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四百余年

第陆部:帝国飘摇 第28章 卖官鬻爵

    汉桓帝,中国东汉皇帝。刘志。章帝曾孙。146~167年在位。父蠡吾侯刘翼,翼卒,袭爵为侯。

    本初元年,质帝崩,梁太后使兄大梁冀迎入南宫,即位。

    梁太后临朝听政,外戚梁冀掌握大权。

    延熹二年,依靠宦官单超等诛大梁冀,并翦除其党羽。

    以功封中常侍单超、徐璜、左悺、唐衡、具瑗为列侯。

    自此,朝政转入宦官之手。

    由于宦官肆虐,残害百姓,激起官僚士大夫的不满。

    延熹九年,世家豪族与太学生联合反对宦官,结果李膺等200余人被捕,形成第一次党锢之祸。

    由于国家财政匮乏,遂公开卖官鬻爵,政治愈加腐败。

    桓宗本人爱好佛事,荒淫游乐无度,宫女多达五六千人。

    按规制,在外为王侯者,不可继承大统。

    但东汉屡有破此规制者,原因是当权的外戚或宦官希望找一个年幼无知的小皇帝。

    以便继续控制朝政。桓帝的帝位就是因此侥幸得来。

    质帝本初元年,顺烈皇后梁纳以皇太后身份征桓帝到洛阳城北的夏门亭,准备把她的妹妹嫁给桓帝。

    但婚礼尚未举行,太后的哥哥,身为大的梁冀,因新立才8岁的质帝指责他是“跋扈”,竟将质帝毒死了。

    因此,朝中又要议立新帝。

    当时梁冀考虑到刘志年方15,容易操纵,提出要策立桓帝;

    而太尉李固、司徒胡广、司空赵成为了削弱梁氏集团的势力,则主张迎立年长的清河王刘蒜。

    于是梁冀召集三公、中二千石、列侯一起来讨论此事。

    结果李固、胡广、赵戒及大鸿胪杜乔都认为清河王“明德著称”,且血缘与质帝最近,为质帝兄弟,应立为嗣。

    梁冀苦于找不到别的理由反对,只好宣布暂停讨论。

    第二天重会公卿讨论,梁冀严厉逼迫群臣策立刘志。

    那些公卿在梁冀的淫威下只好屈从,只有李固坚持己见。

    为了消除阻力,梁冀就让梁太后下诏罢免了李固。

    这样,在闰月庚寅,梁冀终于持节,以诸侯王青盖车,迎刘志入南宫即皇帝位。

    刘志就这样在外戚梁氏的一手操纵下做了皇帝,梁太后临朝听制,梁冀把持朝政。

    桓帝时还有一项卖官鬻爵的弊政。

    当时由于统治阶级的奢侈腐朽,国家财政基本枯竭。

    在这种情况下,桓帝一方面采取对农民加重赋税的办法来解决财政困难,如延熹八年令郡国有田者每市交10钱为税;

    另一方面也采取一些应急措施,主要就是减借百官俸禄,借王、侯国租税和卖官鬻爵。

    桓帝的卖官鬻爵是从延熹四年开始实行的。

    这一年,零吾羌和先零羌等少数民族起义,活动到了三辅(今陕西省中部)地区,桓帝为了减轻国库的财政支出,就下诏减发公9即百官的俸禄,借贷王、侯的一半租税,同时下令以不同价钱卖关内侯、虎贲郎、羽林郎、缇骑营士和五大夫等官爵。

    桓帝卖官鬻爵的弊政对当时影响极坏,不仅贪污成了合法行为,直接破坏了吏治,而且由于贪官污吏的搜刮,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并为灵帝时更大规模的卖官鬻爵开了先河。

    由于宦官当政、卖官鬻爵等种种弊政,桓帝朝政糟糕至极。

    为了维护东汉王朝,也为了自己的政治出路,一部分正直的官吏和一些太学生及郡国士人,就联合起来发起“清议”。

    他们议论政治,品评人物,在舆论上对宦官集团进行猛烈抨击。

    同时,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吏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也极力打击宦官势力。

