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转世

三十六回 太监释放在押犯 平安县令反被冤

    原来,老太太在心想这次我让孙儿去,退一步讲即使办不好这件事,也不致于把事情办得很糟榚,另外她还给外甥小滴溜,专门写了一封书信让小孙子崔狼带上,去BJ城找那太监刘然。要论辈份崔狼应该称刘然,喊表大爷或叫表舅的,说白了此次就是走后门,让那刘然子从上边说情打通关系,然后好搭救儿子和孙子的性命!这就是老人家的真正动机和目的。

    当下老太太就使人,把小孙子崔狼唤到跟前,亲自对他进行了交待,并还反复强调一路上要小心,到京城以后一定要想方设法,找到你表大爷刘然。而且必须亲自把信交到他手里,千万不能经别人转交!其实她想得还真很全面,可以说是滴水不漏,问题就是怕他出了偏差!等把一切都安排完了,也早有人给崔狼备好了一匹快马,并还捆好个大包袱,不必说也是带足了银子。一是沿途一路所用盘缠;二是找人说情办事需得送礼打点,说到底还是有钱能使鬼推磨,无有金银啥事也难办!崔狼就拿上奶奶亲笔写好的书信,背着家里给他准备好的一个大包袱。而里面都是要行贿的金银财宝,崔狼出了家门来到大街上,这时候,外面也早有人牵着马等侯,此马也喂饱了草料。但见他搬鞍认镫上去坐好了后,下人又把包袱给他放在马背上牢牢栓好。然后就见他一提丝缰,双腿使劲一夹马肚子,说了声“驾!”便扬鞭催马直奔京都而去!后人有诗曰:

    朝里有人好坐官,利用权力可通融;

    崔家犯法走后门,去找亲戚刘公公。

    那崔狼一路之上饥餐渴饮,夜宿晓行!他是走益津,经固安,又过大兴县,就是休息也不敢长时间停留,除了吃饭打尖外一刻都不耽误。据说文安县距BJ城,大约要有三、四百里,那崔狼往前赶路又是快马加鞭,也把他的坐下马累得够呛!也错不了是一匹好马良驹。皆因为得不到休息,那马累得通身是汗,到了下午后半晌也就跑不动了!又勉强坚持到快要天黑,当晚就在一个村镇上,找了一家客栈住下来。崔狼又特别交待店小二,让店里用好草、好料细心喂养马,他说不怕花银子,实际是很大方的,而钱对于他们崔家来说,又能算得了什么!所以包袱里有的是。且说一夜无话,到了第二天天还没有亮,那崔狼就起了个大早,洗漱完了也没有吃早饭,就葱忙上马离开客棧,又继续去赶路,直到下午才赶到京城。

    书中述过,BJ城原为大都,现已经过元、明两个朝代的天子,都把这里定为了都城,此也为天子脚下,明王朝政治、经济中心,平常都是商贾云集,热闹非常。那崔狼进城以后,也没有先找客栈住下来,好好休息一番再说,而是立码就托人,通过和宫里联系,在当天晚上就见到了,他的表大爷那位刘公公。或许有人会问:“他小子怎样这么快就找到了关系,进入皇宫与他表伯父见了面,他有什么高招和特殊原因吗?”

    要说来这背后还是有不少名堂的,也可称为是门路和门道。原来,就在私下里有人暗中操作,也可称之是歪门邪道。若按一些人的讲法,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一定规律,也可说是一些小巧门!又叫做车有车路,马有马路。再说长期住在皇宫内院里的,那些宫女太监们都为自己在外面,设立有秘密联络点,他们如果有了啥急事,也是特殊情况下专门使用的通道。如果你说他们是非法私通,可他们也没有干什么坏事,再说就连大内的总管、领班,以及皇上身边最信得过的红人,也都全是这样做的,所以你就是知道了,又能把他们怎么样。

    常言说有钱能使鬼推磨,那崔狼就是通过歪门邪道,与自己的表大爷刘公公,连系上了关系接上了头。然而那太监刘然,也非同小可,他在皇上面前又是红人,在宫中还能使动风!二人见了面之后,那崔狼首先就把奶奶,写给对方的信递给了太监刘然。刘公公接过书信打开一看,就不由得心头一震!随后就咦!了一声。

    原来,那信上写的全是一些不实之辞,其大致内容是:“我的外甥小滴溜,你在京城不知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你老姨家中可是遇上了,天大的灾难于祸殃。老姨我不隐瞒你说,我的儿子你表弟明贵和我两个孙子,也是你的表侄则被人诬告,说他们父子合伙杀害他人,如今,已经被咱们这里的县官老爷,拿到了县衙大堂审问,然后又被关进了大牢里。听说咱们这里的县令狗官,他的脑袋本是一根筋,办事也特别认真,就公事公办不给面子!换句话说,就是铁面无私,软硬不吃!所以姨娘我和家里人,现在都是没有办法了。如果若要给你表弟、表侄一动大刑,他们父子经受不了皮肉之苦,要是如数从实招了供,恐怕就难免被杀头,非得一死不可了。

