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四百余年

第陆部:帝国飘摇 第7章 多情的种子

    自古皇帝都多情,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皇帝的后宫,具体的人数在各个朝代并不确定,但根据《周礼》的规定,皇帝的后宫编制包括:1位皇后,3位夫人,9位嫔妃,27位世妇,81位御妻,加起来一共是121人。

    皇帝犹如一粒多情的种子,自古红颜祸水,每到一处,种子遇水就发芽。

    汉顺帝刘保,安帝之子,此前其母已被阎皇后鸩杀,由于怕其继位后追究杀母之仇,阎皇后向安帝进谗言,刘保被废黜太子地位。

    东汉安帝延光,在巡游途中去世。在宦官的帮助下,11岁的刘保继位,是为顺帝。

    安帝死在出游途中,随行的阎皇后及其兄弟怕朝中大臣拥刘保为帝,故密不发丧,回宫后安排好诸事,才宣告消息。

    而此时,邓氏兄弟已经遵照阎后与宦官们密谋的决定,派人迎立济北王刘寿的儿子北乡侯刘懿为帝。

    北乡侯立为皇帝后就一直生病,并且总不见好。宦官、中常侍孙程对济阴王谒者长兴渠说:济阴王刘保是先帝的嫡亲儿子,本来没什么过错。

    因为先帝听信谗言,才被废黜。如果北乡侯死的话,我们联合起来,共斩江京和阎显,事情肯定成功!

    不久,北乡侯病死。阎太后等将消息封锁起来,不让大臣们知道,秘密挑选其他王子继承帝位。

    为防止意外事变,他们又把宫门关闭,并派重兵把守。

    臣们虽然不知底细,可瞒不了宫中的宦官。

    孙程等十几人在宫中德阳殿秘密聚集,举行宣誓仪式,每人割去一片衣服,决心同心协力,共举大事。

    两天后的晚上,孙程等又在崇德殴讨论了一次,决定立即动手。

    他们杀死亲阎氏宦官,独留下老资格的宦官李闰,把刀搁在他脖子上,说:“现在我们迎立济阴王,不准三心二意。”

    李闰觉得也没有反对的必要,答应下来。

    于是,孙程等扶起李闰,一齐到西钟下迎接济阴王刘保继皇帝位。

    顺帝继位以后,立即带领尚书令、尚书外仆射到南宫,登上云台,召集公卿百僚,并命令虎贲、羽林军士严密把守南、北宫诸门。

    太后兄弟阎显等得到消息,为时已晚,只好束手待毙。

    顺帝取得了绝对的优势,派使者到阎太后那里夺取到玺绶,又派侍御史去逮捕阎显和他的弟弟城门校尉阎耀、执金吾阎晏。

    阎氏兄弟被捉后全部诛死,太后也被迁往离宫。

    至此,顺帝清除政敌的行动告一段落。

    孙程等19名宦官因有拥立之功,全部被封侯。

    但不久以后,顺帝却逐渐疏远了孙程等人,信任另一个宦官张防,重大事情先同张防商量。

    张防靠顺帝的信任,卖弄权势,违法乱行。司隶校尉虞诩不畏权势,收集了张防的罪状,上书弹劾。

    可是,奏章到了顺帝那里,总没有下文。

    孙程得知其事,也忙去请见顺帝,孙程对顺帝说道:陛下同我们准备起事的时候,认为奸臣是国家的祸害。

    现在即位了,反重蹈先帝的覆辙!

    司隶校尉虞诩为国尽忠反被拘系,中常侍张防违法乱纪、贪污受贿的罪行为天下人共知,陛下倒认为他是忠臣。

    现在星象有变异,说明宫中有奸臣,应立即把张防抓起来,这才符合天意!

    这时,张防就站在顺帝后面,孙程大声喝到:“奸臣张防,还不快下来受缚!”

    张防知道孙程的厉害,不得不离开顺帝,走向东厢。

    顺帝因孙程有拥立之功,慑于他的余威,只好将张防发配到边远地区。

    但是,身为皇帝,总不能受制于这些宦官。

    过了不久,顺帝以“争功”的罪名,全部罢免了参与拥立的孙程等19名宦官,把他们统统赶出了京城洛阳。过了两年,顺帝念及孙程等的功劳,又把他们召回洛阳。孙程官拜骑都尉,没有实权,最后死在洛阳。

    东汉顺帝皇后梁妠,梁商的女儿。梁妠是东汉三大临朝执政著名的皇太后之一。

    在两汉之交的动荡年代,梁氏的曾祖父梁统,本来只是西北边地的一名地方小官吏。

    于豪强混战和赤眉、绿林等农民起义军的纷争中,他举兵推行“保境安民”措施,后又主动归顺汉廷,为东汉政权的建立,立过大功,所以梁家才渐渐发展成为东汉中期的豪门望族。

    梁氏一门前后有七人被封为侯爵,二人位居大将军、执掌朝政,在宫廷内又有三位皇后、六位贵人;另外,还有三人娶了公主,成为驸马爷,七位夫人和女性食邑称君,其余被封为将、尹、校者多达五十七人。