    延熹九年,成晋在南阳逮捕了富商张汜——此人倚仗宦官权势横行乡里,正遇上桓帝宣布大赦,而成晋为打击宦官,竟置大赦不顾,杀了张汜,并将其宗族宾客200多人也都杀了,然后才向桓帝上奏。

    同样,刘质在汝南逮捕了与宦官相勾结的小黄门赵津,也不顾赦令,将赵津拷杀。

    这两件案子,引起了宦官集团的强烈愤怒。

    侯览指使张汜之妻上书讼冤,其他宦官也接着纷纷谮告。

    于是,为了保障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同时也是给家奴出气,桓帝就将成晋、刘质一齐逮捕,命有关部门审理。

    最后两人都被弃市。这就是所谓“再诛外臣”。

    接着,桓帝采取了更大的举动,发动“党锢”事件,镇压打击宦官的直臣。

    当时,河南方城人李膺,是反对宦官集团斗争的领袖。

    他任河南尹时,因打击阉党而被下狱,司隶校尉应奉上书为他求情,又被赦免,后来即任司隶校尉。

    宦官张让的弟弟任野王令,贪残无道,杀死一位孕妇,畏罪躲在张让家中。

    李膺知道后,即率吏卒到张让家搜出处死。

    凶此,很多宦官都害怕李膺,休假时不敢走出宫门。

    李膺敢于打击当权的宦官,名声越来越高,士大夫能得到他的接待,被认为是极大的荣誉,称之为“登龙门”,他与太尉陈蕃、南阳太守王畅都受到士大夫阶层的敬重。

    以李膺为首的反宦官斗争激怒了当权的宦官集团。

    张让少年时在宫廷中做事,汉桓帝时任小黄门。

    赵忠因为参加诛杀梁冀功封都乡侯。

    延熹八年,黜为关内侯,食本县租千斛。

    汉灵帝时张让、赵忠一起升为中常侍,封为列侯。

    与曹节、王甫等人内外一气。

    曹节死后,赵忠兼任大长秋。

    张让有监奴主管家务,勾结权贵,收受贿赂,威名很大。

    扶风人孟佗,家产富足,同张让的监奴结为朋友,竭自己所有送给监奴,没有剩下一点自己所爱的东西。

    监奴感激他,问孟佗:“您有什么要求呢?我都能为您办啊。“

    孟佗说“:我只希望你们为我一拜而已。“

    当时请求见张让的宾客,经常在门口停着数百上千辆车子。

    孟佗那时也去见张让,因为后到,不能进去,监奴就率领各奴仆在路上迎拜孟佗,并且共同抬着他的车子进门。

    宾客们大为惊奇,认为孟佗和张让很相好,都争着用珍宝奇玩贿赂他。

    孟佗分一些给张让,张让大喜,让孟佗当了凉州刺史。

    这时,张让、赵忠及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十二人,都任中常侍,封侯贵宠,父子兄弟分布州郡当官,贪污残暴,是百姓的祸害。

    光和七年,黄巾起义爆发,民变四起,郎中中山张钧上书说:我想张角所以能够兴兵作乱,成千上万的人愿意跟着他,其根源都在十常侍,把他们的父兄、子弟、亲戚、宾客放到各州郡,独占财利,侵夺百姓,百姓的冤屈无处申诉,所以图谋不轨,聚积成为盗贼。

    应该杀了十常侍,把他们的脑袋悬挂南郊,以此向老百姓请罪。

    再派使者布告天下,这样可以不须用兵,而大寇自会消散。

    汉灵帝把张钧的奏章给张让等人看,他们都脱掉帽子、靴子叩头请罪,乞求让自己去洛阳监狱,并且拿出家财以助军费。

    汉灵帝诏令他们都戴上帽子,穿起靴子,和以前一样工作。

    汉灵帝发怒对张钧说:“你真是一个疯子啊!十常侍中硬没有一个好的吗?“

    张钧又上书,还是和上次的奏章一样。

    但总是被扣压不上报。汉灵帝下诏廷尉、侍御史调查搞张角太平道的人,御史秉承张让等人的意旨,诬告张钧学黄巾道,把他逮捕,拷打他,死在狱中。

    而张让等人却与张角勾结往来。

    后来中常侍封谞、徐奉与黄巾勾结的事败露被杀,汉灵帝因此发怒责问张让等人说“:你们常说党人图谋不轨,下令禁锢,有的还被杀掉,现在党人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你们反与张角私通,这可杀不可杀?“

