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农夫原来是修仙大佬

第三百章 当阳县的县试

    张若虚大口大口的吃着碗中的羊杂,边吃边说道:“师兄,我们离开当阳城前,还有一个件事情要做。”

    秦志有些好奇,放下了筷子,道:“你还有什么事,当阳城你不就是来过一次吗。”

    “是的,不过那一次我救了一个人,他家门口曾经死了七个乞丐,化成了七只恶鬼,好在我及时出现,将那鬼都打散了。”

    “鬼?”秦志大为惊讶,鬼这东西可是和怨灵不同,那是有着自己意识的灵体。

    这个世界自从冥界飘忽不定之后,经常会出现一些孤魂野鬼游荡在人间。

    原本在清微仙宗,那些低阶弟子每年都要下山去清理一些孤魂野鬼,免得它们危害凡间。

    “你还会捉鬼?”

    “那是师兄,我们道门最厉害的便是捉鬼驱邪,那七只鬼虽然刚刚出世,但是怨气却很重。”

    “那家子人也不厚道,光给了馒头不给衣裳,而那一夜又是大雪,所以那些乞丐便怨恨那户人家了。”

    秦志点了点头,原来如此,不过既然那鬼都被他打散了,还有什么事。

    “事情已经了了,你还要干什么。”

    “师兄。”张若虚一本正经,指了指自己身上的道袍,“好歹我们是道门弟子,这捉鬼的流程还是要懂一些的。”

    秦志闻言,便珍重的说道:“还请师弟教我。”

    “这第一嘛,自然是驱鬼了,可是鬼这个东西乃是人的怨气所化,这种气我们道门称之为鬼气。”

    “凡人如果沾染到了鬼气,轻则重病补齐,重则一命呜呼。”

    秦志这下明白了,定然是那户人家中了鬼气,还有残留,这张师弟要去拔除鬼气。

    “多谢师弟赐教。”

    张若虚点了点头,小大人似的。

    随后,两人便出现在了那方府门前。

    自从那次死去了几个乞丐,并且伤了自家夫君之后,那柔娘只要遇到有乞丐在自家门前,便让春儿带去吃食和衣裳。

    久而久之,城中的乞丐都知道这户人家的女主人心肠好,便纷纷挤在了他家的门前。

    这让柔娘有多了许多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烦恼,赶又赶不走。

    每日里的吃食,衣裳更是让她苦不堪言,本来就捉襟见肘的金银更是所剩无几了。

    而近日里,便是自家夫君去参加县试的日子。

    一大早,便带着春儿收拾好了夫君的书箱,陪着他去县衙考试。

    哪里知道一出门,便被这些乞丐围住了,无数双脏兮兮的手朝着三人摸了过来。

    “放肆——”

    一声厉喝,数名奴仆手持着棍棒涌了出来,瞬间就将那些乞丐驱散了开来。

    之后便见到以为俊秀公子一身白衣,手持文扇,朝着三人走了过来。

    “原来是田林兄,多谢田兄解围了。”

    方士文一眼就认出了来人,正是自己的同窗好友,云阳书院的学子,当阳城有名的书香子弟。

    田林呵呵一笑,也拱手还了一礼。

    “方兄不必多礼了。”

    “见过田公子。”柔娘在一旁倒也不好躲闪,便朝着他福了一福。

    田林听到这犹如仙子一般的声音,眼神看了过去,顿时呆住了。

    是她。

    不过好在平日里自己也见多识广,片刻之后便恢复了神态,朝着柔娘淡淡的说道:“夫人多礼了。”

    “方兄,这些日子我听说城中的一些乞丐往你家去了,便知道这些贱民贪婪成性,定然会打扰到你的考试。”

    “因此,便特意来接方兄一统道县衙去。”

    方士文感动不已,这些年来他参加了数次县试都没有中,家道也日渐中落,那些平日里交好的同窗好友都纷纷远离了自己。

    只有则田林根本不在乎,连这等事情都替自己考虑到了。

    “田林兄——”

    “不必多言,方兄,我们走吧。”

    ......

    当阳县衙,数百名士子都已经到齐了。

    这当阳县虽然是庸国偏远之地,但是文风却不见得比不过那些繁华的城市。

    从那些士子的人数就可以看出来,儒门果然昌盛。

    中域的学子修习圣人之道,读书养浩然之气。

    但是这浩然之气最为

    (本章未完,请翻页)

    怪异,和凡人的官府有着莫大的联系,如果没有进过官府的科举考试。

    那浩然之气只能够帮助士子修身养性,并不能修行。

    只有参加了科举,得到了官府的平定,那气运便会加身,浩然之气入己身,从而踏入修行。

    正是因为如此,儒门才会派遣大量的弟子入世。治世,防止有人依靠着科举来影响儒门根基。

    随着一声净堂鞭响起,数百名士子鱼贯而入,在大厅之中的数百个案己前坐了来下。

    县试乃是儒门最初级的考试,因此并没有很严格,不过主考官可不是一县之主。

    而是一县的教谕。

    这可是儒门大家,能够担任一县教谕的,那一定是通过了殿试,中了进士的大修士。

    想要在以为进士境的眼皮底下作弊,根本就不可能。

    因此,这些士子也规规矩矩的端坐在堂中,静静的等待着考试的开始。

    “国有三害,天,地,人,何为。”

    那教谕不知道何时出现在了大堂正中,一身正气,也没有废话。

    上来便将今次的考试题目说了出来。

    方士文在东北的一个角落,在听到了题目之后,便眉头紧皱,仅次的题目可不简单。

    往年考试,大部分都是去一些县中,或者府中之事来做策论。

    而今天,那教谕居然用国中之事拿来做题目。

    他们很多士子一生都没有出过府,甚至县,如何能够知晓国中之事。

    不过既然题目一处,硬着头皮也要写下去了。

    方士文整理了一下思绪,便开始研磨准备动笔。

    整座大堂都静悄悄的,只要研磨落笔的声音此起彼伏。

    大堂之外,柔娘带着春儿站在一颗槐树之下,心中焦虑,自家夫君已经参加了六次县试了。

    此次都被刷了下来。

    如今是第七次,如果这一次还是不中,那么夫君便再也没有资格参加县试了。

    从此便只能是一个凡人。

    她的眼神之中充满了期盼,只有中了秀才,才有可能脱离那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