    特别是到了东汉中期,梁妠成为皇后和皇太后期间,在她的蔽护之下,曾出现过以梁冀为代表的外戚与宦官相互勾结的梁氏专权的最黑暗年代,从而造成了东汉政权的日益衰败。

    梁纳出生在一个名门家族里,父亲是当时的大将军,同时继承了先祖的爵位,在朝野间有一定影响力。

    而自小受到良好教育的梁纳则是一个典型的名门贵女,性格柔顺没有主见,稍微年长便被自己的父亲送入宫廷里,又因长相漂亮,品行端正而获得帝王宠爱,数年后得以册封皇后,入主中宫。

    最初梁竦有个次子,名叫梁雍,他就是梁商的父亲,也是俩位梁贵人的弟弟。

    历史上对梁雍的事迹,没有多少记载,只是说“少以外戚拜郎中,迁黄门侍郎”,估计是因为梁雍的原因,才会被授予比较高的职位。

    后来,梁商结婚以后,生有三个男孩和四个女儿。在家庭成员中,梁妠有一个姐姐,名叫梁田;她还有一个妹妹,名叫梁阿重。

    在永建三年,梁妠和妹妹梁阿重被选入了掖廷。在阳嘉元年,顺帝就册封她为皇后,妹妹为贵人。

    这位梁贵人的名字只见于《后汉纪》中,但是没有什么事迹。根据《后汉书》的记载,当时梁商最小的妹妹和两个女儿,一起被选入了掖廷,但是皇帝似乎只看上了梁妠和妹妹梁阿重。

    当时的册封皇后仪式,还是很隆重的,就在寿安殿举行册后大典,这所宫殿就是德阳宫的内殿,很可能是皇宫的前殿。

    在婚姻中,梁妠还是比较受到汉顺帝的喜欢,感情比较深厚,但是没有孩子。

    但很可惜,即便梁纳确实很受帝宠,却一直没能生下属于自己的孩子,由此给日后种种埋下一个伏笔。

    梁妠自幼心灵手巧,既喜欢读书,又有一手很好的针线功夫。她九岁就已经熟读《论语》和吟诵《诗经》,并能讲解这些儒家经典的微言大意。

    她还常以《列女图》中的故事人物为榜样,时时对照自勉。她的父亲对这个女儿所表现出来的才智看在眼里,喜在心中,非常偏爱,并进行重点培养。

    元初五年,十三岁的梁妠与她的姑姑一起被选中,入宫充当皇妃,后又先后被汉顺帝刘保封为贵人。

    梁妠凭着美貌和智慧以及管理才干,很快在后宫崭露头角,于阳嘉元年,被立为皇后。

    由于梁氏读书多,有思想见解,能深览前世得失,不敢有骄专之心,不仅把后宫管理得井井有条,还能帮助皇帝治理朝政。

    如在惩治暴吏、大赦天下和注意接受谏议大臣的意见诸方面,梁皇后都起了很好的参谋作用。

    汉顺帝死后,她相继成为冲帝、质帝和桓帝三朝的皇太后,并持续临朝执政长达十九年。

    梁纳有个哥哥名唤梁冀,是一个品行残暴的人物,没有学到父祖辈一丝一毫的优点,反而把自己的聪明全部用在肆意妄为,祸害朝野上。

    此人在梁纳成为皇后的第四年里,因妹妹的关系得以正式出仕为官,此后做出一系列惹起民怨的事情。

    但偏偏,当别人告诉他父亲以后,他却巧言辩论,隐瞒父亲,接着又派人诛杀告状的人,由此使得世人畏惧他的狠厉,再不敢对外言说对他的不满情绪。

    同时,也是由于梁冀的存在,影响了梁纳日后的决策。

    但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她的哥哥居然会因为忌惮小天子的聪慧而下手谋害他,由此惹来朝臣议论和反对,幸而梁冀此时威严更盛,才没有给梁家造成太大危机。

    此后,梁纳又在哥哥的影响下,选择了另外一位只有十五岁的宗亲子嗣,并且继续出面把持朝政。

    等到这位君王渐渐长成,而梁纳步入老年后,无奈只得在临去前把朝政归还君王。

    及至她离开人世的数年后,她一直想要守护的梁家,连同她的哥哥梁冀一起,皆破灭在了这位君王手里。

    梁妠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临朝执政而又有所作为的皇太后。

    东汉政权建立之初,实现了全国统一,消除了大规模战争,人民得到了休养生息,出现过几十年所谓的太平盛世。

    但是,汉和帝刘肇以后,中央政权中不断出现外戚与宦官交替或联合掌权的局面,从此,东汉政权开始走下坡路。

    梁妠正是在这种形势之下走上政治舞台中心的。

    这一时期她扶持的三个小皇帝,都没有亲政的能力,国家大事全靠她一手操持。

    她兢兢业业、废寝忘食地亲理朝政,基本上是夙夜勤劳,推心杖贤。

    她能破格提拔德能兼备的人才,协助她管理国家大事,比如起用黄琼、李固、陈蕃、李膺等名士,使得朝政有所改善,贪官污吏受到一定程度的惩治,社会治安有所好转,国防安全得到加强,东汉政权初步强盛,充分展示了梁妠的治国才干。

    当然,对于她哥哥梁冀的把持朝政、飞扬跋扈和种种倒行逆施以及所造成的恶劣影响,她也是有直接和间接的责任的。

    另外,她本人虽然在生活上比较节俭,但却又多溺于宦官,听信了他们的谗言,客观上给外戚与宦官的联合专权制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