    说句大实话,若要真的到了那个时候,撇下你老姨我还靠谁养活和送终!如果他们被处决了,老姨我也不准备活啦!干脆就一死了之。我给你这样讲一是信得过你;二是要指望你给帮忙!小外甥若能念咱们的亲情关系,还请你尽力帮衬一把,希望你要想方设法,最好从上面磨结打理。或者亲自回来一趟,以搭救你表弟父子三人性命才是!故才让你表侄崔狼带着银两前去,好让你在上边办事通融用,姨娘也话不多说,就期盼你的佳音和消息了。你若是能让我的儿孙,也是你的表弟表侄,若能大难脱险,死里逃生!我们老崔家即会感激你的大恩、大德,乃致是千秋万代,直到永远!别不多讲,到些止笔!期盼且且!”……

    以下落款:还有名字和时间。总而言之,意思都是说别人诬告了崔家,文安县令很难对付,又不讲青红皂白就把崔明贵父子,给抓走关进了死囚牢里,又准备秋后问斩。老太太在信上也说的非常明白,目的就是让外甥小滴溜,也就是宫中的太监刘然,要尽快想办法搭救她的儿子和孙子!笔者说到此,可能有人会问:“老太太怎么总称刘公公的小名”。

    要说这个事也不难理解,因为儿女都是父母生父母养的,都曾经吃了娘的奶水长大的,哪怕就是皇帝也不例外。而当子女的不管位子有多高、权势有多重,他就是再有能耐,都遮不了爹娘!也就是说,没有爹妈便没有他,比如一个人再狂傲,桀骜不训!他都不敢说自已不是由父母所生。而老年人对子女说话口气,一般也不好改,再说这崔老夫人,她又是太监刘然的姨娘,作为长辈也和他母亲一样!她叫姨外甥的小名,不光是天经地义,而且也是理所当然!这就叫:

    姨娘母亲同胞生,不是亲妈似亲妈;

    普天之下都一样,骨血亲情放不下。

    那刘公公看完了姨妈写给自已的信,又见表侄崔狼在一旁边,眼泪巴巴泪水光想往下掉!就好相比死了爹娘还要难受痛苦似的,于是太监刘然就恼怒在心!不由得咬牙切齿暗暗骂道:“可说文安县的狗官,你是不是活得不耐烦啦!你要是欺负别人我不管,如今却欺负到了我头上。你也不打听打听问一问,洒家我可是好惹的!然而,你是这样对待我的亲属,洒家也决不能与你善罢干休!更不会轻饶了尔等。常言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谁若犯我,我必犯谁!没有杀人心不能震乾坤,不狠就难以降服人!要贪心就得做贼,既然要讹诈你我就须得先告状,那么洒家也就与你破上了。我要在皇上面前告尔等的状,就说你狗官贪赃枉法,欺压良民,敲诈勒索,坑害百姓,让朝廷治你的罪,把尔等罢免停职,让你丢官坐牢!然后再要你的小命,也就是这般主意。

    刘然想到此即说道:“我说表侄狼儿呀!你也不必悲伤啼哭,更不要害怕!只要有你表大爷在,你父兄三人都死不了,这件事情也就全包在了,你表大爷我的身上!这些银子你既然拿来了,那就放下由表大爷我使用。我要为你的父兄说情,就需要用这些银两打点,我也不说多留你住几天了,你最好明天就回去,告诉俺姨你的奶奶,让她老人家放下心来,我会想尽一切办法救出,我表弟和两个表侄子,但需得容我奏请了皇上以后再说。不过我可以先给你表个态,这件事情眼下就可以讲,是大量无方不成什么问题!你就回去专心等着听好消息吧!”……

    那崔狼闻听了此话,便扑伏跪倒地上砰!砰!砰!是一连磕了几个响头,他是千恩万谢表大爷刘然!为了让这一讯息,及早地通知家人,他便很快离开京城,又匆匆忙忙赶回了文安!暂且不表。

