君、傅昭仪、赵飞燕、丁姬,这四位太后对天子的控制权明争冷战。

    太皇太后王政君有巨大的外家权势,皇太后赵飞燕不甘大权旁落,煽动天子强大傅家、丁家权势,以反抗王氏团体。

    刘欣大封祖母傅家,傅太后的兄弟侄子封侯的有六人,封大司马的两人,九卿六人,侍中等十几人。

    傅太后当年没把王政君挤倒,现在终于把王政君和王氏团体挤一边去了。

    有孙子做背景,傅太后对断子绝孙的王政君已经轻视,跟王政君语言时,直呼为“老妪”,王政君只能忍气吞声。

    刘欣刚开始对祖母百依百顺,但随着年事增长,徐徐不甘愿宁可受祖母控制,祖孙两人开始闹别扭。

    傅太后为牢固傅家职位地方,把外家侄女傅小姐塞到刘欣后宫里,刘欣固然封她为皇后,内心却不喜好。

    他喜好的是一个绮年玉貌的男子—董贤。

    刘欣爱董贤爱得神魂颠倒,他的猖獗活动让人信赖,同性吸引偶然可以凌驾异性。

    他把董贤和他的老婆、妹妹都接到皇宫里,封董贤妹妹为昭仪,封董贤为大司马、高安侯,为董贤建起奢华府第,赏给董贤地皮数十万亩,钱恒河沙数,他以为这还不敷以表达他对董贤的爱,乃至想把皇位禅让给董贤。

    他还在本身陵墓的阁下为董贤修了一座陵墓,以便生同枕席去世同穴。

    约莫上天以为这个巨细伙子已经猖獗得不像话了,不克不及让他再闹下去,于是就把他领走了。

    刘欣在位七年,去世时24岁。

    得知哀帝刘欣驾崩的消息,王政君第临时间突入天子寝宫,收走传国印玺。

    哀帝去世一年前,他的祖母傅太后已经去世了,生母丁太后之前也去世了,宫里就剩了两个太后—王政君和赵飞燕,孤身一人的赵飞燕固然无力与王政君竞争。

    王政君把她的侄子王莽又召返来,任命为大司马,王氏家属重新掌权,权贵了没几年的傅氏家属、丁氏家属、董氏家属全部消灭。

    看来一小我私家能不克不及笑到末了,智慧不紧张,美丽不紧张,老天照顾最紧张。

    傅太后得意洋洋呼王政君为老妪的时间,怎么会想到她20岁的孙子刘欣居然没活过一个70岁的老妇人?

    哀帝去世了,谁做皇位承继人呢?

    大司马王莽在皇室成员中挑挑拣拣,选中了元帝的孙子刘箕子。

    汉平帝刘箕子,台甫刘衎,登基时是个九岁小孩儿,什么也不懂,朝政都听王莽摆设。

    刘箕子12岁时,王莽把本身15岁的女儿送进宫去,硬塞给刘箕子做了皇后。

    刘箕子一每天长大,逐步明确道理,常常言语中流暴露对王莽专权的不满,不久,他就去世了,有说病去世的,也有说让王莽毒去世的。

    平帝驾崩时14岁,放在本日,照旧个初中在校生。

    皇位再次空缺。

    王莽又挑挑拣拣,挑选了广戚侯刘显的儿子刘婴做皇位承继人。

    刘婴才两岁,王莽决定本身担当“假天子”,取代天子处理朝政。

    王政君固然大哥昏聩,但当王莽派王舜向她索要传国玉玺时,她照旧了解到了侄子的狼子野心。

    她诃斥道:“你们受汉家的恩惠,才有本日的繁华繁华,怎么现在不知恩义,猪狗不如?你们想当天子,就本身刻个印玺,不要用这不祥之物,我是汉家老未亡人,不定哪天就去世了,我要用这个印玺给我陪葬。”

    王政君边说边哭,阁下的宫女随从都随着垂泪。

    王舜也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哭了半天,说:“王莽非要玉玺不可,太后您能抗着不给他吗?”

    王政君听了这话,哭得更痛,养虎为患,现在自食其果了。

    她把玉玺往地上一掷,哭道:“我老了,你们就等着灭族吧!”