    张让等都叩头说:“这是前中常侍王甫、侯览干的。“

    汉灵帝就没有追究了。

    中平二年,南宫遭火灾。张让、赵忠等人劝汉灵帝下令收天下田地税每亩十钱,用来修建宫室。

    征调太原、河东、狄道各郡的木材和有花纹的石头,每当州郡把这些东西送到京师,黄门常侍总是下令谴责呵斥那些运送木石不合格的人,并且强行折价,贱价收买,十分的只给一分的价钱,又把它卖给宦官,宦官又不马上接受,木材因而堆积腐朽,宫室连年修不成。

    刺史、太守又私自增加征调的数量,百姓呼号叹息,苦不堪言。

    凡是汉灵帝征求的东西,都派西园中的骑士秘密带着皇帝的命令,号称“中使“,恐吓州郡,多受贿赂。

    刺史、二千石及茂才、孝廉的提拔任用,都责令出助军需和修宫室钱,大郡到二三千万,其余各有差别。

    应当上任的人,都必须先去西园评定价值,然后才去。

    有的钱交不够,甚至自杀。

    那些保持清白的人请求不去上任,都被强行派去。

    当时新任命的巨鹿郡太守河内郡人司马直,因有清名,减少一些,责令交三百万。

    司马直接到诏令,惆怅地说:“为人民父母,反而搜刮百姓,以满足当今所需,我心不忍啊!“

    托病辞官,上面不准。走到孟津,上书尽力陈述当世的过失,古今祸败的教训,然后吞药自杀。

    书奏上后,汉灵帝为此暂时停征了修宫钱。

    又建万金堂于西园,取司农的金钱缯帛,满积其中。

    又回到河间买田地住宅,建造宅第楼观。

    灵帝本是侯爵出身,素来贫穷,常常叹息桓帝不能置家业,所以聚敛金钱财物作为私产,又收存了小黄门常侍的钱各数千万。

    汉灵帝常说:“张常侍是我公,赵常侍是我母。“

    宦官得志,无所畏惧,大家仿照宫室营造私人住宅。

    汉灵帝常登永安侯台,宦官怕他看见自己的住宅,就使中大人尚但劝汉灵帝说:“天子不应当登高,登高,老百姓就要虚散。“

    汉灵帝从此不再登亭台楼阁。

    中平三年,汉灵帝派钩盾令宋典修缮南宫玉堂,又派掖廷令毕岚铸造四个铜人排列在苍龙、玄武宫前。

    又铸了四座钟,可容二千斛粮食,悬挂于玉堂及云台殿前。

    又铸天禄虾蟆,吐水于平门外桥东,转水流入宫内。

    又造翻车渴乌,安放桥西,用来喷洒南北郊道路,以节省百姓洒道路的费用。

    又铸四出文钱,钱上都有四道和边轮相连的花纹。

    懂得的人私下议论说,奢侈暴虐已经到了极点。

    形象征兆出现,这种钱铸成,一定要四方流散。

    等到京师大乱,这种钱果然流散四海。又任用赵忠为车骑将军,百多天免职。

    中平六年,汉灵帝驾崩,皇长子刘辩即位,中军校尉袁绍劝大将军何进下令杀宦官以得民心。

    谋划泄露,张让、赵忠等人乘何进入宫之际,共同杀了何进。

    袁绍率兵杀了赵忠,搜捕宦官,无论老小,统统杀掉。

    八月二十七,张让等几十人劫持天子作为人质逃到黄河边上,追赶得急迫,张让等人悲痛地哭着向汉少帝刘辩告辞说:“我等灭绝,天下大乱啊!希望陛下自己爱惜自己!“

    说完,都投河自杀。

    曹操曾私入张让的府邸试图行刺,张让发觉,派人追捕,曹操挥舞着手戟,从庭堂一路打将出来,张让的卫士无法接近他,曹操且战且退,退到垣墙边时,纵身一跳,逾墙而出。

    延熹九年,宦官派人诬告李膺等交给太学生、都国生徒“共为部党,诽讪朝廷,疑乱风俗”。