    人们常说有亲三分向,亲不亲事上分!再说那宫中太监刘然,也就开始着磨起了鬼点子,本来他就是皇上身边的红人,则就瞅准了机会,在皇上面前一个劲地吹风使坏,也就向皇上提及了此事。因为他天天侍候皇上,也不光要为崔家父子开脱罪债说情,同时还编造谎言,歪曲了事实,说文安县令袁耀文如何、如何的不好,也根本不配当官。说文安的老百姓反映强烈,人们都对这位袁知县不瞒,要求上头对他辙换等等,则向当今皇上撒了个弥天大谎!也说的净是瞎话和坏话。岂不知,他的真实目的就是要皇上,亲自过问和干预这件事情,让皇上开恩赦他表弟父子无罪,并且,还要把文安县令给撤职查办!此为一箭双雕之计!有诗为证:

    朝廷昏庸腐败,奸臣宦官弄权;

    皇上面前尽谗,诬陷诽谤清官。

    书中说过,明朝中后期,后宫和宦官勾结专权,君昏臣奸,所以,才有严嵩父子祸国殃民,宦官汪直、刘谨等人当道!而太监刘公公讲的话,皇上也不得不听。若要换句话说,世人都爱听恭惟之言,那皇上就更不用说了,这位刘公公又善于溜虚拍马,见风使舵,他左右逢源,平常就能把皇帝哄得团团转!试想,朝廷总是依靠这些人,出谋划策想点子能会有个好。因为这帮人都是五谷不分,既不知稼禾怎样种植,又不知打天下者的艰辛,更不了解治国之道,要说也只会巧舌如簧,察言观色,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整天光是跟在皇上屁股后边,只要顺着主子毛捋把皇上侍候好,让皇上舒心如意就行!所以,他们才不管什么江山社稷,是否稳固或归谁掌握哩!……

    而当今皇上的耳朵根子本来就软,平时他除了上朝以外,其它时间就常泡在宫里不出去,整天保持终日无所用心,对于国家之事也不怎么过问,就全指望他身边这些人,给他出谋划策想些歪点子。再不然就是一天到晚,只知道陪娘娘嫔妃们观赏,歌女们唱歌跳舞或喝酒取乐,每天过着花天酒地歌舞生平的日子,他对外面的事也一点不知道,可说是光会听汇报,那皇上只听刘公公一说,就完全相信了。于是便根据刘然的要求,写下了一道手谕,并批准给他假期,让他亲自回去处理此事,且还允许他带上两名大内高手,一路上保护他的安全,这就是前边我所讲到的。

    人们常说“智者千虑也有一失!”然而当刘公公带人走后,皇上好像又有点后悔的感觉,因为他突然想起了一事,也就是在不久前,工部有份奏折让皇上批准,后再由朝廷拨款,准备要对北方地带的一些,水利设施进行建设和修整。因为多年来全国各地的,水利设施被荒废和人为的破坏,现一遇水患灾情就十分严重,即有多地大片良田被淹没,人们都逃离家乡流离失所,从而也就致使,天下百姓怨声载道。其中就附有一份,直隶河间府的官文报告,说这几年文安县经过兴修水利,如今又连阴天下大雨,HEB省中部大部分地方,都因是平原地带到处遭到水淹,而文安县受灾却不严重。但是归根结底就是因为,筑堤挖渠和治水见到了成效!并且还说文安县令,年轻有为很能干,这些都是他上任以后,改变了那里的一穷二白面貌,实际上也是作为一份,典型材料让皇上看的。所以,这会儿皇上又想起了此事,也就使他又犹豫起来了,咱们先不说皇上有所醒悟,单就说太监刘然带着皇上的手谕,是连天加夜的赶回了他的家乡,冀中大平原的文安县。

    然而,又是个春末夏初的季节,尤其是在华北一带,雨水本来是不多的,可是,这日天气却突然起了变化!一时间,便是黑云压顶,大有骤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因而还时不时地能听到,远方有轰隆隆的雷声!此时的县令袁大人也正在后堂观书,忽然有衙役禀报说:“京城里来了人!”而且还是皇上身边的侍从,名叫刘然,说要亲自面见县官老爷。

    袁大人闻听之后,也不敢怠慢便马上更衣,随后,就撩袍端带亲自出衙迎接!因为那刘然本是皇上身边的人,其身份就不同一般,他等于是钦差大臣。当袁老爷把对方迎到大堂上以后,那刘然就宣布了圣上手谕,紧接着就不分青红皂白,硬逼住袁知县当堂发话,让他把罪犯崔明贵与其两个儿子,崔龙、崔虎都要放出来!同时又宣佈:对知县袁大人暂时停职,以待今后调离和任用!有诗为证:

    京城来太监,名字叫刘然;

    当堂宣王旨,施放在押犯。

    就连袁县令,也要靠边站;

    真是无天理,他说又都算。

    权大压死人,有理难分辩;

