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神话三国当皇帝

第六章 世家

    听到刘焉的言语,卢植面带怪异,并未回应。

    “该说的我都说了,剩下的就看天意了...”

    心中暗想,卢植轻轻摇了摇头,便不在说话。

    正说间。

    却见一名文士面色微沉,走到刘焉边上,递过去了一封信函。

    而正满脸笑容与卢植攀谈的刘焉,本来还算高兴的表情,在看完这封信函后,当时就拉下了脸色,甚至气的将茶杯重重砸在了桌上,溅起纷纷茶水。

    感受到气氛有些不对劲,卢植挑了挑眉,什么事情,能让一州刺史如此失态?

    心下有些好奇,于是他当即开口问道:

    “信上写了什么,让使君如此失态?”

    听到卢植询问,刘焉这才意识到了自己行为的不妥,于是面色有些难看的道:

    “刚刚逐郡来信,由于匈奴南下劫掠,逐郡十室九空,造成大量的难民逃至涿州城,由于缺少赈灾物资,甚至发生了民变,太守魏元上书请求打开朔方仓,以解燃眉之急!”

    “什么?”

    卢植闻言的脸色一变。

    如今的幽州,就是个火药桶,白莲教,血衣教,邙山大盗等势力蠢蠢欲动,只要一点烟火,恐怕就能烽火燎原,让整个幽州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现在涿郡之地发生民变,这要是不及时处理,恐怕会烽火燎原,引动整个幽州。

    真到了那个时候,幽州又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使君,依我看,还是先开仓振灾,以解燃眉之急,另外向朝廷上书陈述利害!”

    “子干,朔方仓的粮食可是战备用粮,动那些粮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刺史刘焉目中现出冷厉之色:“此事我会想办法,你继续关注三郡动态,有什么消息,第一时间来报!”

    文士闻言,准备起身告辞之际,便望见一位年轻人匆匆行入。

    那正刺史府咨议参军田丰,也是最被刘焉看重的幕僚之一。

    此人进来之后,就将几张信笺递到了刘焉的身前。

    “大人,这是帝都来的急信,陛下已经拨款三亿两白银和八千万石粮食用来赈灾!”

    “这批赈灾物资正在用龙舟运送,不到十日就能抵达!”

    “什么?”

    刘焉连忙将咨议参军手里的信笺接了过来。

    他以为自己听错了,以他对刘宏的了解,是不会做出此等安排的。

    当刘焉拿起信笺凝神细看了一阵,顿时瞳孔一收,连呼吸都为之急促。

    他眼神不可思议,无比专注的逐字逐句的看过一遍,又反复翻看了几遍。

    良久之后,刘焉才有些失神的将信笺放了下来,他的脸色青白变换:“内努?居然是内努的钱!”

    刘焉惊的下巴都要掉了,刘宏做出赈灾的决定他就够意外了,没想到这钱居然从内努出的更令刘焉意想不到。

    “哈哈哈,好,好啊,陛下圣明,陛下圣明啊!我大汉还有救!”

    刘焉随后便是抑制不住的大笑,这对目前的幽州来说,绝对是一件大喜事,有朝廷这笔赈灾银两,他有信心将三郡局势稳定住。

    他甚至都已经做好了和幽州城豪门世家摊牌的准备了。

    他稍稍思索,就将手中的信笺丢给了卢植:“子干,你也看一看吧。”

    卢植早就对这信笺上的内容好奇不已。

    他接过之后,就一目十行的翻看。

    片刻之后,卢植的面上泛着不可思议:“使君,不知这消息是真是假?”

    他本能的怀疑这则消息的真假,因为这实在是不像刘宏的作风。

    “这是由内阁传递过来的消息。怎么可能会是假消息?”

    “好,好啊,陛下圣明!”

    卢植也直呼圣明。

    “徐不易听令!”

    幽州总督刺史正了正身子道。

    “下官在!”

    文士正了正身子。

    “立即给魏元下令!让其打开朔方仓,开仓放粮,尽快将民变安抚下去。”

    “是,大人!”

    徐不易说罢,便向外走去。

    .......