    王莽在“假天子”位上过分了一段时间后,欺压刘婴禅位给他,改元新朝。

    这个姑妈怎么处理,成为他头疼的事变。

    老太太年近80,没几天活头了,犯不上跟她闹别扭,最好是上个尊号,把她养起来,等她寿终正寝。

    王莽给王政君上的尊号是新室文母太皇太后。

    王莽篡位以后,王政君的内心被愧疚占据,固然王莽尽力讨好她,她也烦懑乐。

    王莽为讨好王政君,拆失汉元帝的宗庙,为王政君建了座生祠,称为长命宫。

    建成之日,他大摆酒宴,约请姑妈去赴宴。

    王政君看到她的庙堂金碧光辉,丈夫的宗庙却被拆得乱七八糟,不禁潸然泪下,她说:“宗庙都有神灵庇佑,我怎么能在先帝的宗庙上面饮酒作乐!”

    生命的末了韶光,王政君生存在愧疚、自责和对往昔韶光的吊唁中,她让她的宫人都穿汉朝衣饰,过汉朝节日。

    王莽以为姑母横竖将近入土了,懒得和她计算。王政君去世于新莽五年,遗愿与元帝合葬。

    这个愿望没完全实现,王莽固然把她葬在元帝陵墓阁下,却在中心挖了道深沟,把两座陵墓离隔了。

    王政君去世后十年,她侄子王莽被杀去世,短命的新王朝消灭,颠末一番巨大社会动荡,刘氏子孙重新掌握政权,东汉开始。

    王莽为了继续获取民心,先是建言应该首先对诸侯王和功臣后裔大加封赏,然后封赏在职官员,增加宗庙的礼乐,使百姓和鳏寡孤独都得到好处,对平民士人推行恩惠政策,从而再次博得朝野的好感。

    建言太后王政君带头过俭朴的生活,自己又贡献钱百万、田三十顷救济民众,百官群起效仿。

    每逢遭遇水旱灾害,王莽只吃素食,不用酒肉。

    公元2年,全国大旱,并发蝗灾,受灾最严重的青州百姓流亡。

    在王莽带头下,二百三十名官民献出土地住宅救济灾民。

    灾区普遍减收租税,灾民得到充分抚恤。皇家在安定郡的呼池苑被撤销,改为安民县,用以安置灾民。

    连长安城中也为灾民建了一千套住宅。

    大司徒司直陈崇为宣传王莽,于是上表赞颂王莽的功德,说他可与古代的圣人相比。

    由于汉末以来,政治腐败,朝廷奢华无度,地方搜刮盘剥,再加上豪强地主大量兼并土地,使得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苦,经济凋敝,所以人心浮动,政治危机愈演愈烈。

    王莽执政以来,为了获取民心,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缓和社会矛盾政策,但也始终未能在根本上解决问题。

    王莽信奉儒家思想,他认为天下要恢复到孔子所宣称的“礼崩乐坏”前的礼治时代,才可能实现政通人和。

    因此王莽当上皇帝后,企图通过复古西周时代的周礼制度来达到他治国安天下的理念,于是仿照周朝的制度开始推行新政。

    王莽掌权之初,得到了一部分人的拥戴,也遭到不少人的反对。

    王莽进京时曾召请新都相孔休,想任命他为国师,被孔休杜门谢绝。

    在当时遍布全国的起义军中,有两支最大的队伍,成为农民起义的主流,这就是南方的绿林军和北方的赤眉军。

    在王莽推行新政时,屡有旱、蝗、瘟疫、黄河决口改道等灾害出现,由于王莽改制不仅没能缓和社会矛盾,反而造成了天下剧烈动荡,国库也耗费殆尽无法拨款赈灾,造成了民众生存难以为继。

    因此,公元17年,全国发生蝗灾、旱灾,饥荒四起,各地农民纷起,形成赤眉及绿林大规模的反抗。

    王莽在南郊举行哭天大典。

    同年,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在王揖等护卫下逃往渐台,公卿大夫、宦官、随从还有千余人。

    守城的王邑日夜搏斗,部下死伤略尽,也退至渐台。

    这时,他的儿子、侍中王睦正想脱掉官服逃命。

    王邑将他喝住,父子俩一起守着王莽。

    最后随从王莽的千余人全部战死或者被杀。

    王莽在混乱中为商人杜吴所杀,校尉公宾问杜吴王莽的尸身在哪,杜吴告诉他在室中西北陬间。

    公宾就斩了王莽的首级,悬于宛市之中,数十个军士争相杀王莽,分裂了王莽的尸体。

    百姓们听说王莽的首级在宛市。

    新朝灭亡,王莽的头颅,被后来历代皇室所收藏,直到公元295年晋惠帝时,洛阳武库遭大火,遂被焚毁。

    王莽改制期间出台的一些政策违背了客观规律。

    改革过急过速,容易采取一些过头的政策措施而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致使改革失地社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