    到了这时候,谁管你屈冤。

    众所周知,县令袁老爷本是一身正气,刚正不阿的,自从他当了文安县令以后,就秉公办事,从不徇私舞弊,而且也非常体察民情,理积案、惩贪吏、压豪强、抓恶棍,经常下乡与老百姓同甘共苦。又根据实际情况,亲自带人墈查地形,兴修水利,发展农耕,扩大农田种植面积,同时还带头募捐,賬济灾民,所以,就深受文安人民爱戴!黎民百姓都说他是一位最好的县令。当然,他有他的为官之道和做人原则,那就是他宁可堂堂正正站着死,也不愿委曲求全跪着生!也就是说,玉可碎而不改其色,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所以,才被太监刘然当堂宣布,有违圣上旨意,马上停职反省,听侯上级处理法落。要说他本来干得好好的,正是风平浪静时,如今却是一声惊雷!随后就翻起了怒涛狂澜!而等待他的很可能就是,撤职查办,真乃匪夷所思!这就叫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其实,从古到今,历朝历代都是一样的,啥叫理,啥不是理!鼻子大就会压嘴,只要官大职务高,也不管他说的对不对,都是理和法。像袁大人这样一位,小小的七品县令,他怎能敢和朝廷分庭抗礼!当然是不行,所以他受委屈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他也问心无愧。也就是说,胳膊拧不过大腿,上边的指示他也不能不遵!就正如百姓们所讲:“上头说你行你就行,就是不行也行!如果说你不行,你行也不行!就是把你气死也没有谁偿命。若要换句话讲,上级想整下级那是欲加之罪,又何患无辞,你就是不服也得服!其实,这就叫一级压一级,官大压死人!这正是:

    嘴是两张皮,怎说都是理;

    权能大于法,苦了袁大人。

    原来,那刘然曾向皇上吹风说:“崔家年年向国家纳税,也就说明是对国家的贡献大!他父子就是杀了人,也是事出有因有情可原!”所以皇上才特赦他们无罪。现在情况下,他刘然说话就是朝廷王法,当即他就让狱卒打开牢房,给崔家父子去掉枷锁,立刻就把人给释放了。同时,还说文安县令袁耀文,偏听偏信听风是雨,只是听了一面之词,就乱判人有罪也有失公允!必需停职反省,待侯上面重新做出安排。

    但是太监刘然也了解到,县令袁大人虽然人年轻,可在任上干得很出色,且又深受文安人民的爱戴,且还清正廉洁软硬不吃。所以太监刘然就心想,这位袁耀文本是地方官,虽然没有根基后台,听说他满腹经纶,颇有心计,我如果搬倒他,看来也并非容易之事,到不如从长计议为好。他心里虽然很气,但也不敢马上把一位县令,随便就给辙职查办!因为他在皇上面前再红,也没有官衔,只不过是一个侍候人的太监罢了,也和参谋不挂长,放屁都不响一样。不过权力这东西,无论到啥时候都是炙手可热的,统治者为了满足自己的腐朽生活,对下边可以横征暴敛,敲诈吸髓,甚至公开卖官鬻爵,大量聚集财富。

    有的官员为达到个人目的,他们置民于水火而不顾,就这件事而论,也就一下成了天大的事情,马上则轰动了文安县,乃至就连整个冀中平原,全都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到处就传出了崔家父子,行凶杀人一案铁证如山,却被朝廷一名宦官,不分青红皂白,就任意把案子推翻!又把案犯全给释放,也把知县大人停了职。虽然是暂时的没给定什么罪,但是却不让他问事,等于靠边站了!这对于他本人来讲,也是十分屈辱和不公正的,有人公开就叫喊:“这大明朝还有没有天理?”此事弄得满城风雨,也怨声载道!……

    然而这对于袁县令来讲,也比遇到很棘手的麻烦事都难受,就等于把他给解雇靠边站了。凡是在官场里混过的人都知道,如果当官的不被上头使用,或受到冷落不让他管事,按现在的说法就是把他挂起来了!或者叫闲置起来不用。此虽然是官场的一惯做法,但这对于当官的本人来讲,还是比较难受的!而从古至今,这也正是官场里整治人,及扼杀一个官员的最好手段和招术路数。大家都知道知县袁老爷,来文安任职已有三载,他是小心谨慎,自强不息,时刻都是忠于职守,严格要求自己,处处都在为文安百姓做事,现地却是这样的结果也让人寒心!所以,有些人非要为他报打不平。再说那太监刘然算什么东西?一切也不能任他说了算,是想怎么就怎么!他释放了崔明贵父子三人,又把袁县令停了职,然后,就把事情撂下不管回了京城!可说是天马行空不自量,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吃几碗干饭啦!若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