    涿郡

    城东

    谢家

    谢家位于涿州城的东部,占地数千亩,建筑巍峨辉煌,其内假山流水、水榭楼阁、曲廊回亭,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其中央位置,还有着一座千里范围的湖泊,景致如画,仆从如云,一派豪门大族的气象。

    湖心亭,烟波缭绕处,茶香四溢。

    三名气度非凡中年人坐在亭中。

    如果有熟悉涿州城的人在这里,一定能认出眼前三位名震涿郡的大人物。

    三人正涿州城三大家族之主,谢家家主谢玉之、王家家主王震以及赵家家主赵通学。

    这三家是大汉皇朝建立之前便已经扎根在这涿州城上的豪门世家。

    三大世家,虽然平日里明争暗斗,在这涿郡很是无所顾忌,但是一但有外界其他势力干预涿郡,必定会联手,一致对外。

    三个世家其中。

    谢家,主要涉及到走镖,武器,粮食等产业,江湖之中的势力牵扯也很多。

    王家,则是号称涿郡人脉最广,与多个郡甚至是州府的官员来往很是密切。

    据说,朝堂之上也有朋友。

    十几年前,一举拿下了周围好几个郡的丝绸等产业的垄断,一家独大。

    最后的赵家,则是利用了边境之优势。

    将大汉皇朝的特色产品走私匈奴,大燕等地方,更是赚的盆满钵满。

    谢玉之轻抿一口茶说道:“王兄,你对此次匈奴人劫掠三郡之地怎么看?”

    “谢兄,对普通人来说这是灾难,可是对我等来说,这场大灾来的正是时候啊,要不我等手中前先年囤积的粮食还得冒着被杀头的风险卖给匈奴,现在正好,不仅不用冒险,还能高价售卖,一举数得!”

    听到王震的话,谢玉之点头继续说道:“赵兄,你觉的呢?”

    “王兄说的不错,这正是天赐良机啊!!”

    ......

    涿郡

    太守府。

    太守魏元从外边回来,刚刚坐下,想着下一步该怎么办。

    “大人,属下有要事相报!”

    就在此时,从大厅外走进来一人,此人正是太守府长使审配。

    只见审配身穿一袭黑色大汉官服,头戴文士帽,面貌威严而肃穆,年不足三十。

    “审长使请坐,来人,看茶!”

    魏元放下手中的茶杯说道:

    “大人,天大的好消息啊,属下刚刚收到刺史府的消息,让大人开仓放粮!”

    审配激动的说道。

    “你说的可是真的?”

    魏元腾的一下站起来说道。

    “大人,是真的,朝廷赈灾的物资就在来的路上,到时候会把仓库里的粮食补上!”审配的神情十分严肃。

    “哦?朝廷的赈灾物资?”

    魏元露出一丝诧异?他原以为是刺史府的赈灾物资,没想到居然是朝廷的赈灾物资。

    “有救了,这大汉有救了,朝廷终究还是有底线的!”

    魏元激动道,这个世界不缺少野心之辈,同样也不缺少心向朝廷之辈。

    中年文士话锋一转,道:“大人,还有一事,就是城内以谢家为首的世家,今日早晨已经关停了城内的粮铺!”

    “什么,你可确定?”

    魏元大吃一惊。

    “回大人,是的!”

    魏元沉静了片刻道,眼中闪过一道杀机:“这样,你让士兵去街道上宣传,严谨城内粮商哄抬粮价,告诉老百姓城里不缺粮食,另外先发放三十万石粮食来平抑粮价!”

    中年文士拱手道:“属下领命。”

    .....

    “太守大人有令,严禁囤聚居奇,任何粮商不得无缘无故关停粮号、不得抬高粮价,家里有余粮者,也不得恐慌购粮!另外从今日起,开仓放粮,每日十万石!”

    “太守大人有令,严禁囤聚居奇,任何粮商不得无缘无故关停粮号、不得抬高粮价,家里有余粮者,也不得恐慌购粮!另外从今日起,开仓放粮,每日十万石!”

    片刻之后,长街各处的街道,便传来士兵呼喊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