    桓帝大怒,于是诏令全国,逮捕“党人”,收执李膺、陈实等200多人。

    有的党人逃走,桓帝就悬金购赏。

    一时间,使者四出,相望于道,反宦官的斗争遭到严重挫折。

    第二年,在窦武等的表请下,桓帝对“党人”略为宽恕,下诏将其赦归田里,但规定他们都终身禁锢,不得做官。

    这就是桓帝时著名的“党锢”。

    曹腾,安徽亳州人,父曹节,乡党称之。汉安帝时,曹腾为黄门从官。

    永宁元年,刘保被立为皇太子。邓太后诏选中黄门从官年少温谨者伺候皇太子读书,曹腾入选。

    太子特别与他亲爱,饮食赏赐,与众有异。及刘保即位,曹腾由小黄门迁中常侍。

    本初元年,曹腾与长乐太仆州辅等七人以定策迎立汉桓帝有功封侯,曹腾被封为费亭侯,迁大长秋,加位特进。

    曹腾在宫廷三十余年,奉事四帝,未尝有过。

    好进达贤能,他所推荐的陈留虞放、边韶、南阳延固、张温,弘农张奂、颍川堂溪典等皆致位公卿,而不夸耀自己的功劳。

    蜀郡太守通过计吏修书于曹腾,被益州刺史种暠查出,乃弹劾曹腾身为内臣,结交外官,所为不当,请免官治罪。

    桓帝认为书自外来,不是曹腾的过错,所以没有治罪。

    曹腾不但没有把此事放在心上,反而称赞种暠为能臣。

    曹腾收同族曹嵩为养子,曹嵩之孙曹丕代汉建魏,曹丕之子曹睿于太和三年追尊曹腾为“高皇帝“。

    汉安帝时期曹腾任黄门从官。永宁元年,当时汉顺帝做皇太子,邓太后因曹腾年轻谨慎厚重,使他侍候皇太子读书,特别受到汉顺帝亲爱,饮食、赏赐都与众人有所不同。

    延光四年,汉顺帝即位,曹腾任小黄门,升为中常侍。

    建康元年八月,汉顺帝去世,汉顺帝刚满两岁的儿子汉冲帝继位。

    永熹元年正月,继位不到半年的汉冲帝便夭折了。

    当时大臣们都认为应该立一位年长有德的宗室当皇帝,都属意于清河王刘蒜,外戚大将军梁冀为了继续掌权,却立了八岁的勃海孝王刘鸿的儿子刘缵为皇帝,是为汉质帝。

    本初元年,朝廷官员分成两派。

    一派由李固领导,拥立清河王为帝;另一派由梁冀领导,拥立刘志登位。

    正当两派开会争议时,曹腾看准机会成熟了,亲访梁冀,表示支持刘志为帝。

    他又指出,清河王为人严明,如果他真的为帝,恐怕难保平安,但立刘志,则可以长保富贵。

    于是梁冀毒死汉质帝,拥立刘志为帝,是为汉桓帝。

    汉桓帝即位后,曹腾与长乐太仆州辅等七人,因定策有功,都封为亭侯,曹腾被封为费亭侯,升任大长秋,加位特进。

    曹腾在宫廷里面供职三十多年,经历了四位皇帝,都未曾有过失。

    他所推荐的都是天下知名的人士:河南陈留的虞放、边韶,南阳的延固、张温,弘农的张奂,颍川的堂溪、赵典等人。

    曹腾为人胸怀宽广,当时的蜀郡太守托送计簿的官吏送礼物贿赂他,益州刺史种暠在斜谷附近查获了书信,就上书奏告蜀郡太守,并因此弹劾曹腾,请求将他交给廷尉问罪。

    汉桓帝他知道书信是由外头来的,所以没有怪罪曹腾。

    对于种暠的弹劾,曹腾并不计较,还时时称赞种暠是个能干的官吏。

    当时的人都因此赞美他。

    种暠后来当了司徒,对别人说:“今天成为三公,都是曹常侍的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